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水处理专业技术名词解释
![水处理专业技术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b3f32335901020206409c08.png)
名词解释——水处理篇1.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表示在有氧条件下(20℃),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的活动,可降解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所需的氧量,常以BOD表示,5d生化需氧量BOD5和20d 生化需氧量BOD20。
2.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在酸性条件下,以强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将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以COD cr 表示。
如采用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则写作COD Mn,由于高锰酸钾氧化作用较弱,测出的耗氧量值较低,故又称耗氧量,以OC表示。
3.总需氧量(Total Oxygen Demand,简称TOD),有机物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S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 、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TOD 以燃烧法测定,仅需几分钟。
4.总有机碳(Total Oxygen Carbon,简称TOC),总有机碳TOC是目前在国内外使用的表示污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它所显示的污水中有机物的总含碳量。
5.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在缓慢流动的湖泊、水库、内海等水域,由于生物营养元素的增多,促进了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
大量繁殖的藻类会在水面形成密集的“水花”或“红潮”。
藻类的死亡和腐化又会引起水中溶解氧的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鱼类死亡,严重时会使水体消亡,这一过程称之为富营养化。
6.水体自净(Water Self-Purification):污染物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的总量减少或浓度降低,层受污染的天然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7.氧垂曲线(Dissolved Oxygen Sag Curves),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中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又会使溶解氧得到恢复。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词汇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词汇](https://img.taocdn.com/s3/m/d282db0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d.png)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词汇包括环境学总论、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教育等11大类.环境学总论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生态示范区ecological demonstrate area环境地质学environmental geology环境地球化学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环境土壤学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环境危机environmental crisis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环境预测environmental forecasting环境自净environmental self-purification环境效应environmental effect环境容量environmental capacity环境演化evolution of environment环境舒适度environmental comfort环境背景值(本底值)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环境保护产业(环保产业)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industry环境壁垒(绿色壁垒)environmental barrier 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第三类环境问题(社会环境问题)the third environmental problem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全球性污染global pollution排污收费pollution charge 可再生资源renewable resources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自然保护区natural reserve area防护林protection forest公害public nuisance矿山公害mining nuisance工业废水industrial wastewater矿山废水mining drainage生活饮用水domestic potable water草原退化grassland degeneration沙漠化desertification人口压力population pressure人口净增率rate of population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lob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GEMS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方针Chinese policy for environment protection“三同时"原则principle of “the three at the same time”二噁英公害dioxin nuisance马斯河谷烟雾事件disaster in Meuse Valley 多诺拉烟雾事件disaster in Donora伦敦烟雾事件disaster in London水俣病事件minamata disease incident骨痛病事件itai—itai disaster incident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Los Angeles photochemical smog episode四日市哮喘事件Yokkaichi asthma episode米糠油事件Yusho disease incident环境地学水圈hydrosphere水循环water circulation地表水surface water水位water level下渗(入渗)sinking蒸发evaporation最高水位highest water level 最低水位lowest water level 平均水位average water level 警戒水位warning water level 流速flow velocity流量discharge洪水期flood season枯水期low—water season冲刷washout 含水层aquifer隔水层(不透水层)aquiclude 透水层permeable stratum1层间水interlayer water承压水(有压层间水)confined water 或自流水artesian water孔隙水void water岩溶水(喀斯特水)karst water径流runoff flow地表径流land runoff地下水groundwater流域保护water basin protection淡水fresh water咸水saltwater降水precipitation沉淀降水量amount of precipitation降水强度intensity of precipitation水环境容量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environment水土流失(土壤侵蚀)soil and water loss点源污染point source pollution面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扩散diffusion涡流eddy current涡流扩散eddy diffusion富营养化废水eutrophic waste—water污水sewage漫灌flood irritation水底沉积物(底质或底泥)benthal deposit总固体total solids悬浮固体suspended solids总溶解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河流复氧常数constant of river reoxygenation 湖泊酸化lake acidification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富营养湖eutrophic lake中营养湖mesotrophic lake贫营养湖oligotrophic lake水库reservoir海洋处置sea disposal海底采样sea floor sample赤潮(红潮)red tide海水淡化desalination of seawater海底沉积物sea bottom sediment海洋倾倒ocean dumping水质water quality水资源综合利用water resource integrated utilization水土保持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河道整治channel improvement水污染毒性生物评价biological assessment of water pollution toxicity水利工程hydro-engineering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水环境保护功能区(水质功能区)functional district of water environment土地处理系统land treatment system土地沙漠化land desertification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土壤酸碱度soil acidity and alkalinity土壤污染防治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oil pollution土壤盐渍化(土壤盐碱化)soil salination土壤酸化soil acidification母质(土壤母质或成土母质)parent material 土壤剖面soil profile腐殖质化humification淋溶作用leaching土壤改良soil improvement土壤粒级soil separate土壤质地soil texture缓冲作用buffering/buffer action缓冲剂buffering agent/buffer缓冲容量buffer capacity盐基饱和度base saturation percentage灌溉irrigation富里酸fuvic acid胡敏素humin土壤团聚体soil aggregate土壤退化(土壤贫瘠化)soil degeneration土壤地带性soil zonality污水灌溉wastewater irrigation臭氧层ozone layer降水precipitation降水量rainfall降水强度precipitation intensity大气环境容量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事后评价afterwards assessment烟尘消除elimination of smoke and dust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大气扩散atmospheric diffusion烟羽(烟流或羽流)plume逆温inversion2环境生物学生境habitat耐受极限limits of tolerance最小因子定律law of minimum生物检测bioassay环境胁迫environmental stress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生态位niche生命周期life cycle生态型ecotype自养生物autotrophy异养生物heterotroph指数增长exponential growth互利共生mutualism偏利共生commensalisms寄生parasitism衍生物derivative杀虫剂insecticide杀菌剂fungicide除草剂herbicide杀鼠剂rodenticide防腐剂preservative无残留农药non-persistent pesticide植物性农药phytopesticide污水灌溉sewage irrigation世界自然历史遗产保护地world na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site储量stock过度捕获over—hunting;over-fishing猎(渔)期open season农业残渣agricultural dregs赤潮red tide藻花algae bloom/水花water bloom原生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次生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急性毒性实验acute toxicity test 慢性毒性实验chronic toxicity test预备实验screening test; range-finding test;preliminary test稀释dilution归宿fate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生物降解biological degradation;biodegradation生物营养物质biotic nutrient多污生物带polysaprobic zone中污生物带mesosaprobic zone寡污生物带oligosaprobic zone敏感种sensitive species; intolerant organism 耐污种tolerant species生物滤池biological filter净化塘/氧化塘/生物塘purification pond生物膜biomembrane;biological film轮作crop rotation间作intercropping套种interplanting基塘模式farm land and fish pond model防护林带shelter belt沼气marsh gas农家肥farm manure堆肥piled manure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城市生态规划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环境激素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ndocrine disruptors边缘效应edge effect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ical环境化学甲基汞methyl mercury镉米cadmium rice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ous pesticide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carbamate insecticide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pyrethroid insecticide植物生长调节剂growth regulator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多氯联苯类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 多环芳烃类polyaromtic hydrocarbon; PAH 催化(催化作用)catalysis臭氧化ozonization3光化学氧化剂photochemical oxidant过氧乙酰硝酸酯peroxyacetyl nitrate;PAN干沉降dry deposition湿沉降wet deposition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大气光化学atmospheric photochemistry降水化学precipitation chemistry气溶胶化学aerosol chemistry悬浮颗粒物suspended particulate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飘尘(可吸入颗粒物或可吸入尘)airborne particle降尘(落尘)dustfall;falling dust气溶胶aerosol水质water quality盐度salinity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redox potential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溶解度solubility聚集aggregation絮凝flocculation凝聚coagulation离子交换ion exchange萃取extraction缓冲溶液buffer solution氧平衡模式(氧垂曲线)oxygen balance model 吸收剂(吸附剂)absorbent活性炭active carbon氧化剂oxidant还原剂reductant胶团micelle胶体溶液colloidal solution脱硫剂desulfurization agent电渗析electrodialysis萃取剂extracting agent过滤filter絮凝剂flocculant;flocculating agent无机絮凝剂inorganic flocculant有机高分子絮凝剂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 中和法neutralization反渗透膜reverse osmosis membrane硅胶silica gel蒸汽蒸馏steam distillation超滤膜ultrafilter membrane灵敏度sensitivity准确度accuracy精密度precision可靠性reliability检测限detection limit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偶然误差accidental error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采样误差sampling error标准溶液standard solution标准物质standard substance允许误差allowable error允许浓度allowable concentration微量分析microanalysis痕量分析trace analysis现场分析in—situ analysis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水质分析water quality analysis比色分析colorimetric analysis沉降分析sedimentation analysis自动分析automatic analysi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原子荧光光谱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原子荧光光谱仪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电化学分析法electrochemical method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气相色谱分析gas chromatography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采样器sampler大气采样器air sampler底泥采样器sediment samplerpH计pH meter湿度计hygrometer固定大气污染源stationary sources of air4pollution移动大气污染源mobile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固定式水污染源stationary sources of water pollution移动式水污染源mobile sources of water pollution污染负荷pollution load污染源调查survey of pollution sources无污染工艺pollution-free technology无污染装置pollution-free installation污染物总量控制total amount control of pollution水质参数water quality parameter水温water temperature色度color index透明度transparency混浊度turbidity硬度hardness感官污染指标sensuous pollution index毒理学污染指标physical pollution index化学污染指标chemical pollution index细菌学污染指标bacteriological pollution index毒理学污染指标toxicological pollution index 城市污水municipal sewage生活污水domestic sewage工业废水industrial wastewater常规分析指标index of routine analysis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过程监测course monitoring污染物排放标准pollution discharge standard 总量排放标准total amount of pollution discharge standard优先监测priority monitoring环境优先污染物environmental priority pollutant总固体total solids可吸入微粒(可吸入尘和飘尘)inhale particles 浊度计turbidimeter实验室质量控制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空白实验值blank value平行样duplicate samples再现性(重现性)reproducibility重复性repeatability回收率recovery rate检出限detection limit冷原子吸收法cold—vaporatomic absorption method紫外吸收光谱法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重量分析gravimetric analysis内标法internal marker method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定量分析quantitive analysis试样前处理pre—treatment均值mean value标准差standarderror方差variation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随机误差random error有效数字valid figure农药残留分析pesticide residue analysis排污收费effluent charge室内空气污染indoor air pollution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水土保持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水土流失soil erosion土壤修复soil—remediation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光降解photodegradation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总量收费total quantity charge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土壤采样soil pollution环境物理学光辐射(光)visible radiation 红外线infrared ray紫外线ultraviolet ray灭菌灯bactericidal lamp 光污染light pollution噪声污染noise pollution混响reverberation听力损失hearing loss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5饱和度saturation ratio冷凝condensation露点温度dew point temperature 热辐射thermal radiation比热specific heat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通风ventilation环境工程学环境污染综合防治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环境功能区划environmental function zoning 稀释比dilution ratio迁移transfer紊流扩散turbulent diffusion氧亏(亏氧量)oxygen deficit复氧reaeration溶解氧下垂曲线dissolved—oxygen sag curve 饱和溶解氧saturated dissolved无污染燃料pollution—free fuel燃烧combustion空气-燃料比air-to—fuel ratio烟气分析analysis of flue gas煤的综合利用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al 脱硫desulfurization除尘效率particle collection efficiency分割粒径cut diameter for particles压力损失(压力降)pressure drop机械除尘器mechanical collector重力沉降室gravity settling chamber惯性除尘器inertial dust separator旋风除尘器cyclone collector回流式旋风除尘器reverse-flow cyclone collector直流旋风除尘器straight-through cyclone collector多管旋风除尘器multiple cyclone collector过滤除尘器filter袋式除尘器bag house滤料filtration media气布比air—to—cloth ratio机械振动清灰袋式除尘器bag house with shake cleaning逆气流清灰袋式除尘器bag house with reverse-flow cleaning脉冲喷吹清灰袋式除尘器bag house with pulse-jet cleaning静电除尘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ESP) 电晕放电corona discharge驱进速度drift velocity集尘极collecting electrode板间距distance between collecting electrodes 电极清灰removal of collected particle from electrodes宽间距静电除尘器wide spac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高压脉冲静电除尘器pulse charging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湿式静电除尘器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双区静电除尘器(两段式电除尘器)two-stag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湿式除尘器wet collector of particulates重力喷雾洗涤器gravitational spray scrubber 旋风洗涤器centrifugal scrubber中心喷雾旋风洗涤器]cyclone spray scrubber 泡沫洗涤塔foam tower scrubber填料床洗涤器packed bed scrubber文丘里洗涤器venturi scrubber双膜理论two—film theory气膜控制gas film control液膜控制liquid film control穿透曲线break through curve催化剂catalyst催化剂中毒poisoning of catalyst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FGD)湿法脱硫wet process of FGD石灰-石灰石法脱硫desulfurization by lime and limestone氨吸收法脱硫ammonia process of FGD干法脱硫dry process FGD吸收法控制氮氧化物control of NO x by absorption水吸收法脱氮control of NO x by absorption process with water酸吸收法脱氮control of NO x by absorption process with acid碱吸收法脱氮control of NO x by absorption process with alkali6吸附法控制氮氧化物control of NO x by adsorption分子筛吸附法脱氮control of NO x by adsorption process with molecular sieve硅胶吸附法脱氮control of NO x by adsorption process with silica gel气体生物净化biotreatment of gaseous pollutant生物过滤器biofilter汽车尾气污染pollution of automobile exhaust gal生物脱臭biotreatment of odor集气罩capture hood烟囱有效排放高度effective height of emission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矿山废水mining drainage电镀废水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给水处理厂water treatment plant污水处理厂wastewater treatment给水(污水)处理构筑物water (sewage)treatment structure污水集水井swage joining well废水调节池wastewater flow equalization basin格栅grill筛网grid screen沉砂池grit settling tank曝气沉砂池aeration grit settling tank平流式沉砂池horizontal grit settling tank立式圆形沉砂池vertical circular grit settling tank圆形周边运动沉砂池circular perimeter flow grit settling tank重力排砂grit discharge by gravity水力提升排砂grit discharge with hydraulic elevator水力旋流器hydraulic cyclone沉淀池settling tank重力沉淀池gravity settling tank 浓缩式沉淀池thickening settling tank斜板(斜管)沉淀池sloping plank(pipe)settling tank辐流式沉淀池radial settling tank平流式沉淀池horizontal settling tank竖流式沉淀池vertical settling tank悬浮污泥澄清池suspended sludge clarifier脉冲澄清池pulse clarifier水力循环澄清池hydraulic circulating clarifier竖流折板絮凝池vertical table flap flocculating tank机械搅拌絮凝池mechanical mixing flocculating tank 颗粒自由沉降particle free sediment 絮凝沉降flocculation sedimentation 拥挤沉降hinderedsedimentation气浮池floatation basin加压溶气气浮法pressure dissolved—airfloatation微电解法micro electroanalysis过滤池filter重力过滤法gravity filtration process 压力过滤法pressure filtration process 真空过滤法vacuum filtration process 快滤池rapid filtration慢滤池slow filtration接触滤池contact filter双向滤池bidirectional filter双层滤料滤池double layer filter无阀滤池non—valve filter虹吸滤池siphonfilter压力滤池pressure filterV型滤池aquazur V-filter砂滤sand filtration微滤机microstrainer滤池冲洗强度backwashing intensity of filter 滤层filter material layer滤料承托层holding layer for filter material 斜板隔油沉淀池oil trap with slope plank冷却塔cooling tower湿式氧化法wet oxidation process反应池reaction basin叶轮搅拌器turbine mixer膜分离法membrane separation method半渗透膜semi-permeable membrane电渗析electrodialysis反渗透reverse osmosis离子交换膜ion exchange membrane萃取extraction汽提stripping7吹脱法blow—off method臭氧氧化法ozonation臭氧发生器ozonator磁分离法magnetic isolation method光催化氧化optical catalysis oxidation软化水处理softening water treatment石灰-纯碱软化法lime-sodium carbonate softening method废水好氧/厌氧处理biological aerobic/anaerobic treatment of wastewater微生物内源代谢microorganism intrinsic metabolism微生物合成代谢microorganism synthetic metabolism基质分解代谢substrate degradation metabolism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回流污泥return sludge剩余污泥surplus sludge初次沉淀池primary sedimentation basin 曝气池aeration推流式曝气池plug—flow aeration basin完全混合曝气池completely mixed aeration basin二次沉淀池secondary sedimentation basin污泥沉降比sludge settling ratio污泥容积指数sludge velum index污泥负荷volume loading 普通活性污泥法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分段曝气法step aeration method延时曝气法extended aeration method加速曝气法accelerant aeration method深井曝气法deep well aeration method纯氧曝气法oxygen aeration method鼓风曝气装置blast aerator 扩散曝气设备diffusion aerator射流曝气设备efflux aerator机械曝气装置mechanical aerator表面曝气装置surface aerator曝气时间aeration time污泥龄sludge age活性污泥培养activated sludge culture活性污泥驯化domestication of activated sludge粉末炭活性炭法powdered carbon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污泥膨胀sludge bulking生物滤池biological filter高负荷生物滤池high—loading biological filter水力负荷hydraulic loading有机负荷organic loading塔式生物滤池tower biological filer生物转盘biological rotating disc生物流化床biological fluidized bed活性生物滤池activated biofilter化粪池septic tank污水硝化脱氮处理nitroge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by nitrification污水反硝化脱氮处理nitroge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by denitrification污水硝化-反硝化脱氮处理nitroge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by nitridenitrification土地处理系统land treatment system氧化塘oxidation pond好氧塘aerobic pond兼性塘facultative pond厌氧塘anaerobic pond曝气氧化塘aerated oxidation pondICEAS intermittent cyclic extended aeration system间歇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DAT—IAT工艺demand aeration tankintermittent aeration tank system(需氧池-间歇池)A1/O工艺anoxic/ oxicA2/O工艺anaerobic oxicPhostrip工艺phostriop processBardenpho工艺Bardenpho processPhoredox工艺Phoredox processUCT工艺university of capetownVIP工艺Virginia initiative plant厌氧生物滤池(AF)anaerobic filter厌氧接触法anaerobic contactprocess厌氧生物转盘anaerobic biological rotating disc两相厌氧消化two—phase anaerobic digest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eries batch reactor氧化沟oxidation ditch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MSBR modifi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8消毒disinfection灭菌sterilization加氯机chlorinator氯化消毒chlorization disinfection漂白粉消毒disinfection by bleaching powder 紫外线消毒disinfection with ultraviolet rays 加氯消毒disinfection by chlorine液氯liquified chlorine gas需氯量chlorine demand余氯chlorine residual游离性余氯free chlorine residual化合性余氯combined chlorine residual折点加氯chlorination breakpoint过氧化氢消毒disinfection by hydrogen peroxide除味taste removal除臭odor removal脱色decoloration生污泥undigested sludge熟污泥digested sludge污泥处置disposal of sludge污泥综合利用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ludge真空过滤法vacuum flotation process污泥浓缩sludge thickening污泥消化sludge digestion污泥脱水sludge dewatering污泥干化sludge drying污泥焚烧sludge incineration真空过滤机脱水dewatering by vacuum filter 板框压滤机脱水dewatering by plate frame press filter辊轧式脱水机脱水dewatering by roll press 带式压滤机脱水dewatering by belt press filter离心式脱水机脱水dewatering by centrifuge 中温消化处理middle temperature digestive treatment高温消化处理high temperature digestive treatment污泥堆肥发酵处理sludge composting and fermentation污泥浓缩池sludge thickener 污泥消化池sludge digestion tank污泥产气率gas production rate of sludge污泥干化场sludge drying bed固体废物solid wastes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s城市生活垃圾堆放处置法dumping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法sanitary landfilling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法inciner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城市生活垃圾分类sorting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城市生活垃圾收集colle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垃圾收费refuse taxing废电池used battery有毒有害工业固体废物toxic industrial wastes医疗废物health care wastes堆肥composting填埋场landfill渗滤液leachate treatment焚烧炉incineration furnaces助燃空气系统air injection system余热利用heat utilization焚烧灰渣ash水泥固化技术cement solidification石灰固化lime solidification沥青固化技术asphalt solidification固体废物预处理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solid wastes破碎crushing of solid wastes筛分screening of solid wastes风力分选wind separation放射性固体废物radioactive solid waste声级计sound level meter消声室anechoic room; anechoic chamber; dead room混响室reverberation room隔声sound insulation吸声muffler环境医学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ygiene 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9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地方病endemic disease氟斑牙dental fluorosis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致癌物carcinogen变异variation病原体pathogen抗体antibody抗原antigen突变mutation病毒virus蓄积器官storage organ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致癌作用carcinogensis摄入量intake dose吸收量absorbed dose卫生标准health standard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permissibleconcentration致死量lethal dose半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D50)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恶臭offensive odor协同作用synergism拮抗作用antagonism因果关系cause—effect relationship相关关系correlation阈限值threshold limit value(TLV)高危人群population at high risk易感人群susceptible population环境管理学环境管理学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cience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al ethics环境质量管理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环境适宜度environmental suitability环境区划environmental zoning环境预测environmental forecasting环境质量评价environmental quality evaluation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环境规划environmental planning环境决策分析environmental decision analysis 总量控制total discharge control of pollutant 浓度控制concentration control排污收费effluent charge排污申报登记declara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pollutant discharge排污许可证permit for pollutant discharge生物安全biosafety环境监察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环境宣传教育environmental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环境意识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环境质量报告书report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report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公众意见听证会public hearing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principle of giving priority to pollution prevention, combi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integrated control全面现划、合理布局原则principle of overall planning and rational layout谁污染谁治理polluter—treats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原则principle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turning harm into good谁开发谁保护explorer-protects协调发展原则principl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l city全国生态示范区national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area环境信息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环境管理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0环境专家系统environmental expert system 环境监测environment monitoring环境标志environmental label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环境审计environmental audit产品生命周期life cycle of product环境法学环境法学science of environmental law环境保护法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公害法public nuisance law环境行政法规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f environment环境部门规章departmental rules of environment污染物排放标准pollutant discharge standard “三同时”制度three simultaneity system排污审报登记制度declaration and registration system of pollution discharge排污许可证制度permit system of pollutant discharge排污收费制度system of effluent限期治理制度system of eliminating and controll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ithin a prescribed time现场检查制度system of on—site inspection 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制度syst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 report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 from environmental noise《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y solid waste《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national eco-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plan《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national compendium on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urface water地下水质量标准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农业灌溉水质标准standard for irrigation water quality污水综合排放标准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integrated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环境经济学循环经济模式circular economy type牧童经济the shepherd economy3R原则the rules of 3R(reducing, reusing,recycling)生态经济学eco-economics共有资源common resources外部经济性external economics外部不经济性external diseconomics外部成本external cost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粗放经营extensive management集约经营intensive management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公平equity代际补偿compensation between generations绿色国民帐户green national account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环境保护贸易政策trade policy for11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绿色壁垒green tariff barrier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ion(GNP)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ion(NNP)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环境污染弹性系数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lasticity回收率reuse rate物质平衡material balance物料衡算material balance counting影子价格shadow price现行价格present price贴现discount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运行费用operation cost城市气化率urban population ratio of used gas 城市绿化覆盖率urban green cover ratio环境效益environmental benefit成本效益分析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环境费用environmental cost排污权交易marketable pollution permits生态足迹the ecological footprint环境税environmental tax资源资产assets of resource资源产权property right of resource最低安全标准minimum standard of security 代际公平equality between generation末端控制terminal control公地的悲剧tragedy of the public pasture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直接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direct pollutant generation/discharge coefficient累积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cumulate pollutant generation/discharge coefficient排污收费charge from discharge pollutant污染者负担原则polluter pay principle资源税resource tax人口出生率population birth rate人口死亡率population mortality rate人口自然增长率population nature growth rate人口计划生育率population planning fertility rate平均寿命average life人口年龄金字塔population age pyramid人口老化population aging人口过剩over—population人口爆炸population explosion计划生育family planning人口统计population statistics人口普查population census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目标objectiv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多学科环境教育课程模式multi-disciplinary mode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跨学科环境教育模式inter—disciplinary mode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中学环境教育大纲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tandard for secondary school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desig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ivity野外环境教育基地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ield base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环境意识environmental awareness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environmental educators initiative of china12。
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https://img.taocdn.com/s3/m/51ecf129cfc789eb172dc8f5.png)
• 1.水体自净
• ———自然净化 自然净化 • 物理作用:稀释、沉淀 物理作用:稀释、 • 生物作用:生物降解(食物链) 生物作用: 食物链) (强) (强) • 化学作用:日光、氧气等对污染物的分解 (弱) 化学作用:日光、氧气等对污染物的分解
阳光 ↓ 轮虫、 一级生产者 → 原生动物 → 轮虫、浮游甲壳动物 → 鱼→ 其他动物 异养细菌 废物、 废物、排泄物
污化系统将污染水体划属为不同的污染带类型。分 分 污化系统
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 污带、 中污带、 中污带、
多污带
类型 河 流 流 向 多污带 外观 BIP 生物特征
1.暗灰色, 很浑浊, 含 .暗灰色,很浑浊, 1. 种类很少,厌氧菌和 . 种类很少, 兼性厌氧菌种类多, 大 量 有 机 物 , BOD 兼性厌氧菌种类多,数 量大, 高,溶解氧极低( 或 量大,每毫升水含有几 亿个细菌。 无),为厌氧状态。 ,为厌氧状态。 亿个细菌。有能分解复 杂有机物的菌种, 2.在 有 机 物 分 解 过 程 . 杂有机物的菌种,硫酸 60~100 还原菌、产甲烷菌等。 中,产生 H2S、C02 和 、 还原菌、产甲烷菌等。 等气体。臭味。 CH4 等气体。臭味。 2. 无显花植物,鱼类绝 . 无显花植物, 3.水底沉积许多由有机 . 迹。 3. 河底淤泥中有大量寡 . 和无机物形成的淤 水面上有气泡。 毛类(颤蚯蚓 动物。 颤蚯蚓)动物 泥。水面上有气泡。 毛类 颤蚯蚓 动物。*
• 通常使用的是BIP指数。 通常使用的是 指数
B.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 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
河流污染中氧浓度昼夜变化示意图 • 为什么不同的净化程度昼夜变化幅度不同? 为什么不同的净化程度昼夜变化幅度不同? • 氧浓度高低与细菌含量有关,昼夜变幅与藻类数量有关, 氧浓度高低与细菌含量有关,昼夜变幅与藻类数量有关, 因此与 有关。 因此与P/H或BIP有关。 或 有关
水的自净能力
![水的自净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16fa31552b160b4e767fcfbb.png)
水的自净能力一、简介:污染物投入水体后,使水环境受到污染。
污水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过程(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 。
污染物投入水体后,使水环境受到污染。
污水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过程(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 。
有机的自净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易被氧化的有机物所进行的化学氧化分解。
该阶段在污染物进入水体以后数小时之内即可完成。
第二阶段是有机物在水中微生物作用下的生物化学氧化分解。
该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随水温、有机物浓度、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等而不同。
一般要延续数天,但被生物化学氧化的物质一般在5天内可全部完成。
第三阶段是含氮有机物的硝化过程。
这个过程最慢,一般要持续一个月左右。
二、特征:废水或污染物一旦进入水体后,就开始了自净过程。
该过程由弱到强,直到趋于恒定,使水质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全过程的特征是:1)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在连续的自净过程中,总的趋势是浓度逐渐下降。
2)大多数有毒污染物经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转变为低毒或无毒化合物。
3)重金属一类污染物,从溶解状态被吸附或转变为不溶性化合物,沉淀后进入底泥。
4)复杂的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不论在溶解氧富裕或缺氧条件下,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和分解。
先降解为较简单的有机物,再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3)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的运动过程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立即发生...
![3)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的运动过程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立即发生...](https://img.taocdn.com/s3/m/4127324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4.png)
1)水体污染与自净水体污染(water body pollution):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使水和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广义的是指受污染的水体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狭义的是指水体中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而使水质净化的作用。
影响水体净化过程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的地形和水文条件,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水温和复氧状况,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等。
水体自净机理包括沉淀、稀释、混合等物理过程,氧化还原、分解化合、吸附凝聚等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以及生物化学过程。
各种过程可同时发生、相互影响。
水体自净作用可分为三类:(1)物理自净。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不溶性固体逐渐沉至水底形成污泥;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则因混合稀释而逐渐降低浓度。
(2)化学自净。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络合、氧化还原、沉淀反应等而得到净化。
如在一定条件下水中难溶性硫化物可以氧化为易溶性的硫酸盐。
(3)生物自净。
在生物的作用下,污染物的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直至消失。
例如,悬浮和溶解在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在需氧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为简单、稳定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硝酸盐和磷酸盐等,使水体得到净化。
一般说来,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在水体自净中占主要地位。
对有机物来说,生物自净作用是最重要的。
水体自净作用可以在同一介质中进行,也可在不同介质之间进行。
例如,河水自净过程大致如下:当污水进入河流之后,首先是混合稀释、扩散,以及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和吸附有污染物的固体沉入水底,使水中污染物浓度下降;水的最终净化主要靠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把污染物质作为营养源,通过生物化学过程,把复杂化合物变成简单化合物,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
环境工程学 水体自净
![环境工程学 水体自净](https://img.taocdn.com/s3/m/642322e8551810a6f524862a.png)
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水体基本上或完全的恢复到原来状态,这个自然净化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解决废水问题的主要原则:1改革生产工艺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减少废物排放量2重复利用废水3回收有用物质4对废水进行妥善处理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物理法(分离悬浮态污染物质)、化学法(处理溶解性污染物质和胶体物质)、生物法(使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水中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方法:物理处理法:筛滤截留、重力沉降、离心分离沉砂池(以重力沉降为基础):功能:去除水中砂粒、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杂质。
同时去除少量较大、较重的有机杂质类型: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离心分离:原理:借助离心力分离水中悬浮颗粒沉淀:类型:自由沉降、絮凝沉降、拥挤沉降、压缩沉降理想沉淀池:1沉淀池中各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流速相同2在沉降过程中悬浮颗粒以等速下降,颗粒水平分速度等于水流速度3悬浮颗粒落到池底后不再浮起就认为已被除去普通沉淀池的形式:平流式、竖流式、辐射式斜板斜管沉淀池的优缺点:优点:处理能力较强和生产能力大缺点:1池体积小易产生泛泥现象导致出水水质恶化2水流停留时间短,耐冲击负荷能力差3由于斜板间距或斜管管径小,易在板间或管内积泥,需定期用高压水冲刷4斜管上部易滋生大量藻类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混凝剂:水处理过程中把为使胶体微粒脱稳沉淀而投加的电解质称为混凝剂(常用铁盐铝盐)过滤机理:1阻力截留2重力沉降3接触絮凝滤料要求:1有足够的机械强度2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3有适宜的级配(就是滤料的粒径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各种粒径的滤料数量之比例)和足够的孔隙率配水系统:1大阻力配水系统:为克服配水的不均匀性,常增大整个配水系统布水孔眼的阻力,降低由于距离不同而引起的水头损失的差异在总水头损失中的比例。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a4168583d049649b6658b3.png)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6、一次污染物2、环境介质7、二次污染物3、环境因素8、原生环境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9、次生环境5、内分泌干扰物10、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1、生物多样性13、可持续发展12、清洁生产二、问答题1、简述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2、简述环境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2.生态系统(ecosystem)3.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4.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5.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6.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7.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8.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9.联合毒性作用(joint toxic effect)10.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11.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12.增强作用(potentiation)13.拮抗作用(antagonism)14.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15.易感人群(susceptible group)16.环境应答基因(environmental response gene) 17.必需微量元素(essential trace element)18.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19.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21.先天畸形(congenital malformation)22.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2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4.内剂量(internal dose)25.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26.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27.生物标志(biomarker)28.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29.致癌强度系数(carcinogenic potency factor)二、问答题1.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在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上有何意义?2.什么是环境物质的迁移和转化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发生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的暴露会产生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https://img.taocdn.com/s3/m/bacc6f5777232f60ddcca1a9.png)
一、名词解释水体自净: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自由沉淀:废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不高,而且不具有凝聚的性能,在沉淀过程中,固体颗粒不改变形状,也不互相粘合,各自独立地完成沉淀过程。
絮凝沉淀:是颗粒物在水中作絮凝沉淀的过程。
在水中投加混凝剂后,其中悬浮物的胶体及分散颗粒在分子力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絮状体且在沉降过程中它们互相碰撞凝聚,其尺寸和质量不断变大,沉速不断增加。
区域沉淀:区域沉淀的悬浮颗粒浓度较高,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降。
压缩沉淀:此时浓度很高,固体颗粒互相接触,互相支承,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隙的液体被挤出界面,固体颗粒群被浓缩。
污泥容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 计),SVI=SV30/MLSS。
活性污泥: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各种生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等无机物所形成的污泥状的絮凝物。
有良好的吸附、絮凝、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性能。
水环境容量:在一定水环境质量要求下,对排放于其中的污染物所具有的容纳能力。
软化除盐:降低水的硬度,降低水的含盐率BOD: 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COD: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以氧的mg/L表示。
混合液悬浮固体: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浓度的质量。
污泥龄(SRT):在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间。
氧垂曲线:表示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中溶解氧含量沿河道的分布呈下垂状曲线。
硝化反应:在硝化剂的作用下,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的过程。
离子交换:不溶性离子化合物上的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其他同性离子的交换反应。
表面负荷:表示沉淀池表面积每平方米所承担的水流量。
水体自净概念
![水体自净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1acad5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f.png)
水体自净概念水体自净概念水体自净是指水体通过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使污染物质逐渐降解、转化和消失,达到恢复水体生态环境的目的。
水体自净是一种重要的生态修复手段,也是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
一、水体自净的原理(1)物理过程: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会随着水流运动而分散和稀释,并在沉积、过滤等过程中被去除。
(2)化学过程:水中污染物质会与氧气、微生物等发生化学反应,降解成无害物质。
(3)生物过程:微生物在水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能够分解有机污染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无机盐类和二氧化碳等无害成分。
二、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1)温度:温度越高,微生物活动越旺盛,降解速度也会加快。
(2)溶解氧:溶解氧充足时,微生物能够更好地进行代谢活动,从而促进水体自净。
(3)光照:光照可以促进水中植物的生长,增加水中氧气含量,从而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4)污染物质种类和浓度: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质对水体的影响不同,浓度越高,水体自净能力越弱。
三、水体自净的适用范围(1)适用于轻度污染的水体:轻度污染的水体通常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通过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可达到恢复水体生态平衡的目的。
(2)适用于小面积污染:小面积污染通常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和生态修复措施来解决。
(3)适用于非常规污染物质:对于一些难以处理的非常规污染物质,如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需要采取其他治理手段。
四、水体自净与人工治理相结合虽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和排放物已经超出了自然界承受的范围,导致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因此,水体自净只能是治理水体污染的一个方面,还需要采取人工治理手段来加强治理效果。
五、水体自净的意义(1)保护生态环境:水体自净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可以恢复水体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2)维护水资源: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通过加强水体自净和治理,可以保护和维护水资源。
(3)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健康的自然资源,通过水体自净和治理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体自净PPT精选课件
![水体自净PPT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dcba06376baf1ffc4fad4a.png)
第二章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1
2.1 水体及水体环境条件
2.1.1 水体概念 2.1.1.1 水体(水环境)的概念
31
以上成的而不是自然因 素造成的;
污染造成了水,水体底泥的物化性质以及生 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降低了使用价值。
2.2.2 不同天然水体的污染特点:
1. 河流污染特点: 1)属污染物易于搬运的开放型
污染物质在河流中运移的方式主要是随流运动 及扩散运动。
19
1)生产者/亦称自养者(Producer/Autotrophs )
是指水体中的绿色植物。它们可以依靠体内叶绿素 的特殊功能—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将水中简单无机 物(CO2,H2O)化合成有机物质(碳水化合物),同时释 放出氧气。
CO2 H 2O 叶绿素光合作用 (CH 2O) O2
其中,(CH2O)代表合成的以 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有机物。
20
2)消费者 /亦称异养者(Consumer / Heterotrophs)
是指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在水体中靠吞食其他生物来 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生物。
消费者按其食性及取得食物先后次序分为若干等级: 初/第一等级消费者:草食动物; 次/第二等级消费者:第一级肉食动物; 第三级消费者:第二级肉食动物; 以此类推:……(一般不超过4~5级)。
冷水层
深
构成湖水下层, 度
4℃
是一个接近于 4 ℃ (m)
(39℉)的冷水层。 冬
(完整)环境卫生学 全名词解释
![(完整)环境卫生学 全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4390aa8be23482fb5da4cd1.png)
(完整)环境卫生学 全名词解释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
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是指具有类似激素作的健康效应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
植物和(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而且不应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过程,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人体健康。
(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称为生态系统服务.化学性、生物性因素)对人体的作用,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即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出现高端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以几何级数的倍数高于低端生物体的现象。
定性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的相关关系称为剂量-反应关系。
的相关关系。
有一定毒性,但当二者同时进入机体时,则可使后者的毒性大为增强,此种作用称为增强作用.感的人群。
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
面的点被称为“烟波着陆点”。
一般认为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排出高度10—20倍,颗粒物的着陆点更接近烟囱..(完整)环境卫生学全名词解释化,干空气团每上升100m , 气团内温度下降0。
986℃。
NOX)VOCs)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大气污染事件。
程,主要有3种方式:扩散和沉降、发生氧化综合反应、被植物吸附和吸收。
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https://img.taocdn.com/s3/m/d7b51749b307e87101f696a4.png)
** 有关生物的形态见下图天蓝喇叭虫、椎尾水 轮虫、栉虾。
天蓝喇叭虫
椎尾水轮虫
栉虾
β中污带
类型 河 流 流 向 外观 BIP 生物特征 1. 细菌数量减少,每毫 升水只有几万个。 2. 藻类大量繁殖,水生 植物出现。*** 3. 原生动物有固着型纤 毛虫如:独缩虫、聚缩 虫等活跃,轮虫、浮游 甲壳动物及昆虫出现。
4.水体自净指标综合应用——污化系统
较洁净水体(可使用)——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 化分(共Ⅴ类)
劣Ⅴ类的水体(无使用价值)——用污化系统划分, 依据上述判断指标。
污化系统将污染水体划属为不同的污染带类型。多污 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
多污带
类型 河 流 流 向 多污带 外观 BIP 生物特征 1. 种类很少,厌氧菌和 兼性厌氧菌种类多,数 量大,每毫升水含有几 亿个细菌。有能分解复 杂有机物的菌种,硫酸 还原菌、产甲烷菌等。 2. 无显花植物,鱼类绝 迹。 3. 河底淤泥中有大量寡 毛类(颤蚯蚓)动物。*
1. 暗灰色, 很浑浊, 含大 量有机物,BOD 高, 溶解氧极低(或无),为 厌氧状态。 2. 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 60~100 产生 H2S、C02 和 CH4 等气体。臭味。 3. 水底沉积许多由有机 和无机物形成的淤泥。 水面上有气泡。
注:*颤蚯蚓属后 生动物,与陆地上 的蚯蚓从体态和习 性上都十分相似, 他们也是环节动物, 栖息于水底污泥中, 与蚯蚓类似吞食污 泥故俗称水蚯蚓, 与蚯蚓不同的是, 他们体表多毛。
α中污带
类型 河 流 流 向 外观 BIP 生物特征 1. 生物种类比多污带稍 多。细菌数量较多,每 毫升水约有几千万个。 2. 出现有蓝藻、裸藻、 绿藻,原生动物有天蓝 喇叭虫、美观独缩虫、 椎尾水轮虫、臂尾水轮 虫及栉虾等。** 3. 底泥已部分无机化, 滋生了很多颤蚯蚓。
浅谈水体自净
![浅谈水体自净](https://img.taocdn.com/s3/m/da9875a50029bd64783e2c54.png)
浅谈水体自净姓名:##学号:1007###班级:基础工程1007班指导老师:***浅谈水体自净作者:##摘要:水乃万物之源没有水的参与所有的生命迹象都会停止。
有人说氧气是生命最不可能缺少的生存必备条件,但是学过生物的人都知道自然界中有着一类可以在无氧气的条件下生存的生命——厌氧菌,但是厌氧菌的体内却是含水的倘若加热失水后一样会死亡。
还有人体的大部分其实都是由水构成的,可见水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从某些意义上来说水的质量直接决定生命的质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的以牺牲环境来换取GDP由此水体质量难以保障,但水体自身也拥有一定的自净功能,这也是以往数千年来虽然人们也在向水体里排放污染但水体却一直维持一个平衡水体并没有崩溃的原因。
关键字:自净定义,自净特征,自净方式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向自然界水体中排放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已成事实无法避免,但倘若我们正确学习并掌握了水体自净的规律向水体的排放争取能在水体自净的范围之内的话那样给水的循环利用将带来大大的便利同时又能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造福于子孙后代。
1、水体自净的定义污染物投入水体后,使水环境受到污染。
污水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过程(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 y) 。
水体自净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定义指受污染的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狭义的定义指水体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而使得水体得以净化的过程。
有机的自净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易被氧化的有机物所进行的化学氧化分解。
该阶段在污染物进入水体以后数小时之内即可完成。
什么是水体自净
![什么是水体自净](https://img.taocdn.com/s3/m/726f0ed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8.png)
什么是水体自净第七章1、什么是水体自净?怎样理解水环境容量?怎样理解水污染的概念?(1)水体能够在其环境容量的范围以内,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自然降低,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2)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对污染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既所谓的环境容量。
(3)水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了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2、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1)点污染源: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2)面污染源(3危害: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致癌作用、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间接影响。
3、水体的主要污染物有那些?污水的水质指标包括那些内容?(1)悬浮物、耗氧有机物、植物性营养物、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酸碱污染、石油类、放射性物质、热污染、病原体。
4、水污染防治对策有那些?效果如何?(1)“防”,污染源的控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治”,废水无害化(3)“管”,管理控制对策5、污水处理技术包括那些类型废水的物理处理法、废水的化学处理法、废水的生物处理法6、大气污染源有哪几种?主要污染物有那些?(1)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2)颗粒污染物、气态污染物7、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对颗粒物的治理方式有那些?可以通过改变燃料结构、改进燃烧方式、安装除尘装置8、治理气态污染物的主要方式有那些?SO2和NO某的治理、汽车尾气的治理9、汽车尾气污染与气态污染物的异同?常用的治理方式有那些?10、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主要的危害是什么?主要是CO2的增加。
主要危害:危害自然生态系统、威胁人类的食品供应和居住环境。
11、酸雨的主要类型是哪些?它产生的原因与主要危害是什么?(1)主要有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2)主要是工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https://img.taocdn.com/s3/m/efc82716a76e58fafab0033d.png)
水体污染与自净
水体的概念
水体——一般是指地面水与地下水的总称,在环境学领域中, 水体的概念是指地球上的水及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 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综合自然体, 而水只是水体中的一部分。
在水环境污染研究中,区分“水”和“水体”的概念,是十 分重要的。
例如:重金属污染物易从水中转移到底泥中,水中的重金属浓度一般都 不高,如果只着眼于水,似乎并未受到污染,但从水体来看,可能受 到严重的污染,使该水体成为长期的初生污染源。
水体污染与自净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等 水体后,使其水质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 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 并达到了影响人类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影响生态平衡的现 象。 自然污染—自然界自行向水体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 水体污染 影响的现象,如岩石的风化水解、大气降水 人为污染—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对水体的污
染,对水体造成较大危害的现象,包括工业 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水的排放等。
水体污染与自净
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 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 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现象就称为“水体自 净作用”。
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 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有:水体的地形和水文条件;水中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水温和复氧状况;污染物的性质和 浓度。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后使其水质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并达到了影响人类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影响生态平衡的现自然污染自然界自行向水体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水体污染影响的现象如岩石的风化水解大气降水人为污染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对水体的污染对水体造成较大危害的现象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水的排放等
第十三章 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讲解
![第十三章 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3f1d0b4d0d233d4b14e69a4.png)
第一阶段 化学氧化分解,历时数小时。
有机物的
自净过程 第二阶段 生物化学氧化分解一般要延续数日。
分三阶段
第三阶段 含氮有机物的硝化过程,延续一月左右。
①浓度逐渐降低;
水
②毒性降低;
体
自 ③重金属可沉淀至底泥或进入食物链;
净
过 ④复杂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程
⑤不稳定的转变为稳定的化合物;
的
特 ⑥初期,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到达最低点后又缓慢上升,并逐渐恢复正常;
(1)竖向混合阶段 污染物排入河流后因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
作用逐步向河水中分散,从排放口到深度上达到浓 度分布均匀。
(2)横向混合阶段 当深度上达到浓度分布均匀后,在横向上还存在
混合过程。经过一定距离后污染物在整个横断面达 到浓度分布均匀。
(3)断面充分混合后阶段 在横向混合阶段后,污染物浓度在横断面上处处
代谢的极限速度
3.自净的过程
水体自净过程大致如下
a.污水排入河流的混合过程 b.持久污染物的稀释扩散 物理作用 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体后被水稀释,有机和无机固体沉降到河底; c.非持久污染物的稀释扩散 d.水体的氧平衡
生物作用 好氧菌↑
溶氧↓
溶解氧↑
好氧菌↓
有机物降解
厌氧菌↑ 自然溶氧、藻类产氧
• 污水排入河流的混合过程
因各种水生生物需要不同的生存条件,故在各个带中 可找到不同的代表性指示生物,这些指示生物包括细 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微生物,以及轮虫、浮 游甲壳动物、鱼类及底栖动物等。
根据指示生物的不同,污化系统中的污化带分为多污 带、-中污带、-中污带和寡污带。
多污带(polysaprobic zon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氧DO的变化情况: 当耗氧速率 > 复氧速率时 当耗氧速率 = 复氧速率时 当耗氧速率 < 复氧速率时
溶解氧曲线呈下降趋势 溶解氧曲线最低点,即最缺氧点 溶解氧曲线呈上升趋势
P
该图DO曲线反应了耗氧和复氧的协同作用。
最低点P为最缺氧点。若P点的溶解氧量大于有关规定的 量,从溶解氧的角度看,说明污水的排放未超过水体的 自净能力。若排入有机污染物过多,超过水体的自净能 力,则P点低于规定的最低溶解氧含量(小于3mg/L鱼 类不能生存),甚至在排放点下的某一段会出现无氧状 态,此时氧垂曲线中断,说明水体已经污染。在无氧情
《斯德哥尔摩公约》的附件对持久性的规定是: 在水中的半衰期大于2个月或在土壤中、水体沉 积物中的半衰期大于6个月。
W qVW hqVh
qVw qVh
式中:ρ—排放口下游河水的污染物浓度; ρW,qVw—污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 ρh,qVh—上游河水污染物浓度和流量。
例题: 某河水流量为0.225 m3/s,某持久性污
计算后得 ㏑(
D
/
D0)=
/
- K2 t
D
/
D0
D0
= e- K2
/
t
或
lg ( D / D0) = - K2t D / 其中 K2 = 0.434K2' (复氧常数)
=
10-K2t
在 , , 得上述微分方程的解为:
的初值条件下求
D= - K2 e D0 t
dρD /dt =K1ρL - K2ρD
第十三章 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1.水体自净 (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
水体自净是指受污染的水体由于物理、 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 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 前的状态。这一过程即水体自净。
2.水体自净机理
• 物理作用:稀释、沉淀 • 生物作用:生物降解(食物链) (强) (强)
8. 水体的氧平衡
需氧污染物排入水体后即发生生物化学分解作用,在 分解过程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在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下,河流中的可生 物降解有机物和溶解氧的变化可以用S-P(StreeterPhelps)公式模拟。 S-P模型是研究河流中溶解氧变化的 最早、最简单的耦合模型。它迄今仍得到广泛地应用 (环评),也是研究各种修正模型和复杂模型的基础。 它假设:氧化和复氧都是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 是一个定常数;亏氧的浓度变化仅是水中有机物耗氧和 通过气-液界面的大气复氧的函数。
变为 NH4+、NO2- 和 NO3- ,CO2 与 H2S 含
量减少。
• 细菌数量减少,藻类大量繁殖,轮虫、
甲壳动物和昆虫增加,生根的植物、鱼
类出现。
• 代表性生物:藻类的水花束丝藻、变异
直链硅藻、短棘盘星藻、舟形藻、梭裸
藻 ;原生动物的草履虫、聚缩虫;微型
后生动物的腔轮虫、水蚤。
寡污带(oligosaprobic zone)
(1)竖向混合阶段 污染物排入河流后因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 作用逐步向河水中分散,从排放口到深度上达到浓 度分布均匀。 (2)横向混合阶段 当深度上达到浓度分布均匀后,在横向上还存在 混合过程。经过一定距离后污染物在整个横断面达 到浓度分布均匀。 (3)断面充分混合后阶段 在横向混合阶段后,污染物浓度在横断面上处处 相等。河水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持久性污染物浓 度将不再变化,非持久性污染物浓度将不断减少。
多污带(polysaprobic zone)
• 靠近排污点下游,河水深暗、浑浊,含大量有机 物,BOD高,呈缺氧或厌氧状态,污染严重。有 机物分解产生H2S、NH3,使河水有异味。 • 水生生物种类极少,以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为 主,无鱼类、显花植物等。 • 代表性的指示生物是细菌,且种类多、数量大, 每ml水中可达几亿个,例如硫酸盐还原菌与产甲 烷菌等,此外还有颤蚯蚓、蚊蝇幼虫。
染物 A 浓度为 4.91mg/L, 某厂排入河水的废
水量为 536m3/d(0.006m3/s), 同一持久性
污染物 A 的浓度为 25mg/L 。假设废水与河
水在厂排污口下游 500 米处达到完全混合,
若此河段无其他废水排入,试计算在下游
500米处河水中污染物A的浓度。
解: ρ =
(0.225× 4.91+0.006×25)/
• 化学作用:氧化、还原等对污染物的降解 (弱)
阳光 ↓ 一级生产者 → 原生动物 → 轮虫、浮游甲壳动物 → 鱼→ 其他动物 异养细菌
废物、排泄物 废物、排泄物 人
物理自净
污染物在水体中混合稀释和自然沉淀 过程。混合稀释只能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 度,不能减少其总量。沉淀作用指排入水 体的污染物中含有的微小悬浮颗粒,如重 金属、虫卵等由于流速较小逐渐沉到水底。
河流污染和自净过程图
污 水
自
净
污化系统及其指示生物 污化系统 (也称有机污染系统)是根据水体有机物污染 程度的不同,对水体的一种分类法。当有机污染物排 入河流,在其下游河段的自净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污 化带。 因各种水生生物需要不同的生存条件,故在各个带中 可找到不同的代表性指示生物,这些指示生物包括细 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微生物,以及轮虫、浮 游甲壳动物、鱼类及底栖动物等。 根据指示生物的不同,污化系统中的污化带分为多污 带、-中污带、-中污带和寡污带。
P/H指数
• • • • P:光能自养型生物数量 H:代表异养型微生物数量 P/H指数就是两者的比值, P/H指数反映水体污染和自净程度
BIP指数
• BIP =(无叶绿素的微生物数量)/(全部微生 物数量)≈H/(P+H)×100% • • 污染前 污染 净化开始 持续 结束 • •P/H: 高 下降 最低点 上升 高 • •BIP: 0~8 上升 60~100 下降 0~8
第一阶段 化学氧化分解,历时数小时。
有机物的 自净过程 分三阶段
第二阶段 生物化学
①浓度逐渐降低;
水
体
自 净
②毒性降低; ③重金属可沉淀至底泥或进入食物链; ④复杂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⑤不稳定的转变为稳定的化合物; ⑥初期,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到达最低点后又缓慢上升,并逐渐恢复正常; ⑦有毒的污染物,可使水中生物种群和数量大为减少,随着自净过程,生物种群和数量逐渐回升,趋于正常。
• 河流自净作用完成,有机物完全分解为无机物, BOD极低,溶解氧恢复正常,基本不含H2S,CO2 含量较低,氮元素全部氧化为NO3-。 玫瑰旋轮虫及其它藻类,钟虫、旋轮虫、水生
• 指示生物:鱼腥蓝细菌 、隔板硅藻 、黄群藻 、 植物与鱼类等。
以上污化系统只能反映有机污染的程度,不能 反映有毒废水的污染。
溶解氧
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它是
水生生物主要的生存条件之一。天然水中溶解
氧的含量与大气压力、空气中氧的分压和水温
等因素密切相关。大气压力减小,溶解氧量也
减小。温度升高,溶解氧量也显著下降。水中 含盐量增加,也会使溶解氧量降低。表1列出在 101.3Kp的大气压力下,空气中氧含量20.9%时,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过程:有机氮—氨—亚硝酸根—硝酸根—氮气
6. 持久污染物的稀释扩散
持久性有机物
持久性物质是指化学稳定性强,难于降解转 化,在环境中不易消失,能长时间滞留的物质, 如,重金属、阴离子等,符合这些条件的有机物, 即持久性有机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简称POPs)。
表1 不同温度下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氧mg/L
0
5 10 15 20
14.6
12.8 11.3 10.2 9.2
25 30
8.4 7.6
污染前
溶氧变化:
污染
净化开始
持续
结束
•
稳定
迅速下降
快速增大 缓慢增大
稳定
溶解氧可以用溶解氧测定仪随时测定并迅速地得 出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复氧和耗氧同时进行。溶解氧的
过
程 的
特
征
4.衡量水体污染与自净的指标
提问:用什么指标可 • 水 体 外 观 、 化 学 指标、溶解氧等 以衡量河段水体污染 与自净所处的阶段?
山东小清河
水体外观
• 外观特征:混浊程度、颜色及气味等 • 原 因:水中细菌种类数量、悬浮物种类数量 • • •
污染前 污染 净化开始 持续 结束 外观:无色 暗灰色 灰色 继续变清 无色 澄清透明 很混浊、臭 混浊 浊度下降 澄清透明 水面有泡沫 泡沫减少
(0.225+0.006) = 5.43 mg/L
7、非持久性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降解
d d u Mx K 2 dx dx
2
4KM x ux 0 exp[ (1 1 )] 2 2M x u
式中: u—河水流速; x—初始点至下游x断面处的距离; Mx—纵向分散系数; K—污染物分解速率常数; ρ0—初始点的污染物浓度; ρ—x断面处的污染物浓度。
中污带(-mesosaprobic zone)
• 在多污带下游,有机物量略减少,BOD下 降,河水依然灰暗,溶解氧低,水面上可 有浮沫和浮泥。生物种类增加,细菌数减 少,但每毫升仍有几千万个。
• 代表性的指示生物举例如下:天蓝喇叭虫、 椎尾水轮虫、栉虾、独缩虫、颤藻、小球 藻等。
-中污带(-mesosaprobic zone) • 光合微生物和绿色浮游生物大量出现, 水中溶解氧升高,有机质含量少, BOD 很低,悬浮物进一步减少,有机氮已转
况下,水中有机物因厌氧微生物作用进行厌氧分解,产
生硫化氢、甲烷等,水质变坏,腐化发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