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祖籍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108afea5ef7ba0d4a733ba5.png)
红楼梦资料汇编一、曹雪芹介绍曹雪芹(约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因其很喜欢竹林七贤之“阮籍”,故取字中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就是说他家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
注:包衣就是家奴。
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yóng、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
他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皇帝玄烨的乳母,(也即是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即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极受康熙帝玄烨宠信。
两个女儿入选王妃。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即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雪芹自幼及时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锦衣纨绔”“饫yù甘餍肥”的贵族生活,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
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
嗜酒,才气横溢,善谈吐。
雍正即位后,雍正初年,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
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
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
)后又遣回北京(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贫困生活。
补充:曹家败落本质原因:太子之争,曹家当时支持的是八阿哥,但最终即位的是四阿哥雍正。
因而受牵连。
当时苏州也有织造,(曹頫在担任江宁织造之前曾短期地担任过一段时间苏州织造,后才担任江宁织造。
)苏州织造官署是现在的市十中。
担任苏州织造的是李煦。
李旭和曹家交好,苏州织造,江宁织造,李家和曹家其实可以说是当时康熙帝放在民间的两个密探。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53e4d3d227916888586d709.png)
曹雪芹简介《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祖籍辽宁辽阳(一说河北丰润),祖先原为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包衣”系满语音译,意思是家奴)。
曹雪芹上祖曹振彦,原是明代驻守辽东的下级军官,大约于天命六年后进攻下辽阳时归附的。
曹振彦在明金战争以及入关后平姜壤之叛的战争中立过功,历任山西吉州知州、浙江盐法道等官职。
曹家的发迹,实是从曹振彦开始的。
曹振彦之媳,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之妻孙氏,当了康熙皇帝的保姆。
康熙二年,曹玺担任江宁织造之职,前后共21年,最后病故在江宁织造任上。
曹玺死后,康熙命其子曹寅任苏州织造,后有继任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等职。
曹寅和康熙自幼便有深厚的友谊,康熙五岁受书时,曹寅就是伴读,后曹寅又选授銮仪卫事,侍康熙左右,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曹寅一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曹寅的两个女儿,都被选作王妃。
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都以曹家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后四次是在曹寅任职期间内,可见当时曹家的显赫以及和康熙帝关系之亲密。
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诗善文,兼擅词曲,又是个有名的藏书家,曾主持《全唐诗》和《佩文韵府》的刊刻。
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良好作用。
曹寅死后,康熙命他儿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
曹颙上任后三年后病故。
康熙有特命曹寅胞弟曹荃之子曹頫过继曹寅并继任织造之职,曹家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江宁织造之职共60余年。
雍正上台后,先从曹頫舅舅李煦开刀,抄了他的家,接着又发落到黑龙江最荒远苦寒之地,冻饿折磨致死。
雍正五年,曹頫因“骚扰驿站”被捕,复以“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以及“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被革职抄家。
曹頫入狱,并被“枷号”,曹家遂移居北京。
据史料记载,曹家半在京曾居住“蒜市口十七间半”房屋。
曹雪芹一说是曹颙的遗腹子,另有一说是曹頫的儿子。
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已未(1715年),另说是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
出生在南京,曹雪芹在全家被抄后,迁回北京时年纪尚幼,按生于已未说是13岁。
芹溪居士是谁
![芹溪居士是谁](https://img.taocdn.com/s3/m/400b17d652ea551810a687eb.png)
芹溪居士是谁曹雪芹1715~1763?清代著名小说家。
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80回稿子。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祖籍辽阳,字梦阮,号雪琴。
先祖原是汉族,后入满族,为正白旗包衣。
曹雪芹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颙,叔父曹頫,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一职,有60年之久,世受皇恩,为康熙皇帝的重要亲信之一。
康熙死后,雍正继位,因宫廷政治斗争,曹家屡遭牵扯,被革职抄家,曹家全家前往北京,家道逐渐式微。
曹雪芹童年时期在江南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生活在脂粉堆里。
曹家被抄家的时候,曹雪芹尚年幼,经历了从繁荣到贫困的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为其后来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
自曹家被抄后,宫廷的政治斗争可以说堵住了曹雪芹走仕途的路,曹雪芹经历了家族的兴衰成败,看透了官场,所以,他也没打算走仕途,这一点从贾宝玉对官场的厌恶也可以看到。
据说曹雪芹能诗善画,早年与友人经常书信往来,研讨诗画。
晚年的曹雪芹居住在北京西郊,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只能以卖画为生,乾隆二十七年,40多岁的曹雪芹幼子夭亡,曹雪芹忧伤至极,病情加重,同年冬天,曹雪芹在贫困交加中辞世,其好友出资将其入葬。
曹雪芹一生正史无考,其因《红楼梦》而为我们所知,更因《红楼梦》而使整个曹氏家族被我们再三研究,但除了《红楼梦》我们却对其知之甚少,这也可能是命运留给我们意外的惊喜,因为残缺,才算圆满,因为残缺,才留给我们更多研究的可能。
“红楼”又热,曹公在天有灵,不知是喜是忧。
然,百人读“红楼”既有百解,没什么高下之分,无非兴趣而已。
曹雪芹生平简介
![曹雪芹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b1b010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6.png)
曹雪芹生平简介
曹雪芹(1715年6月17日-1763年11月5日),原名曹黄华,号林黛玉,清代女
性小说家,代表作《红楼梦》,世所公认的中国古典四大小说之首。
曹雪芹出生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祖籍安徽黄山,是清朝文学家、吏部尚书曹丕生的
长女,因“两曹共生”而称曹雪芹。
曹雪芹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学问渊博,勤奋好学,在她的父亲和教师的指引下,湿润了诗文、墨论、山水画等各种文学知识。
曹雪芹自幼以诗词饰业家,以精湛的文字和优美的笔调赢得仁宗的推举,并荣授宣政
院文录大学士。
后来,曹雪芹入宫,担任宫廷文秘,深受仁宗侯恩垂的推崇。
曹雪芹因其
聪慧、敦厚和风度纭攒而被称为“太虚仙子”。
曹雪芹于1740年起写作《红楼梦》,初作《林黛玉记》,经过11年艰辛斗争,完成
全书七十二回。
《红楼梦》是当时最具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
曹雪芹在书中结合玄、理、
杂三家思想,描绘以林黛玉为中心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同时以生动的独特的老文笔表现出
人物心理敏感,引人入胜。
曹雪芹的创作技巧,也受到当时学者的高度评价。
此外,她也不愧是当时舞台上的了
不起女性,她有着宏伟的理想,对于贫贱之后,她以自己高尚的精神力量在人际社会中发
挥重要的作用。
曹雪芹的令人惊叹的成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珍宝。
曹雪芹的作品,不仅
塑造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精美场面,其语言的出彩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曹雪芹的睿智和深刻
的小说作品,闪耀着灿烂的星空,世世代代流传不衰。
《红楼梦》作者及作品简介
![《红楼梦》作者及作品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27bde9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b.png)
《红楼梦》作者及作品简介曹雪芹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红楼梦》作者及作品简介,欢迎阅读。
曹雪芹简介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小说家,祖籍辽阳。
曹雪芹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出身“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
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顒、叔父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六十多年。
织造专为宫廷采办丝织品和各种日用品,官阶虽不高,但却是肥缺,一般而言非皇帝亲信万不能充任。
但“忽喇喇似大厦倾”,在先后几次宦海风波中(其中最后一次甚至查不出原因),曹家衰落,曹雪芹饱尝人世间的辛酸。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简介《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1]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2] 。
后40回作者尚有争议,但是对于矮化甚至腰斩后40回的极端倾向也应保持警惕。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3] ,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4] 。
《红楼梦》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https://img.taocdn.com/s3/m/a093e08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7b.png)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曹雪芹,我国清代作家人物简介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主要功绩曹雪芹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文学创作。
他创作的《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雪芹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不仅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而且在绘画、影视、动漫、网游等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衍生作品,学术界、社会上围绕《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文学特点“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曹雪芹的家世从鲜花着锦之盛,一下子落入凋零衰败之境,使他深切地体验着人生悲哀和世道的无情,也摆脱了原属阶级的庸俗和褊狭,看到了封建贵族家庭不可挽回的颓败之势,同时也带来了幻灭感伤的情绪。
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创新意识,全部熔铸到《红楼梦》里。
热爱生活又有梦幻之感,入世又出世,这是曹雪芹在探索人生方面的矛盾。
曹雪芹并不是厌世主义者,他并不真正认为人间万事皆空,也并未真正勘破红尘,真要劝人从所谓的尘梦中醒来,否则,他就不会那样痛苦地为尘世之悲洒辛酸之泪,就不会在感情上那样执著于现实的人生。
曹雪芹的生平简介
![曹雪芹的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ef4f18183d049649b6658ec.png)
曹雪芹的生平简介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画像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妻子姓李是李氏,是李煦的妹妹。
曹寅当江宁织造的时候,李煦当的是苏州织造,两人是江南金陵地区的两大织造。
贾母的原型是李氏),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
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
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
从此他远离官场,无视权贵,生活一贫如洗。
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曹颙/曹頫曹雪芹他的父亲现在是谁,现在红学界好像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也是有争论的。
但是比较肯定的,要么就是叫曹颙,要么就是曹頫。
这两个人之一是他的父亲,另外一个是他的叔叔,那么他的爷爷,他的曾祖父叫曹玺,他的高祖叫曹振彦,他的五世祖叫曹锡远。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曹雪芹的家世最远的、比较清楚的,就是到曹锡远。
那么曹锡远和曹振彦,也就是曹雪芹的五世祖和他的高祖是军官、是军人,当时是驻守在现在的沈阳附近。
他是明朝的军官,那么努尔哈赤攻占沈阳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就投降了,投降了以后就加入了满洲的满洲旗。
所以我们要清楚一个问题就是:曹雪芹他们家本来是汉人,后来才变成了旗人。
曹雪芹
![曹雪芹](https://img.taocdn.com/s3/m/a0b7265bc850ad02de804122.png)
曹雪芹曹雪芹(1724—1764),清代小说家。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祖籍河北省丰润县。
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
他本人生于南京。
他出身于富贵家庭,曾祖、祖父和父亲曹家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显赫一时。
雍正五年(1727年),大约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雪芹之父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等罪名,被人参奏,革职抄家,家庭开始败落,此后一蹶不振。
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生活十分穷困,靠朋友接济和卖画维持生计,最终贫病而卒。
家庭由盛而衰,使曹雪芹的生活和思想发生巨变,得以接触到广大下层百姓生活,获得认识和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因而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巨著。
他性格豪放,工诗善画。
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创作长篇小说《红楼梦》。
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
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姓名: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生卒:1715-1763(或作1764)描述:中国清代著名作家。
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籍贯:辽阳,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
曾祗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
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
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
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
这时,曹雪芹随著全家迁回北京居住。
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濎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著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关于曹雪芹的个人简介
![关于曹雪芹的个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eecf82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a.png)
关于曹雪芹的个人简介曹雪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曹雪芹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
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人物生平出身豪门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时任江宁织造的曹顒在北京述职期间病逝。
康熙大帝恩旨,以曹顒堂弟曹頫过继给曹寅,接任江宁织造。
是年三月初七,曹頫奏折:“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
”此遗腹子即曹雪芹,于四月二十六日(公历1715年5月28日)生于南京江宁织造府。
曹雪芹满月后数日,六月初三,曹頫奏折:“连日时雨叠沛,四野沾足。
”此即曹雪芹名“沾”的机缘,天时地利人和均占。
“沾”字取《诗经·小雅·信南山》“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有“世沾皇恩”之意。
“雪芹”二字出自苏轼《东坡八首》之三:“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
康熙六下江南,曹寅接驾四次。
不过,曹雪芹晚生了几年,本人并没有亲历康熙南巡盛事。
《红楼梦》第16回可以为证,原著写到比贾宝玉年长的凤姐都要听赵嬷嬷等长辈的口述去了解那段历史。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bbc72f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3.png)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
中文名称: 曹雪芹
又名: 号芹圃号芹溪名沾字梦阮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族: 满族
生卒年: 1715—1763
生平简介
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
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
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
清朝建立后,曹家成为宫廷杂务的“内务府”成员。
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
从曹振彦之子曹玺(即雪芹曾祖父)开始,曹家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
康熙南巡六次,有四次住在曹氏任职期间的织造府内。
曹玺之妻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
雍正五年(1727),曹雪芹之父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等罪名,被人参奏,革职抄家。
次年曹家从南京迁回北京,家道逐渐败落。
曹雪芹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十分穷困,靠朋友接济和卖画维持生计。
他性格豪放,喜欢饮酒,多才多艺,工诗善画。
“诗笔有奇气”,诗风接近唐代诗人李贺。
他有气骨,孤傲不屈,嫉恶如仇。
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作《红楼梦》。
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80回以后也可能有部分残稿,但佚失不传。
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简介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b6498ecbed5b9f3f80f1c6f.png)
《》宝黛的爱情为情节主线,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曹雪芹的这部巨著对的影响极大。
曹雪芹,中国清代伟大的文学家,名沾(音同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河北丰润(一说辽宁铁岭,一说辽宁辽阳。
),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
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高祖因随清兵入关有功得受官职。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
曹家也因此成为当时财势熏天的百年望族。
康熙六次南巡,其中四次由曹寅接驾,并以织造府为行宫。
《红楼梦》中提到江南的甄家独他们家接驾四次暗示的正是这一宠信。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
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
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但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着。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和二十九(1764年)年两种说法)(曹雪芹逝于1763年见甲戌本脂砚斋甲午泪笔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余尝哭芹,泪亦待尽),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由于至今尚末清楚的原因,曹雪芹的红楼梦只留下前八十回,也有人说,曹雪芹也写了后二十八,但是高庙(乾隆)不让它出世,所以,就把曹雪芹写的后二十八毁了,让高鹗代写并把全书定位一百二十回。
清代居士曹雪芹生平简介
![清代居士曹雪芹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ed42b9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b.png)
清代居士曹雪芹生平简介曹雪芹,名沾,字梦阮,清代著名小说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曹雪芹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曹雪芹生平简介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祖籍辽阳,字梦阮,号雪琴。
先祖原是汉族,后入满族,为正白旗包衣。
曹雪芹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颙,叔父曹頫,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一职,有60年之久,世受皇恩,为康熙皇帝的重要亲信之一。
康熙死后,雍正继位,因宫廷政治斗争,曹家屡遭牵扯,被革职抄家,曹家全家前往北京,家道逐渐式微。
曹雪芹童年时期在江南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生活在脂粉堆里。
曹家被抄家的时候,曹雪芹尚年幼,经历了从繁荣到贫困的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为其后来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
自曹家被抄后,宫廷的政治斗争可以说堵住了曹雪芹走仕途的路,曹雪芹经历了家族的兴衰成败,看透了官场,所以,他也没打算走仕途,这一点从贾宝玉对官场的厌恶也可以看到。
据说曹雪芹能诗善画,早年与友人经常书信往来,研讨诗画。
晚年的曹雪芹居住在北京西郊,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只能以卖画为生,乾隆二十七年,40多岁的曹雪芹幼子夭亡,曹雪芹忧伤至极,病情加重,同年冬天,曹雪芹在贫困交加中辞世,其好友出资将其入葬。
曹雪芹一生正史无考,其因《红楼梦》而为我们所知,更因《红楼梦》而使整个曹氏家族被我们再三研究,但除了《红楼梦》我们却对其知之甚少,这也可能是命运留给我们意外的惊喜,因为残缺,才算圆满,因为残缺,才留给我们更多研究的可能。
曹雪芹的作品除了一部《红楼梦》,曹雪芹留给我们的作品并不多,也就是一些散见于和有人通信的信中,内容也并不可考,但一部《红楼梦》足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远远是其它作品无法撼动的。
一部《红楼梦》可以说写尽了世间的所有,儿女情长、社会万象、百科知识、家族兴衰、百态人生等,其内容的丰富性值得我们终生去研究,抛却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单单就里面几百位性格各异的人物,都够我们眼花缭乱的,上至老爷夫人,下至丫鬟仆人,个个都性格鲜明。
曹雪芹人物生平简介介绍
![曹雪芹人物生平简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15ab55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5.png)
曹雪芹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
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小说创作《红楼梦》一书所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正是历史上的所谓乾隆盛世,其实在王朝鼎盛的背后存在着种种的矛盾,也隐藏着重重的危机。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
最后是四皇子胤稹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
曹雪芹的嗣父曹頫就是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因此带有一定的回忆性质;但他创作的《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不能把《红楼梦》作为曹雪芹的自传看待。
1727年(雍正五年)末、1728年(雍正六年)初,曹頫因织造差员勒索驿站及亏空公款等罪,被下旨抄家,曹頫被“枷号”,曹寅遗孀与小辈等家口迁回北京,靠发还的崇文门外少量房屋度日。
曹家从此败落。
经历这样家族变迁的曹雪芹,因此而获得对贵族之家种种黑暗与罪恶的深切体验,这便成为他创作《红楼梦》重要的生活基础。
《红楼梦》创作开始时,雪芹年未二十。
他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修改,在他30岁之前,全书除有少数章回未分定,因而个别回目也须重拟确定,以及有几处尚缺诗待补外,正文部份已基本草成(末回叫“警幻情榜”),书稿匆匆交付其亲友脂砚斋等人加批誊清。
最后有十年左右时间,雪芹是在北京西郊某山村度过的。
曹雪芹生平个人简历
![曹雪芹生平个人简历](https://img.taocdn.com/s3/m/fbcbd01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4.png)
曹雪芹生平个人简历《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对中国的文学发展有着深远重大的意义。
关于它的作者你是否了解呢?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曹雪芹生平个人简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曹雪芹生平个人简历曹雪芹(1724—1764),清代小说家。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祖籍河北省丰润县(另一种说法祖籍辽阳)。
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
他本人生于南京。
曹雪芹生活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
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曾祖母又是康熙的乳母,曹家与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
少年时代,他“锦衣纨绔”、“饫甘餍肥”,过了一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
雍正五年(1727),他父亲曹頫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
从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都丧失殆尽。
他的家庭居处屡迁,生活极不安定,有时甚至不得不投亲靠友,以维持生活,还常常受到歧视和凌辱。
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贫民百姓的沧桑之变,使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没落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
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
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
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
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
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
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
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
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ce51457312b3169a451a43e.png)
一、曹雪芹介绍曹雪芹(约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因其很喜欢竹林七贤之“阮籍”,故取字中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就是说他家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
注:包衣就是家奴。
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yóng、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
他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皇帝玄烨的乳母,(也即是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即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极受康熙帝玄烨宠信。
两个女儿入选王妃。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即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雪芹自幼及时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锦衣纨绔”“饫yù甘餍肥”的贵族生活,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
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
嗜酒,才气横溢,善谈吐。
雍正即位后,雍正初年,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
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
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
)后又遣回北京(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贫困生活。
补充:曹家败落本质原因:太子之争,曹家当时支持的是八阿哥,但最终即位的是四阿哥雍正。
因而受牵连。
当时苏州也有织造,(曹頫在担任江宁织造之前曾短期地担任过一段时间苏州织造,后才担任江宁织造。
)苏州织造官署是现在的市十中。
担任苏州织造的是李煦。
李旭和曹家交好,苏州织造,江宁织造,李家和曹家其实可以说是当时康熙帝放在民间的两个密探。
曹雪芹的生平简介
![曹雪芹的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ccfb85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3.png)
曹雪芹的生平简介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画像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妻子姓李是李氏,是李煦的妹妹。
曹寅当江宁织造的时候,李煦当的是苏州织造,两人是江南金陵地区的两大织造。
贾母的原型是李氏),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
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
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
从此他远离官场,无视权贵,生活一贫如洗。
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曹颙/曹頫曹雪芹他的父亲现在是谁,现在红学界好像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也是有争论的。
但是比较肯定的,要么就是叫曹颙,要么就是曹頫。
这两个人之一是他的父亲,另外一个是他的叔叔,那么他的爷爷,他的曾祖父叫曹玺,他的高祖叫曹振彦,他的五世祖叫曹锡远。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曹雪芹的家世最远的、比较清楚的,就是到曹锡远。
那么曹锡远和曹振彦,也就是曹雪芹的五世祖和他的高祖是军官、是军人,当时是驻守在现在的沈阳附近。
曹雪芹个人简历
![曹雪芹个人简历](https://img.taocdn.com/s3/m/9b2f8a7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0.png)
曹雪芹个人简历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著名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红楼梦》。
曹雪芹出生在安徽省呈贡(今贵州省修文县)一个书香门第,祖籍为苏州。
他的父亲曹寅是康熙朝台湾省参议。
曹雪芹虽然出身高贵,但因家道中落,生活颇为拮据。
他曾在乡间小学读书,后学习诗词书法、音乐和绘画,深受书法家董其昌和诗人郑燮的影响。
1743年,曹雪芹中进士,受命入职翰林院。
然而由于腐败、权贵等种种原因,曹雪芹未能获得应有的升迁,甚至一度被降职为庶吉士。
他在经历了职场的“起起落落”之后,于1759年离开了官场,回到家乡。
在家乡,他专心致志地写作,创作了《红楼梦》等一系列名著。
1763年,曹雪芹因病去世,享年49岁。
虽然曹雪芹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爱好,写出了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曹雪芹介绍
![曹雪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407750e5901020207409cf4.png)
曹雪芹(1716~1763),字梦阮,号雪芹、 芹溪居士,祖籍辽阳。先世本汉人,后入 满洲正白旗。
曹雪芹曾祖到父辈,曹家祖孙三代4 人历任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
康熙6次南巡,有4 次都以江宁织造署 为行宫。
雍正年间,曹家遭受 抄家,由盛转衰。乾 隆年间又遭巨祸,从 此一败涂地。
曹雪芹从繁华坠入贫困,一生历 尽坎坷与苦难,饱尝了人世的辛 酸与悲痛
往事已成旧梦,他开始冷静地回味与反思,对人生和历史有了很多 的感悟,因此他能把时代的悲剧、文化的悲剧和人生的悲剧熔为一 炉,饱蘸心酸之泪创作出中国古典小说高峰之作《红楼梦》。
书未成,泪尽而逝,仅留下八十回抄本。
对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研究已 成为一门专门学问,称为“红学”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https://img.taocdn.com/s3/m/64b8bd2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c.png)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
曹雪芹是清代作家。
曹雪芹,祖籍辽宁铁岭,生于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
早年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后随家人迁回北京,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世态炎凉之后的曹雪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了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1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版本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
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
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
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学”名家将云集庐山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曹雪芹南宋祖籍在都昌
汪国山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堪称中国封建社会末世的百科全书,研究《红楼梦》的学问被称为“红学”。
欣赏索解《红楼梦》当然离不开研究曹雪芹的家世生平,其中曹雪芹的祖籍地研究成为“红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红学专家最新考证,曹雪芹南宋祖籍地在江西都昌。
本月,曹雪芹家族文化研讨会将在庐山召开,全国不少知名红学家云集匡庐,重点发布这一“红学”最新研究成果。
都昌北炎龟山南宋礼部尚书曹孝庆的生前身后
此前,红学界对于曹雪芹家族的祖籍主要分为两种说法,一种以周汝昌先生为代表的河北“丰润说”,认为明初曹家自江西南昌武阳北上丰润,一支迁居辽宁铁岭;另一种以冯其庸先生为代表的辽宁“辽阳说”,认为曹氏祖先“著籍”辽阳,后战事中归降努尔哈赤,编入旗籍。
曹雪芹六代以内的辈系是父亲曹颙、祖父曹寅、曾祖父曹玺、高祖曹振彦、太高祖曹世选。
如果根据曹氏宗谱和相关史料上溯呢,都昌龟山(现蔡岭镇北炎)的南宋礼部尚书曹孝庆便是曹雪芹的第22代祖先。
江西“武阳说”、“进贤说”的立足点,也是曹孝庆这个人物,而曹孝庆是地地道道的都昌“龟山曹”,专家学者即将在庐山召开的“曹雪芹家族文化研讨会”上会有令人信服的史料物证公之于世。
在以往的曹氏宗族文化研究中,“曹孝庆”更多是作为一个姓名符号在家谱中承前启后。
近年来,红学家把曹孝庆还原成一个历史人物,使他的形象鲜活起来。
南宋刻本《馆阁续录》是当朝类似现代的官员履历式的典籍,在卷八《官联二》中明确记载:“曹孝庆,字可昌,贯南康;习《易》。
”而南宋时期南康军,所辖就是现在的都昌、湖口县。
曹孝庆约生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卒于1276年左右,寿逾七十。
曹孝庆至景定三年(1262年)在正言任内,攀附上奸相贾似道官僚集团,成为贾党的骨干成员,官运一度亨通。
曹孝庆曾知隆兴府(今南昌。
有学者根据宋代朝廷严格执行官吏回避本贯法,证明曹孝庆不是南昌武阳人)。
咸淳六年(1270年)官至礼部尚书。
曹孝庆的贾党身份让他赏尽了人间荣与辱。
恭宗德佑元年(1275年)奸党贾似道集团覆灭,曹孝庆也从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的高位上跌落,退出南宋摇摇欲坠的政治舞台。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评说是“弃官归隐”,郁郁而终。
至于曹孝庆何故安葬在湖口曹寺湾,周汝昌先生解释说“一是他为向佛之人,二是因风水之故。
”究实还有一层缘由是曹孝庆作为贾似道的枢臣,随着贾党的土崩瓦解而避居邻邑山寺。
曹孝庆的贾党身份,使他身后蒙诟。
曹孝庆在《宋史》中没有单独列传,官居礼部尚书的他在都昌县志中鲜有载录,有人推测是因为避讳之故。
曹孝庆在宋史中虽无专传,但在《宋史·皮龙荣传》、《宋史·陈宗礼传》和《宋史·食货志上·农田》三处均有间接记载。
“红花之乱”曹氏宗谱绕不开的历史之谜
研读过曹氏宗谱的人,都知道有个“红花之乱”,这一事件折射出“谯国世家”在历史上的一段不平凡的遭遇,也是解读都昌曹氏迁居武阳、湖口等地繁衍的一把钥匙。
“红花之乱”有不同的版本。
〔版本一〕锡盒轶诗说。
民国启后堂都昌“曹氏宗谱”卷首独家保存宋元之际的一首《锡盒诗》。
其中“储丁游向艾,董项蔡祝包;黄洪兰陆段,舒藉戴莘饶”二十字是指曹氏为避诛杀而更氏。
在现今中馆排山,民间还有“生向死曹”的说法。
此诗为研究曹氏谱牒提供了很多解读的空间。
〔版本二〕抗乱罹难说。
元末,陈友谅、徐寿辉、刘福通、邹普胜等在鄱阳湖区反抗当朝。
曹氏谱记,徐寿辉部作乱反攻,以红花所染的红巾为号。
在都昌北炎衙前曹村,村民遭到灭门屠杀,全村只有一个老太婆,身穿罗裙坐于古井之上(此井尚存),罗裙罩着的井口下用提桶藏着一男婴,才幸免于难,这名男婴就是后来的衙前村祖先。
〔版本三〕贾党覆灭说,民间传说贾似道生于其父贾涉江右吏衙前,呈口衔“红花”之兆,贾似道最后命丧“木绵庵”,应了“开花结子在绵州”的谶语。
“红花”指木棉花,“红花之乱”喻贾党覆灭,作为党羽的曹孝庆以及族人受到株连,子弟四散。
〔版本四〕皇上信谗说。
1984年版湖口县《曹氏宗谱》总纂曹明星老人曾讲述过“红花之乱”的俗传。
都昌曹氏掌控全国红花草籽资源百分之七十。
在龟山附近,至今仍有红花涧、红花冲、红花塘的地名。
奸臣诬奏曹氏宗亲隐匿红花草籽,蓄谋造反。
皇上听信谗言,派御林军满门抄斩,都昌曹氏被迫改名换氏,四处逃匿。
〔版本五〕罂粟滞留说。
在北炎曹文清、衙前曹等村,对“红花之乱”流传着这样一种版本。
所谓“红
花”指的是罂粟开的红花,可用来疗治军队的伤兵。
这是当地的特产。
某年,南宋皇帝下令押解五车红花至临安,马车行至鸣山、中馆交界的山岭,因坡陡路滑翻散了一车红花,不能复原。
皇上怪罪下来,对龟山曹氏斩尽杀绝,曹氏家族纷纷逃入深山老林、异地他乡。
以开放共享之态打好名人故里牌
江西省滕王阁文化促进会曹雪芹祖籍调查组首席研究员、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陈江教授近期多次赴都昌讲学和实地考察。
他认为曹雪芹南宋祖籍地在都昌是铁定的事实。
在都昌,一股“红学热”正在兴起。
北京曹雪芹研究会会长胡德平,对都昌启动曹雪芹家族文化研究予以肯定,他表示会到都昌实地考察红学课题。
今年九江市“两会”期间,“曹雪芹祖籍地在都昌”也引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
在民间,也有一批热心人士对都昌历史文化资源情有独钟。
今年52岁的蔡岭镇农民曹文华,对世代居住的衙前曹村文史资料悉心搜寻。
随着红学界对“”渐成定论,来北炎龟山探访的学者和游人也日渐多起来,曹光华总是热心做着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