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普爱人格的塑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视角下普爱人格的塑造

所谓“普爱”,顾名思义就是广泛意义上的爱,泛指爱自己,爱他人,爱国家,爱自然,爱社会,其核心是行为利他性。所谓“人格”,是

指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与行为呈式,它内在地包含着个体心理倾向与

个体行为倾向两方面。具体地说,从心理倾向上看,“普爱人格”表

现为共情、善良、宽容与悲悯之心。从行为倾向上看,“普爱人格”

表现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普爱人格”是对冷漠人格的根本

否定,意味着人们要学会普爱生命,爱人惜物,要用真爱普洒人文的

光辉。“普爱人格”的塑造,有利于人们在生命历程中将仁爱传播到

普天之下,实现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依据

作者提出把塑造“普爱人格”作为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

核心是把“爱”作为人格的重要特质予以培育,这在心理学上有着广

泛的依据,主要包括: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依据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心理,爱的

需要是自我实现的前提,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抑制人的成长,

“爱的需要受到挫折,是心理失调的主要原因,爱就像盐或维生素一

样不可缺少”1。可见,受教育者的“普爱人格”是他们寻求自我发展,实现“高峰体验”的内驱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位代表罗杰斯是

杰出的心理治疗大师,他主张在治疗中对问题儿童实施“积极注重”,强调协调与坦诚,为患者创造和谐安全的氛围,并对患者无条件给予

关怀,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作者认为罗杰斯所说的“积极注重”,目的在于让他们减少或避免迷茫,修复爱心人格,其实质是“以爱育爱”。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依据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爱的力量是人固有的生本能,

他指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和爱。”2弗洛伊德的追随者阿德勒认为,人有博爱、合作与利他的精神,“忽视”儿童

会使他们产生“错误的生活风格”,长大以后就会冷漠、猜疑他人,

人际关系不和谐,从而失去爱心人格。德国心理学家霍妮提出了基本

焦虑理论,认为家庭关系中父母的冷漠、偏爱会导致儿童的安全需求

得不到满足,产生神经症。当代精神分析的权威弗罗姆认为,健康人

格是有“生产倾向性的人”,这种人与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人”相似,都能够发挥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培养这种人格需要重视爱的

力量,他指出,“成熟的爱是人类的一种积极力量”,使自我得到充

分发展。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依据

“普爱人格”的行为特征是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即使已经有一些

心理学家证明了利他行为是人类天生的倾向。但是,以华生为代表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则证明了一切人格都是行为的总和,是习惯的产物,

强调教养和环境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按照华生的理论,“普爱

人格”不会自发形成,需在教养下方可习得,这就离不开环境濡染和

榜样示范。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操作

性强化的结果,学习新行为的基本前提是强化,强化是学习利他行为

的基本途径。霍曼斯认为社会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人们不但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非物质性的

知识、友情、信息、爱、满足等”3。用霍曼斯的理论来解释,利他行

为是“交换”使然,这吻合“爱人者,人恒爱之”的中国式理解。其实,形成任何人格都需要人际互动。互动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是强

化的过程。

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价值

人格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它体现着教育者对学生成长环境

的判断,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知,对培养目标的理解。“普爱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拉近社会心理价值:塑造“普爱人格”是由当前社会的人际现

状所决定的,有利于拉近社会人际心理的距离社会人际现状最能反映

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

过但都视而不见,漠不过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很多媒体聚焦了这件事,并实行了深度的报道与尖锐的批评,给受众

造成这样的印象:18路人的素质很低,千错万错都错在路人。作者却

不以为然,反倒认为一些媒体记者缺乏起码的社会学认知,忽视了对

现实社会关系的深度剖析。早在19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之

一斯宾塞就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强调要从整体的有机性来研究社

会行为。研究社会事实时,必须纵观全局,放开视野,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不能孤立看待,而应该从这些现象与其他现象的相互

关联中去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

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冷漠,是社会冷漠的反映。18路人中

的每个人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体,而是多种社会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冷漠的社会关系铸就了他们缺乏爱心与德行的生活范式。

2011年9月22日,《人民日报》一则醒目标题令人深思:中国已进入“陌生人社会”,人性冷漠随处可见。如何消除社会关系的冷漠?作

为教育者,作者的反思是:当践行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普爱”精神,即塑造学生的“普爱人格”。

(二)完善人格心理价值:塑造“普爱人格”是由当前学生的人格现

状所决定的,有利于促使学校与教育者的觉醒人格对人生发展作用巨大,一种人格,一种人生。爱心人格的缺失,将会给孩子的一生埋下

多灾多难的种子。长期以来,一线教育者总是持续发现,爱心缺失已

经是较为常见的校园现象,有的学生已经因为人格局限,给自己、家庭

或社会造成了严重后果。痛定思痛,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爱心缺失

的原因是多层面的,同样是诸多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爱的教

育的缺失和教育爱的失真,是导致学生人格趋向冷漠的重要因素。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处于急剧的转型中,资源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