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文学分析

俄狄浦斯王文学分析
俄狄浦斯王文学分析

The Inevitability of Oedipus’s Tragedy in Oedipus the King Abstract:Oedipus the King, one of the most famous masterpieces of Sophocles, is an indisputably classical tragedy i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Oedipus’ tragic fate, murdering his father and marring his mother, also has been discussed frequently by many scholars. This paper mainly explains the inevitability of Oedipus’s traged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dominant role of God in ancient Greek tragedy, the tragedy theory and the tragic flaw of Oedipus.

Key words: tragedy; fate; inevitability; Oedipus

Oedipus the King, written by Sophocles, who was one of Athens’s three great tragic dramatists,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play in west culture. Many a people has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t since its creating, and the most controversial point about it is the fate of Oedipus--whether it is decided by Apollo or tragic flawin Oedipus’s character. As far as I can see, the tragic fate of Oedipus is inevitable, which can be illustrated in the following.

God is an indispensible and dominant role in ancient Greek tragedy. It is known that the word “tragedy” means “the song of goats” in ancient Greek, which comes from the sacrificial rite of Dionysus. But why tragedy has so close relation to the sacrificial rate which is asking for rich and fertile. Simon noted that only the protagonist of the tragedy to expiate the sins of human kind as a scapegoat could make sure the God feel people’s prayer and give good weather for corps and health for people (2000). Zhu also claimed that ancient Greek tragedy is mainly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God and mankind, and if we are trying to appreciate it rationally without the background of primitive myths and the view of life of fatalism we will fail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it (1989). Therefore, the destiny view is reflected by God’s

oracle, which is complex and powerful. In Oedipus the King, Oedipus’s s parents got an oracle from God that their son would kill his father and marry his mother. This oracle decided Oedipus’s and his family’s fate, which is unavoidable. When Laius, Oedipus natural father, got the oracle, he ordered his servant to kill his son, but Oedipus did not die, and was adopted by king Polybus ironically. More dramatically, Oedipus killed his natural father Laius and married his natural mother Jocasta when he left Corinth after knowing the oracle. All these accidents are not accidental at all but are controlled by God. Oedipus has the courage and rebellion but he is chose to be the scapegoat for human kind. You can rebel against God, but you will not win forever. Oedipus’s fate is predetermined.

As a tragedy, Oedipus is bound to be a tragic hero. Freud said in Totem and Taboo, “the hero in tragedy must suffer pains, which also constitutes the center of the tragedy. He has to undertake those tragic evils” (1992, p.191). Kant pointed out that the greatness of ancient Greek tragedy lies in its truthful reveal of the darkest things in life (1982). As the creator of Oedipus the King, apparently Sophocles will not give Oedipus a happy ending. Just as Aristotle (1979) said,“the plot is the most important”,Oedipus the King must have a complete plot. He also said that “the poet make up his story properly instead of depending on his own interest to make a start and an ending”. So, a tragedy needs to reflect the conflict completely and truthfully in order to get the effect of tragic art. Oedipus the King starts from a question—who murdered king Laius? For this question, Oedipus said, “For my own sake I will rid us of this corruption. Whoever killed the king may decide to kill me too, with the same

violence hand”(Jin& Zhang, 2010, p. 311). Here, “hand” reminds us of that Oedipus gorged out his eyes with hand later. In addition, the prophet Tir estas’s confession also allud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plot. He said, “Blind who now has eyes, beggar who now is rich, he will grope his way toward a foreign soil, a stick tapping before him step by step” (Jin & Zhang, 2010, p.324). All these details imply the development of tragedy, which also shows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plot. The whole play is quite perfect and consistent. We cannot imagine whether Oedipus the King will become a classic once any plot is changed.

The tragic flaw of Oedipus is the main reason causes his tragedy. At the beginning, we see Oedipus is a savior for Thebes’s citizens, who is the only one solved sphinx’s riddle and freed people in Thebes. He is a hero, but the flaw in his character should not be ignored. He was so ru de and arrogant when he talked with Tirestas, “You scum of the earth, you’d enrage a heart of stone”(Jin & Zhang, 2010, p.319). He even mocked Tirestas’s blindness, which ironically reveals Oedipus’s s blindness and ignorance. His groundless doubt of Creon also shows his irrationality and arbitrariness. Besides, his short temper is the blasting fuse of his murder of his father. Just because of a road, he killed Laius and four servants, which is quite irrational and unreasonable. The murder of his father and servants exposes the inner evil of Oedipus. Democritus noted, “We err because of the ignorance of good and morality”(Terence, 1995). It is no doubt that Oedipus is clever because he solved sphinx’s riddle, but obviously he does not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mankind. Mark(2011) said, “The essence of human is rationality and sociality, and the good of rational animals is the harmony of society”.

Sophocles also pointed out that fate is not a concrete God but an abstract concept(Zhang, 2002). Unfortunately, what Oedipus lacks is rationality and morality. Aristotle also claimed that the suffering of Oedipus is the result of his character (1979). If he was rational, he would not have killed his father and four servants, and of course he would not have married his mother.

Ancient Greek tragedy generated during a transitional period when democratic politics was gradually forming, thus the play during that period also emphasized order and rationality (Saul, 1995). Just like his name, Oedipus not only has a bump on his feet, but also has a swelled character (Liu, 2008). If he can be rational and calm like Creon, there will not be the tragic story of killing father and marrying mother. Oedipus’s s tragic fate is inevitable, and this is also the key and secret of Oedipus the King’s eternal charm.

References

Aristotle, O. (1979). Poetics. Beijing, China: New Arts Publishing House.

Immanuel, K. (1982). Orientalism. New York, NY: In Tage Books.

Jin, L.,& Zhang, J. (2010).Elements of literature. Beijing, China: Foreign Language Study Press. Liu, Y. (2008). Analysis of the fate of Oedipus.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Mark, O. (2011).Meditations. Wuhan, China: 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s Press.

Saul, B. (1995). Herzog. New York, NY: Penguin Books.

Sigmund, F. (1992).Totem and taboo. Jiangsu, China: China Folk Arts Publishing House. Simon, G. (2000).Modern critical approaches to Greek tragedy.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Terrence, I. (1995). Plato’s ethic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Zhang, W. (2002). New research on the destiny forms in tragedy.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Zhu, G. (1989). Aesthetics.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选修课程《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总结

选修课程《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总结 在戏剧天地里自由翱翔----选修课程《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总结 本学期15-19周,高二进行了选修课程《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课文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是希腊时代的戏剧名家索福克勒斯和他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这部剧作是西方戏剧的里程碑。亚里士多德称这部悲剧是一个“典范”。主人公那种对于“真相”的蝎子式的叮问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教材以该剧为典型介绍了戏剧对于“完整性”的要求以及“悬念”、“冲突”、“高潮”、“结局”等结构性因素,结合第三场讲解了戏剧最具魅力的“突转”设置。 第二单元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莎士比亚及其《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不仅属于他的时代,而且属于所有的世纪”。(本·琼生)该单元提供学生选读的是剧本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月夜幽会”(第二幕第二场)。结合这一场的赏析着重引导学生了解,爱情应该是一种“美的情感”。 第三单元是中国戏剧经典《牡丹亭》和它的作者汤显祖。中国的戏剧与西方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美学特征。汤显祖是堪与莎士比亚媲美的戏剧大师。《牡丹亭》以杜丽娘与柳梦梅“以情而死、为情复生”的“死去活来”的曲折经历为主线,展示了封建社会“情”与“理”的尖锐冲突,用生花妙笔绘出了以杜丽娘为中心的正反两方面的众多人物的鲜明性格与冲突,富于抒情色彩与社会内涵。学生可以结合欣赏大师的精湛表演一窥中国古代戏剧的奥妙,并了解“生旦净末丑”诸行的区别及其所饰演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单元是欧洲著名喜剧艺术家莫里哀和他的代表作《伪君子》。喜剧是戏剧中最受观众欢迎的剧种。《伪君子》是讽刺喜剧的巅峰之作,它对于伪善的揭露淋漓尽致。别林斯基说:“击中伪善这条多头毒蛇的人是伟大的。”莫里哀因其对人性的丑陋的鞭挞而永驻史册。通过对《伪君子》第三幕的赏析,学生可以了解什么是喜剧、喜剧的美学特征和创作方法。教材中还以达尔杜弗为例,探讨了喜剧人物的扁平性质。 第五单元是北欧的剧作家易卜生和他的代表作《玩偶之家》。这部被称之为“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的剧作,曾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引起过巨大的轰动。可以说,娜拉告别丈夫时的关门声至今还在全世界回响着。“事件”在戏剧结构中的举足轻重的位置,细致而微地分析了《玩偶之家》中两个“事件”如何引爆了人物性格之间的冲突并使其跌宕有致地展开,把戏剧推向激动人心的高潮。 第六单元是俄国现代剧作家契诃夫和《三姐妹》。契诃夫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而且,他的戏剧创作具有很强的现代性。正如曹禺所说:“契诃夫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我发现,原来在戏剧的世界中,还有另外的一个天地。”《三姐妹》没有人们在一般戏剧中常看到的曲折的情节、激烈的冲突和传统意义上的“反面人物”。戏剧的结尾既有对于即将到来的冬天的悲怆,也有对于冬天之后的春天的希冀。教材要求学生在笼罩全剧的迷雾般的“情调”中去摸索和探求人生的意义和对于永恒的渴望。 第七单元是我国现代的戏剧大师曹禺和他的《北京人》。曹禺在戏剧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无与伦比的,他是一个至今还没有人超越的中国现代戏剧的高峰。《北京人》与《雷雨》、

最新浅谈《俄狄浦斯王》中的人物形象演示教学

浅谈《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人物形象 【摘要】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分别是古希腊时期的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而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则被称为“三大悲剧”。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被公认为希腊悲剧的典范,该剧本描述了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赞颂人的不屈不挠的积极斗争精神。这对于我们理解古希腊悲剧以及古希腊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俄狄浦斯,古希腊悲剧,人物形象 1.引言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剧发轫于酒神颂歌,“悲剧”一词在希腊文原意是“山羊之歌”。《俄底浦斯王》属于古希腊悲剧类型上“命运悲剧”,在剧作中宣扬民主精神,反对政治,同时讴歌人的伟大,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亚里士多德认为《俄底浦斯王》是“十全十美的悲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悲剧贯穿着命运观念,命运凌驾于人、英雄乃至神之上,甚至连宇宙之王宙斯也对此感到无可奈何。 2.杰出悲剧中的英雄人物 俄底浦斯王是索福可勒斯同名杰出悲剧的英雄人物。他道德高尚、聪明机智、处事公正,虽然他还没有出生就被打上“弒父娶母”的原罪印记,但是他敢于同悲剧命运抗争。 2.1敢于同悲剧命运抗争的俄底浦斯王。

俄底浦斯王是人力的代表,得知自己弑父娶母的恶运后,对于这个与生俱来的宿命,他从逃避、抗争到坦然承受,力图避免犯下这可怕的罪过。很可悲,他始终没有逃出命运的摆布,抗争归于失败,但是在俄底浦斯同命运的关系上,却体现了他积极的思想。 2.2正直善良,敢于承担责任的俄底浦斯王。 俄底浦斯在剧中的正面主人公,作为一名开明君主,以民主和法制治国,关心人民疾苦,处事公正,执法如山。在忒拜发生瘟疫之时,他亲自走出王宫,倾听乞援人,为了拯救城邦他坐立不安。得到神示后,发现矛盾越来越集中到自己身上时,他为了拯救民众,又残酷地惩罚自己,并自我放逐。用这种悲壮的斗争的照亮了人生阴暗的一面,命运可以剥夺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他们的精神;可以把他们打倒,却不能将他们征服。因此,在俄狄浦斯身上,已经可以看出英雄人物正从传统的神的家族体系中分离出来,走向人化,超人的色彩在渐渐淡化,俄狄浦斯真正成为敢于承担责任,依靠自我力量的“人”的典型。 3.悲剧人生与命运 面对命运,俄狄浦斯越是真诚地避免犯罪,却越使自己陷入罪恶之中;而且他越是为人民排忧解难,却越使自己临近毁灭。悲剧对命运问题的处理,表现了雅典正直的公民对已经显露衰颓趋向的城邦政治的惶惑心理。悲剧对命运的谴责,实际上是表现了对越来横行无忌的社会邪恶势力的抨击,这种势力是社会美的摧残者。索福克勒斯处理的主题是伟大人物的悲剧命运,他一方面哀叹人类的命运多舛,一方面又

浅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原因和语言特色 2

浅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原因和语言特色2010级汉语言文学(1)班章文瑶学号:1005019059 摘要:《俄狄浦斯王》是文坛史上一颗璀璨的“悲剧之星”。本文将研究《俄狄浦斯王》,并结合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从“人物命运”、“悲剧意义”和“语言特色”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阐释俄狄浦斯人生悲剧的形成原因以及这部悲剧作品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格里高尔、命运、性格、悲剧性 悲剧是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1]。在古希腊传统悲剧中,命运的超现实性、神秘性和必然性,更有着令人生畏的力量,以至于人们常常会从中得出人生是命中注定的结论。的确,古希腊悲剧在诞生时,就与命运结下了不解之缘。索福克勒斯认为,命运观念是与人类天才之歌颂交织起来的,人是在生活派给他的范围中一切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之创造者与建树者,他对命运是信而存疑,因而他创造了一位命运悲剧下的英雄式人物——俄狄浦斯。接下来,将阐述悲剧的形成原因并分析这部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 一、无法逃脱的命运成就了俄狄浦斯的“英雄式” 1、“神”们的态度是造成俄狄浦斯命运悲剧的原因之一。正因为阿波罗神曾经预言拉伊俄斯会死在他儿子手里,拉伊俄斯才会将儿子俄狄浦斯仍在喀泰戎山上;当俄狄浦斯成人后,听说自己不是波吕玻 [1]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本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语丝》周刊第十五期。

斯的亲生子而去求阿波罗神谕时,阿波罗只告诉他命中注定会杀父娶母。俄狄浦斯很害怕,于是出走,并导致后来的一系列悲剧。阿波罗神明知道事情发展的走向,却没有给予俄狄浦斯明示;16年后,忒拜城爆发瘟疫,克瑞翁去求神谕,阿波罗答,只有驱逐杀害先王的凶手,忒拜城才能脱离灾难。就这样,俄狄浦斯自始至终都未停止过对命运的反抗——他离家出走,他凭自己的聪明才干登上王位,达到了生命巅峰,却又与此同时一步步走向命运给他设定的圈套。从这可以看出,俄狄浦斯的人生无疑是一个悲剧。 2、英雄的人格是造成俄狄浦斯悲剧人生的原因之二。他是英雄,却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英雄”。由于命运的坎坷,他的性格不是单一的,虽然,英雄形象是突出形象:不屈、勇敢、聪慧。但他内在的性格也很明显:焦躁、忧虑、胆怯、恐惧。因此一个非脸谱化的人物出现在我们面前,他让我们明白,英雄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样的英雄更加真实可信,更能引发观众对于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怜悯”。他勇敢,却也莽撞——在三岔路口,与老人发生冲突,并失手将他杀死,为自己的悲剧命运埋下了第一个伏笔;他聪明——在忒拜城外,他猜中了斯芬克司之谜,并由此得到城邦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娶了先王的妻子,继承了王位,也第二次印证了自己不幸的命运;他智慧并且雄才大略——做国王16年来,城邦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如果不是那场注定出现的瘟疫,他将是一个完美的君主;他充满了责任心和道德感——在终于得知自己身世之谜,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他用已经自缢身亡的王妃所用之胸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因为他无颜在自己犯

最新《俄狄浦斯王》的悲剧艺术

《俄狄浦斯王》的悲剧艺术 安徽庐江中学夏朝晖(231500)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继埃斯库罗斯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悲剧家,它避免了埃斯库罗斯创作上的某些缺陷,把古希腊的悲剧艺术推到了完美的境地。以《俄狄浦斯王》为代表的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标志着古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索福克勒斯把人物放在尖锐的冲突中,并通过人物对比的方法来加以塑造,人物的动作性强,性格突出。索福克勒斯在戏剧的结构布局上颇具匠心,他的悲剧结构复杂,波澜起伏,布局巧妙而不露斧凿之痕。他的艺术成就曾受到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郎加纳斯、维吉尔、莱辛、歌德等人的推崇,他本人被誉为“戏剧艺术中的荷马”。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悲剧艺术的最高体现,剧本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俄狄浦斯是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儿子,由于神谕说这个尚未出生的孩子将要轼父娶母,因此俄狄浦斯刚刚出生就被遗弃了。后来,他得救于牧羊人,并以邻国王子的身份长大成人,由于他怀疑自己的出生,所以去求助于神谕,神警告说,他必须背井离乡,因为他命中注定要轼父娶母。就在他离开误以为是自己家乡的道路上,遇到了他的生身父亲拉伊俄斯王,并在冲突中杀死了他。然后,俄狄浦斯来到了忒拜国,并且解答了危害忒拜国民众,阻挡去路的狮身人面妖怪——斯芬克斯设置的谜底为“人”的谜语,斯芬克斯羞愧自杀,忒拜国终于除了大害。出于感激,忒拜国人民拥戴俄狄浦斯为国王,并让他娶了伊俄卡斯忒为妻。他在位的一个长时期里,国家安宁,君主荣耀,不明真相也不为他所知道的母亲为他生下了两对儿女。这时,瘟疫在忒拜国流行起来,忒拜人再次求助神谕,按照神示,俄狄浦斯千方百计寻找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结果发现他要找的凶手就是他自己,悲痛羞辱万分的王后伊俄卡斯忒自尽了,俄狄浦斯百感交集,他为自己无意犯下的罪恶所震惊,于是毅然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了家乡,神谕得到了应验。 ……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其悲剧艺术的价值影响深远。从古至今,不仅西方的许多诗人、剧作家推崇备至,学习模仿。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雷雨》,也借鉴了其中一些成功的戏剧创作技巧,甚至在主要人物关系上也处理为血缘关系。《雷雨》之所以成功,在思想内容上固然有其不同寻常的深刻之处,但在艺术上的成功处理,与两千多年前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仍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俄狄浦斯王》悲剧中的美

论命运悲剧中的美 ——《俄狄浦斯王》 摘要:希腊的悲剧都贯穿着命运观念,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正是命运悲剧中的典范之作,但通过本文的分析,不同于以往看到悲剧所想到的痛苦、绝望,我们将看到命运悲剧中更深刻的美。 关键词:俄狄浦斯;人性与命运;抗争;悲剧性美 西方戏剧史发展的三座高峰是:古希腊的“命运悲剧”、文艺复兴时期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性格悲剧”以及二十世纪的欧美荒诞派戏剧。而写于2400年前的《俄狄浦斯王》正是西方最早也是最典型的命运悲剧。 几乎每个读《俄狄浦斯王》的人都会为俄狄浦斯——这个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杀父娶母、被命运恶作剧的可怜的人感到心痛而生怜。我们都会被这样的一个悲剧震撼,可是却鲜有人去发现和感觉这悲剧中的美,或者说是这使这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的根本原因是美的。 鲁迅说:“悲剧是把人性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样的悲剧才更具震撼力和思考性。所以,当我们仔细品味这部索福克勒斯创作的,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影响着西方文明的伟大悲剧作品,你会发现,美也是这场悲剧里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分。 拉伊俄斯的仆人——老牧羊人是美的。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担心阿波罗的预言,即拉伊俄斯会死在自己儿子手里,将刚出生三天的婴儿,一个左右脚跟上钉着钉子的可怜婴孩亲手交给他们的仆人,并吩咐他把孩子弄死。按说这个牧羊人得到主子的信任,他会不遗余力地报答拉伊俄斯,可是他还是对俄狄浦斯动了恻隐之心,他可怜这个孩子,不忍心伤害他,于是将婴儿送给了他在山上结识的另一个牧人——科任波斯国王波吕波斯的仆人,而这个仆人把俄狄浦斯献给了没有儿子的他的国王,这才发生了后面一系列的是。我们可以说,如果这个老牧人如果果断杀死那个婴儿,一切就终止了,这出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可是他没有,这就是人性啊,人性本善,一开始其实作者就已经在着力表现人性之美了······科任托斯的国王王后,波吕波斯和墨洛珀,也就是俄狄浦斯的养父养母又何尝不美呢?他们没有自己的儿子,当仆人给他们送来俄狄浦斯时,他们感激地接受了他,并将他视如己出地抚养着,直至他成年,科任托斯人都尊他为太子。我们可以看到,俄狄浦斯的人生虽然是个被命运恶作剧的悲剧,可是至少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幸福和安稳的。正是科任托斯国王和王后对于一个非亲生孩子无私的爱才成就了这个悲剧人物一生中短暂的珍贵的快乐生活,即使当有人说出俄狄浦斯并非国王亲生儿子时,国王夫妇也还是选择了安抚俄狄浦斯,继续爱他。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波吕波斯和墨洛珀对这个孩子深深地爱不正是真善美的完美诠释吗? 当然,爱是相互的。俄狄浦斯对他的养父养母也有着如同与生俱来的亲情,于是当阿波罗告知他将会杀死父亲,而没有指出他父母是谁后,为了保护养父母,同时也保存自我,他回到了忒拜城,但也由此更快地陷入了杀父娶母的命运。 不仅是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俄狄浦斯对陌生的忒拜人也有着善良乐助的心。一个人面狮身的妖怪斯芬克斯坐在城外的山上,背诵一个谜语,猜不出答案的人都要被吃掉。忒拜人正在失望的时候,流浪的俄狄浦斯出现并解决了这个难题,致使妖怪跳崖自杀。聪明如他,终于成了忒拜国的国王,也顺理成章地娶了自己的母亲。如果不是为了解救忒拜人,也许他的命运之路也许会转弯,一切也许会终止,可是,命运的力量远远高于人类,但不管怎样,我

浅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原因和语言特色2

浅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原因和语言特色 2010级汉语言文学(1)班章文瑶学号:1005019059 摘要:《俄狄浦斯王》是文坛史上一颗璀璨的“悲剧之星”。本文将研究《俄狄浦斯王》,并结合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从“人物命运”、“悲剧意义”和“语言特色”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阐释俄狄浦斯人生悲剧的形成原因以及这部悲剧作品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格里高尔、命运、性格、悲剧性 悲剧是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在古希腊传统悲剧中,命运的超现实性、神秘性和必然性,更有着令人生畏的力量,以至于人们常常会从中得出人生是命中注定的结论。的确,古希腊悲剧在诞生时,就与命运结下了不解之缘。索福克勒斯认为,命运观念是与人类天才之歌颂交织起来的,人是在生活派给他的范围中一切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之创造者与建树者,他对命运是信而存疑,因而他创造了一位命运悲剧下的英雄式人物——俄狄浦斯。接下来,将阐述悲剧的形成原因并分析这部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 一、无法逃脱的命运成就了俄狄浦斯的“英雄式” 1、“神”们的态度是造成俄狄浦斯命运悲剧的原因之一。正因为阿波罗神曾经预言拉伊俄斯会死在他儿子手里,拉伊俄斯才会将儿子俄狄浦斯仍在喀泰戎山上;当俄狄浦斯成人后,听说自己不是波吕玻斯的亲生子而去求阿波罗神谕时,阿波罗只告诉他命中注定会杀父娶母。俄狄浦斯很害怕,于是出走,并导致后来的一系列悲剧。阿波罗神明知道事情发展的走向,却没有给予俄狄浦斯明示;16年后,忒拜城爆发瘟疫,克瑞翁去求神谕,阿波罗答,只有驱逐杀害先王的凶手,忒拜城才能脱离灾难。就这样,俄狄浦斯自始至终都未停止过对命运的反抗——他离家出走,他凭自己的聪明才干登上王位,达到了生命巅峰,却又与此同时一步步走向命运给他设定的圈套。从这可以看出,俄狄浦斯的人生无疑是一个悲剧。 2、英雄的人格是造成俄狄浦斯悲剧人生的原因之二。他是英雄,却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英雄”。由于命运的坎坷,他的性格不是单一的,虽然,英雄形象是突出形象:不屈、勇敢、聪慧。但他内在的性格也很明显:焦躁、忧虑、胆怯、恐惧。因此一个非脸谱化的人物出现在我们面前,他让我们明白,英雄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样的英雄更加真实可信,更能引发观众对于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怜悯”。他勇敢,却也莽撞——在三岔路口,与老人发生冲突,并失手将他杀死,为自己的悲剧命运埋下了第一个伏笔;他聪明——在忒拜城外,他猜中了斯芬克司之谜,并由此得到城邦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娶了先王的妻子,继承了王位,也第二次印证了自己不幸的命运;他智慧并且雄才大略——做国王16年来,城邦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如果不是那场注定出现的瘟疫,他将是一个完美的君主;他充满了责任心和道德感——在终于得知自己身世之谜,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他用已经自缢身亡的王妃所用之胸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因为他无颜在自己犯下如此错后在黄泉之下面对父母。 3、“不知者亦有罪”这是俄狄浦斯的悲剧原因之三。俄狄浦斯在得知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走上被诅咒的命运的轨迹的时候,他抱着既是自己母亲又是自己妻子的尸体,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然后悲叹:“你们再也看不见我所受的苦灾难,我所造的罪恶了。”这算是对他自己被诅咒的命运的控诉,他一生光明磊落、正直贤明,却因为被诅咒的命运,令他做下最为人所不齿的行为,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并生育了四个儿女。对于这一切,他一直是要逃避的,只是无从逃脱,而且也无力挽回或者补救什么,这让他感觉自己甚至连自杀的资格都没有,因为他无颜面对已逝的父母,唯一能做的只有刺瞎自己的双眼、流放自己来洗涤自己所犯下的罪恶。俄狄浦斯本身是没有罪的,他也不想“弑父娶母”,但是命运却让

戏剧经典赏析教学大纲

《戏剧经典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50414323课程名称:戏剧经典赏析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文学院影视戏剧文学专业 学分数:3 学时数:54 开课学期:第学期制定/修订日期:2011 年 8 月13 日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讲授在介绍有关戏剧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取古今中外戏剧名家名作,分析、阐释其艺术特色。在对戏剧经典作品的赏析之中,帮助大学生步入戏剧艺术殿堂,基本掌握戏剧艺术的一般规律,了解名家名作,培养学生接触与欣赏戏剧艺术的兴趣,并陶冶人的性情,丰富人的心灵,由此充实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戏剧的艺术感悟能力与初步的理论分析能力,学会赏析戏剧作品,并尝试写作剧评。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编外国戏剧部分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时期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古希腊悲剧与喜剧的起源,基本演出形态及剧场艺术发展;古罗马戏剧概况 【2】教学重点 三大悲剧诗人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 【3】教学内容 古希腊戏剧概况 一、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三、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古罗马戏剧概况 普劳图斯《一坛金子》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掌握莎士比亚创作分期及总体特点及对戏剧的深远影响,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的特点【2】教学重点 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的艺术特色;《威尼斯商人》的悲喜性 【3】教学内容 一、《威尼斯商人》

二、《哈姆雷特》 三、《麦克白》 四、《李尔王》 第三章古典主义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古典主义戏剧缘起及基本特征;理解三一律,掌握《熙德》的艺术特色;莫里哀喜剧的特点。 【2】教学重点 高乃依《熙德》、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 【3】教学内容 古典主义戏剧缘起及基本特征 一、高乃依《熙德》 二、莫里哀《伪君子》 三、莫里哀《吝啬鬼》 第四章 18世纪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启蒙主义时期戏剧特点;理解哥尔多尼对即兴喜剧的改造,掌握《一仆二主》对即兴喜剧的承继与改造和《费加罗的婚姻》的主题与喜剧情境构造 【2】教学重点 《一仆二主》《费加罗的婚姻》 【3】教学内容 启蒙主义时期戏剧简介 一、哥尔多尼《一仆二主》 哥尔多尼的创作及对即兴喜剧的改造;《一仆二主》赏析 二、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博马舍的“严肃戏剧”主张;《费加罗的婚姻》赏析 第五章19世纪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社会问题剧;自然主义戏剧;唯美主义戏剧、社会 喜剧,掌握《欧也尼》的优点与缺失;《钦差大臣》的戏剧冲突与讽刺性场景;《大雷雨》的 主题及人物形象、布景意义;《玩偶之家》的主题、情节结构及深刻的人物心理刻划;《朱丽 小姐》的细节描写与人性揭露;理解“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戏剧,社会喜剧与王尔德 的语言。 【2】教学重点 《欧也尼》、《钦差大臣》、《玩偶之家》 【3】教学内容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 1.引言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剧发轫于酒神颂歌,“悲剧”一词在希腊文原意是“山羊之歌”。《俄底浦斯王》属于古希腊悲剧类型上“命运悲剧”,在剧作中宣扬民-主精神,反对政治,同时讴歌人的伟大,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亚里士多德认为《俄底浦斯王》是“十全十美的悲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悲剧贯穿着命运观念,命运凌驾于人、英雄乃至神之上,甚至连宇宙之王宙斯也对此感到无可奈何。 2.杰出悲剧中的英雄人物 俄底浦斯王是索福可勒斯同名杰出悲剧的英雄人物。他道德高尚、聪明机智、处事公正,虽然他还没有出生就被打上“弒父娶母”的原罪印记,但是他敢于同悲剧命运抗争。 2.1敢于同悲剧命运抗争的俄底浦斯王。 俄底浦斯王是人力的代表,得知自己弑父娶母的恶运后,对于这个与生俱来的宿命,他从逃避、抗争到坦然承受,力图避免犯下这可怕的罪过。很可悲,他始终没有逃出命运的摆布,抗争归于失败,但是在俄底浦斯同命运的关系上,却体现了他积极的思想。 2.2正直善良,敢于承担责任的俄底浦斯王。 俄底浦斯在剧中的正面主人公,作为一名开明君主,以民-主和法制治国,关心人民疾苦,处事公正,执法如山。在忒拜发生瘟疫之时,他亲自走出王宫,倾听乞援人,为了拯救城邦他坐立不安。得到神示

后,发现矛盾越来越集中到自己身上时,他为了拯救民众,又残酷地惩罚自己,并自我放逐。用这种悲壮的斗争的照亮了人生阴暗的一面,命运可以剥夺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他们的精神;可以把他 们打-倒,却不能将他们征服。因此,在俄狄浦斯身上,已经可以看出英雄人物正从传统的神的家族体系中分离出来,走向人化,超人的色彩在渐渐淡化,俄狄浦斯真正成为敢于承担责任,依靠自我力量的“人”的典型。 3.悲剧人生与命运 面对命运,俄狄浦斯越是真诚地避免犯罪,却越使自己陷入罪恶 之中;而且他越是为人民排忧解难,却越使自己临近毁灭。悲剧对命运问题的处理,表现了雅典正直的公民对已经显露衰颓趋向的城邦政治的惶惑心理。悲剧对命运的谴责,实际上是表现了对越来横行无忌的社会邪-恶势力的抨击,这种势力是社会美的摧残者。索福克勒斯 处理的主题是伟大人物的悲剧命运,他一方面哀叹人类的命运多舛,一方面又 感叹人类的可怕力量。 以上是对命运安排下悲剧人生的俄狄浦斯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于 我们理解古希腊悲剧以及古希腊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篇2] 俄狄浦斯是《俄狄浦斯王》是希腊三大悲剧家家之一的索福克勒 斯的代表作中的人物,这部神话是他剧中最具作震撼力的一部。也是希腊命运剧的代表。《俄狄浦斯王》讲述了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

《俄狄浦斯王》的戏剧创作结构分析

《俄狄浦斯王》的戏剧创作结构分析 作者:王自淳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10期 摘要:所谓戏剧结构,是戏剧作品安排、组织情节的方式。戏剧模仿自然的方式是动作、人物与事件作为素材,经过剧作家对事物本来顺序打乱后呈现出崭新的情节,所有戏剧结构以表现为戏剧动作适应舞台时空而呈现的组织方式,即合理有效地组织各种行动,使之在剧中有效地再现。从戏剧素材到戏剧情节经过了剧作家一系列的改造、选择与铺排.这就是结构的艺术。 关键词:戏剧;《俄狄浦斯王》;结构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041-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026 戲剧的时空性决定了它必须有一个合理而紧凑的结构,西方戏剧传统中典型的结构形式是剧作多从接近高潮的地方开场,在大幕拉开之前,剧中的重要事件、关键冲突已然形成,而且处于即将爆发之际。这种形式结构往往截取生活的某一横断面,将矛盾冲突、人物和事件集中在这一横断面中。其特点是时间跨度短,地点集中,动作整一。戏剧冲突紧凑、凝练侧重于动作的集中和情节的激变,戏剧情境能够急速、有力地展开。 戏剧史上最早运用闭锁式结构剧情的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它精妙的结构。戏开场就展现出迫在眉睫的情境,忒拜城遭受严重的瘟疫,当俄狄浦斯获知解救瘟疫的神示之后,毅然宣布一定要追查杀害前国王的凶手并予以严惩。一心要拯救城邦居民的俄狄浦斯,不曾想先知忒瑞西阿斯一语惊人:“你就是你要寻找的杀人凶手。”这句很突兀的预言在一开场就为全剧设置一个最大的悬念,有力地引导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到主人公的命运上,有效地推动剧情向追查凶手这个单纯的目标进发。 第二场,暴躁的俄狄浦斯追究先知对自己的“诬陷”,从而引起王后伊俄卡斯式对往事的回顾:先王拉伊俄斯知悉神示后,叫牧羊人将婴儿扔进荒山:而拉伊俄斯是在三岔路口被一伙外乡强盗杀死的”。未料伊俄卡斯忒的回顾掀起俄狄浦斯内心深重的犹疑之情,她的叙说一步步加深了俄狄浦斯的恐惧,丈夫的恐惧也引发伊俄卡斯式的恐惧,回顾推动人物心境发生变化,静态的回顾转化为动态的戏剧性动作。随着俄狄浦斯对自身经历的叙述,夫妻二人都处于矛盾而侥幸的心理,即俄狄浦斯未必就是被弃的婴儿:杀死拉伊俄斯的是“一伙强盗",俄狄浦斯在三岔路口却是孤身迎敌。此时观众心里对谜底已有几分预见,可是剧作为观众和剧中人再度埋下悬念,新的悬念需要新的发现。

《俄狄浦斯王(节选)》同步练习

《俄狄浦斯王(节选)》教学设计 一、填空题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_________________。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单纯、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戏剧散文小说等等的佳妙也终不免有些隔膜。_______________,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我们读小说和戏剧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_____________。 ①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②因为一切诗都要有文学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 ④爱好诗而不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 ⑤就像看到架上的花而忘记花架 ⑥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二、语言表达 根据下面的内容,以单句的形式为“悲剧”下一个定义。 ①悲剧是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 ②悲剧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 ③古代的悲剧发源于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 ④当时悲剧的内容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 悲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题 (一) ①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又称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通常所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 ②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形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看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雷雨》第二幕表现出多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阶级之间的矛盾。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属于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

戏剧鉴赏(1)

戏剧鉴赏(1) 一、单选题(共30题,30分) 1、古希腊戏剧逐渐走向衰落,是在()这名戏剧家以后。 A、索福克勒 B、忒斯庇斯 C、欧里庇得斯 D、埃斯库罗斯 正确答案: C 2、文学思维能力和()是对一个剧作家的基本能力要求。 A、逻辑思维能力 B、舞台思维能力 C、综合思维能力 D、创造思维能力 正确答案: B 3、据历史记载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两河流域在地理上是今天的()地区。 A、印度 B、埃及 C、希腊 D、伊拉克 正确答案: D 4、仪式在原始社会中是一种()活动。 A、娱乐 B、宗教 C、生产 D、政治 正确答案: C 5、在古希腊戏剧的表演中,带有有强烈的()活动的色彩。 A、祭祀 B、典礼 C、殡葬 D、庆生 正确答案: A

6、根据“巫师”的()原则可以引申出通过模仿能够实现任何想做的事情。 A、接触律 B、触染律 C、相似律 D、模仿律 正确答案: C 7、由于()使不同民族的戏剧起源和发展脉络大体一致。 A、戏剧的规划 B、戏剧的本能 C、历史的进程 D、文化的共通 正确答案: B 8、宗教与演出活动迅速分离得益于()的介入。 A、教皇教会 B、宗教牧师 C、专业化团体 D、民间自由组织 正确答案: C 9、以下节日中,在12月至翌年1月举行的戏剧节是()。 A、洒扫节 B、勒奈亚节 C、大酒神节 D、乡村酒神节 正确答案: D 10、舞台剧《京剧启示录》导演是()。 A、陈平 B、焦菊隐 C、李国修 D、曹禺 正确答案: C 11、下列对古希腊悲剧创作上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通过神话题材寄予个人理想 B、最初的悲剧只是歌队演唱 C、“死亡与复生”的主题是核心 D、是对命运的反抗

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历史

在命运中挣扎的勇士——俄狄浦斯 我们不能说人是渺小的,因为谁也不能够否定一个奋斗的、拼搏的、前进的 人所拥用的力量及其所能够创造的成绩。 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人, 一个奋力拼 搏永不言弃的人, 一个拥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崇 敬的。 但是冥冥之中自有那些无法言喻的力量, 一直制约着拼搏者的力量, 阻挡 着前进者的步伐, 甚至误导着探索者的方向。 我们把这种不可名状、 无法战胜而 又强加于人们身上的强大力量称之为命运, 或许我们也无法给命运一个准确的定 义, 但当一个人倾其所有力量抗战这种存在于茫茫宇宙中神秘力量, 最终却是跌 入莫名的深井, 穷尽所有的能力, 也终究不过是在井底冲突、 挣扎的时候, 我们 知道他其实就是命运面前的失败者——正如俄狄浦斯。 当斯芬克斯的谜语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时候, 当弑父娶母的悲剧震颤我们心 灵的时候,俄狄浦斯这个悲剧英雄的形象也就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底。但是,当我们看到个人的抗争在命运的面前显得微乎其微、 无能为力的时候, 当我们发 现命运的手掌正左右着人类道路终点的归属的时候, 我们看到的似乎是命运的强 大以及人的藐小, 似乎是命运的权威和人的羸弱, 我们所能够发出的也只是对深

深的同情和无奈的叹息。 那么, 这究竟是不是索福克勒斯所要告诉我们的呢?是 不是《俄狄浦斯王》所要呈现给世人的呢?——其实不然! 故事中我们看到, 命运之神启示奥卡斯塔, 他将会被自己的儿子杀死的时候, 奥卡斯塔将还是婴儿的俄狄浦斯钉住了脚跟并弃之荒野。 但是执行命令的牧人却 出于不忍而讲婴儿交给了科任托斯国的国王波吕波斯。 这时幸存的俄狄浦斯当上 了幸福的科任托斯国的王子, 但是, 当俄狄浦斯得知自己的身世及降临在自己身 上的诅咒时, 不知情的俄狄浦斯离开了并非自己生父的波吕波斯国王, 以避免 “弑 父娶母”的厄运,并宣告绝不会再回科任托斯国。在他离开科任托斯国的时候,却在一个岔路口意外的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当他途径忒拜城的时候, 忒拜城 的国民正挣扎在女妖斯芬克斯的谜语之中,聪明的俄狄浦斯解答了女妖的谜语,使女妖羞愧地自杀了,从而当上了忒拜城的国王,并阴差阳错的娶了拉伊奥斯,也就是他的亲生母亲为妻。就这样, “弑父娶母”的预言还是在万般逃避之中兑 现了。 俄狄浦斯当上国王之后, 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是国家在发展的道路上不 断向前。 但是无情的瘟疫降临了忒拜城, 命运再次启示, 只有找到杀害老国王波 吕波斯的凶手, 忒拜城才成幸免于难。 俄狄浦斯为了解救国家, 毅然决定一定要 找到杀害老国王的凶手, 并诅咒凶手必将遭到所有人的唾骂和排斥。 在挫败了预 言师的隐瞒和拉伊奥斯的阻拦后,

最新《俄狄浦斯王》赏析

《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他生活在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的繁荣时期。他的创作反映了这一时期雅典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因此被看作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他在60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过130个剧本,流传下来的有7个。在这7个剧本中,最好的作品是《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擅于剧作的结构布局。他的剧本悬念突出,冲突集中,情节复杂,结构严密,尤其讲究全剧的统一、和谐与完整。这一特点尤其在《俄狄浦斯王》十分突出。 作品背景是瘟疫正大肆侵袭的得拜城中。曾经解开火鸟之谜,而使得全城免于灾难的俄狄浦斯王,由于不断听到子民们的抱怨而深感困扰。以前他曾经因为“杀死父亲而和母亲乱伦生下孩子”这句流言,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离开故乡科林得思,在流浪途中经波吉斯一处三岔路时,杀死了一位老年人。后来国内发生瘟疫,王妃的弟弟克雷奥斯得到神的启示,说明瘟疫肆虐的原因,是先王苏俄斯的阴魂作崇。唯一的挽救方法便是找出凶手,于是俄狄浦斯王立即下令搜寻罪犯,并且找来一位瞎了双眼的预言家德雷希亚。本来保持缄默不愿开口的德雷希亚,终于因为无法忍受国王的辱骂,气愤地暗示说俄狄浦斯王就是杀死先王的凶手,并且还接收了自己的母亲为妻子甚至生下孩子,最后必将遭到瞎眼和流浪之命运。俄狄浦斯王怀疑德雷希亚是受到克雷奥斯的唆使才会那样说,因此和克雷奥斯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王妃便出面调解争纷,她为了安慰俄狄浦斯王,便告诉他说,苏俄斯王曾被自己的儿子杀死的预言并没有应验,因为苏俄斯王之子是被丢弃于一处山谷中,而苏俄斯王是在旅途中被强盗所杀。然而俄狄浦斯王却因此而显得更加不安。就在王妃告诉他这些话不久,俄狄浦斯王由科林得思前来的使者口中听到自己就是那个被遗弃的小王子,后来由住在基太伦山的先王之牧羊者交给目前这位使者带进宫。俄狄浦斯王为了证实所闻,不顾王妃的哀求,固执地派人去找那位牧羊者。当他明白一切真象之后,黯然地回到寝宫,拿出已经自缢身亡的王妃所用之胸针,刺入自己的双眼。 俄狄浦斯王的命运悲剧,影射着雅典奴隶主民主派英雄的历史悲剧。《俄狄浦斯王》一剧中,俄狄浦斯正视现实,刚毅勇敢,体贴民众,敢于承担责任,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也是一个理想的民主派领袖的形象。这样的英雄和领袖,下场竟如此悲惨,贴切地表现了英雄意志逃不脱命运桎梏的痛苦惶惑。这里,索福克勒斯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还表达了个人反抗命运的思想。在俄狄浦斯王身上,寄托着剧作家对民主派领袖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剧本热烈歌颂了俄狄浦斯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并对当时流行的命运观提出了怀疑。 《俄狄浦斯王》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在情节的整一、结构的严密、布局的巧妙等方面,堪称希腊悲剧的典范。故事集中写俄狄浦斯追查杀害前王凶手这一中心事件。究竟谁是凶手?形成戏剧的“悬念”。接着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发现”、“突破”,使矛盾一个个地揭开,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惊心动魄的结局,紧凑生动,悬念迭起,扣人心弦。索福克勒斯不写神而写理想化的人,而且把人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使之动作性强,性格鲜明。时至今日,《俄狄浦斯王》仍然是高等院校文学类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它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成就和作者索福克勒斯高超的艺术造诣为一代代人深深折服,这样的作品,应该是不朽的,永远的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 悲剧向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悲剧的典范,它充分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的不朽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思考。本文旨在分析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索福克勒斯通过俄狄浦斯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导致其悲剧的原因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地主宰着人的不可知的“命运”。探讨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及根源有利于更加深入、客观地了解古希腊文化,激发对古希腊文化的兴趣,启示我们正确理解悲剧的本质,引导我们对人生命运的终极思考。在命运的强大力量面前,人的力量是那么渺小。人虽解不开命运之谜,但却勇敢地行进在茫茫的人生征途上,去挑战命运,反抗无涯的苦难。 关键词: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特征根源 一、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 1. 主人公命运的特征 ①主人公命运的独特性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古老的传说。故事情节极其特殊,骇人听闻:传说俄狄浦斯出生后,其生父忒拜王拉伊俄斯从神谕中得知他长大后将会杀父娶母,因而用铁丝穿其脚踵,令一个仆人把婴儿抛到荒郊野外。仆人怜惜这个无辜的孩子,把他送给科林斯的一个牧羊人。科林斯国王因为没有儿子,于是就收养了他。成年后,当俄狄浦斯从神那里得知自己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时,他为了躲避神示的厄运降临,就逃离了科林斯,因为他以为科林斯国王和王后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可是俄狄浦斯万万没想到正是这种刻意的躲避加速了他人生悲剧的步伐。他离开养父母,朝忒拜城走去,在逃离的路上俄狄浦斯受到了一伙路人的凌辱,一怒之下杀了四个人,其中就有他微服私访的亲生父亲——年迈的忒拜国国王拉伊俄斯。不久之后,俄狄浦斯以其非凡的聪明才智除掉了危害忒拜民众的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王,并且娶了前国王的王后——他的生母为妻,还和她生育了两个孩子。俄狄浦斯就这样成为了杀父娶母的罪人,可他自己对此却毫不知情。为了平息忒拜国内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的指示,俄狄浦斯寻找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结果发现要找的凶手就是自己,而杀父娶母的命运还是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俄狄浦斯的母亲伊俄卡斯忒在悲痛中自尽,来洗净自己的罪孽。俄狄浦斯在百感交集中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然后自我放逐眼,然后自我放逐,与他的两个女儿远离了忒拜城,到处流浪,以求忏悔。在《俄狄浦斯王》之前,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俄》剧把主人公锁定为不具备任何神力的凡人,其独特命运更是世界文学作品中绝无仅有。 ②.主人公命运的典型性 俄狄浦斯的命运是独特的,骇人的。但是作者索福克勒斯又赋予这个独特的悲剧英雄以一定的典型性。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其他主人公一样,俄狄浦斯出身高贵。所不同的是,他虽然是神的后代,但是他已经是人间的英雄。索福克勒斯对俄狄浦斯充满赞赏,赋予他非凡的智慧,性格刚毅勇敢,敢于承担责任,一心要解救他的城邦于困苦之中,可以说是集人类理想的出众品质于一身。为了逃避可怕的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人物分析

索福克勒斯(Sophokles)的《俄狄浦斯王》(Oedipus Rex)讲的是一个永恒的矛盾:人的貌似自由的选择,在神(或者历史、后人)看来,却是宿命的。当人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必须作出一个选择时,无论他是多么的明智,他都不可能掌握与这选择有关的所有的前因后果。深思熟虑的决定,在更多的时候,带来的是匪夷所思的遭遇。这是个人的有限的理智与无限复杂的社会现象的矛盾。无论是古是今,是中是外,是上智还是下愚,都不可能解决这个矛盾。《俄狄浦斯王》把这一矛盾典型化了,集中化了:恰恰是人的为躲避厄运而作的选择,把他无可挽回地推向这一厄运;而且,俄狄浦斯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是一个才智出众的“解谜者”,恰恰是他的运用自己的超人才智的“自由”行动(去发现杀死前任国王的凶手),迫使他最终面对杀父娶母的人伦惨剧!在今天,如果我们还要沿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说法,认为悲剧人物必须为他的行动所规定,那么古希腊之后,大概就不可能再有悲剧了。解释很多,就说一条与中国有所对比的吧。古希腊人认为,对神的最虔诚的牺牲,是本族的伟大英雄;只有他们,才有足够的价值换取神的福佑。俄狄浦斯就准备牺牲自己,以换取女人的怀孕和谷物的生长。在英雄慷慨牺牲的这一刻,生命的壮美,同时体现在旧生命的毁灭和新生命的诞生中。希腊的古典悲剧,是在祀神时表演的,它起源于对神和英雄的双重颂歌,逐渐地发展成熟。所以,古希腊人看《俄狄浦斯王》,会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感发出历经痛苦(旧生命的毁灭)而得到欢愉(新生命的诞生)的感情升华(Catharsis)。这样的悲剧,显然不必强调时代的限制或性格的缺陷。在古中国,牺牲两字,从的就是牛旁,要宰人也是宰奴隶,而不是自我牺牲,《俄狄浦斯王》式的悲剧,或许从来就没有产生的机会。(文人的自由创作,在我们后人看来,却是为社会条件所命定的∶ˉ)。但是,即使我们承认,就其深刻性而言,《俄狄浦斯王》根本就是一切悲剧的顶峰,是不可超越的;在顶峰之下,仍然可以有群峰簇簇。其中的一座,就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本人曾经在SCC两次介绍这个故事,第二次近在今年的三月份。这是幼年时听评弹听来的,这个故事从小就刻在脑袋里了,要说它不算悲剧,感情上难于接受∶ˉ)。杜十娘的命运,是时代的悲剧。明代市民社会的发达,引入了新的价值取向:仗着她的财富,杜十娘自以为可以获得幸福。但是,社会却不接受女人的法人地位。杜十娘的财富,只能算作私房钱。她既无股票、债券可购买,也不能占有房产田产,因为她一无丈夫二无儿子。她的财富,没有法律上的保障,也没有经济上的保障。她甚至不能为自己赎身,而只能让别人买下她,用她的钱!杜十娘的投江,未必单是为了爱和恨,而根本是她赖以安身立命的整个价值系统的崩溃:她的财富保障不了她的幸福!沉掉的是百宝箱,也是它所象征的市民社会的幻想。鲤鱼要改动《杜十娘》的结尾,让她把财宝送给出卖她的书生后再跳水。愚意以为,那就过分强调了人性的善恶之争,相对地削弱了对那个社会的控诉。如果说,《俄狄浦斯王》那样的由人类生存的“本征方程”所描述的悲剧是第一等的悲剧,那么由时代的限制所引起的、它的呼号(财富与幸福的关系)至今还在人们心中回荡的悲剧,可算是第二等的悲剧。而善变的人性,只能编造第三等的悲剧。现在每天在生活中上演的,都是“负心女子痴心汉”的故事,要是我们把《杜十娘》只是看作一个爱情悲剧,对于今天的在变化了的男女关系中不知如何定位的男人,它还有什么感染力?

从俄狄浦斯王来看悲剧的美学特征

从俄狄浦斯王来看悲剧的美学特征 摘要:古希腊悲剧巨匠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可以视作人类文艺史上悲剧美学诞生标志。《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中最知名的,也可以视作命运 悲剧的代表作。他一方面描述了俄狄浦斯王勇于对抗杀父娶母的残酷诅咒,却最终倒 在命运之神的无情诅咒之下的痛苦、无奈,另一方面又歌颂了人性中不畏艰难险阻的 可贵品质,以及无怨无悔甘于接受命运残酷安排的勇气与从容。本文拟从《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质和悲剧形象的塑造等方面来阐述悲剧美学的特征。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悲剧美学;悲剧形象;特征 弗·施莱格尔说古希腊悲剧是整体的和谐的美,是最高级的美,而希腊悲剧则被他 释为“人类与命运的一切必然冲突,不过这种冲突在和谐之间得到解决。”黑格尔把 古代悲剧看作是类型悲剧,把近代悲剧看作是个性悲剧,古代悲剧强调的是两种带有 实体性的理论力量的冲突,是两种义务的冲突,而近代悲剧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俄狄浦斯王》作为古典悲剧的经典之作,无疑具有古典悲剧的共同的美学特征“命运感”。整部悲剧呈现在一种静穆中,看不到激情的骚乱和痛苦的扭曲,使得“怜悯与恐惧”摆脱情欲的冲动,升华到澄静的心灵之中,最后达到彻底的净化,这 就是古典的和谐,与古典悲剧的美学特征相一致。 一、俄狄浦斯的悲剧形象分析 1、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索福克勒斯认为俄狄浦斯的悲剧不在于他有罪,而是因为他极力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而俄狄浦斯的斗争乃至失败,曲折反映了当时雅典人既相信自己的力量,但又 面对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不能理解的矛盾困惑心理。就认为命运具有不可抗拒性、不 可逃避性、神秘性。进一步可以认识到,俄狄浦斯处处在反抗命运的摆布。尽管失败了,但是他还是保持着“困兽之斗”的反抗精神,这种反抗精神使得失败英雄俄狄浦 斯的更高大、更高贵。也使得他的悲剧更能引起人们“怜悯和恐惧”的情绪,从精神 上得到陶冶。这也是处于强盛繁荣时期的希腊人对待命运对待生活的一种积极自信的 态度,这也是俄狄浦斯悲剧的现代性价值七十之一。 2俄狄浦斯的困惑和人性复杂性 他是忒拜的拯救者,又是忒拜灾难的制造者:一心想追查杀害过国王的凶手,凶犯却是自己。他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追求正义的人,可能会成为一个制造罪恶的人;高尚和卑鄙、正义和邪恶、天使和魔鬼往往互为因果。这里人本身的复杂性被描绘了 出来。可以说,俄狄浦斯的故事是西方文学史上揭示人的复杂性的无穷魅力的作品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