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的三个组成成分
认知: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人对事物的看 法、评价以及带评价意义的叙述。
情感:态度的情感成分即人对事物的好恶, 带有感情色彩和情绪特征。
意向:态度的意向成分即人对事物的行为 准备状态和行为反应倾向。
二、态度的形成
遗传可能性 纯粹接触效应 条件反射作用。
三、企业员工态度的类型和测量方 法
第一节 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values)代表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 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 在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这个定义包含着判断的成分,这些成分反映了一 个人关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 观念。
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告诉 人们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 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
第四章 价值观、态 度与工作满意度
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1.掌握价值观的内涵和分类。 2.理解价值观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3.了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4.掌握态度的内涵和三种成分。 5.理解态度形成的几个观点。 6.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包括工作满意度、组织
承诺。 7.了解态度与行为的相关理论。 8、掌握工作满意度的内涵和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9、掌握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 10、了解工作满意度的评价方法。
终极价值观:舒适的生活、振奋的生活、成就感、 和平的世界、美好的世界、平等、家庭安全、自 由、幸福、内心的和诣、成熟的爱、国家的安全、 快乐、救世、自尊、社会承认(尊重赞赏)、真 挚的友谊、睿智(对生活有成就的理解)
工具价值观:雄心勃勃、心胸开阔、能干、欢乐、 清洁、使人鼓舞、宽容、乐于助人、正直、富于 想象、独立、富有知识、合乎逻辑、博爱、顺从、 礼貌、负责、自控
(一)斯普兰格和奥尔波特(Allport) 的分类
理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求知欲强, 富于幻想,喜空谈,爱作理论分析,不愿交往。
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重实务,讲享受,追求实用价 值。
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注重外在形象美和 心灵的感受,用美来衡量客观事物,自己也注重给人以美 感。
海德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 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海德所 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 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二)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菲斯廷格 (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的。他认为认知是 指任何一种知识,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对 行为的知觉等认知元素。人的认知元素是无穷无 尽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其一,协调, 彼此不发生矛盾;其二,不相关,彼此没有关系; 其三,不协调,彼此发生矛盾。一般说来,人们 都力求将认知中各种元素统一和协调起来。但要 做到这一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认知元素间难 免发生矛盾,呈现不协调状态。
员工工作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组织 承诺
态度测量的主要方法 :调查法 、专业测量 法、
四、态度与行为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关理论
平衡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功能理论 沟通改变态度理论 预言的实现
(一)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 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 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平 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 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 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 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发生。
罗克奇(Rokeach,1973)的分类突破了上述分 类的框架, 他将价值观分为两大类:终极性价值 观(terminal values)和工具性价值观 (instrumental values);
终极价值观指的是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人一 生中希望实现的最根本目标,如舒适的生活、成 就感、世界和平、平等、自由、快乐、自尊等等。
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以爱护他人,关心他人为高尚 职责,热心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往,能容忍他人,肯牺 牲自己。
政治型: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喜欢支配和控制他人, 具有反抗精神,爱表现自己,依从权威。
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相信命运, 注重超自然的力量和感觉的东西。
(二)罗克奇价值观分类
二、价值观对组织行为的重要性
价值观对于研究组织行为是很重要的,因 为它是了解员工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同 时它也影响我们的知觉和判断。
价值观从总体上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行为,而且还影响整
个组织行为,进而影响组织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三、价值观的分类
斯普兰格和奥尔波特(Allport)的分类 罗克奇价值观分类
请将上面的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按重要性大 小依次排序(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
第二节 态度和行为
一、态度的内涵
态度(attitudes)是关于客观事物、人和 事件的评价性陈述——要么喜欢要么不喜 欢。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感受
态度不等同于价值观,但二者确实相互关 联。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态度的三种成分来 理解这一点。
工具价值观指的是人喜欢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 价值观的手段,如勤奋工作、胸怀开阔、清洁、 勇敢、宽容、富于想象力、顺从、负责、自律等 等。
课堂作业:罗可奇价值观调查
米尔顿.罗可奇编制了罗可奇价值观调查 问卷,这项调查问卷包括两种价值观类型, 每种类型当中有18个具体项目,第一种 类型称为终极价值观,指理想的终极存在 状态。第二种类型称为工具价值观,指的 是个体更喜欢的行为模式或实现终极价值 观的手段。
认知不协调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具 有动机的作用,会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 除不协调状态,使认知系统尽可能协调起 来。消除这种不协调状态的方法很多,主 要有:
1.改变行为,
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
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状态。
(三)功能理论
功能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某种态度, 是因为那种态度可以满足个人一定的心理 需求。不了解这种需求,就无法改变受这 种需求所支持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