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服装的创意设计.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俗服装的创意设计
【摘要】近年来,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
迄今为止,东莞市人民政府已经公布了两批共72项东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确定34人为东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7年6月,东莞文化馆与广东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服装设计师协会共同在广东时装周上演绎了一场以创意服装设计的东莞非遗原创服装秀。
介绍客家婚俗,对客家婚俗服装进行创意设计,传播与继承客家婚俗文化。
【关键词】非遗;客家婚俗;创意服装设计
0引言
服饰是反映时代文化和地域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文化标志。
不同时期的服装总会演绎出各异的服饰情怀。
周朝,齐桓公成为第一位运用紫色服饰的君王,以及后来的“雪中退朝者,朱紫尽诸侯”。
不同朝代的君王对于服饰的规定彰显了其在中国历代王朝中的地位。
在服装的发展中,中国的政治时代的转变以及后期的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服饰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也将服饰的研究受到更多地重视。
1客家婚俗研究的意义
1.1客家婚俗
客家婚俗,是指在客家地区形成、流行、传承和发展的民间习俗。
东莞的客家传统习俗,主要分布在东莞市山区片及部分
丘陵片客家人居住的地方。
1.2客家婚俗的历史
客家婚俗从中原古礼发展而来,最早可追溯到周朝。
据《仪礼》记载:“婚有六礼,纳采、问名、娜吉、纳征、请期、亲迎”。
在《宋史•礼志》中,将六礼合为“纳采、纳吉、纳征、亲迎”四礼,但习俗内容和文化内涵几乎没变动。
元末明初,随着客家民系在闽粤赣交界处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主体,融合吴、楚和百越土著文化的客家文化在岭南逐渐占据主流地位,风格独特的客家传统婚俗也在客家大本营里得以产生和广为流传。
1.3客家婚俗的主要特征及文化价值客家婚俗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方面。
1.3.1传承发展的脉络清晰
客家人不论是在古中原,还是在其大本营,甚至沿海边陲地区,对于客家文化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保留与折射。
1.3.2地域特色浓厚
客家在迁徙的过程中,客家文化也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了“和而不同”的文化风貌。
1.3.3文化蕴含丰富深广
在婚礼的活动中,每一个环节,每一组动作都有一定的寓意,以及表达的价值取向。
例如,新娘跨火盆,代表驱除路途中遭遇的瘟邪。
在传统客家婚俗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融入了众多的文化信息,对于文化、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
要的参考价值。
在继承中,不但反映了客家人社会的礼仪秩序,而且体现出了他们的伦理价值观念。
2客家婚俗服装的创意设计
2.1服装制作前的准备
在做此项目中,东莞文化馆组织对客家婚俗有记载的凤岗镇进行了调研。
根据文字、图片以及口述的方式对客家婚俗有了较全面的理解,并且参观了具有代表性的龙凤山庄。
此次调研对今后服装设计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2.2服装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中,首先确定的是面料的色彩和图案。
面料的用色中,主要采用喜庆的红色以及代表富贵的金、银双色。
面料的质感更加讲究光泽度。
图案选用升凤,寓意家庭事业腾飞,宏图万里。
在廓形方面,采用平面裁剪的方法,将马褂进行创意设计。
面料的使用上,马褂和袍红色面料进行软硬质感的对比。
图案的制作采用剪纸的方式进行设计。
将金色作为底色,银色作为廓形的勾勒,金银双色展示中双凤效果。
下装为裙。
3客家婚俗服装的展示
在服装的展示中,为展现出现代特色,将凤凰盘绕至服装的左侧。
加入中国元素的配饰,彰显独特的魅力。
大面积的红色、金色中,选用中国蓝的项圈以及耳饰,在整个的表现中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4结语
服装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发展。
在服装创意设计中,不但对东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于文化的传播与继承也萌生了一种责任。
此次活动,特别致谢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服装设计协会、东莞市文化馆以及我的师兄黄益群。
文化的传承需要高度重视,同时也是需要特定的方式。
在了解了东莞非物质文化中,对于其进行创意服装设计是非常科学的学习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何环珠.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下)[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2]吴山.中国纹样全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3]熊兆飞,陶辉.服饰新饰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4]徐华铛.龙凤装饰经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作者:吴雪凯单位:广东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