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神学_康德哲学的归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月 河北学刊 Jan.,2010第30卷第1期 Hebei Acade m ic Journal Vol.30 No.1
道德神学:康德哲学的归宿
李佰志1,刘宝辉2
(1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21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 要]康德哲学在解决科学知识何以可能的基础上,否定传统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将终极问题锁定为人的道德实践问题。其理想是通过反思判断力超越认识、科学而向人的道德过渡,以自由意志的自律为支撑,在人的理性平台上构建人的道德,并以道德为基础,重建西方宗教。因此,其哲学思想的归宿是道德神学。
[关键词]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形而上学;道德
[作者简介]李佰志(1970—),男,吉林省梨树县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西方哲学研究。
刘宝辉(1970—),男,河北省辛集市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研究科技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516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10)01-0230-04 [收稿日期]2009-11-15
在西方,康德被看作是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康德哲学的主题可简要概括为三个先验的问题:一是“我能够知道什么”,这属于认识论的问题;二是“我应当做什么”,这是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三是“我可以希望什么”,这属于宗教方面的问题。通常,研究者大多从以上三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解读康德,条分缕析,阐幽发微。笔者认为,康德哲学的三个主题可进一步归结为一个问题:人是什么。康德哲学所关注的终极问题是人性的问题,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性的关怀渗透在其所有著作之中。他并不认为认识和科学是人对待自己及自然的最高态度,而强调通过反思判断力所体现的审美和自然目的论,向人的道德过渡。其理想就是在人的理性的平台上构筑起人的道德,并以道德为基础,重建西方宗教。因此,其哲学思想的归宿是道德神学。
一、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
在康德所处的时代,以牛顿机械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已经取得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而形而上学则从女王的宝座上滑落,其代表就是作为德国官方哲学的莱布尼兹—沃尔夫体系。康德试图找到一条拯救形而上学的道路,回应休谟怀疑论对科学知识普遍必然性的解构,从而实现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他通过人为自然界立法的先验唯心论立场,试图解决四个问题:纯粹数学是如何可能的;纯粹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是如何可能的;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如何可能的。
11科学知识何以可能
从培根、霍布斯、洛克到贝克莱、休谟,经验论哲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承认客观规律的实在性演变为唯心主义的怀疑论,特别是休谟。休谟认为,一切离开人的直觉所获得的印象、知识都是可怀疑的,人所知道的只是第一印象。休谟以习惯联想对因果性的普遍必然性进行解构,几乎摧毁了西方哲学史、科学史的理论支柱,对人类知识体系构成了巨大挑战。康德予以回应,为自然科学知识寻找形而上学基础。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先验唯心主义”,认为一切思维内部都有一种先验结构,它决定了人的观念、知识的结构,不是观念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观念。在他看来,对象是由物自体刺激感官而显现给人的现象,人通过知性范畴综合感性材料而形成知识(数学和物理学);物自体不可认识,人所认识的只是现象界。
21以往的形而上学何以不可能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形而上学的主流形态是以绝对知识的面目出现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而上学作为“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所揭示的就是关于Be2 ing(存在)本身及其固有属性的原理,而“实体”为最基本的存在。亚里士多德将实体范畴区分为三种:第一实体、第二实体和第三实体。第一实体,是指个体,是绝对的主词。第二实体,是指作为第一实体的普遍性和本质性的“种”或“属”。第三实体,是指“神”,从实体作为最基本的存在来说,神是最高的基本存在。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三种实体的辨析距经验对象渐行渐远,最后,实体完全变成了超验的对象。这一点正为后来的形而上学的发展所坚持和扩大,形成了两个倾向:一是对形而上学作为范畴逻辑系统持充分肯定
032
态度的唯理论,至康德所处的时代已发展成为以本体论为核心、以逻辑为手段的包括理性心理学、理性宇宙学和理性神学三部分的庞大系统。康德所直接面对的就是这种成熟形态的形而上学,其代表人物为莱布尼兹和沃尔夫。另一个倾向是对形而上学作为范畴逻辑系统持否定态度的经验论与怀疑论,二者都不承认人类理性可以获得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从根本上否定从概念到概念的思辨推论,否定超验的形上对象的存在,其代表人物为休谟。正是受经验论与怀疑论的启发,康德坚决地反对独断的理性知识。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逻辑的先验辩证论所要解决的就是以往的形而上学何以不可能的问题。以往,作为一种自然倾向,人们总是要去建立形而上学,但由于未区分现象与物自体,把知性范畴的运用超出现象界,试图求得关于心灵实体、宇宙实体和上帝的知识,最终必然陷于先验的幻相。康德将其归纳为三类,即谬误推理(先验心理学的对象)、二律背反(先验宇宙论的对象)、纯粹理性的理想(先验神学的对象)。在他看来,这种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必然归于失败。
31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康德试图建立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方法论部分所要集中解决的就是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性问题。他认为,这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方法,并从纯粹理性的训练、纯粹理性的法规、纯粹理性的建筑术等方面予以考察。
(1)纯粹理性的训练
纯粹理性的训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独断论、怀疑论的训练及假设与证明的训练。独断论的方法未能甄别概念的适用范围,对知识领域单凭逻辑推论下结论,易导致幻相,其来源为数学的方法,哲学要注意与其相区别,从而排除独断论。怀疑论虽不能独自建立体系,但它提供一种辩驳的思维训练,接受怀疑论的洗礼,对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不无裨益。假设的训练表明,本体可思而不可知,在本体界,虽然不能提供认识意义上的任何证明,却可以出于实践的目的作出某些假设,并以之为行动的范导。证明的训练说明,真正的证明只能基于经验证据,即只能在现象界进行,因而只适用于数学和经验科学,对形而上学问题无效。
(2)纯粹理性的法规
先验逻辑所提供的是知性法规,而知性法规有其适用限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性法规。康德认为,具有绝对普遍必然性的理性法规是实践的法规,其对象为本体界;本体不可知但具有实践意义,纯粹理性的法规就是从理论理性向实践理性过渡,通过实践理性的悬设最终达到德福一致,即至善。因此,真正的纯粹理性不是理论理性,而是实践理性。
(3)纯粹理性的建筑术
在康德看来,人类理性的立法有两个对象,即自然和自由,因此,“形而上学分成纯粹理性的思辨的运用的形而上学和实践的运用的形而上学,所以它要么是自然的形而上学,要么是道德的形而上学”[1](P635)。康德认为,《纯粹理性批判》作为导论,已勾勒出未来形而上学的总体轮廓,已经为自然形而上学提供了完善的方法,依此方法,科学家们即可建立自然形而上学,而他所要着重建立的则是道德形而上学。
可见,康德所作的工作就是为建立未来的形而上学清理地基,明确人类认识能力的范围和局限性,揭示在何种意义上人类理性可以建立起科学知识,在何种意义上虽不能建立知识,但可以运用人的理性去进行道德实践。物自体领域可思而不可知,把知识的部分悬置起来,就为道德实践提供了余地,由此即可实现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的过渡。
二、自由意志的自律:从道德到宗教
在康德看来,纯粹理性关乎两方面的运用,即理论的运用和实践的运用。前者所关心的是单纯认识能力的对象,要成就的是经验科学知识,这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已予以解决;后者所关心的是意志的规定根据,要产生出与表象相符合的对象,其运用是超验的,这正是康德基于《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而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
康德认为,在道德实践领域,人类理性凭借最普通的知性就能被引向相当的正确和详尽,普通的人类理性由实践的理由所推动,从自己的范围走出来,迈出了进入实践哲学领域的步伐。因此,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要做的就是把日常理性中已经包含着的道德法则抽象出来加以论证,在哲学的层次上指导对人类实际行动的纯粹道德内涵的判断。康德立足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由此逐级抽象,向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进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即以定言命令的形式所表征的道德法则;又由道德形而上学向实践理性批判过渡,即以定言命令的三种表达形式把道德意识进一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确立道德主体的尊严,并由实践理性明确自由意志在道德实践领域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与《纯粹理性批判》的结论相呼应,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实践理性的领域是本体界,关涉物自体,与人的自由、人的实践能力、人的意志、欲望等问题相关。《实践理性批判》不是对纯粹实践理性,而是对一般的实践理性进行批判。纯粹实践理性是一般实践
132
◆学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