浅析邵飘萍新闻价值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3条) 1.单波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史学史卷 2001 2.单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 2001 3.邵飘萍 实际应用新闻学 1987
相似文献(3条)
1.期刊论文 张琪 从"新闻价值减少"看记者的社会责任 -青年记者2010,""(12)
邵飘萍是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事业家、新闻理论家和教育家,他"以新闻记者终其身"为坚定信念,为进步的新闻事业贡献了自 己的智慧、心血乃至生命.他撰写的<实际应用新闻学>被称为中国采访学的奠基之作,该书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详细地介绍了许多新闻采访的方法.
点,前年曾在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中演讲一部分,后又在平民大 学讲演若干节,系参考欧美、日本学者之专门著述,及自身十余 年来实地经历所得,以极浅显之理论,供有志青年之研究。∞瑚1
“参考欧美、日本学者之专门著述,及自身十余年来实地 经历”明确指出本书是结合我国特有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并参 考了两方学者的思想精髓(主要是日本新闻学理论研究),属 “西学东渐”之成果。}S中邵飘萍认为记者应具有“独立精神, 客观公止的态度”,应拒绝以广告为诉求的新闻,拒绝揭发他人 阴私的新闻,拒绝迎合读者、有害社会风俗的新闻,而这与当时 日本学者松本君平论说记者时说强调的“身体健康、思虑锐敏、 诚实无偏倚”相反,这也说明邵飘萍自.自己的思考并已经充分认 识到这种以新闻为本位,强调道德精神、理性精神和专qk精神。 其三者关系的权衡问题至今仍是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命题之一,
中两方道德精神、理性精神和专业精神,因而“它义代表‘种正
确的思考方向。”幢H9他的这一种思考,参考人最【『Ii方的新闻学 观点,依据我国国情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思考,至今读
来,仍颇受启发。
邵飘萍曾两次东渡同本,接触了大量日本新闻学著作和新闻 作品,因此他的许多新闻学观点带有明显的西方新闻学印记。本 书 “赘言”写到:鄙人对于新闻之学,愧为深造。本书内容要
关键词:新闻价值;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
邵飘萍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 者,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实际应用新闻学》是 依据邵飘萍自己十余年记者牛涯经验,借鉴美、日新闻学理整理 其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与平民大学新闻学讲学的讲稿编著而 成。书中以新闻为本位,强调记者的道德精神、理性精神和专业 精神。本书共十四章,主要论述了新闻的晕要价值、新闻记者是 社会、国家和世界的耳目等。本文主要就邵飘萍的新闻价值理论 进行探讨。
2.学位论文 黄顺铭 新闻价值理论研究在中国 2002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范畴。自徐宝璜于1918年将其引入到我国的新闻传播学中之后,学者们对于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已经累积起 了相当多的研究文献。不过,遗憾的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于这些原始的研究文献却缺乏全面而系统的梳理。系统的学术梳理,是理论深化、范式转 换的一条切实的路径。本论文取一个文献研究的维度,分析《新闻价值研究在中国》的情况,意在建构一段学术研究史。前言:简要交代了论文的选题 理由和研究设计。其中,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框架设计和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框架方面,着重研究两个显著的时间段,“解放前”和“新时期”;研究方 法方面,两个时段分别采用“文献评述”的原典式研究和“文献抽样”的内容分析。解放前我国新闻价值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这一时期新闻价值理论 研究可以分为“开端”和“兴盛”两个时期。开端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以徐宝璜、任白涛、邵飘萍、潘公展几位学者为代表,因此一一予以评述。兴 盛时期为20世纪30、40年代,著名新闻传播学者童兵评价此一时期新闻学术的特点为“研究蜂起,流派纷呈”。
作为人们日常接触最多的“作品”,“新闻”是人们最为广泛的文化活动。新闻作品的表现对象是人们直接生存的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从美学研 究的角度来说,“新闻”理应成为其不可忽视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本文对新闻作品的审美研究正是基于此。
新闻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新闻作品的主要价值不是审美,所以有必要进行定位。厘清审美因素在新闻作品当中的定位,这是本文第一章的主要内 容。
文艺评论
浅析邵飘萍新闻价值理论
田莺(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530004)
摘要:于1923年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本论述新 闻采访的学术专著。其新闻价值理论历来颇受学者青睐,其成果丰硕 且常议常新。书中阐述的很多新闻思想对当今的新闻理论仍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就其作者邵飘萍的新闻价值理论进 行探讨。
3.学位论文 彭清 现代新闻作品中的审美因素 2007
本文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遵守内容和形式彼此适合的前提下,提出从美学的角度观照现代新闻,讨论现代新闻中的审美因素。期望通过对“新闻 作品中的审美因素”这一命题的简要阐释,粗略探讨审美因素在现代新闻作品中的定位、内涵、功用以及对新闻工作者的相应审美要求等等。
现代新闻作品,内容美和形式美缺一不可,对于现代新闻作品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内涵及应用的研究是本文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新闻作品的美的创造关键取决于其主体--新闻工作者的审美意识。倒退半个世纪,我们可以数得出一大串新闻记者的名字:邹韬奋、邵飘萍、范长 江……。有很多知名记者,他们的作品早己失去了新闻价值,但审美价值却持久不衰。本文第三章通过对新闻作品主体审美意识的分析,提出现代新闻 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美学素养。 本文把新闻传播现象纳入到审美视野之中进行考察,并不是简单地把新闻学与美学的有关概念进行拼凑,而是立足于“美学”的范畴,用“审美 ”的眼光去关注新闻传播中的美和美感。尽管新闻中的美和美感与艺术中的美和美感有着很大差异,然而,也许正是这种差异才有可能丰富和发展传统 的美学理念,为整个美学学科提供新的理论增长点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第一性,是新闻的核心 价值,此处无需赘言
邵飘萍在引述西方学者提出的新闻价值测定标准时还指出, 出于种种原因,新闻价值可以减少。减少在这里并非单指新闻价 值缺失,惟因部分瑕疵而减少整体价值。其减少的评判标准有:
1.兼软广告之意味。“所谓广告性质者,不仅在商品上用 之,医牛律师之名誉,文学家艺术家之作品,军人之战功,官僚 之治绩,是皆J“告而已”,“外交记者如遇半含广告之材料,可削 去其广告(有作用)之部分,若系令有作用者,则直弃之如遗,绝 勿受人愚弄转以愚弄读者,否者即大损害新闻之价值。”旧1”
在当时,邵飘萍能够以犀利的专业主义目光洞悉制约新闻 价值的潜在因素,认识到无独立经济为保障的报业经营要坚持新 闻擘业主义操:r几乎小可能等。系列问题的认识上,这存我国新 闻事业史上具单程碑意义。当F,记者的职业道理‘孵受到名利 挑衅,冈此保护媒介公信力,加强新闻从业人员抵御经济诱惑意 识、拒绝一味猎奇,泄人隐私等不良行为刻不容缓。由于当时独 特的社会历史背景、邵飘萍本人的人格魅力和他本人与各方权势 关系的微妙把握,当时的《京报》在不影响办报宗旨的前提下也 收受部分官僚捐赠,为报社的资金运作提供经济上的补给。这不 再本文霞点讨论的范围之内,但出于学术严密性考虑,此处一并 写出。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zwy200919043.aspx 授权使用:西北师范大学(xbsfdx),授权号:24086ca2-864d-41f7-bdd0-9dac010e8b56,下载时间:2010年7月7日
一、“适切机敏” “适切”我们町以理解为在合适的时间(而非一味地追求时 新性)确切地传递新闻信息;“机敏”则为抓住新闻南头,巧妙 表达;久闻若能被新闻引出,则旧闻也是适当的、有价值的;时 新性也不其绝对意味,如现在相关新闻信息的链接就是对“适切
。
机敏”最好的信息扩充。 二、“多数人以兴味”
“多数人”指出了其读者的市场定位是指满足社会大多数 读者的信息需求。所谓价值之新闻,第一即在多数人爱读。一个 客观的事实,能否成为新闻,成为怎样的新闻,取决于这一新闻 作品在多人程度上、以怎样的方式与公众利益相关联。关于“大 多数”,邵飘萍的阐述是,“最佳新闻即为贻爱大多数人以最大 兴味者。这足因为,新闻事业本含有“树占论权威”,“使营业 发达”两种意味,两者互为因果”,“于此应研究多数人何以爱 读?则直接与多数人不无关系,而为彼等所欲知之事”。∞"”而 要达到这种效果,把握这种标准,记者需兼备独特专业的qk务能 力和经营才能,前者是对新闻作品本身的要求,后者是需要良好 的经营管理,使报社经济上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从而进一步保障 新闻作品真实性、客观性等价值因素,这“既赖天才,尤需经 验”。首先,就qk务而言,要求新闻作品突出重要性,协调显著 性和趣味性等价值因素,满足“多数人”之“味”,当然这种满 足不是一味猎奇,迎合低俗,而是满足读者普遍存在的求知、好 奇等心理。关于新闻评论,书中有明确阐述,“新闻报道与评论 要做到不偏不倚”,才有价值,如仅有蔓观报道,则难吸引大多 数读者。其次,就新闻选择而言,即对新闻价值之接近性的把 握。这里包括新闻信息与大多数读者在空问或时间上的接近。新 闻距读者“近”,则读者关注度高,新闻价值高。
2.揭他人之阴私。“(报纸)若与困家社会无关之个人私 事,竞为揭发丁报纸乃违背德义”,“故犯个人私事,不问其善 恶,皆4i得用作新闻之材料;否则即大损新闻纸价值。”瞄H”
3.有害社会之风俗。“报纸为社会之教师,其感化力之大…… 故凡有害社会风俗之事,不可作为新闻而任意披露之。所谓有害社 会风俗者,最当注意之点,为秽亵弓残忍,淫书画淫戏之禁止。与 夫刑法进步行刑秘密,无非恐有害千社会风俗,而增长其淫乱性与 残忍性耳。然则报纸上又安可违反此义而不加检点乎?”∞H”。
余家庆事编的《新闻学辞典》关于新闻价值的解释是: “新 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 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关丁.新闻价值的评判标,《实
际应用新闻学》中没自.直接写出,但在论述新闻定义时,邵飘萍 直接引用美国新闻学者的观点: “新闻者,适切机敏,能与多数
人以兴味之事实也”。“最佳之新闻,即为与最人多数人以最大 之兴味者”,[3)387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邵飘萍关于新 闻价值的三个考最依据:
参考文献 11 J单波.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史学吏卷【M】.复旦大学出版 社.2fx)1.
【2】单渡.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M J.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1.
【3J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A】//新闻文存【J川.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田莺(1986一),女,江苏南京人,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
闻学专业2(砌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理论、大众传播。
47 万方数据
浅析邵飘萍新闻价值理论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田莺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530004
大众文艺 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 2009,""(19) 0次
我国研究资产阶级新闻学,有三次高潮,如图所示m撇;
次数 第一次研究热潮 第一二次研究热潮 第_二次研究热潮
时间 维新变法时期 “五l『II”运动前后 20仳纪30年代事40年代初
代表学者 康有为等 邵飘萍、徐宅璜等 方汉奇、王中等
邵飘萍就是第_次资产阶级新闻学研究热潮中的代表学者之 一。作为一本应用新闻学著作,虽缺乏细致科学的理论体系,但 在当时已超越粱启超时代有关报纸功能、选择记者的标准等零散 新闻论述,初步形成新闻学理论框架。特别是该理论框架嫁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