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1. 本文概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教育管理部门、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期为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现有评价体系的优缺点,明确构建新型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从多个维度构建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育投入、教育过程、教育产出等方面,力求全面反映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和优化,以期为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2.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需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本节将从教育评价理论、质量管理理论和系统理论三个方面,探讨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
教育评价理论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核心理论基础。
它主要包括目标游离评价理论、CIPP评价模式、以及教育公平评价理论。
目标游离评价理论:该理论主张评价应当关注教育活动本身的效果,而不仅仅是预设目标的达成程度。
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这意味着评价体系不仅要考虑学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术标准,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CIPP评价模式:CIPP模式由背景评价(Context)、输入评价(Input)、过程评价(Process)和成果评价(Product)四个部分组成。
这一模式强调从多个维度对教育项目进行评价,对于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教育公平评价理论: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评价的重要维度。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教育公平评价理论关注不同背景学生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分配,强调评价体系应促进教育公平。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研报告

研究问题细化
科学、客观地评价教育质量
02
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多种评价方法,如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以全面反映教育质量的实际情况。
通过改革和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03
需要从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学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完善学生服务和就业指导体系等。
研究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发现问题,提出提升策略,为改进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调研和分析。
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围绕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等方面展开。
05
比较分析和探讨
对比分析已有研究在研究方法、数据来源、指标设定等方面的异同,评估本研究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将已有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本研究的结论进行对比,探讨是否存在一致性或互补性,以及可能的差异及其原因。
方法学比较
结论对比
与已有研究的比较分析
政策与实践比较
对比分析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际执行情况,探讨二者的匹配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结构安排
本报告共分为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调研结果与分析、对策建议和结论与展望等六部分。
研究内容和结构
02
研究现状和问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受到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和教育机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评价标准、存在问题以及改进策略等。
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研究也较为丰富,主要涉及教育质量的评估、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提升策略等方面,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
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加强实践环节
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 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科 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意识。
建立创新实验 室和创新团队
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团 队氛围,鼓励学生开展创 新实验和项目,促进学科 交叉和团队合作。
02
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概 述
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的概念
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目标和标准,对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表现进行 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和衡量。
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旨在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改进和创新能力培养 提供依据和支持。
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的原则
团队协作能力
评价研究生在团队中的协作精 神和沟通能力。
知识掌握程度
评价研究生在专业领域内的知 识储备和理论水平。
创新能力
评价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表现 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术成果质量
评价研究生的学术成果水平和 对学科发展的贡献。
04
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模 型的构建
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
基于文献综述的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初步设计阶段
根据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结果,设计出评价指标 体系的初步框架。
试测阶段
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试测,对初步设计的指标 体系进行验证和调整。
正式实施阶段
在试测阶段后,对调整后的指标体系进行正式实施 ,收集实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科研能力
评价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能力 ,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
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分析

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对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文献进行综述分析。
在首先介绍研究背景,概括了高校绩效评价在学术和社会领域的重要性。
接着阐述研究意义,探讨高校绩效评价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
最后明确研究目的,即对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提出管窥与展望。
在将从绩效评价的概述、我国高校绩效评价现状、影响绩效评价的因素、绩效评价模型和绩效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探讨以绩效评价为切入点对高校进行绩效分析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最后在对研究做出结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同时也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绩效评价、文献综述、我国、影响因素、模型、方法、结论、展望、局限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国际上,高校绩效评价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各国高校将绩效评价作为重要的管理工具,通过这一方式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推动高校的发展。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绩效评价成为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在我国,高校绩效评价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高校内部制度、评价指标和标准的复杂性,高校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受到了质疑;高校绩效评价可能存在一些误导性和不公平性,影响了高校管理的有效性。
对我国高校绩效评价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剖析高校绩效评价的概念、现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为高校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校绩效评价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高校是培养人才、创新科研、服务社会的重要机构,其绩效评价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通过对高校绩效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高校的整体竞争力。
研究高校绩效评价的意义还在于促进高校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激发师生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产出,推动学校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升。
教学评一体化 研究综述

教学评一体化研究综述教学评价一体化是一个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育领域的研究方向。
尤其是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教学评价一体化被认为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教学评价一体化的核心思想是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推动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它突破了传统教学评价简单看重考试和评分,而更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评价。
在教学评价一体化的实践中,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进行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评价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如观察记录、课堂口头评价、学习日志、项目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同时,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一体化的实践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提质增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它强调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途径和评价标准。
同时,它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纠正。
当然,教学评价一体化的实践也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传统的评价方式和观念仍然存在,很多人仍然重视考试和分数。
另一方面,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一体化时可能面临较大的工作量和压力。
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推动教学评价一体化的实施。
总而言之,教学评价一体化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它通过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途径和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它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开题报告及研究综述

开题报告及研究综述开题报告及研究综述(精选6篇)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种⽂字说明材料。
这是⼀种新的应⽤写作⽂体,这种⽂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产⽣的。
以下是⼩编为⼤家整理开题报告及研究综述(精选6篇)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家! 开题报告及研究综述篇1 ⼀、开题报告的⽬的、意义 博⼠学位论⽂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质量的重要环节。
开题报告是博⼠⽣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并由导师审查批准的学术⽂件。
准备开题过程是导师对博⼠⽣进⾏课题指导的重要步骤,也是师⽣在所选课题范围内共同切磋,整理、确定论⽂思路及主线的重要科学活动。
开题报告是博⼠⽣向由本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组汇报博⼠学位论⽂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案等,即汇报博⼠学位论⽂“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
由本学科专家进⾏集体审议,检查学位论⽂选题是否正确、研究内容是否恰当、研究⽅案是否合理,同时也检查博⼠⽣对拟进⾏的研究题⽬理解是否深⼊、对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了解是否全⾯、为进⾏课题研究所做的主观与客观上的准备是否充分等。
在此基础上,评审专家还将从不同侧⾯、不同⾓度对论⽂的科学思路、研究⽅法等重要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和帮助,使论⽂⼯作的⽅向、内容和⽅案更为合理。
⼆、开题报告⼯作安排 1、博⼠⽣必须将学位论⽂开题报告书⾯材料提交导师审阅,经导师同意后,⽅可进⾏⼝头报告。
2、由各博⼠点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博导、教授5~7⼈,组成开题报告评审⼩组,听取博⼠研究⽣的⼝头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评议审查。
3、博⼠学位论⽂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导师根据博⼠⽣⼯作进度情况确定,但⼀般应于⼊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最迟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三、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 4、研究⽅案; 5、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标; 6、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7、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8、主要参考⽂献。
研究报告研究综述模板

1综述本研究首先对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然后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并分析Moodle平台的架构,接着结合现有的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提出了适合于高校教育的探究性学习的模式,最后以大学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中的某些知识点为例进行了基于Moodle平台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来对前面提出的模式进行实践和验证。
期望日后为高校教师开展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提供借鉴。
本章分别说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相关研究方法。
背景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是知识迅速积累,不断更新的时代。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社会中每一个成员要积极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信息时代,被称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载体,它正迅速普及并渗透入经济、科教、信息交流等各个领域,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对于教育领域而言,Internet上的各类教育科研信息资源巨大而丰富,Internet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入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在知识和信息来源多样化的学习空间,学习将成为学习者一种内在的需要而非外在驱使,这种学习对个体而言,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观念或意识,是一种主动的、自主的建立在个人兴趣、爱好和需要基础上的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行为方式。
Internet学习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的转变,对促进教育从当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它照顾了学习者个体差异,真正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促进了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Internet的优势,利用Internet技术和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改革,探索和研究Internet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以推动现代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发展,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随着我国教育经济飞速发展,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了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研究进展摘要:对生源质量评价的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
基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研究现状,总结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概念以及生源质量评价的意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生源结构和综合素质,二是个体和整体指标;通过对指标选取、指标体系构建、参照标准选择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得出国内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无统一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实用和指导意义不强,漠视评价体系适用的学校级别、专业性质和时间变化等。
关键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一、引言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已经提到现代化议事日程。
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人数和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急速扩大。
从图l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年报考人数除2008年略有回落外,其他年份均逐年递增,年均递增率为17.2%;年录取人数总的趋势是递增,2008年以来有明显增大的趋势。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招生正在由规模向质量转化,全国高校已将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到议事日程。
本文综述了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及其评价的相关文献,并进行了展望。
二、生源质量的概念和评价意义(一)生源质量的概念在IS09001:2008中,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通常被归纳为五个方面,并将其简称为4M1E,即人员(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
材料是项目产品的物资条件,是形成项目质量的基础。
显然研究生生源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人们对生源质量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历史过程——从生源质量就是指学生入学时的成绩水平,到生源质量不仅包括成绩,还包含学生的学识基础是否与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关以及学习态度等。
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综合评价——基于某“211工程”高校的论文抽检数据

[收稿时间]2020-03-15[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项目号:15JDJGC016)。
北京工业大学2016日新人才支持项目(项目号:011000514116007)。
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号:ER2018C030401)。
[作者简介]王庆华(1976-),女,山东省菏泽市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文化冲突、党建研究。
程兰芳(1964-),女,河北保定人,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分析、数据统计分析。
石媖(1995-),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分析。
胡容涵(1998-),男,北京人,本科,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和金融分析。
[摘要]文章以国内某“211工程”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选取2012—2018年连续7年的千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论文。
首先根据校内外专家对论文评价得分进行描述统计,结果表明,校外评审平均得分低于校内评审得分;分研究生层次来看,学术硕士论文评价最高,专业硕士论文评价最低;按学科来考查,自然学科平均得分优于人文学科,且二者均在“创新成果”上评价最低。
进一步通过建模分析发现,“选题意义”“理论基础”“独立科研能力”这三项对综合评价得分具有显著性影响,并由此得出了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5-0180-042021年5University Education高层次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可用其学位论文质量的优劣来评价。
一般来说,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按时间划分可分为答辩前评审和答辩后的评审,若按评审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明审和盲审。
在我国,很多高校采用前审与后审相结合、明审与盲审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保障和提升研究生论文的质量。
国内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相关文献综述-教育教学管理论文-教育论文

国内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相关文献综述-教育教学管理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发展性评价(Developmental Evaluation)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纳托尔(Latoner)和克利夫特(Clift)等人提出的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思想,他们倡导教育评价要以发展为本,要注重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要相互合作和相互信任,评价也应是开放式的.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联盟组织的八年研究,试图将社会的要求和学生个人的需要反映在教育评价中.1967年美国着名评价专家斯克里芬(M.Scriven)强调要开展以调节教育过程、保证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的评价活动.自1984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以来,许多学者和教师对学生评价进行了不断的研究,明确了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其根本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而是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能把发展性评价和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则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绩效,因此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对我国的教育评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发展性评价研究在我国近几年是怎样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国内的学者和教师又做了哪些工作?笔者通过对国内发展性评价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揭示出我国最近关于发展性评价研究的发展情况、研究特点、存在问题,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学实践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研究设计(一)研究样本笔者主要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选择高级检索,检索项选择篇名,以发展性评价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年份从1999至2012年,共检索出461篇文献,在此基础上,剔除一篇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文献,共检索出460篇论文作为研究样本.(二)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发展性评价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深入分析发展性评价的研究领域.(三)研究的维度和分析单元设计主要从文献的数量、文献的来源和文献的研究类型三个方面入手,全面阐述发展性评价现有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其发展态势.三、发展性评价研究成果数量统计分析(一)文献数量分析从图1中发展性文献数量分布情况来看,首次涉及发展性评价的文献是1999年着名教育专家刘川的《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自2002年之后逐年增加,仅2011年研究量便达到61篇(具体见表1).因此,可以认为:随着质性评价的发展,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发展性评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学者和教师对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发展性评价的研究目前呈上升趋势,且发展迅速.(二)文献期刊来源分析通过分析发展性评价相关文献的期刊来源,可以了解其研究领域的关注情况.由于本综述主要是研究国内发展性评价的研究领域,因此选取国内发表数量在前20位且具有影响力的期刊来分析发展性评价研究的发展态势.发展性评价的文献来源较为分散,可以从图2的分布中看出,《教育导刊》、《教学与管理》、《中小学管理》、《中国教育学刊》、《上海教育科研》、《教育理念与实践》、《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究》等都是教育教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从中反映出涉及发展性评价研究的杂志最多的是高等教育或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领域.《中国远程教育》、《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等杂志是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期刊,也表明了教育技术领域最早关注发展性评价研究.而《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研究》、《中国成人教育》则表明了职业学院也逐渐开始探索发展性评价研究在中职、高职、成人继续教育的课程、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开展情况.(三)研究类型分析研究类型则是对科学研究活动总体研究方法的象概括,能集中反映研究者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1.发展性评价文献在各教育阶段研究分布统计.发展性评价文献在各教育阶段研究分布统计如表1和图3所示,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教师发展三个领域,但在特殊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2.发展性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发展性评价文献的研究内容如表2和图4所示.从表2和图4可以看出,虽然关于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从2003年以后大幅度增长,但研究的内容以理论概述和经验总结为主,技术支持、应用模式和体系构建等研究较少(也逐渐增加),说明了国内学者和教师对于发展性评价的关注正在逐渐由理论概述和经验总结向应用研究发展.四、研究成果简述根据前述得知,目前发展性评价在国内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研究将发展性评价作为工具,研究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一部分研究将发展性评价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基本理论、实施策略、模式、方法、体系建构等.本文主要通过对发展性评价的定义、评价体系、评价策略和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要的阐述和总结,以便于全面地反映国内发展性评价研究领域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一)发展性评价的定义和内涵到目前为止,国内不同的学者对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有不同的定义和表述.例如,教育专家刘川认为发展性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发展性目标,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进程进行评价解释,使学生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之不断积淀、发展、优化其自我素质结构,促进其在德、智、体诸方面素质得到和谐发展[2].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认为发展性评价是一种评价的理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评价方法.他认为,凡是旨在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为目的的评价,都可以称之为发展性评价[3].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认为,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尊重个别差异,基于学生实际表现的评价方式[4]. 市科学院李吉会教授认为,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以评价对象为主体,以发展主体为理念的教育评价[5].从以上对于发展性评价的定义可以看出:国内发展性评价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引导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二)发展性评价的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体系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为目的,通过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来衡量学习者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国内学者从各角度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并展开相应的研究.张祥汉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为了确保指标项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将一级指标细化为二级指标,并有详细的描述[6].汪岳依据初中化学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师生活动的特点,认为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主要包含化学学习形成评价(课堂学习的评价、化学实验的评价、化学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评价等)、化学学习阶段性评价、化学学习终结性评价[7].湖南省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政策相关性、价值导向性、理论关联性和指标的可操作性要求,建构了五维三级加观测点的指标体系[8].黄斌、黄华认为中职学生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与道德修养、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遵章守纪与文明习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和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技能素质、团队精神与他人评价、特殊经历与个性特长十个方面,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就可评价为相应的等级,且每一项内容都不必进行复杂的分数换算,无须量化统计,只要写明具体评价依据,就可进行相应等级的判定[9].吴钢、朱晓青以上海电视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学生自评用的、教师评价用的和学生互评用的开放教育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结构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部分,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力、应用力和发展力[10].王运峰、张蕾、张亮构建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包括:政府层面宏观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高等院校内部动态的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社会层面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监督体系,从而实现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11].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国内学者构建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定量评价,主要由测验与考试的成绩组成;另一部分是定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由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目标等组成.(三)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策略在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制定评价体系外,还要注意评价策略的使用,使学习评价与各学习环节有机配合,达到最佳效果.李有华、李兴柱归纳了教师在使用电子学档进行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采取的策略有:任务驱动策略、着眼全程策略、模糊评价策略、反思认知策略和协作交流策略,并与基于电子学档的发展性评价实施的各个环节相对应[12].陈馨在高中英语写作评价中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多元主体评价策略、评分标准分级制定策略、写作袋评价策略,构建了一套高中英语写作评价模式,通过研究实践证明能促进写作教学乃至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13].韩立福通过分析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征,采取了因度施评、因人施评、分段施评的评价方法策略[14].综上所述,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策略可以归纳为三点:(1)关注学习过程;(2)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式;(3)注重学习反思.总之是以自我评价为主,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四)发展性评价的操作方法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国内学者和教师通过进行发展性评价的试验研究,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提出不同的评价方案.张慧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课堂提问、上机操作、观察法、学生作品、信息技术日记、成长记录袋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15].阳义平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进行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实验研究,采取了成长过程记录法的评价方法,从实验结果得出该方法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16].黄斌、黄华在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过程中,构建了网络评价平台,真实客观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帮助学生发现优势,发挥潜能,进而全面发展[9].吕啸、余胜泉、谭霓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分析,设计了4A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在学习评价模块中包括评价方案、学生和成绩簿三个子模块,这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评价管理方式既可以展示学生学习的全貌,又可以及时呈现学生在各个具体活动或任务中的表现,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增强师生交互,促进学生学习[17].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发展性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的形式一般有书面评价、单元测试、模块终结性测验,具体评价工具有作业、评价表、试卷等;定性评价的形式一般有袋评价、表现性评价、行为观察、访谈法、情境测验法,具体评价工具有袋、评价表、作品、调查报告.五、总结与讨论本文通过对460篇发展性评价相关文献内容的分析梳理,得出以下三点认识:(一)国内发展性评价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发展性评价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学者和教师的关注,相关成果也大量涌现.从对文献数量的统计分析可知,由2003年开始对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不同学者和教师也尝试从不同的维度对发展性评价进行研究,大量先进的评价理念不断涌现,各种富有创意的评价改革实践也让人目不暇接,但研究的深度不一,没有形成较完善的理论,说明发展性评价在国内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二)国内发展性评价领域更多涉及的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很少涉及职业教育方面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虽然有关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不少,但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不过其研究带来的教育改革理念也同样影响着中职的教学,这就需要更多的学者和中职教师关注发展性评价的研究,进一步提出改进的策略和给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利用发展性评价理论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三)研究的重点存在偏差,研究的层次有待深化有关发展性评价的文献中,关于探讨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和理论,以及经验总结较多,但对教学实践中具体应用的一些问题如实施策略、应用模式、体系构建、操作方法、技术支持、实施效果等的研究则比较缺乏.然而,我们也看到关于发展性评价的应用研究不断增加,在应用研究方面已有部分文献聚焦于如何建立发展性评价指标,给出有参考价值的操作方法与技术支持,反映了国内学者和教师对发展性评价的重视.六、展望发展性评价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推动和发展了对教学活动的研究.它不仅给国内的学者和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教育评价的视角,也代表着未来教育关注的一个方向.虽然发展性评价在国内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教学活动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希望更多的学者和教师能够关注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从而挖掘出发展性评价在教育中的真正价值.【参考文献】[1]李世改,孙卫华,李红梅.近五年教育技术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0,(4).[2]刘川.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研究,1999,(3).[3]黄牧航.中学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4]钟启泉.课程文化的---研究性学习[J].教育研究,2003,(5).[5]李吉会.发展性教育评价思想[J].教育评价,2000,(2).[6]张祥汉.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深化数学教学改革[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2,(3).[7]汪岳.构建初中化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5.[8]湖南省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组.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9]黄斌,黄华.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2).[10]吴钢,朱晓青.开放大学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性评价体系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6).[11]王运峰,张蕾,张亮.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12]李有华,李兴柱.中小学基于电子学档的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8,(2).[13]陈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14]韩立福.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15]张慧.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16]阳义平.发展性评价对高中化学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17]吕啸,余胜泉,谭霓.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1,(2).。
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收稿日期:2021-10-22作者简介:周春雷(1977 ㊀),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张琳琳(1998 ㊀),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晓丹(1995 ㊀),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袁㊀扬(1996 ㊀),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㊂∗本文系2020年度郑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本科生文献综述质量评价与能力培养研究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20zzuJXLX009;也系2020年度郑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大学生信息空间适应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20zzuJXLX183㊂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周春雷1,2,张琳琳1,王晓丹1,袁㊀扬1(1.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河南郑州㊀450001;2.郑州市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河南郑州㊀450001)关键词:学位论文;研究生;文献综述;质量评价;学术授信评价摘㊀要: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的质量进行合理评价,有助于提高论文质量并增强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意识㊂文章在广泛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学位论文综述中的常见问题,根据学术授信评价理论设计了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详细解释,最后指出可以从文献搜集能力㊁文献组织能力㊁书面表达能力㊁引用规范程度及学术道德修养五个方面入手,对学位论文综述的质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评价㊂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1-0128-05㊀㊀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在全面掌握某一研究领域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各种已有成果进行的系统而深入的归纳㊁总结,综述需清晰地梳理出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或空白点,为开展后续研究创设必要的情景和学术对话空间㊂文献综述不仅集中表达了研究生关于领域研究现状及问题的个人见解,体现了研究生的学识水平,也为评审专家评判研究生的写作能力㊁抽象思维能力与科研能力提供了观察窗口,还为快速判断申请人的学术视野和论文的研究价值提供了重要线索㊂同时,综述中引用的大量文献隐含了研究生对被引文献的观点㊁理论㊁方法㊁结论㊁数据等成果的认可㊁质疑或批判,可为学术评价提供重要依据㊂从这个意义上讲,文献综述也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属性,其对领域前沿知识的系统梳理可为学界同行获取一手文献㊁开展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和参考㊂㊀㊀为系统了解综述质量评价的发展现状,笔者通过网络和数据库调研了相关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和文献㊂笔者于2020年4月2日调研了39所 985高校 有关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撰写规范及评价标准,发现关于文献综述质量的要求散见于学位论文撰写标准或规范中,并没有专门的规范性文件或评价指标㊂有27所高校列出了具体的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有的还对综述的位置与篇幅作出规定,如:论文应在前言㊁绪论或者引言中包含必要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可独立成章,有足够的文字叙述,不宜超过实证或者试验研究的篇幅等[1-3]㊂另外,高校普遍强调文献综述应做到述评结合,如北京大学要求学位申请者应指出现有研究状态㊁尚待解决的问题㊁即将展开研究的探索性内容[4]㊂少数高校对文献阅读或引用情况有具体要求,如东南大学要求总结至少十年以来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动态[5];华中科技大学要求硕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占1/3,博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6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占2/3[6]㊂还有部分高校对引用规范提出具体要求,如湖南大学提出如果参考文献格式㊁表格等不符合规定,应予退改或缓评821第41卷第11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年11月. All Rights Reserved.学位[7]㊂㊀㊀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综述的撰写方法㊁常见问题及质量评价等方面㊂张丽华等(2004)指出研究生在撰写文献综述时的常见问题为罗列堆砌文章㊁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㊁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而另辟蹊径㊁选择性探讨文献,建议研究生按照概述(归类)㊁摘要㊁批判㊁建议的步骤组织文章[8]㊂张文杰和侯云翔(2014)认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中的问题有:缺乏应有文献㊁没有紧扣主题㊁简单罗列堆砌文献㊁综述缺乏权威性㊁综述与背景描述混淆㊁只述不评㊁多主题并存,建议遵循 文献树 原则㊁突出权威性文献㊁评述结合[9]㊂肖湘杰(2018)调查了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论文,发现文献综述部分的问题为:简单地罗列堆砌文献㊁参考文献不正确㊁不能紧扣主题㊁引用的文献不够权威等[10]㊂王新(2019)也从 综 和 述 两个角度梳理了研究生撰写文献综述时的常见问题[11]㊂杨培涛(2012)从选题㊁写作能力㊁知识水平三个角度建立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指标体系,文献综述是其中的二级指标,主要考察文献量及对本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的了解程度[12]㊂俞婉琦(2017)利用文献调研法和德尔菲法建立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文献综述㊁论文题目㊁摘要等九个一级指标,其中文献综述又分为 学术价值高㊁文献收集充分,质量高㊁逻辑论证严谨㊁参考文献更新到最近 等四个二级指标[13]㊂唐耀彩(2019)认为,衡量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写作水准的标准应包括文献挑选㊁术语界定㊁现状把握㊁视角运用和文字表达这五项[14]㊂㊀㊀综上所述,目前尚无专门的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少量相关研究虽注意到文献综述质量评价问题,但仍着眼于学位论文的整体评价,所提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㊂笔者拟基于学术授信评价理论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并就如何提高综述质量展开讨论,希望可以为提高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㊁规范研究生的学术引用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㊂1㊀文献综述中的常见问题1.1㊀文献的全面性与代表性不足㊀㊀文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指综述中提及的样本文献对研究主题所有相关文献的覆盖程度,可从来源渠道㊁语种㊁时间跨度等角度进行判断㊂检索文献时,合理的检索策略是保障文献全面性的关键因素㊂部分研究生对检索渠道了解得不够全面㊁构造的检索式不恰当㊁检索语种单一㊁检索时间跨度较小,致使所获样本不够全面,进而难以准确把握领域研究现状和脉络㊂检索文献后,研究生需认真阅读文献原文,其内容和质量是进一步判断文献相关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指标㊂研究生应注意平衡文献全面性与代表性的关系,不能为了全面性而评述不相关领域的发展史,导致综述漫无边界㊂1.2㊀文献述评深度不够㊀㊀文献综述不能简单地堆积文献,需要对文献内容加以提炼,做到 述 评 结合㊂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述评深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简单罗列文献,未对引用文献进行系统分类㊁归纳和提炼,缺乏对以往研究的深度分析以及自身独特性的见解㊂二是文献述评不到位,难以完整勾勒现有研究的轮廓,无法全面梳理领域学术史,不能明确指出自身研究与现有研究的区别与联系㊂1.3㊀语言表述不规范或缺乏技巧㊀㊀规范使用学术语言是评判文献综述质量的重要标准,常见的语言表达问题有:①概念术语表述不清㊁语言表达口语化㊂不能正确使用专业术语,文中出现大量病句和错别字会严重影响学位论文的严谨性和学术性㊂②论述不得要领㊂论点与论据不一致,论述层次不清晰,主次㊁详略欠妥;行文缺乏逻辑,缺少必要的连接词㊁过渡句㊂1.4㊀引用不规范㊀㊀在撰写综述时,研究生应严格遵守引用格式规范和引用行为规范㊂在引用格式规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①作者标注不规范㊂外国学者姓氏和名字顺序混乱㊁违背大小写与缩写要求,作者较多时不知如何选取㊂②位置标注不规范㊂引用标识位置未能按照规则正确标注,不能辨别标注在作者后与句尾的区别㊂③著录标注不规范㊂没有按照通用的参考文献格式著录,字体㊁字号不统一,脚注编号混乱㊂在引用行为规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①遮蔽引用㊂参考他人文献时,通过改变句式结构㊁转换表达方式规避对引用文献的标注㊂绕开原始文献,转引二次文献,甚至冒用其他中文论文中对原始外文文献的描述㊂②滥引㊂为增加参考921周春雷,张琳琳,王晓丹,袁扬: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All Rights Reserved.㊀文献数量而随意引用,对文献的相关性和质量把关不严,致使综述成为堆砌应付之作㊂1.5㊀学术不端问题㊀㊀部分研究生由于自身研究水平有限,加之受不良风气影响,在综述中会出现一些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常表现为:①剽窃他人文献内容或观点㊂采用他人观点却不予注明,故意掠人之美;抄袭他人已正式发表的成果或未正式发表的项目申请书㊁手稿作为自己的创新点㊂②对他人文献内容断章取义,歪曲他人观点㊂部分研究生出于论证自身观点的目的,对文献内容或观点任意裁剪,罔顾事实㊂③虚假引用,夸大研究价值㊂部分研究生在没有认真调研大量文献的情况下,不加考证地采信未经证实的㊁虚假的信息,甚至虚构引用,刻意夸大研究的价值㊂2㊀文献综述质量评价体系㊀㊀学术界是一个高度依赖信任传递机制的自组织系统,评审研究生学位论文及授予学位活动是非常严肃的基于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评价及专业认证行为,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准及职业素养㊂只有这样,学术界才能保持良好的秩序,否则必然会出现各种学术失范现象㊂根据学术授信评价理论[15],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综述中引用相关文献并评述的行为,从本质上说是在以自身的学识素养和专业声誉为担保向学术界和社会传递其对国内外同行的学术评价意见㊂根据这些意见和对相关文献的描述,评审专家可以分析出研究生的学术判断力及学术视野,这会为他们判断论文是否达到有关学位论文水平㊁申请者能否通过学位答辩提供重要参考㊂一般情况下,那些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会被认为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其中记录的内容是真实的㊁可信的,综述中的大量引文数据也会被视为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资源,可以用于衡量评价对象在新生代学者群体中的影响力或判断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㊂因此,学位论文综述中对领域文献的描述应做到全面㊁客观㊁准确㊂如果一篇学位论文不符合学术界和社会的期待,不仅会影响学位论文作者的学术声誉,也会对相关学位授予机构甚至评审专家的学术声誉造成影响㊂㊀㊀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构建了学位论文文献综述质量评价体系,详见表1㊂表1㊀学位论文文献综述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说明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指标说明文献搜集能力文献全面性5主要从引用文献的数量㊁语种㊁来源㊁类型㊁时间跨度以及文献覆盖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察综述部分是否引用了经典文献,是否涉及核心学者,是否引用了代表人物的学术观点等㊂文献相关性5主要考察中英文检索词㊁参考文献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㊂文献新颖性5主要考察参考文献能否覆盖研究领域最新进展㊂文献代表性5主要考察参考文献的学术价值以及研究主题的学术观点㊁研究水平㊁研究进程和发展趋势等的代表性㊂文献组织能力述评概括能力20主要考察对文献观点的提炼能力及对研究现状的总结概括能力,包括 述 的深度和广度㊁ 评 得是否客观公正㊂文献梳理能力10主要考察能否条理清晰㊁层次分明地揭示不同文献间的内在联系,整合出符合逻辑㊁结构合理的文本㊂书面表达能力严谨性5主要考察语言描述的准确性㊁客观性㊂学术性5主要考察语言的学术性㊁语句的简洁性㊂逻辑性5主要考察论述逻辑,包括论据与论点㊁前后论点的对应情况㊂连贯性5主要考察上下文衔接情况和语句流畅性㊂引用规范程度引用格式规范10主要考察参考文献的标注位置㊁著录格式以及作者署名方式等㊂引用行为规范5引用时应阅读原文,避免出现遮蔽引用㊁滥引㊁引用注水等行为㊂学术道德素养学术不端10主要考察学位申请者的学术诚信,撰写综述时应杜绝抄袭㊁剽窃㊁伪造㊁篡改等行为㊂评述失实5主要考察评述的客观程度,评述时应尊重原文,杜绝断章取义㊁歪曲事实等现象;不应故意贬低其他学者的学术成果,过分夸大研究课题的学术价值㊂2.1㊀文献搜集能力㊀㊀文献搜集能力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①文献的全面性㊂全面性主要考查文献的数量㊁语种㊁来源㊁类型㊁时间跨度以及文献覆盖度等方面㊂在数量与语种方面,文献综述应包含大量相关文献,中外文文献的数量与比例应与研究主题的实际情况031周春雷,张琳琳,王晓丹,袁扬: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All Rights Reserved.相符㊂综述可引用图书㊁期刊论文㊁会议论文㊁学位论文㊁专利㊁网络文献等各种类型的文献㊂研究生可综合利用学术数据库㊁图书馆㊁搜索引擎等多种工具和渠道,结合顺查法㊁逆查法㊁引文查找法㊁综合查找法等检索方法搜集相关文献㊂在时间跨度方面,综述应包含研究领域的早期文献和最新成果,如实反映该主题的学术发展史和研究动态,涵盖该领域核心作者群的主要学术观点和经典文献㊂②文献的相关性㊂在检索文献时,要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中㊁英文检索词,所引文献要对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㊁研究方法㊁研究主题㊁观点结论有明显的支撑作用㊂③文献的新颖性㊂综述所选文献应具有新颖性,能覆盖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㊂④文献的代表性㊂代表性是指引用文献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能代表或反映某一研究主题的学术观点㊁研究水平㊁研究进程和发展趋势,研究生可结合文献计量学指标(如被引量㊁影响因子㊁h 指数㊁Altmetrics 指标等)与方法(社会网络分析㊁引文分析㊁同行评议等)对文献的学术价值进行综合判断㊂2.2㊀文献组织能力㊀㊀文献组织能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①述评概括能力㊂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应做到述评结合, 述 要兼顾深度和广度, 评 应做到客观公正,这就要求研究生能够准确提炼文献观点,指出该文献与本研究的关系㊂研究生还应总结研究主题的历史演变㊁研究进展与尚待解决的问题,阐述本研究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展示文章的逻辑框架,突出本研究的意义与价值㊂②文献梳理能力㊂组织文献时应条理清晰地揭示文献间的内在联系,常见的梳理方法有:主题分类法,即按照综述对象所属的细分主题进行梳理,或按照不同学术流派㊁研究视角或观点进行分类;时序分析法,即按照研究对象发生㊁发展的顺序梳理文献㊂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均要清晰地展示研究主题的嬗变过程,不可简单堆砌文献㊁罗列人物和观点却不加分析㊂2.3㊀书面表达能力㊀㊀书面表达能力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①严谨性㊂综述中出现的新名词㊁新术语㊁新概念应给出必要的解释,尤其应注意外文术语与作者新提术语,解释应客观㊁准确㊁严谨;如多次提及可使用缩写,但首次出现时要使用全称并进行相应说明㊂②学术性㊂文献综述的语言应言简意赅,尽量采用学术性用语,避免非必要的口语或网络用语㊂③逻辑性㊂综述的论证过程应符合逻辑,可按照 论点 论据 的次序展开,避免出现论点与论据不一致㊁观点前后矛盾的情况㊂④连贯性㊂撰写综述时应正确使用介词㊁量词㊁衔接语㊁转折词㊁过渡句,保证上下文连贯㊁流畅㊂2.4㊀引用规范程度㊀㊀引用规范程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①引用格式规范㊂文献综述需要注意参考文献的标注位置㊁著录格式㊁字体字号㊁中英文标点以及作者的署名方式及格式等㊂对于标注位置,要根据具体情况将参考文献标注于作者后㊁句中或句尾㊂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应符合‘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T7714-2015)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 -CD B /T1-2006)等的规定㊂参考文献列表一般另起一页,所用字号小于正文字号,依据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㊂研究生要按照正确格式引用国外学者的成果,可采用 姓前名后的引用格式,名字用缩写㊁姓氏名字首字母均大写㊂在具体引用中,要根据不同的作者数量采用不同的引用格式:当作者为一人时采用 XXX 认为(提出了) ;当作者为两人时采用 XXX㊁XXX 认为(提出了) ;当作者为两人以上时只需列出第一作者名字,其余作者以 等 代替,如 XXX 等认为(提出了) ㊂②引用行为规范㊂引用文献时应遵守引用行为规范㊂研究生应阅读原文并为文献的真实性㊁准确性负责,不宜转引他人文献;应避免滥引㊁引用注水等现象,不宜为了装点门面而倾向外文文献㊁权威学者,不宜过度自引;不能刻意规避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代表性文献㊂2.5㊀学术道德素养㊀㊀学术道德素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①学术不端㊂研究生应坚守学术道德,不得有抄袭㊁剽窃㊁伪造㊁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㊂具体包括:不得抄袭剽窃他人观点㊁结论,据为己有,要如实标注引用;不得编造资料㊁注释㊁引用,用以支持文章论点;不得对所引文献断章取义,使其对己有利;不得在参考文献中加入未引用文献;不得将转引文献标为直引文献,包括对译著的引用标注为对原著的引用㊂②评述失实㊂撰写评述时应尊重原文,以其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不可断章取义㊁偷换概念㊁歪曲事实;不应夸大自身课题的学术价值㊁经济131周春雷,张琳琳,王晓丹,袁扬: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All Rights Reserved.㊀或社会效益,不应放大已有研究的不足㊁故意贬低他人的研究成果,评述要客观真实,避免使用带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㊂3㊀结语㊀㊀虽然本研究探讨的问题是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而言的,但其实对本科毕业论文也同样适用㊂这类论文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都需要经历相同的步骤:搜集文献㊁梳理文献㊁组织撰写㊁审查格式,在搜集文献过程中都应保证文献的全面性㊁相关性㊁新颖性与代表性㊂撰写者在梳理文献过程中,可按照主题分类法㊁时序分析法等方法梳理文献,保证综述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在组织撰写时,用语要严谨,力争做到言简意赅㊁上下连贯;内容上要述评结合,体现自己的文献概括与评价能力;在审查格式时,应根据有关要求对所引文献的格式进行全面审查㊂㊀㊀为提升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质量,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广泛搜集高质量文献㊂学位论文所引文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位申请者的学术视野和专业素养,申请者在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过程中要重视检索工具和检索策略的应用,还要对所得文献的质量和代表性进行鉴别,为文献梳理和评述打下坚实的基础㊂二是对所选论文实施可信度评价㊂合格的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证明自身具备专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社会信赖的重要学术资源㊂研究生应珍惜这种学术话语权,自信地对本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实施学术评价,为学术界提供可信的高质量公共物品㊂研究生应独立自主地衡量相关文献的价值,既关注国外优秀成果,又重视国内成果,客观公正地评价同行的学术成就㊂三是系统梳理㊁科学组织文献㊂撰写综述时,研究生应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文献进行客观解读和引用,对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做出合理的评述㊂四是严格遵守学术规范㊂学术规范是每个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保障学术秩序的重要条件㊂研究生在撰写综述时要有学术共同体意识,注意语言表达规范和引用规范,提升自我约束意识,自觉抵制学术失范行为㊂五是坚守学术道德㊂由于缺乏专门训练,某些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意识较为薄弱,对抄袭㊁剽窃㊁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缺乏清醒的认识㊂广大研究生可将撰写综述与提高个人学术素养有机结合起来,深入了解有关学术规范并积极加以实践,养成实事求是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好习惯,这样既能提高学术鉴赏力,又能为净化学术风气贡献一份力量㊂参考文献:[1]㊀浙江大学.关于印发‘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的通知[EB/OL].[2020-04-02]./redir.php?catalog_id=10040&object_id=12774. [2]㊀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EB/OL].[2020-04-02]./graduate/2020/0507/c15624a375708/page.htm. [3]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写作指南[EB/OL].[2020-04-02].https:///xwgl/xwlwxzgf/417502.htm.[4]㊀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学位论文撰写[EB/OL].[2020-04-02]./xwgz/xwsy/in-dex.htm.[5]㊀东南大学.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EB/OL].[2020-04-02].https:///3686/list.htm.[6]㊀华中科技大学.学位申请相关文档下载[EB/OL].[2020-04-02]./info/1023/9156.htm.[7]㊀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EB/OL].[2020-04-02]./info/1276/3444.htm.[8]㊀张丽华,王娟,苏源德.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45-47.[9]㊀张文杰,侯云翔.研究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存在的问题及指导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8):47-50. [10]㊀肖湘杰.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文献综述的常见问题初探:以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2):34-35. [11]㊀王新.研究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撰写与能力培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21):82-83. [12]㊀杨培涛,谭骏珊,王帅,等.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17-220.[13]㊀俞婉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14]㊀唐耀彩.翻译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现存问题及对策[J].海外英语,2019(17):6-8.[15]㊀周春雷.学术授信评价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64.(编校:周雪芹)231周春雷,张琳琳,王晓丹,袁扬: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All Rights Reserved.。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以交通运输专业研究生为例

Advances in Education教育进展, 2022, 12(7), 2478-2483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2 in Hans. /journal/aehttps:///10.12677/ae.2022.127377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以交通运输专业研究生为例李亚飞,吕昊辰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天津收稿日期:2022年6月18日;录用日期:2022年7月15日;发布日期:2022年7月21日摘要近年来国内民航业发展迅速,大量人才涌入民航院校,通过考取研究生学位进入民航企业,但是研究生的质量却并不能让行业完全满意,因此制定面向民航方向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对于提高交通运输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结合“三全育人”思想,构建了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核的综合评价体系。
根据“三全育人”的要求,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育人主体、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的有效协同,充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得出交通运输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如何达到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交通运输,三全育人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Quality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reeComprehensive Education”—Taking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Transportation as an ExampleYafei Li, Haochen LyuCollege of Air Traffic Management,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Tianjin李亚飞,吕昊辰Received: Jun. 18th , 2022; accepted: Jul. 15th , 2022; published: Jul. 21st , 2022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omestic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many talents have poured into civil avi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y have entered civil aviation enterprises by obtaining postgraduate degrees. However,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cannot fully satisfy the in-dustry.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Combining with the idea of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the article build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that takes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as the core, and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morality” as their foundation, “educate people with all staff, whole process and all-round”, so a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education of people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ubject, time and space. Collaborate to fu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obtained throug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obtai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quality of transportation, and study how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postgraduates. KeywordsQuality Evaluation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Transportation,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引言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新坐标、赋予了新使命[1]。
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分析

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分析我国高校绩效评价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们对高校绩效评价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绩效评价旨在客观、全面地评价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对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有助于了解目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
一、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我国高校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传统的绩效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和现代评价理论。
传统的绩效管理理论主要强调绩效评价的定期性和目标导向性,通过设置绩效指标和标准,对高校的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
质量管理理论则注重于高校内部管理的优化和流程的改进,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和效率。
而现代评价理论则强调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数据的有效利用。
这些理论为高校绩效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为高校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
二、绩效评价的研究方法在高校绩效评价的研究方法方面,主要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
定性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访谈等方法,深入挖掘高校绩效评价背后的原因和机制,探讨如何改进高校绩效评价体系。
而定量研究则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等方法,对高校的绩效指标和绩效评价体系进行量化分析,客观评价高校的绩效水平。
这些研究方法的应用,为高校绩效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分析手段。
高校绩效评价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绩效评价、科研绩效评价和管理绩效评价三个方面。
教学绩效评价主要关注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包括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评价。
科研绩效评价主要关注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包括科研项目、科研团队、科研成果和科研影响力等方面的评价。
管理绩效评价主要关注高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评价。
这些研究内容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高校各方面工作的表现,为高校的绩效提升提供依据和方向。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权重研究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 位日益提升。然而,如何有效地评估其教育质量,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的 焦点。本次演示将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选取维度进行述评, 以期为完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评估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学术 标准、课程设置、教学成果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之处,如评估标准单一、指标权重分配不合理等。
在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权重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时,我们首 先需要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 备高度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于特定领域人才的 需求。因此,建立一套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确 定各指标的权重,对于全面准确地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仅对 已有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未能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未来研究可以进一 步拓展样本范围,收集更多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其次,本研究的指标权重是基于 文献和专家调查得出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未来研究可以尝试引入更为客观的 数学模型或算法,提高权重的精确性和可信度。
三、总结与建议
通过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框架并进行权重分析,我们 可以明确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 因素,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实践环节。学校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践环节的比例和教学 质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实践技能。同时,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为学生 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环境。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现状与前瞻

综合评价方法
将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相结合,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采用 模糊综合评价、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评价。
创新能力评价标准研究现状
国家标准
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等官方机构发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等方面的要求。
04
研究前瞻与展望
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
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 合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 展,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将逐渐向 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 展,以更准确地反映研究生的创 新能力。
多维度综合评价
未来的创新能力评价将更加注重 多维度综合评价,包括知识储备 、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 作能力等多个方面,以更全面地 反映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评价面临的挑战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01
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研究生的
创新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02
评价标准需要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强化实践应用
03
评价标准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可行,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
用和验证,才能逐步完善和优化。
研究贡献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和评价,发现现有研究存在 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整体性评价、指标体系不完
善、实证研究不足等。
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如建立完善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实证
研究、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等。
本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水平具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研究生教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实证分析等多种方法,以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提出对策建议。
研究思路
首先,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了解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其次,运用实证分 析方法,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深入探讨,找出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最后,结合我国实际 情况,提出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21(1):34-39.
参考文献2
张华,刘冰.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 价的实证研究[J]. 教育研究,
2019(3):45-50.
参考文献3
李志强,杨柳. 基于全面质量管 理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 体系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20(2):30-35.
THANKS
。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01
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 索符合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模 式。
02
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注重学科交叉和创新能力培 养。
03
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引进 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研究 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已逐 步完善,包括学术成果、综合 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 导师指导等多个方面。
国外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从学术质量、专业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等方面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学术质量主 要包括学术论文发表、科研项目申请等;专业质量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过程质量关注研究 生培养过程中的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等;结果质量则强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社会声誉等。
研究方法与思路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 系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培养与管理改革》札记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培养与管理改革》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7)2.1 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 (8)2.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0)2.3 社会需求的变化 (11)三、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12)3.1 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13)3.2 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15)3.3 高质量培养的路径选择 (16)四、研究生培养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17)4.1 管理体制的优化 (19)4.2 教学模式的创新 (20)4.3 评价体系的完善 (21)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探索 (22)5.1 国内高校的典型案例分析 (24)5.2 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5)5.3 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27)六、结论与展望 (28)6.1 研究成果总结 (29)6.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30)6.3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31)一、内容简述本书首先概述了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发展意义,指出了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对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培养理念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培养质量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书中详细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科研实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对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改革,本书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本书还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为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加强管理改革,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本书为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培养和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对于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高校 教 学 质量 评 价 体 系研 究作 一 综 述 。
[ 关键词] 高校 ; 教学质量 ; 评价体 系 [ 中图分类号] G 4 6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19 (0 8 0 04 0 6 1 66 20 ) 2— 04— 3
在教育科 学研 究 中 , 育基 本 理 论 研 究 、 育发 展 研 教 教 究、 教育评 价研 究是相互 联 系的三 大领域 。其 中, 教育质 量 评价 不仅能够 反映 教育实 际状态 , 检查 教育方 针 、 政策 的实
许多 学 者 对 教 学 质 量 评 价 体 系 的 性 质 进 行 了 探 讨 “ “ , 的进 行 的是“ 践 +思 辨性研究 ”, 有 实 有的 是
诊断 I评 价指对教 学过程 中出现 的 问题 或 困难 进行诊 生
断, 在这 一过程 中, 评价 方法主要 是 由教 师在 授课过程 中 自
、
概 念 界 足
师授课质 量 、 学生学 习情况 等 内容 , 么教学 评价应该 贯穿 那 各 个教学 阶段 。现代教 育 评价 理论 认 为 , 学评 价 从 功能 教 上 划分 , 为 3 类 型 : 断 性评 价 、 成 性评 价 和终 结 可分 种 诊 形
性 评价 。
教学质 量就 是教学 结果 、 学生 的素质 发展水平 与课 程 、
质量 , 遵循教 学活动 的 内在规律
可行性原则。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易于操作 , 指标层
教 学质量 有质有 量 , 教学 质 量评 价 也有 定量 评 价 和 定
[ 收稿 日期 ]20 0 7—1 2—2 9 [ 作者简介 ]陈蓓( 9 1 , , 18 一) 女 江苏金坛人 , 江苏教育学院教务处干事 , 教育学硕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