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宇宙航行公开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牛顿思想的基础是什么?
一.第一宇宙速度
人造卫星就像一个小月亮,能在一定的轨道上绕地球运动。为简化起见,假设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问题:“什么力”提供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假设卫星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分别为M 与m ,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如图所示)则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是多少?
问题:若地球质量M 约为
6×1024kg ,地球平均半径为6400km ,人造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即近
地卫星,则其运动速度是多少?
(G=6.67×10-11N ·m2/kg2)
22Mm v G m r r = 卫星运行速度 GM v r =
代入数据:v=7.9km/s
问题:近球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即在地表所受的重力,则卫星可以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也可理解为重力提供向心力。从这要方向试求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
求解第一宇
宙速度大小,并提出证明方法
在地面上抛出速度较小时作平抛运动,但随着速度增大,平抛的水平位移增加,由于地球是圆形(球体),所谓的“水平位移”实际上就变成了“弧长”,如果速度再增加,“弧长”将等于“周长”即物体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
学生解答:
22Mm v G m r r
= 卫星运行速度
GM
v r
=
学生回答: 2v mg m r
= v gr ==7.9k m/s
学生思考:速度只有达到7.9km/s 才能成为卫星 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思想之伟大。学习他们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师可适当地提示、指导即可。
强调: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速度中的最小值。
第二、三宇
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2.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速度中的最小值。发射速度小于该值则物体定会因“平抛”而“落地”。
3.第一宇宙速度是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卫星的运动速度中的最大值。
问题:如果航天器的发射速度大于7.9km/s 将如何运动呢?
理论研究指出,如果航天器的(近地)发射速度大于7.9km/s 而小于11.2km/s ,它的轨道不再是圆而是围绕地球运动的一个椭圆。速度越大,椭圆轨道越“扁”(如图所示)当发射速度达到11.2km/s 时就能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离开”地球。
二.第二宇宙速度:当物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 11.2km/s ,它就会离开地球,我们把11.2km/s 叫做第二宇宙速度,又叫脱离速度。
三.第三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发射一个物体,要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必须使它的速度等于或大于16.7km/s ,这个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
四.人造卫星运行规律
1、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的环绕速
度,卫星离地心越远,它的运行速度就越小。
2、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的最小速度,是环绕的最大速度。
r 增大时, v 、ω减小 T 增大
强调其是发
射的最小速度
讲解第二宇宙速度
讲解第三宇宙速度
引导学生建立向心力和万有引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了解:第二宇宙速度的意义
学生了解第二宇宙速度
让学生推导r 与 v 、ω的关系
学生求解
学生回答:有哪些轨道卫星
宙速度作定性的了解,知道其物理意义。
让学生能够区分发射速度和环绕速度
公式的灵活应用
对卫星有个全面的了解
2
2
Mm v G m r r
例题1、发射一颗绕地球做圆
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如果它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4倍,它的轨道速度多少?已知第一宇宙速度7.9km/s.
五、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
所有卫星圆周运动的圆心和地球的地心重合。存在三类人造地球卫星轨道:
赤道轨道,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卫星始终处于赤道上方
极地轨道,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卫星通过两极上空;
一般轨道,卫星轨道和赤道成一定角度。
提问
给学生一些
轨道猜测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把握时机,提问启发诱导点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合作交流,探索研究,经历体验了牛顿研究人造卫星发射原理的“再发现”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并了解三种宇宙速度的含义。关于卫星的运动规律也大胆的教给学生探讨,在教师的层层设问中,学生自己分析体会人造卫星的运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