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关内隐自尊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进展 2003,11(5):551~55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国外有关内隐自尊的研究
张镇
(河北医科大学沧州分校,沧州 061000)
摘要作为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一部分,内隐自尊是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识别。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Greenwald与Banaji将内隐自尊概括为三种形式:实验控制条件下的内隐自尊,如角色扮演、单纯所有权现象及小群体效应;原生内隐自尊,例如社会交往中的相似-吸引现象、劝说中的认知反应、选择决策的扩散效应、姓名字母偏爱效应;二级内隐自尊,如自我积极性、内隐的合群与排斥及替代性自尊。.关键词内隐自尊,实验控制条件下的内隐自尊,原生内隐自尊,二级内隐自尊。
分类号 B849:C91
1 概述
社会认知的研究证实,态度可以在的无意识的水平上产生与运作,即不需要意识的努力,不需要耗用认知资源。在对诸多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人们对自我的态度以及对与自己有关的事物的评价往往具有明显的积极性,尽管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往往把这种对自我无意识的积极评价的倾向投射到与自己有关的人、群体或事物上,这就是内隐自尊现象。有关自我积极性与自我评价的研究也显示,大部分个体针对自己往往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倾向。
内隐自尊实际上是针对主体自我的一种态度,由于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不断重视和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使得近几年内隐自尊问题在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受到关注。Greenwald与 Banaji(1995)[1]将内隐自尊定义为: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通过整合社会与认知心理学多年的研究成果,Greenwald与 Banaji划分了从三种不同角度通过观察与实验研究获取的内隐自尊效应:实验控制条件下的内隐自尊;原生内隐自尊;二级内隐自尊。
2 实验控制条件下的内隐自尊
这种内隐自尊效应是在实验或半实验条件下,将刺激客体人为地与自我建立联系,以获取内隐性自我评价的积极效应。实验条件下的内隐自尊主要有以下三类。
2.1角色扮演效应(Effect of role playing)
研究者在实验条件下,有意诱导被试持有两种对立观点中的一种,使被试成为某一立场观点的维护者,而同时也让控制组被试了解这两种对立观点。在实验后的一段时间里,结果发现,实验组被试对自己曾经持有的观点给予更高的评价,这被称作劝说中的角色扮演效应。研究还发现,无论被试在争论中自主的选择角色,还是被动接受所分配的角色任务,都表现出对所持观点及相关事物的积极评价。Greenwald[2]等人从内隐自尊的角度做出的解释是:首先,被试对所分配的任务的接受,使得被强加的观点与自我之间产生了关联性;其次,可能是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泛化到对自己所持立场的评价上。
2.2单纯所有权(Mere ownership)
在Feys(1991)[3]等人进行的一项实验中,要求被试参与一项计算机游戏。首先,要求被试学会将计算机呈现的四尊圣像与另外的四尊圣像进行区分。其中的四尊在计算机游戏中代表被试一方,而另外四尊
收稿日期:2002-08-15
通讯方式:E-mail: zhangz74@; zhangzhen110@
-552- 心理科学进展 2003年
则代表对手一方。接下来要求被试对这八尊圣像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被试对代表自己一方的圣像以更高的评价。Kahneman(1990)[4]等人通过实验诱导产生了“瞬间所有权效应”,在此类实验中只要将诸如茶杯、钢笔、巧克力等物品分配给被试,则被试在对这些物品的价值评估会急剧增加。
2.3小群体效应(Minimal group effect)
Tajfel(1986)[5]较早证实了内群体偏见的存在,即对自己所在群体和组内成员的评价显著高于外在群体或成员。他发现,甚至在向被试保证组内与组外成员在各方面并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如在实验中,让被试了解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被随机分组的过程。这种无条件的组内偏爱被称作“小群体效应”。小群体效应表明:同组成员的身份使组内的其他成员与自我之间建立了一种关联,这种自我关联性使得自尊在内隐的无意识的水平上产生和进行。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向被试提供有关内群体的信号或暗示,如呈现单词“我们”,也会产生类似的效应。
3 原生内隐自尊效应
原生内隐自尊效应类似于实验室条件下的内隐自尊,只不过自我与刺激客体的联系不是实验条件下人为控制与操纵的结果,而是客体与自我先前已经存在某种联系,如姓名字母、生日数字、原有观点等。但这种固有的自尊仍可以通过实验与观察的手段加以证实和认识。
3.1 相似-吸引 (Similarity-attraction)
相似会导致吸引,这已被社会心理学的大量实验研究所证实。当个体认识到某人与自己观点相近时,会对此人产生积极的评价,并易于产生相互的吸引与接近。在一项经典的相似-吸引实验中,被试观察某个陌生人对一系列问题表达观点,然后要求被试对该人进行评判。评价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表达对陌生人的喜欢程度,另一个是想象与这个陌生人一起工作有何感受。结果发现,陌生人的观点与被试固有观点越接近,对陌生人的评价就越高。从内隐自尊的角度分析,观点一致性的程度越高,自我与陌生人之间的联系就越强,个体实际上是为了通过对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个体的喜爱与接近来强化对自身的积极评价。
Finch和Cialdin(1989)[6]进行的一项有趣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首先,主试告诉被试他们与一个臭名昭著的历史人物的生日是相同的或不相同的,然后让被试对此历史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相同生日组”被试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表现得更为宽容。有研究者将这种共同生日技术应用于两难情境决策,结果发现,认为与另一犯人生日相同的犯人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
3.2对于劝说的认知反应(Cognitive responses to persuasion)
人们往往将一些新证据看作是对自己已有观点的有力支持而加以接受,实际上,这些证据往往并没有明确表现出这种赞同或反对的倾向。Lord 与Ross(1979)[7]通过研究对此加以证实。在实验中,研究者向参与者出示了两份不同的证据,其中一种证据支持对罪犯判处死刑,而另一证据则反对这么做。参与者根据这两份证据做出自己的判断。实验结果表明,参与者对这两份证据的确信程度受其固有观点的影响,参与者最后都发现自己所掌握的证据总体上支持自己的原有观点。研究者认为,自我积极性的存在使人们在看待证据时产生了两种倾向:吸收支持自己原有观点的证据和排斥不利于自己原有观点的证据。
3.3 决策选择的扩散效应(Postdecisional spreading of choice alternative)
在Steele等人的一项实验中,要求所有参与者对若干同类产品给予评价。在实验组条件下,主试确定两种评价最接近的产品,然后让参与者随意选择其中的一种,接下来要求参与者对所有的产品重新进行评价,而控制组则没有进行前面的选择。结果发现,“选择”组的参与者对最初评价接近的两种产品的评价产生显著差异。即对自己选择的那种比没选的那一种评价更高。这证明主体对与自我建立联系的客体的评价会提高。Langer(1975)[8]进行了另外一项类似实验,研究者向政府工作人员出售标价1美元的彩票,然后诱导这些人将彩票卖给另外一些人。试验的自变量是:参与者在购买时是有权自己选择彩票,还是只允许随便抽取一张,因变量是参与者愿意将这些彩票出售的价格。在“自由选择”条件下,愿意出售的价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