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现实。 ②慨叹: 有所感触而叹息。 ③诓(Kuāng )骗:欺骗。 ④渺茫: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⑤前仆后继:前 形容面英的人勇倒奋下斗去,,不后怕面牺的牲人。继续跟上来, ⑥为民请命:代表人民的利益,替人民说话。
⑦省(xǐng)悟: 醒悟,觉醒。
⑧玄虚之至:玄妙空虚到了极点。玄虚,空虚,不真实。 ⑨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办“时轮金刚法会”,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有 些甚至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
字词积累
一、读一读 写一写:
玄(xuán)虚 省(xǐnɡ)悟 摧( cuī )残 渺(miǎo)茫 家pǔ( 谱 ) wū( 诬 )蔑 kuānɡ(诓)骗 zǎi( 宰 )相
Xuán xǐng miǎo jǐ kuāng miè chá 玄虚 省悟 渺茫 脊梁 诓骗 污蔑 搽
驳论文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 记住:驳论时,作者一定会针锋相
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鲁迅的Biblioteka Baidu文有“投枪”“匕首”之
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
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 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 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 间的矛盾。
批驳对方的论据
第二层(6-8):提出正面论点。并用论据证明 第三部分(9):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
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文章结构内容
敌论据论点
论据
两年前: 自夸“地大物博” 不 久: 希望国联
现 在 求神拜佛
(1—2)
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偷换概念
直接反驳 失掉的是“他信力” (3—5) 发展着“自欺力”
1.课文中作者摆出的敌方论点和论据是什么? 2.为彻底驳倒敌论,作者还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什么论点 ?他用哪些论据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3.对文章划分段落并总结段意?
文章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2):提出对方的论点论据。 第二部分(3-8):批驳敌论。
第一层(3-5):从反驳对方的论据入手,分析
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对方的论点。
两年前总自夸“地大物博”
敌论据
不久不再自夸只希望“国联”
现在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2.为彻底驳倒敌论,作者还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什么论点? 他用哪些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从古以来
都有“中国的脊梁”
现在
敌论据 两年前总自夸“地大物博” 现在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不久不自夸只希望国联
1.敌论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有什么变化?说说敌论证过 程中的错误在哪儿?
敌论点中 “中国人”指全体中国人,范围大;敌论据中所 述“我们”仅是国民党反动派等一小部分中国人,范围小。
偷换概念 以偏概全
2.作者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
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 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中国人 失掉自信力了吗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 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 论证方式:即作者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般分为立论
和驳论。 (1)立论:即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用论据来加以论
证,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 (2)驳论:假设一个错误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进
行反驳,再提出自己正确的论点。
世界十大文豪是:荷马、但丁、歌德、拜伦、莎士比亚、 雨果、泰戈尔、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
中国四大文豪: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
毛泽东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 的主将”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时代背景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 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 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 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 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而“南京政府束手无 策”“单会去哀求国联” 。“九一八”事变后, 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 主义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哀求 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
以偏
概全
驳敌论证
敌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失掉了“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己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己论据
从古至今有“脊梁”
正面立论
结 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一、研读文本
1.敌论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有什么变化?说说敌论证 过程中的错误在哪儿? 2.作者是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3.“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你根据自己 的了解为第7段中“……的人”注解举例。 4.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反驳方式?
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 性。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 用,论据驳倒了,论点自然就站 不住脚了。
批驳对方的论证
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 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 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 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 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
点,其论点并不能由论据推出。
杂文: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地说理,而是用文
艺性的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兼有政论、 文艺两种因素。
• 特点:
• 1、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 2、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
• (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
• 3、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 4、说理生动、议论生动。
作者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 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四大文豪和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旗手。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 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坟》《热风》 《南腔北 调集》等十六部。
3.“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你根据自己 的了解为第7段中“……的人”注解举例。
以偏概全
敌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己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脊梁
间接反驳
(6—8)
己论据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古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今 有确信, 不自欺
前仆后继的战斗 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9)
1.课文作者摆出的敌方论点和论据是什么?
敌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