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产业集群研究(一)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
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问 题
资源型产业集群主要是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域,如煤 炭、石油、金属矿产等资源型产业。这些产业集群多分布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如东北、西部等地区。然而,在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资源依赖度高: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一旦资源 枯竭或价格波动,将对整个产业集群的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结论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保护 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从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问题出发,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实践案例。结果表明,推动产业升级、多元化发 展、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优化政策环境是实现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措施。
其次,焦作市积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在保持煤炭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 发展新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等新兴产业,改变了过去产业结构单 一的状况,增强了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最后,焦作市政府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减免税收、提供贷款优惠等措 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推动企业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 型。同时,加强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行为,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 力保障。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路 径选择
针对上述问题,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提高资源型产业的加工深度 和附加值,增加产品的种类和品质,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2、多元化发展:在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 业多元化,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如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新疆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当N 趋于0 时 ,修 正 项 K —N/K 趋于1 ,集 群 内剩余 空 间 最 大 ,环 境 资源 阻 力 最 小 ,此 时增 长 率接 近 于指 数 式 ,类 似 “ J ”形 ;当 N趋 于环 境 容 纳量 K 时 ,修 正项 K — N/K 趋 于0 ,剩 余 空 间最 小 ,阻 力最 大 ,增 长率 趋于 0 , 由此决 定 了集 群呈 现 … S’形 增 长 , 见 图 1 。
由式 ( 2 )可 以得 到 : + Kp =r / k
( 3 )
将式 ( 3 )代入 式 ( 1 )有 : d N / d t = r N  ̄ ! K 一 ^ _ ) i K ] ( 4) 式 ( 4) 称 为 逻 辑 斯 谛 方 程 中 , 其 中 值 大 小 既 取 决 于 资 源 和 市 场 等 环 境条 件 ,也 取 决于 具 体 的产 业 。 K— N/ K为 剩 余 空 间 的 可实 现 程 度 ,含 义 是 随着 生物 密 度 的 增 加 , 资源 将 逐 渐减 少 ,环 境 阻力 逐 步 增 大 , 种 群 最 大增 长 率 的 可 实现 程 度 降 低 。 与 限制 环 境 中 的指 数 增 长 公式 d NI d t = 相 比, 逻辑 斯 谛 方程 增 加 了修正 项 K—N/ K。在集 群 内每 增 加 一个 企业 ,对 增 长率 的抑 制 作用 为1 / K,
集 群
规
模
其 可 持 续 发 展 必 须 更 加 重 视 区 域 资 源 有 限 性 对 其 的 限 制 。 资 源 型 产业 集 群 在 一 定 环 境 下 存在 ,必 然 受 到 其 赖 以 生存 的 资源 和 环 境
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与实证
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与实证刘媛媛;孙慧【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4(024)011【摘要】目前中国资源型产业行业和地区分割严重,产业链短,资源和环境破坏严重,劳动生产率较低,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集群化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试图探求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现阶段中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主要动因和发展模式,为推动集群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文献回顾,依据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结合国家战略,构建包含形成基础、形成诱因和形成路径三维度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模型假说;测算中国资源型产业集聚度,分析其集群规模和趋势,依据模型假说选取表征指标,基于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中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动因,验证形成机理模型并揭示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集聚程度在波动性上升.集群的形成基础为矿产资源储量,影响系数为0.555;形成诱因为产业平均规模,影响系数为0.672;形成路径主要依托国家资本,相关系数为0.137;提出“资源禀赋为基础一规模经济为诱因一政府培育为路径”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模式.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出资源型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的加强、创新能力的上升、集体效率的提高和竞争优势的培养等尚未成为集群化发展的主导因素,出现资源型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因此需要提升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市场化程度,推动集群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总页数】9页(P103-111)【作者】刘媛媛;孙慧【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相关文献】1.钒钛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以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为例 [J], 张旭辉;蔡洪文;杨永攀2.油气资源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机理实证研究 [J], 陈莲芳;严良3.资源型产业集群:概念与形成机理 [J], 赵海东4.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集成论假说--福州青口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J], 吴秋明;陈捷娜;聂柯渐5.资源型产业集群研究的创新性成果——评《西北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 [J], 刘学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资源型产业集群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竭的资源型城市也需要提前进行经济转型的战略规
划。
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 二是传统社会 向现代化社会 的
转型 ; 三是封 闭社 会 向融 入 全 球 化经 济 的开 放社 会
虽然对于资源型城市如何进行经济转型很多学
者做 了大量 的研 究 , 是 目前 国内对 于 利 用 资 源 型 但
的转 型 。同时又 指 出经 济转 型和 经济发 展是一 个 问 题 的两 面 , 济发 展 自身也有 个转 型 的问题 , 经 这涉及 到 经济 增长方 式转 型 , 变 增 长 方式 的实 质是 经 济 转 增 长 由追求数 量转 向追 求质 量 。3 _
3 9
射 功能 弱等 等 。由传统式 的依 靠大 量资本 、 资源 、 劳
动 力 的投入来 获得 的经 济增 长转变 成现 代式 的依靠
它主要 指资 源型产 业具 有 的技 术可 分性 和产业
关联 度 。( ) 术 可 分 性 。产 业 的技 术 可 分 性 是 1技 指 : 般情 况下 , 一 一个制 造业 的最 终产 品的形 成需 要
些城 市纷 纷 陷入 经济 和社会 发 展 的困境 。在 我 国
东 北地 区 , 由于 资源 开发 时 间早 、 强度 大 以及开 发 的 时间较 长 , 一些 以资源 型 产 业 为 主 的城 市最 早 面 临 这 种 问题 , 经济 转 型 在 这些 城市 显 得 尤 为 迫 切 。为 了避 免经 济发 展大 的波 动 , 些 还 没有 出现 资 源 耗 那
由于各 个 国家 、 区具 有 不 同 的历史 、 化 、 地 文 经
产业集群这种新型的空间组织形式来推动资源型城
市经 济 转型 的研 究还 很少 。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历程研究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历程研究高楠;郭晓川【摘要】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资源的需求与资源的供给相互间的矛盾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并且已经开始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资源,而资源的逐步减少和开采难度的增加会使得资源型产业发展逐渐走向衰退.但是资源型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资源型产业的成长模式进行研究,得出在资源型产业后应当努力延伸自己的产业链.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不能停留在粗加工、滥开采上.产品不能停留在低附加值和高能耗的产业上.应以市场为导向,向精深加工环节发展,生产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精品资源性产品和特色资源性产品.【期刊名称】《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1)002【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产业生命周期;资源型产业;成长模式【作者】高楠;郭晓川【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61966年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随后William J.Abernathy和JamesM.Utterback等以产品的主导设计为主线将产品的发展划分成流动、过度和确定三个阶段,进一步发展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在此基础之上,1982年,Gort和Klepper通过对46个产品最多长达7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按产业中的厂商数目进行划分,建立了产业经济学意义上第一个产业生命周期模型。
其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生命周期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察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以及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等;二是从实证的角度来考察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态;三是研究如何根据产业生命周期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四是分析推动产业生命周期演化的动力。
由于产业的生命周期构成了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者的极大兴趣,John Londregan(1990)则构建了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竞争的理论模型。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研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研究
鼓励企业加大对新兴产业和低 碳产业的投资力度,优化产业 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 时,要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和绿 色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 生态环境质量。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研究区概况
本研究选取了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聚区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集聚区 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较高的发展水平。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 集群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模式和政策效果等进行深入研究。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产业集群发展意义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一组相 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 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的集合,通过地 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实现相互竞 争又相互合作,从而提高区域内的生 产效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 件,包括自然资源禀赋、市场需求、 政策支持等。在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 中,由于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 生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更加依赖于政 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研究贡献与价值
贡献
本研究对于推动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的集群 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可 以为政府制定政策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和支 持。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为其他类似产业的 集群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价值
本研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产业发展的贡献 上,还体现在对学术研究的推动上。通过对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深入研究 ,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相关理论和方法,
集群化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 长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
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演变态势研究
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演变态势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型产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系统分析了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态势。
首先,梳理了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其次,探讨了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空间演进特征和发展模式,包括自下而上的逐步深化发展模式、自上而下的政府引导发展模式以及政府和市场联动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最后,分析了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资源型产业;产业集群;空间演进特征;发展模式;问题与挑战;发展对策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资源型产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在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资源型产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态势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历程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 试点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源于国家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而试点引进外资的政策,开发了我国首批石化和有色金属领域的资源型企业,逐步形成了一些以国营企业为主的资源型产业基地。
2. 集中发展阶段(90年代初-21世纪初):我国鼓励资源型产业的集中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出台资源税、制订优惠政策等,重点发展煤炭、电力、石油、钢铁等大型企业,加强对资源型产业的管理和调控。
3. 加快转型阶段(21世纪初至今):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资源型产业也在不断加速转型与升级。
国家提出“绿色低碳”等发展理念,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同时,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手段,推动资源型企业逐渐向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转型。
三、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1. 产业集群的概念:产业集群是一个区域范围内,涉及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若干企业之间,基于共享资源、技术、信息、市场等优势,形成的紧密互动、协作发展的关系网络。
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作者:杨殿学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2期[摘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集群发展机制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本文着重探讨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以期对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产业集群结构调整一、资源型产业集群概述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企业集合体,有时也称作“产业簇群”、“专业化特色产业区”、“块状经济”等,它具有“小产品、大市场、创业多、就业广”的特征,产业集群是对产业集聚重新认识的新概念。
1.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特征每个产业集群都各具特色,集群的生成和发展与地域的资源特色、产业要素、文化传承、人物习性、市场环境等要素有着多样的关联。
资源型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1)从地域分布看,具有地理上的临近性和空间上的集聚性。
(2)从产业联系上看,具有同性和关联性,集群内企业从事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经营活动。
(3)从组织结构看,具有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4)从社会文化特征看,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可替代的社会资本。
(5)从外部联系看,资源型产业集群是一个与外部环境高度互动的开放体系。
2.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1)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促使其向资源型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2)以资源优势为支撑,大力培植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
(3)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发挥资源型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
(4)以市场配置为主导,尽快搭建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5)以产业转移为契机,全方位多渠道培育资源型产业集群。
(6)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消除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3.资源型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从以上对该类型产业集群的简单描述,可以得知资源型产业集群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整个产业集群是基于自然资源(如煤炭)的基础发展起来的,集群内单一的产业结构仅存在简单的供应链形式,表现出较低程度的多样性和活力。
资源型产业集群:概念与形成机理
性最弱 , 自然资源开 采 、 以 加工 为主 的资源型企 业在 资源 禀
赋地 区具有空 间集聚现象 。知识经 济时代 , 源型产业对经 资 济 的贡献率并未 削弱 ; 在资 源与 环境约 束下 , 资源 型产业 对
资源 的配 置展 开的。保罗 ・ 萨缪尔森 (9 2 指 出“ 19 ) 经济学研
K e o ds: a r e0re n uta Cutr ocp:Fr1d—m c ai yw r N t a R sucsId si Is :C ne t on ul r l e e ehns m
相对 于资本 、 技术 、 劳动力等生产 要素 , 自然资源 的流动
人类有用且数量稀缺 的物质 , 经济学 的发展一直 围绕 稀缺性
念、 探究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进 一步研究资 源型产 业集群 的前提 。
一
的生产要 素 , 杰夫里 ・ 怀特海德在他的《 经济学》 中分析 了生 产要素 ; 他认为 “ 生产 要素 分 为三部 分 : 地 、 土 劳动 和资 本 ,
“ 经济学家用 ‘ 土地 ’ 一词 指 自然资 源。‘ 劳动 ’ 是指生 产商
(ne og l nv sy H ho nr n oaC i 0 0 2 ) Inr no aU ir t, uht ne gl hn M i ei I Mo i a 10 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城市发展模式、发展机制、产业集群的分析
场 以及消 费市 场 , 具备城 市发展 的主要 因素 。 黑龙 江省是 资源 型城市 , 面临环 境 、 就业 、 才 、 人 资金
等因素 的制约 。 随着煤炭 资源不 断衰减 , 开采难度 和投资
[ 者简介】孟芳(92 )女 , 作 17 - , 齐齐哈 尔大学讲 师。研 究方向: 财务与管理 。
【 基金项 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1D 3)黑龙江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 目( 526)齐齐哈 尔哲学社会 ( 01; 0 1 133; 2
科 学规 划项 目( X2 1A 6阶段 性研 究成果 。 QS 0 1 一 )
一
[ 文献 标 识码 】 B
、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 的发展状况研究
2 . 优势互 补模式 通过异地 异质 资源 的开发 来形 成 自 的产 业优 势及 身 地 区经济 的整 体优势 。德 国 的“ 尔模式 ” 属于这 种模 鲁 就 式。东北三个 省份 中 , 辽宁省铁 矿多 , 矿少 , 煤 而黑龙江省
1 . 优势分析
黑龙江省 是 国家大力 扶植 和优 惠政 策较 多的省份 之
一
,
有我国的老工业基地 , 有大量的 自然资源、 劳动力市
2劣势分析 .
的铁矿少, 煤矿多, 因此两省在—定程度上可以实行两地异
质资源 的优势互补模式 , : 例如 煤矿城市适合选择这种模式。 3 . 组合模 式 优势 在我 国的广大 地 区 , 种资 源享赋 存于一 个地 区 , 多 资
二、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 发展模 式研 究
1 . 优势延 伸模式
种, 也可以选择将两种以上结合起来进行。
河南省资源型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都 明显 存 在 较 大 差 距 , 要 体 现 在 产 业 集 群 数 量 少 、 模 主 规
小 。 同 时 河 南 大 部 分 产 业 集 群 规 模 偏 小 , 业 零 散 , 次 有 产 档
产 和 企业 界 的 高 度 关 注 , 其 是 资 源 支 撑 型 产 业 集 群 的 研 究 待 提 高 。集 群 内 大 部 分 企 业 规 模 较 小 , 值 上 亿 元 的 企 业 尤 多 更 具 有 重 要 的 学 术 价 值 。资 源 支撑 型产 业群 能把 资源 与 优 势 较 少 , 数 企 业 产 值 在 千 万元 以 下 。 产 业结 合 起来 , 分 发 挥各 自优点 , 现 资 源 的最 优配 置 。 充 实 同 时 , 省 产 业 集 群 地 区 间 发 展 不 平 衡 , 郑 州 为 中 心 我 以 的 郑 洛新 焦 等 地 产 业 集 群 发 展 速 度 较 快 , 展 程 度 较 高 , 发 属 于 集 群 密 度 较 大 的 产 业 集 群 密 集 区 , 其 他 地 区 产 业 集 群 而
1 引 言
展 , 业 的外 部 经 营 环 境 发 生 了 许 多 重 要 变 化 , 界 范 围 内 企 世 企 业 组 织 方 式 和 组 织 管 理 也 引 发 了 创 新 , 业 集 群 作 为 一 产 种 充 满 活 力 的经 济 模 式 和 产 业 组 织 形 式 , 到 了学 者 、 府 受 政
N o.1 2 0 9, 01
现代商贸 工业 Mo enB s es rd n ut dr ui s T a eId s y n r
21 0 0年 第 1 期 9
河南省资源 型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姚 少 华 时 军 鸽
( 州轻 工 业 学 院 经 济 与 管理 学 院 , 南 郑 州 4 0 0 ) 郑 河 5 0 2 摘 要 : 于 对 河 南 省 产 业 集 群 发 展 现 状 调 查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要 针 对 河 南 产 业 集 群 竞 争 力 给 出不 足 , 基 主 并从 企 业 、 集
资源型产业集群研究
资源型产业集群研究一、关于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二、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其特点三、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四、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劣势五、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策略随着资源型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源型产业集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概念特点、影响因素、优势劣势与发展策略,并借助实际案例对其进行相关分析。
一、关于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形成了一定成果。
国外学者较早关注资源型集群,出现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
如波特提出的“集群竞争理论”谋划了不少国外企业的竞争战略。
而国内学者的研究相对较晚,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开始逐渐兴起。
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源型经济的迅速发展,该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取得了一定成果。
目前,国内外对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关于研究对象、界定、属性以及动态评价等研究;其二是关于形成机理与演化模式的研究;其三是关于能源发展与环境维护的研究。
二、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其特点资源型产业集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具有共同资源的相关产业之间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密切联系与互动,并最终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
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集约化:资源型产业集群具有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能够实现资源和技术的共享与创新。
2. 转型化:资源型产业集群不断更新产业技术与产品,在多元化方面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3. 市场化: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强调市场、效益、竞争和契约,着重发挥市场机制优势。
4. 经济化: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寻找平衡点,依据市场规律来调整产业链。
三、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指产业链内部的因素,如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市场贸易和物流环节、共享技术与资源等因素,这些因素能够促进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
辽宁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图 1 辽 宁 省 资源 型 产 业 集 群 发 展 概念 模 型
辽 宁省 资源 型 产 业集 群 集 转 型 , 所 在城 市 的 其
政府 面 临 的驱 动 因素 力量 最 大。尽 管调查 的样本 普
2 研 究 样 本
息 为 6 . 0 % , 这 4个 主 因子 可 以 反 映 初 始 1 6 27 即 2
调 研最 难 的是 资源 型产业 集 群几 乎都 是 国有 大
型企 业 , 我们 想深 入调 查很 难 , 最后 选取 了典 型 的 以
个 变量 6 .0 % 的信 息 量 。通过 对初 始 变 量 作 因 6 27
强影 响 的 因素 依 次 为 城 市 及 农 村 居 民生 活 水 平 压
力 、 境及 社会 问题 和 区域 优势 。 环
发 放 了该 调查 问卷 。计 发放 10份 , 2 回收 I5份 , 1 回
收 率 9 .% 。 58
碎 石测 试 和特征 根 测试 均说 明对资 源型产业 集 群 转型 可 以选择 4个 因子 进 行深 入 分 析 , 提取 的信
市 对资 源环 境 及社会 问题 和区域 内的优 势驱动 作用
l 假 设 与模 型
辽 宁省 资源 型 集 群 发 展 受到 很 多 影 响 , 产业 这 些 因素有 的有 驱 动作用 , 的有 阻 碍作用 , 发展 的 有 在
过 程 中也 采 取 了不 同 的 措 施 以及 取 得 了相 应 的成
通 过对 收集 的数据 进 行 描 述 性 统计 分 析 , 辽 宁 省 对 实施 的“ 五点 一 线 ” 略 、 地政 府 改 革 决 心 较 大 、 战 当 经济增 长 速度 相对 较慢 、 柱产业 发展 遇到瓶 颈 、 支 经 济和三 产发 展 发展 不均 衡 、 保人 口数量 大 、 民生 低 人
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比较分析
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比较分析徐敏燕【摘要】资源型产业集群是有别于传统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一类集群.通过对国外已形成的三种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即“荷兰病”式、规避式、转型升级式,各自形成过程和特点的研究,得出促进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启示:政府在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谨防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相关产业;加强创新.【期刊名称】《北方经贸》【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状况;比较分析;荷兰病【作者】徐敏燕【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9一、引言资源型产业集群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作为基础和主导,进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活动的经济组织。
为了更好地把握资源型产业集群,首先把它与另两种类型产业集群,即传统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进行比较分析。
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论述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发展概况,并通过对国外资源型产业集群丰富案例的研究,得出一些经验启示。
二、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特征及发展状况(一)较强的地理根植性由于受资源分布不均匀,以及自然资源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制约,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具有较强的地理根植性。
我国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设施条件落后,不可能像加拿大一样采取长距离通勤的矿业发展方式。
因此我国一般就在成矿区建立产业集群,发展成矿业社区和小城镇。
由于我国矿床多为中小型矿床,储量有限,且多为贫矿,这也就制约了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规模和发展前景。
我国很多资源型小城镇在资源枯竭后变得非常萧条,遗留下居民失业、环境污染、经济衰退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产业结构单一,国有大企业垄断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结构单一,简单的供应链形式取代了集群所具有的网络性和互补性特征,表现出过强的专业性。
集群内成员间更多地表现为基于自然资源供应的线式关系,没有表现出集群的网络优势,集群内成员间缺乏知识交流和外溢,整个系统趋于僵化和封闭。
资源型产业集群升级与转型的对策研究
基金项 目: 黑龙 江省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 区域产业集群演进 中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 网络机 制与模式建构研 究” ( G 2 0 1 1 1 5 ) ;
佳 木 斯 大 学重 大 项 目培 育 基 金 项 目“ 集 群 环 境 下企 业 网 络 化 成 长 与优 势 生 态位 构 建 研 究一 基 于 经 济 学 、 社 会 学 与 生 态 学 三 重
二、 资 源型产 业 集群 发展 的 障碍
1 . 资源型产业创新性发展动力 不足。当今社会 网络媒体
发展 成熟 , 信息传播 速度令人们 惊叹 , 在这 种背景下 企业获
取知识 的路径 被缩 短 , 任何技术 和知识 上的问题都可 以通过 网络 来解决 , 企业 的发展信息也 会在 网络上公 布 , 集 群产业 之 间的沟通增强 , 技 术借鉴 和模 仿 的几 率提升 , 这样 就减少 了应 该在学 习上 所耗费 的成本 , 以最 简单模式 达到 目的 , 从
为市场经 济发展的依托 , 更 是集群产业进步 的基础和实现 可
持续 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我 国 目前 的资源状 况来看 , 利用率 明显不高 , 资源 的分布情况 不均匀 , 利用 资源 的企业 结构单
一
,
不 能够承担一 定 的风 险 , 集 群产业 和资源 的合 理利用 已
2 . 以资源 为依托 的企业 内部机制发展不完善。受传统计
经到 了一个瓶 颈期 , 产业 受资源 的制 约 , 资源没 有被充分 利
用, 就导致 区域 的可持续发展性不能得到延伸。因此 , 资源型 产业集群升级与转 型尤 为重要 。
一
划经济体制影响 , 当前经济 中的一些机制 问题还没有得 到彻
《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范文
《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型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然而,面对资源紧缺、环境保护等压力,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必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集群化发展模式应运而生,通过集约化、专业化、协同化的方式,有效推动资源型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本文将深入探讨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势头强劲,以煤炭、钢铁、石油化工等为代表的传统资源型产业,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下,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问题(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许多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产业集群的附加值较低。
此外,部分地区在发展产业集群时,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忽视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资源利用效率低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设施的落后,许多资源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同时,部分企业过度依赖外部资源供应,缺乏内部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和方法,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三)环境保护压力大资源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环保意识不强、治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四、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解决策略(一)优化产业结构政府应引导资源型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培育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