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概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伯提出“工业区位理论”。 1924年,美国土地学家赫德提出“楔形理论”。
1936年,霍伊特又对“楔形理论”进行了发展。 1925年,美国经济学家帕克、伯吉斯提出了城市
土地的价值带理论。 1965年,美国学者威尔·汤普森编著的《城市经济
学导论》问世,成为第一部城市经济学专著,标 志着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正式成 立。
对外贸易学、运输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土地经
济学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城市经济学也是城市
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同城市社会学、城市
政治学、城市规划学、城市建筑学、城市生态学、
城市环境学、城市地理学、城市交通学等也有密
切的联系。
本章结束
城市经济学发展趋势
从国外城市经济学研究趋势来看,发
达国家比较关注城市公共经济管理、城市
经济持续发展等综合研究以及城市房地产、
城市就业、城市环境治理等专项研究。发
展中国家的城市经济研究更关注于城市化、
城市经济发展等问题。
第五节 城市经济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城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同其他
专业和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概述
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概述
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城市经济学与其它经
济学科相比都是一门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专
业学科。正如商品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促使
现代经济学形成和发展一样,全球城市化
的快速推进是城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客
观基础。
本章简要追溯和介绍城市经济学的
产生与发展历程及当代发展状况;主要
综合的边缘科学。西方城市经济学主要包括城市
经济学基本理论、微观城市问题和城市政府三个
部分的内容。中方把城市经济学分为宏观城市经
济学和微观城市经济学。宏观城市经济学主要研
究城市化现象的实质和基本规律,城市化的发展
趋势极其预测,城市化的机制、道路和进程等方
面的内容。
微观城市经济学则侧重于研究城市
内所特有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包括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结构、规模,
建设与规划,人口与就业,环境与生态,
土地开发利用,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
施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节 城市经济学理论与发展 趋势
城市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如聚集效应
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城市经济结构理论、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城市经济空
间布局理论等,目前已基本趋向成熟。
究的对象,以对城市问题的求解作为研
究的任务和目的。而我国学者早期是以
城市经济运动规律或城市经济发展规律
为研究对象,以揭示规律为任务;近期
有的专家提出应以城市经济系统的整体
联系和关系作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与内容
城市经济学既是一门以经济学基本理论为
基础的应用科学,又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融会
第二节 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及研究对 象
关于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国外代表性
学者认为,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厂商和家庭
区位选择的学科。而国内代表性学者则认
为,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经济的微观系
统、宏观系统和管理系统协调发展的科学。
关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西方学者
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
西方学者一般是以城市问题作为研
介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及
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阐明城市经济学
的学科性质及其多方面的研究内容;简
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与今后研
究的发展趋势;阐述城市经济学与相邻
学科的关系,分清它与其他研究城市的
学科以及若干同它关系密切的部门经济
学科之间的界限。
第一节 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868年,德国学者罗舍尔提出“区位”的概念。 1909年,德国学者、现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
1936年,霍伊特又对“楔形理论”进行了发展。 1925年,美国经济学家帕克、伯吉斯提出了城市
土地的价值带理论。 1965年,美国学者威尔·汤普森编著的《城市经济
学导论》问世,成为第一部城市经济学专著,标 志着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正式成 立。
对外贸易学、运输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土地经
济学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城市经济学也是城市
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同城市社会学、城市
政治学、城市规划学、城市建筑学、城市生态学、
城市环境学、城市地理学、城市交通学等也有密
切的联系。
本章结束
城市经济学发展趋势
从国外城市经济学研究趋势来看,发
达国家比较关注城市公共经济管理、城市
经济持续发展等综合研究以及城市房地产、
城市就业、城市环境治理等专项研究。发
展中国家的城市经济研究更关注于城市化、
城市经济发展等问题。
第五节 城市经济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城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同其他
专业和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概述
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概述
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城市经济学与其它经
济学科相比都是一门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专
业学科。正如商品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促使
现代经济学形成和发展一样,全球城市化
的快速推进是城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客
观基础。
本章简要追溯和介绍城市经济学的
产生与发展历程及当代发展状况;主要
综合的边缘科学。西方城市经济学主要包括城市
经济学基本理论、微观城市问题和城市政府三个
部分的内容。中方把城市经济学分为宏观城市经
济学和微观城市经济学。宏观城市经济学主要研
究城市化现象的实质和基本规律,城市化的发展
趋势极其预测,城市化的机制、道路和进程等方
面的内容。
微观城市经济学则侧重于研究城市
内所特有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包括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结构、规模,
建设与规划,人口与就业,环境与生态,
土地开发利用,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
施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节 城市经济学理论与发展 趋势
城市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如聚集效应
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城市经济结构理论、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城市经济空
间布局理论等,目前已基本趋向成熟。
究的对象,以对城市问题的求解作为研
究的任务和目的。而我国学者早期是以
城市经济运动规律或城市经济发展规律
为研究对象,以揭示规律为任务;近期
有的专家提出应以城市经济系统的整体
联系和关系作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与内容
城市经济学既是一门以经济学基本理论为
基础的应用科学,又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融会
第二节 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及研究对 象
关于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国外代表性
学者认为,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厂商和家庭
区位选择的学科。而国内代表性学者则认
为,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经济的微观系
统、宏观系统和管理系统协调发展的科学。
关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西方学者
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
西方学者一般是以城市问题作为研
介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及
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阐明城市经济学
的学科性质及其多方面的研究内容;简
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与今后研
究的发展趋势;阐述城市经济学与相邻
学科的关系,分清它与其他研究城市的
学科以及若干同它关系密切的部门经济
学科之间的界限。
第一节 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868年,德国学者罗舍尔提出“区位”的概念。 1909年,德国学者、现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