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放性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放性探析
作者:邱琳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20年第01期
摘要:就当前来说,大多数小学都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该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无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降低。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求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而这也满足了开放性教学的特点。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立,有机结合了法治观念与道德情操,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促进德育的开展,同时能够促进其他科目教学的实施。小学阶段的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法治观念,对基础法律常识有所掌握,能够通过所学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形成基本的法治观念。
一、开放性教学的理念与特点
1.教学理念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开放性教学的理念,并于50年代在英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渐的,开放性教学在以色列、美国、德国等地得到了推行与应用。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开放性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促使教学不受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也不会受到课本的限制,也不需要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同时,该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促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注重的是学生智力与兴趣的开发。反之,传统教学模式往往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被动受教,通过讲解知识点和分析案例促使学生掌握与应用知识,但是,新收获的知识点具体到应用还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制约,而这正是开放性教学能够有效改进的问题,能够实现学以致用。[1]
2.教学特点
其一,互动性。开放性教学的开展,能够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使他们相互启发,实现教学相长;其二,探究性。一般来说,教学都是在课堂开展的,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产生疲倦心理,感觉课堂学习枯燥乏味,然而,开放性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具有灵活的教学氛围,不会受到传统教学的限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發学生兴趣;其三,人本性。开放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符合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