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专制下的启蒙》(人民版)
历史ⅲ人民版6.3专制下的启蒙教案

历史ⅲ人民版6.3专制下的启蒙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2、简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的观点;3、体会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思想家的观点理性主义;启蒙运动的影响【教学方法】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教具】多媒体【课时】1【教学过程】【导入】师:呈现图片“先贤祠”先贤祠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
里面安葬了伏尔泰、卢梭、雨果、巴尔扎克等人。
其中伏尔泰生前遭到统治者迫害,死后也不许葬在巴黎。
1791年,在他逝世13年后,他的遗骨被迁到巴黎的先贤祠。
迁葬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的更多达60万人。
为什么伏尔泰生前生后的境遇不同?是什么使统治者痛恨伏尔泰?答案就在第三节——【三】专制下的启蒙师:呈现【学习目标】1、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2、简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的观点;3、体会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生1:阅读师:其中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观点是小高考的重点师:启蒙的字面意思即是开启蒙昧、改变懵懂状态。
是什么使当时的人们处于一种懵懂状态呢?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要改变这种懵懂状态?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用什么办法克服这种状态呢?第一目:呼唤民主和自由师:呈现【一】呼唤民主与自由【自主学习】1、启蒙运动的时间:_________2、启蒙运动斗争的对象是什么?3、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武器是_________4、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兴起于___国,在___国达到高潮,然后扩展到____、____等国学法指导:快速阅读课本P109,自主完成上述问题,2分钟后小组抢答,其他组别纠正或补充生:斗争的矛头是封建主义师:封建主义包括专制王权、等级特权和宗教神权。
由于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君权神授思想,所以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同时,又批判它的理论基础:宗教神学。
但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批判对象是封建专制制度师:那么启蒙思想家使用什么武器来对抗专制王权?生:理性师:牛顿给了人们伟大的启示:以理性来对抗封建主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师:什么是理性呢?师:呈现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3课专制下的启蒙教案 (20)

《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一、概述:《专制下的启蒙》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专题六,第三节,课时安排1课时。
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此时,人们已从以往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人的理性的崇拜。
理性与自由成为西方这一时期人们追求的最高理想,并构成了西方社会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
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
对欧洲的政治革命和美国的独立运动,以及对亚洲的爱国仁人志士挽救民族危机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深入理解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体系和历史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整体历史观。
2.了解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以及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主张及其所体现的人文内涵。
并对比这一时期的思想主张和希腊的智者运动、文艺复兴有何不同之处,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3.在深入理解启蒙运动的基础上,思考这一运动对欧洲的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有何指导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推演能力。
过程与方法1.运用历史比较法、历史联想法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体系和作用,从而对本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历史脉络。
2.运用历史比较法把启蒙运动思想主张和希腊的智者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相互对比,从而找出三者思想主张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制观念;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宁化第一中学高二学生,对多媒体大屏幕环境下的课堂环境非常熟悉;2.学生对启蒙运动知识有所了解;3.本课历史人物多,思想主张多,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记忆的东西较多,学生有畏难心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3《专制下的启蒙》说课稿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年龄特征为高中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认知水平方面,高中生已经掌握了较为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掌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他们对历史学科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枯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感到厌烦,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课后作业:布置与启蒙运动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这些互动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以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来导入新课。故事发生在法国封建专制时期,讲述了一位勇敢的启蒙思想家因为发表批评封建统治的言论而被迫害的故事。学生听后会对这位思想家的遭遇产生同情,同时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迫害?启蒙运动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时,我会趁机提出本节课的主题——专制下的启蒙,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引导他们总结启蒙运动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然后,我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最后,我会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如建议他们在课后多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多参与历史讨论等。
(二)新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简要介绍启蒙运动的背景,包括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科学革命的兴起、宗教改革的推动等因素。接着,我会介绍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如伏尔泰、卢梭、洛克、孟德斯鸠等,并通过史料分析他们的主要思想。最后,我会讲解启蒙运动对后世的影响,如对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以及近现代民主制度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3《专制下的启蒙》教案设计

(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课本,由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卢梭的思想主张)
课堂小结
2分钟
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大家不要忘记,正是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的心灵,宣扬了人的理性,人类才步入了今天这个思想解放、行动自由的现代社会。
布置作业
1分钟
写练习册、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启蒙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含义
(一)背景
(二)含义
二、启蒙运动的进程(兴起、高潮和扩展)
(一)兴起(英国)
(二)高潮(法国)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文字史料、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真正贯彻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避免对思想家的教条式的分析,而是采取提供材料形式,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掌握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P162◆问题探究2(用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材料三:理性就是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只承认人的理性而不承认神的意旨。
——刘宗绪《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3、如何启蒙(运用理性)
▲根据学生的预习,找出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P109学习思考(相互推动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预习,找出启蒙运动兴起的概况。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伏尔泰、卢梭引领了欧洲的什么运动?它是近代欧洲第几次思想解放潮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17、18世纪的欧洲,探寻启蒙运动的足迹。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3课专制下的启蒙教案 (16)

课题:6.3 专制下的启蒙科目:高中历史必修教学对象:高二年级课时:1三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专制下的启蒙,其核心是启蒙运动中的理性启蒙与政治启蒙,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理性的含义,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掌握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认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就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之一。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相关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专制下的启蒙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还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等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且现实意义很强,所以在本学科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百科全书派、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归纳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他们批判专制,反对教权,呼唤理性,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等观点,在政治上产生了及其巨大的影响,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区别认识不清,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是学生很难从时代发展的趋势中发现两者的区别,而从两者都反封建这一角度易误将两者等同起来。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与启蒙思想家的具体主张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中关键是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启蒙运动中的理性启蒙与政治启蒙,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理性的含义,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掌握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认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就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之一。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相关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专制下的启蒙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还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等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且现实意义很强,所以在本学科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3《专制下的启蒙》优秀教学案例

3.了解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洛克等,并掌握他们的主要主张。
4.掌握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以及它对后世民主制度的影响。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专制现象,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通过文献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原始材料中提取信息,提高他们的史料实证能力。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并通过课后作业和作业小结,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专制现象,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5.教学策略: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的历史思维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我以人性化的语言和方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这些亮点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也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和时空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

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情境教学法:学生角色扮演,神入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法与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学习法和思辩学习法。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
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
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
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6-第3课《专制下的启蒙》示范教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6-第3课《专制下的启蒙》示范教案三专制下的启蒙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简述卢梭和康德的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启蒙的真谛;认识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源(探求启蒙思想之源),阅读与对话(阅读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文本;.......与启蒙思想家对话)、领悟(领悟启蒙思想的点滴)三步的方法,初步掌握解读经......典思想的一种方法。
(3)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源、阅读与对话、感悟启蒙思想,逐步领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以求得认同。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教学难点:步领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以求得认同。
.......教学过程设定教学环节导入出示《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的历史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提炼两个集中注意宣言反映的时人的共同追求。
老师引导指出这种追求的思想之根扎在当时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之中――启蒙运动。
探求启蒙思想之源通过回到历史现场,探源启蒙思想之源。
以下是供参考的问题设 1.历史现场之一:解开枷锁计: 1.说说莎士比亚和马学生阅读历史图片和文题。
力。
引入话教学内容师生活动预设莎士比亚和马丁・路德的图片和名言。
丁・路德所反映的那个时字材料,获代的人文主义的内涵。
莎2.历史现场之二:创造支点牛顿在苹果树下的沉思图;伏尔泰的话(《世界文明史》)士比亚和马丁・路德所反取信息,提映的两场运动为启蒙运动的发生起到了什么作用?现场和启蒙炼这些历史2.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运动产生的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定律”是什么?“小动物”是指什么?伏尔泰的话内在联系。
3.历史现场之三:搭建舞台(经济和政说明了欧洲当时的科学治基础)发现为启蒙运动的发生文字材料引自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起到了什么作用?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和马克��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和文字材料分别说明了欧洲(主要指英、法两国)出现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些现象为启蒙运动的发生起到了什么作用?历史细节叙述伏尔泰:“欧洲的良心”。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3课专制下的启蒙教案 (1)

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一、教学目标设定:(1)内容标准: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2)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简述卢梭和康德的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启蒙的真谛;认识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
(3)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学生阅读关于本课思想家的介绍读物,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
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摘取思想家的基本思想观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4)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启蒙思想,逐步领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以求.得认同...。
二、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2)教学难点:步领悟....。
...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以求得认同三、教学过程:一、启蒙思想家的思想1、霍布斯:代表作:《利维坦》(1)思想主张:①自然权利说(天赋人权)。
②社会契约论,反对君权神授。
(2) 历史影响他的思想对推翻君权神授理论,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洛克:(1)地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2)思想主张:①主权在民。
②分权学说:A、立法权——议会B、行政权——国王C、对外权——国王(3)意义: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②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高潮——法国。
1、伏尔泰:(1)地位:“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2)代表作:《哲学通信》(3)思想主张: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②“开明专制”,君主立宪2、孟德斯鸠(1)地位: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奠基者(2)著作:《论法的精神》(3)思想主张:三权分立,相互制约A、立法权——人民的代表B、行政权——政府C、司法权——陪审法院(4)历史影响①三权分立学说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②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3、卢梭(1)代表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2)思想主张①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

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总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文字、图片等史料,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史料阅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掌握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教学过程中,先提供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然后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师生交流、讲清慨念,使学生真正理解重、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教学中突出历史学科特色:论从史出、德育功能。
教学中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重方法指导、能力培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3《专制下的启蒙》教案

专题六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三专制下的启蒙名师说课本课课标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通过学习,要深入理解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体系和历史作用;了解卢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所体现的人文内涵;了解18、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创始人,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运用历史演绎法将洛克的思想主张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找出其内在的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教科书和教师印发的相关资料,围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这一问题,通过老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掌握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
本课教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呼唤民主和自由”一目,主要介绍了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和主张及启蒙运动的作用。
关于兴起背景,建议教师设问:为什么继文艺复兴之后,17~18世纪的欧洲再次发生了思想解放运动?引导学生从经济、阶级关系、政治、思想诸方面回顾17世纪欧洲发生的重大变化: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同封建制度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可以相信,人类具有推动自身社会发展的能力。
因此,反封建专制和反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时代的要求。
于是,由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兴起。
理解“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关于启蒙运动思想内容和主张及启蒙运动的作用,只需要依据教材讲述即可,无需展开,注意最后让学生分析理解启蒙运动的实质,以及明确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
法国最著名的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18世纪中后期,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是百科全书派。
启蒙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关于“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一目,要认识到,这场启蒙运动最早出现于英国,当时最著名的思想家是霍布斯和洛克。
《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专题六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教材内容人文精神起源于希腊的智者运动,在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得以升华,在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中复苏,而启蒙运动的开展使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在人文精神发展的这条主线中,启蒙运动时一个重要的环节。
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与自由成为了西方社会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
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第一目“呼唤民主与自由”主要讲述了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和目的;第二目“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则阐述了启蒙运动初期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的主张;第三目“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介绍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此外,教材还配有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和学习思考,在为学生提供了史料的同时,也引导着学生进行思考。
此外,与岳麓版和人教版只介绍伏尔泰等主要思想家的主张相比,人民版教材在《专制下的启蒙》中介绍了霍布斯和洛克的观点,显得更加全面,但同时,人民版又将启蒙运动分成两课来介绍,造成内容割裂。
【学生分析】本课位于专题六的第三课。
此时的学生已经学习过《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学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和发展过程有一定的了解,这对学习本课来说,是一个有利条件。
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不强,史料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还有待提高。
此外,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内容抽象,且理论性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寻找突破口,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在讲解过程中,利用相关的视频、图片、表格等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3 专制下的启蒙的教学设计

第2步:找出论证自己观点的论据。
第3步:写下小组的核心观点
第4步:小组发言人发表观点,可以相互辩论。
5.学生通过史料理解启蒙思想家关于构建民主政治制度的构想。
1.点出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2.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表达能力、概括能力。认识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理解与掌握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难点:
1.分析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2.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比较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设计:图片展示,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人物及思想。
齐声朗读康德的呼唤
学生回顾知识,阅读史料
让学生回顾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复兴,思考康德时代对自由的呼唤
3.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4.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权利及国家权利,培养学生来自维权意识和国家意识、法制意识。
5.让学生理解民主制度的理论源泉及启蒙思想家思想之间继承、发展的关系。
第三篇走在启蒙的大道上
1.学生研读史料,并结合老师讲述的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形成自己对启蒙运动的评价观点,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2、3、4.学生升华认识。
学生通过史料,回到历史现场,感知启蒙运动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并形成自己的历史认知,引发同学们对现实和自身的思考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预习填写本课学案的情况,每个学生有一张课前预习学案
3.通过创设情境和史料解读,让学生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最新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人民版(精汇教案)

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人民版(精汇教案)------------------------------------------作者xxxx------------------------------------------日期xxxx专制下的启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深入理解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体系和历史作用;了解卢梭等人的思想主张及其所体现的人文内涵。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教师印发的相关资料,围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这一问题,通过老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掌握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文精神在社会变革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由此加深对那些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哲人和思想家们的崇敬之情。
通过对卢梭等人的思想的研究,理清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成熟的发展历程。
感受思想家们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的坚强毅力和拼搏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
课时:一课时.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巩固:启蒙运动之所以称为“启蒙”,其主要原因是它、批判蒙昧主义、提倡人民主权说、提倡三权分立学说、为法国革命作了启蒙作用本课结构:本课讲解:导言:由先贤祠引出本课。
教学过程:一、启蒙运动、背景:()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物质基础)()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的严重;(推翻封建制,必制造舆论)()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思想武器)()西欧历史的变化:近代科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进步的社会思想和历史观。
专制下的启蒙教案

专制下的启蒙教案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授课教案课题课型教材分析新授课课时专制下的启蒙1课时班级高二本课是人民版普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的第三节内容,该专题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为主题展开。
本课上承第二节《神权下的自我》,下启《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属于对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属于欧洲历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把焦点主要放在了人在政治生活中的解放,过一种怎样的政治生活的内容。
主要包括三个内容:1、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兴起。
2、18世纪的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了XXX、XXX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3、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大陆很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情本课为必修课内容,授课班级为高二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研究,有了较好的历史研究基础,因此在难度上略有增加,以适合授课的要求。
但是,随着研究难度分析的增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增加趣味性,以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课标要求简述XXX、XXX、XXX等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1、知识与能力(1)知识方面:了解启蒙活动的兴起背景;核心思想;知道XXX、XXX、XXX教学目标XXX、XXX、XXX、百科全书派的主要观点;(2)能力方面:比较上述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的不同之处和相同方面;认识他们思想产生与各自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2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史料教学法,列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能力;(2)对比归纳法,比较归纳主要思想家的观点异同;1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授课教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他们批判专制,反对教权,呼唤理性,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等观点,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

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启蒙运动”、“理性”两个概念;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英、法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2)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中,巩固和形成对历史学科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基本技能。
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形成处理、整合信息以及与人合作的社会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老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主义的了解和阐释,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强化民主法治观念。
(2)通过对启蒙运动的过程探索,影响和作用更好的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民主和真理。
【重点与难点】1、重点: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2、难点: 掌握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思想主张。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准备:认真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教案,布置学生预习。
2、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思考课本的探究问题。
【教学线索】导入---启蒙之惑(背景与概况)---理性之光(英法启蒙思想家及其思想)---思想之剑(影响)---课堂总结---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布置【评价办法】问题探究法;材料分析方法;自主学习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教学过程】课程导入以位于巴黎市中心得先贤祠引出“卢梭”和“伏尔泰”二位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启蒙之光”(一)、呼唤民主与自由---启蒙运动1、何为启蒙?(英语直译为“使光明”。
“启”意为开启,“蒙”意为懵懵懂懂、糊里糊涂的状态。
)图片:卢梭材料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问题探究1:那么是什么使当时的人们处于一种迷信、愚昧、盲从的懵懂状呢?2、为何启蒙?(专制王权的强化和基督教神权的束缚<外部权威>)【通过图片、材料和问题探究,了解为什么要进行启蒙运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问题探究2:人们有办法克服这种状态,驱散黑暗么?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3《专制下的启蒙》教案

专题六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三专制下的启蒙名师说课本课课标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通过学习,要深入理解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体系和历史作用;了解卢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所体现的人文内涵;了解18、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创始人,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运用历史演绎法将洛克的思想主张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找出其内在的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教科书和教师印发的相关资料,围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这一问题,通过老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掌握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
本课教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呼唤民主和自由”一目,主要介绍了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和主张及启蒙运动的作用。
关于兴起背景,建议教师设问:为什么继文艺复兴之后,17~18世纪的欧洲再次发生了思想解放运动?引导学生从经济、阶级关系、政治、思想诸方面回顾17世纪欧洲发生的重大变化: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同封建制度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可以相信,人类具有推动自身社会发展的能力。
因此,反封建专制和反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时代的要求。
于是,由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兴起。
理解“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关于启蒙运动思想内容和主张及启蒙运动的作用,只需要依据教材讲述即可,无需展开,注意最后让学生分析理解启蒙运动的实质,以及明确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
法国最著名的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18世纪中后期,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是百科全书派。
启蒙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关于“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一目,要认识到,这场启蒙运动最早出现于英国,当时最著名的思想家是霍布斯和洛克。
高中历史 63 专制下的启蒙教案 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 63 专制下的启蒙教案人民版必修6、3 专制下的启蒙【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简述卢梭和康德的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启蒙的真谛;认识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源(探求启蒙思想之源),阅读与对话(阅读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文本;与启蒙思想家对话)、领悟(领悟启蒙思想的点滴)三步的方法,初步掌握解读经典思想的一种方法。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源、阅读与对话、感悟启蒙思想,逐步领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以求得认同。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教学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
(一)探源启蒙运动什么是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18 世纪的欧洲人、特别是法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纷纷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表达对社会的愿望和设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因试图摆脱迷信和蒙昧,开启人类的智慧,所以这一运动在历史上被称作“启蒙运动”。
合作探究:1、理性时代的到来是偶然的吗?(根据前面几节课及必修一、二的相关内容,总结启蒙运动的背景。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封建统治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的尖锐自然科学的成就(二)感受理性之光1、时间:17、18 世纪2、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以理性主义为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3、核心思想:什么是理性主义?(1)“理性”的概念:人的思考和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制下的启蒙》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
思想体系和历史作用;了解卢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所体现的人文内涵;了解18、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的创始人,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印发的相关资料,围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这一问题,通过老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掌握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伴随着启蒙运动的高涨,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这一思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启蒙运动的反叛,因为正当理性高昂之时,它指出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通过了解这些,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凡事都不可走极端,否则定会出现与其不相和谐的音符。
【教学重点】
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卢梭、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18、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及其所包含的人文思想、作用。
【教学难点】
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
深入熟悉教材,对授课部分做到心中有数,准备上课所需的多媒体辅助工具及材料。
导入:
思想解放是人类历史永恒的话题。
近代西方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不断深入和发展的,本节课专制下的启蒙所讲的启蒙运动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集中体现在政治体制设计和理性思想发展上面。
讲授新课:
思考:什么是“启蒙”?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一、背景:
(1)时代背景:①经济: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②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③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进一步的反封建斗争创造了思想条件;
④科学: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⑤阶级: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2)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指导思想:理性──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4)过程:①兴起:17世纪起源于英国
②高潮:18世纪中期在法国达到高潮,指导了法国大革命
③扩展:18世纪中后期扩展到德国等国家
二、主要启蒙思想家:
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财产私有制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民主
权”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三、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四、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1)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
(2)用理性的光辉映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
(
3)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一种彻底解放的主张.
①人身的解放,②思想的解放
(4)留下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是对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区别认识不清,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很难从时代发展的趋势中发现两者的区别,而从两者都反封建这一角度误将两者等同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中最关键是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