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滑轮ppt
《滑轮》PPT课件07167
![《滑轮》PPT课件07167](https://img.taocdn.com/s3/m/6083c1dc67ec102de3bd89cc.png)
43
3. 水龙头 从上边看下去,也可画成下图:
F2 l1 = R
O l2 = r
F1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
精选可编辑ppt
44
4. 其他轮轴
船舵
门的把手
螺丝刀
单车的踏板
精选可编辑ppt
45
斜面也是一种省力机械
精选可编辑ppt
46
精选可编辑ppt
47
甲 乙
20公分
20公分
丙
20公分
将玩具车升高 20 公分,甲最费力,丙最省力,
O
F2
精选可编辑ppt
3
l1
O
l2
F2
精选可编辑ppt
F1
4
F1
F2
O
l1
l2
精选可编辑ppt
5
精选可编辑ppt
6
一、滑轮 1.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精选可编辑ppt
7
精选可编辑ppt
8
物理与生活
生活中的滑轮
精选可编辑ppt
9
起重设备上的滑轮
精选可编辑ppt
10
滑轮
精选可编辑ppt
29
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使用 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那我们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组成滑轮组,使 其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精选可编辑ppt
30
探究实验
组成滑轮组,探究滑轮组的特点 ①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讨论 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你的方案画出来。
温故知新
杠杆的平衡条件:
省力杠杆 —— 动力臂 > 阻力臂 费力杠杆 —— 动力臂< 阻力臂 等臂杠杆 —— 动力臂= 阻力臂
滑轮ppt课件
![滑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7d27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f.png)
06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回顾
滑轮的定义与分类
01
了解滑轮的基本概念,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
滑轮的工作原理
02
深入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包括力的传递、方向改变以及省力
、费力的原理。
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03
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滑轮应用实例,如升旗、拉窗帘等,理解其
工作原理。
思考题与讨论环节
摩擦对滑轮的影响
01
02
03
04
摩擦是滑轮工作中不可避免的 因素,它会对滑轮的效率产生
影响。
摩擦会导致滑轮转动时产生阻 力,使得需要更大的力才能克
服摩擦而转动滑轮。
摩擦还会使滑轮的磨损加剧, 缩短其使用寿命。
为了减小摩擦对滑轮的影响,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更 光滑的轮轴和绳索、添加润滑
油等。
滑轮的效率计算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04
思考1
为什么使用滑轮可以省力?请 结合实例说明。
思考2
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工作原理上 有何异同?请举例说明。
讨论1
请分享你在生活中发现的滑轮 应用实例,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
讨论2
如何设计一个既省力又方便的 滑轮装置?请提出你的设计方
案。
拓展阅读资料推荐
《基础物理学教程》(第四版)
《生活中的物理》
作用
滑轮是变形杠杆,属于杠杆类简单机械,用途很广。滑轮分 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它们的作用不相同。定滑轮能够改 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动滑轮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 变力的方向。
滑轮的分类
定滑轮
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 向。属于滑轮原理的应用,和机械功的讨论。实质上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
《滑轮》ppt课件 ppt课件
![《滑轮》ppt课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8f2782e45c3b3566ec8bac.png)
2020/12/27
14
1.使用动滑轮有何好处?
观察 直接提重物 用动滑轮提重物 结论
拉力的方向
向上
向上
不改变
测量 直接提重物 用动滑轮提重物 结论
拉力的大小
省力
测量
作用点移 动的距离
2020/12/27
重力作用点
拉力作用点
结论
费距离
15
2.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①拉力的方向 拉力的方向不改变
②拉力的大小 省1/2力
4
滑轮结构
轮 轴
滑轮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是一种周边有槽,可以绕着装
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
2020/12/27
5
滑轮的分类
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 的轴固定不动
2020/12/27
动滑轮:
使用时,滑轮
的轴随物体一
起运动
6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2020/12/27
7
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 钩码所受的 次数 重力G/N
F F=12 G
G n=2
F=F12 G n=2
G
F=13 G F n=3
G
实验结果: 202拉0/12力/27 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32
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
就是物重和动滑轮的几分之一即
2020/12/27
27
若拉力F沿斜上方拉,F=
1 2
G吗?
L2 O
L1/
L1
F2
F1 F1/
∵动力臂L1减小 ∴动力F增大
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力, 必须使绳子沿竖直方向拉
G
小学科学《滑轮组》ppt课件
![小学科学《滑轮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b258a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0.png)
智力练习
一、填空
1、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就构成了( )。
滑轮组
2、滑轮组合结合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优点,既能 ( ), 又能( )。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按组装方式不同,可分为( )( )、( )。
滑轮组
实验一
研究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一)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用滑轮组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100
100
不能省力,但可改变了力的方向。
实验二
研究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一)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用滑轮组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100
50
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想一想生活中的滑轮
滑 轮 组
六年级科学
要把钢材、木料、水泥等运到楼上通常会怎样做呢?
想一想
探究一
利用一只滑轮来提升物体,你有几 种方法?使用时有什么特点?
探究二
定滑轮:
不能省力,但可改变了力的方向。
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合起来,使它们即省力又方便呢?
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探究三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定滑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滑轮
4、滑轮组的动滑轮越多,就越( )。
省力
二、选择题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 A. 定轮组 B. 动轮组 C. 滑轮组
2、滑轮组由( )等几部分组成。 A. 定滑轮、动滑轮和绳子 B. 几个动滑轮和绳子 C. 几个定滑轮和绳子
3、起重机用( )吊起重物。A. 定滑轮 B.动滑轮 C. 滑轮组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工具和机械说课教学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工具和机械说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477d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12.png)
探究新课
实验展示
探究新课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码 个数 1
1 2
2
右边钩码 个数 1 2
2 1
3
1
定滑轮的 状态 平衡 不平衡 平衡 不平衡
不平衡
我们的发现
定滑轮左右两边 的钩码个数一样 多时,两边才平 衡。说明定滑轮 不省力。
探究新课
小结: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
向,但是不能省力。
探究新课
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 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绳上。 研究内容 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 力?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探究新课
我们的发现: 定滑轮提升重物时,
需要向下用力,说明定 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探究新课
探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所需器材 铁架台、钩码、细绳、滑轮 实验方法
1.在滑轮两边的绳子上挂上钩码; 2.改变钩码的数量,多做几次实验;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录实验结果。
新课学习
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要想使我们建造的“高塔 ”不容易倒,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大瓶在下、小瓶在上,用吸管、 胶带给塑料瓶做一个大些的底座, 在大瓶中装一些水或沙的方法。 要学生用扇风的方法检验建造的 “高塔” 的抗风能力 。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哪些特点使框架铁塔不容易倒?
框架铁塔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 空气阻力小 使它不容易倒。
第二单元
建高塔
导入新课
我们利用框架结构可以用较少的钢材建造很 高的铁塔。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高塔,世 界上有哪些著名的高塔?
新课学习
法
我们利用
国
框架结构
的
可以用较
埃
教科小学科学六上《1.5、定滑轮和动滑轮》PPT课件(5)[精选]
![教科小学科学六上《1.5、定滑轮和动滑轮》PPT课件(5)[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27205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1.png)
3
1
不均衡
• 吊能物的动的够一滑滑吊起轮轮跟像钩叫。着移塔上做动重 C在 这55C在在但C2C测像这测组1测1升轮在想像2记22CA测这牢比牢4CA在4、 、 、 、 、 、 、 、 、、、、、、、、、、应阐应应不量塔阐量装量旗!应一塔录量阐固较固应定定不黉黉不不不定 定能能 能 能 能 能能动用明 用 用 克 吊 明 一 的 用 想 吊 明 定 用下在在滑滑克用用舍用舍克克克用滑 滑修省省省省省 省滑定 定定定不的定个时定,的定滑定研一一轮轮不了了了不不不了轮 轮改力力力力力 力旗旗轮滑 滑滑滑及吊滑动候滑咱吊滑轮滑究个个不不及多多多及及及多也 也,,,,, ,杆杆使轮 轮轮轮钩轮滑轮们钩轮跟轮位位修,克克大大大大非 非数但但但但但 但B顶顶改改改改劲晋 有晋晋上有轮晋上有晋置置改咱在动不不年年年年常 常据、不不不不不 不端端动动动动升 什升升能什试升能什升偏滚滚们什滑及及夜夜夜夜省 省使跟定克克克克克 克的的物物物物么够么验够么向动动重 重重重重么轮力 力确劲滑不不不不不 不修修咱感感感体 体 体 体的的的的物物物跟装物跟物状的定定。。信而而轮及及及及及 及改 改的 们化化化,受受受受力力力力时 时时着置时着时况感滑滑偏想修修修修修 修但使使力力力力,,,,的, ,,,,,???下化轮轮C重重向过改改改改改 改不劲劲偏偏偏偏记记记记发定 定定用定定应起起、物物有,省向向向向录录录录。觉滑 滑滑它滑滑使使使使使 使用不不偏偏滑一一什什力轮 轮轮晋轮轮劲劲劲劲劲 劲到到向向的的的的并并并并轮起定起么么是 是是升是是省省是是是是剖剖剖剖组偏偏偏偏滑偏 差偏。。移原移不 不不不不力力〔〔〔〔析析析析向向向向重轮向 别向动因动是 是是是是的的数数数数物,的的?向有 有有有有感感据据据据。在〕〕〕〕滑滑下省 省省省省化化,,,,什。。。。轮轮拉力 力力力力看看看看么,,叫叫绳的 的的的的看看看看状完完做做,感 感感感感动动动动况整整动动旗化 化化化化滑滑滑滑下滑滑能能号轮轮轮轮应呢 呢呢呢呢轮轮够够有有有有就用? ????。。不不什什什什升咱 咱咱咱咱动用用么么么么上们 们们们们滑。。感感感感去怎 怎怎怎轮怎化化化化了么 么么么?么?。。。。样 样样样样仔来 来来来来细研 研研研研不究 究究究究雅? ????看 一下,咱们 就会发觉 ,本来 旗杆顶部有一个滑
《滑轮》ppt课件
![《滑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c03cec9b89680203d82561.png)
F
G0 G
思考:上表中的数据与所得结论不符,仅是由 于误差造成的吗? 分析:由于滑轮自身具有重力。 G0=0.4N 1(G+G ) 此时F= 0 2
特点:使用动滑轮可 以省一半的力,但费 一倍的距离,不改变 力的方向. 公式:F= G+G动 2 S绳=2h物 V绳=2V物
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千克的物体A,挂物 体的钩子承受_______牛的力,挂绳子的 钩子承受_________牛的力(动滑轮重不 计)。
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 就是物重和动滑轮的几分之一即 F= 1 G n 思考题: 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F 1 F= 5 G
G/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 的拉力F应等于多少?
G
1 F= 5 (G+G/)
钩码所受 实验 的重力 次数 G/N 1 2 3 2 施力的 方向 竖直向上 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F/N 1
F
3
4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1.5
2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但不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F= 1 G 2
G
2.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①拉力的方向
拉力的方向不改变
②拉力的大小
③拉力作用点 移动的距离
省1/2力 费一倍距离 (原来的两倍)
二、滑轮组
现在我想把这一麻袋粮食, 拉 到高处粮仓内,可选用什么样 的滑轮呢? 我想站在地上,向下把它省力 的拉到粮仓内,怎么办?
三、滑轮组
三、滑轮组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
F F=1 G 2
G
G
F F=1 G 2 n=2
滑轮PPT
![滑轮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a4bc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3.png)
4.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 在F=60N 拉力下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120N (滑轮及绳子自重与摩擦不计)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 N和G G=N=80N2:水平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 T和f f=T=120N
对于滑轮组 T=2F=2×60N=120N对于物体 A
观察与思考
观察与思考
塔吊的吊钩
观察与思考
旗杆顶端滑轮
拉幕幕帘
观察与思考
往楼顶运灰
一 、认识滑轮1.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工作时,轴跟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探究滑轮的使用特点
实验次数
物体重力大小
拉力大小
物体上升的高度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1
2
3
1、定滑轮的特点1. 力的关系: F=G物。2.距离关系: s=h 3. 方向关系: 力的方向改变注意: 使用定滑轮时,改变拉力的方向,拉力的大小不变。
擦,则拉力为 N。
图2
图3
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时,轴跟物体一起运动
课堂小结
滑轮的特点与实
定滑轮
动滑轮
第二节 滑轮
第二课时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 的方向。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1. 绳子的起点2. 拉力的方向3. 拉力的大小F4.拉力移动的距离S=nh
探究滑轮组的使用特点
2.费距离: S= n h3.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改变力的方向绳最后从定出;不改力的方向绳最后从动出. 4.绕线起点:奇动偶定
滑轮-PPT全文课件
![滑轮-PPT全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73902f852458fb760b560d.png)
•
9.人们借助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汉代画 像石可 以对汉 代社会 ,甚至 对先秦 文化也 有所了 பைடு நூலகம்,可 以直观 感受伏 羲女娲 的神话 传说和 荆轲刺 秦王的 历史故 事。
10.作为中国绘画重要画科的山水画 ,东晋 已经产 生,在 南朝和 隋唐得 到较快 发展, 五代和 宋代则 迎来了 其发展 的黄金 期,其 后山水 画又进 一步得 到发展 。
2. 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 土和木 为主要 材料的 中国古 建筑留 存至今 的并不 多,以 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 这种建 筑的实 物。
3. 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 发达, 一直到 明清时 代,在 技术条 件完备 且有需 求的 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
•
4.多样性意味着差异,我国的民族多 样性决 定了以 民族为 载体的 文化的 多样性 ,这种 文化的 多样性 也意味 着各民 族文化 的差异 。
2、滑轮组由( A )等几部分组成。 A. 定滑轮、动滑轮和绳子 B. 几个动滑轮和绳子 C. 几个定滑轮和绳子
3、起重机用( C )吊起重物。A. 定滑轮 B.动滑轮 C. 滑轮组
4、滑轮组的滑轮个数是( C )。A. 一定是1 B. 一定是2 C.2个或2个以上 10
11
•
1.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 的古代 建筑物 就好像 是由石 头堆积 出来的 历史书 。不 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欧洲,不适用于 中国古 建筑。
•
7.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维系中国社会人 际关系 的重要 感情纽 带。在 节日里 ,人们 尽享天 伦之乐 ,亲朋 好友、 邻里乡 亲互赠 节礼, 使节日 洋溢着 浓浓的 人情味 。
8.如今,我国的传统节日已基本失却 了早先 的信仰 内核, 但许多 传统节 俗活动 仍存活 在民众 的生活 中,在 传承中 发展变 化,从 内容到 形式都 更加丰 富多样 。
滑轮完整版PPT课件
![滑轮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c9502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e.png)
滑轮定义及作用滑轮定义滑轮作用定滑轮动滑轮复合滑轮030201滑轮分类与特点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梯、升降机等,利用滑轮组实现重物的升降。
如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中的链条、皮带轮等,通过滑轮的旋转传递动力。
如划船机、动感单车等健身设备中,利用滑轮的旋转来实现锻炼效果。
在建筑、桥梁等工程中,利用滑轮组来实现吊装、牵引等作业。
升降设备传动装置健身器材工程应用滑轮工作原理滑轮定义滑轮分类工作原理受力分析方法受力分析要点受力分析步骤注意区分内力和外力,正确画出受力图,合理选取坐标系。
典型受力分析例题一例题二例题三解析方法典型例题解析优点改变力的方向:通过调整动滑轮的位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工作更加增加摩擦:动滑轮的移动会增加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导致机械效率降低。
缺点010405 0206 03动定滑轮组合使用效率计算公式推导定义机械效率推导滑轮组效率公式影响效率因素探讨01020304滑轮组自身重力提起物体的重力绳子段数摩擦和空气阻力通过采用轻质材料或优化结构设计来减轻滑轮组自身重力,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减轻滑轮组自身重力增加提起物体的重力减少绳子段数减少摩擦和空气阻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提起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绳子段数可以降低额外阻力,提高机械效率。
通过改进润滑方式、选用优质轴承、优化滑轮形状等措施来减少摩擦和空气阻力,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提高效率方法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能够将竖直向上的拉力转变为水平方向的牵引力,方便操作。
省力作用起重机通过滑轮组实现重物的省力提升,减小了所需的操作力。
提高工作效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高,能够减小能量损失,提高起重机的整体工作效率。
起重机中滑轮组应用电梯中滑轮组应用平衡作用电梯中的滑轮组起到平衡轿厢和对重的作用,保证电梯运行的稳定性。
导向作用滑轮组能够引导钢丝绳在正确的路径上运动,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缓冲作用在电梯启动和停止时,滑轮组能够减小钢丝绳的张力波动,起到缓冲作用。
11.3滑轮PPT优秀课件
![11.3滑轮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9f5abece2f0066f4332206.png)
二.动滑轮
1.定义: 使用时,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
动的物体一起运动,叫动滑轮。
F
13
2. 动滑轮的特点
1>.F=
1 2
(G物+G动)
省一半力
2>.不能改变动力方向
F h
3>.费距离 S=2h
4>.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 倍的省力杠杆
G动
s
G物
动滑轮
F
.O
l1
l2
1.支点在边缘O处
2.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的2倍。
滑轮组提升重物A,要求作用在绳自由端的
拉力方向向下,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请在 图中画出绳的绕法。
F
练习4、人站在二楼阳台上,要将楼下 700N的重物拉上来 ,绳子的最大承重是 300N,应怎样设计滑轮组,能将重物提起 且使用滑轮的个数最少(滑轮重及摩擦不 计)?
n=700÷300≈2.33
n取3段有效。
F 图(a)
2.使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所用
的拉力中(
D)
A.F1最大 C.F3最大
B.F2最大; D.F1\ F2\ F3一样大
3.写出下列图中各个情况时拉力的大小: (物体的重用G表示,滑轮的重用G1表示)
F
F
F
F
(1)F= (G+G1)/2 (2)F= G
F
(3)F=G/4 +G1/2 (4)F= 2G+G1 (5)F= 2G-G1
1.定义: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而成
18
2.滑轮组的特点: 1>省力但费距离 2>. 能改变力的方向
19
确定绳子股数的方法: 1>.在定滑轮与动滑轮 之间画一虚线
小学科学《滑轮》精品教学课件
![小学科学《滑轮》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91493ccaaedd3383c4d373.png)
动 滑 轮
定滑轮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定滑轮能否省力。 2.我们的猜测:———————— 3.我们的实验步骤:————————————
———————————— ———————————— 4.要注意的事项: (1)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2)实验要多做几次。 (3)及时填好实验记录。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钩码数量 用测力计直接提起重 (个) 物所用的力(牛顿)
1
通过定滑轮提起重 我的发现 物所用的力(牛顿)
2
3
测力计 定滑轮
动滑轮能省力吗?我们这样来研究:
1.组装一个动滑轮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钩码,记录用了多 大的力。 3.借助动滑轮提升同样多的钩码,记录 用了多少力气。 4.比较两次使用的力的大小。你有什么 发现?
测力计 动滑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滑轮ppt篇一: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第20课《滑轮》青岛版科学五下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第20课《滑轮》课标分析青岛版小学科学课标分析本套教材创造性地落实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落实《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构筑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要线索,以引领他们亲历科学探究为核心,以目标弹性化、内容综合化、过程活动化、评价多元化为基本特征的开放性、发展性教材。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把一切放给学生,大块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去进行探究。
本课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验证——总结”的探究过程,自主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发现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从而明白生活中人们用定滑轮、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道理。
学情分析从生活经验方面看,滑轮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又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学生并没有过多的去关注它。
由于本课是第五单元20课,离教学进度差的较远,学生没有学习斜面和杠杆这两种机械的知识。
从知识储备来看,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
喜欢科学,爱动手的部分男生,学习本课难度不大;不爱动的女生和没有养成动脑习惯的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
周四选定的课题,周五上午录课,时间仓促,学生的课外学习准备不足,这为学习滑轮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第五单元20课《滑轮》。
本单元由《斜面》、《杠杆》、《滑轮》、《齿轮》、《自行车的科学》、《未来的交通工具》等六六课组成,主要研究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的原理及使用。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以“生活中的机械”为主线串连为一体,《斜面》、《杠杆》、《滑轮》、《齿轮》四课从简单机械人手,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自行探究其中的规律,认识到利用简单机械就能提高工作效率,了解这些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而尝试用所学到的科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最终体现科学与技术以及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探究,让学生能够利用滑轮、钩码、测力计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做好实验纪录,会分析实验数据。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
科学探究:使学生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并能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发现定滑轮方便不省力,动滑轮省力却不方便的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重证据,敢于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机械给人类带来的诸多方便。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验证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
本节课用1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探究,让学生能够利用滑轮、钩码、测力计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做好实验纪录,会分析实验数据。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
科学探究:使学生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并能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发现定滑轮方便不省力,动滑轮省力却不方便的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重证据,敢于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机械给人类带来的诸多方便。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验证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滑轮2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实验记录表。
演示材料:两个竹竿,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设计1. 同学们课下观察国旗是怎样升到旗杆顶端的?2. 给学生们两个滑轮、细绳和一个钩码,试一试有几种拉动方法?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新课谈话:“平日里观察过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吗?”“为什么向下拉升旗了,旗帜却向上升?生:滑轮。
”“绳子”探索体验解决问题(1)指导构造及种类帮学生认识滑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定滑轮,出示课件(学生升旗的图片)教师启发学生仔细观察。
小结;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出示滑轮,讲解)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板书课题)滑轮有二种。
(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指导学生动手活动钩码作为重物,你用桌面上的器材将钩码提起来,试一试能找到几种方法?学生动手制作定滑轮和动滑轮2.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1)谈话:定滑轮、动滑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学们举例说明(课件吊车,拉窗帘、钓鱼竿等图片)。
大家猜想:人们为什么要用滑轮提升重物呢?生:省力?可能方便些?(教师把学生的猜想板书在黑板上)省力?方向?你们认为这两种滑轮在使用中都方便吗?都省力吗?(2)讲述:要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得通过实验来验证。
怎样设计实验?(3)交流各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
生:把测力计挂在钩码上测出钩码的力,再测钩码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上用的力,进行比较。
(4)出示实验方案1.先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的拉力的大小2.再分别测出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时拉力的大小,作好记录。
(先确定使用的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3.总结滑轮的作用(5)实验过程注意哪些事项?学生:注意安全,合作完成。
出示实验要求。
1.科学使用测力计,首先要注意将指针调零,匀速拉到重物的过程中平视指针读数,正确读数。
2.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3.实验结束后,共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整理好实验仪器。
(6)分组实验。
(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
)(7)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记录不同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把实验数据展示在黑板上,并把学生的验证结果板书。
定滑轮:不省力,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省力,不改变用力方向总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研究了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优缺点?(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演示实验(游戏:拔河)。
(固定绳子的一端,组装动滑轮让一名弱小同学,利用动滑轮作用与一名有力同学拔河,弱小同学胜。
)(去掉动滑轮装置拔河弱小同学败。
)游戏后教师质疑:这是为什么呢?生:动滑轮省力拓展创新应用1.起重机上都用了哪种滑轮?滑轮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希望同学们课下做个小小起重机。
2.观察生活中的轮子和滑轮。
【教学意图:让学生对定、动滑轮的作用进行猜想,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学生动手实验前,让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理性的思考,对即将进行的探究活动作一个全面的思维整理,培养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的习惯,保证探究活动能顺利、有效的完成。
】篇二:六上科学第一单元【滑轮】六上科学第一单元【滑轮】滑轮的历史关于滑轮的绘品最早出现于一幅西元前八世纪的亚述浮雕。
这浮雕展示的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滑轮,只能改变施力方向,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施力,并不会给出任何机械利益。
在中国,滑轮装置的绘制最早出现于汉代的画像砖、陶井模。
在《墨经》里也有记载关于滑轮的论述。
古希腊人将滑轮归类为简单机械。
早在西元前400年,古希腊人就已经知道如何使用复式滑轮了。
大约在公元前330年,亚里士多德在著作《机械问题》(《Mechanical Problems》)里的第十八个问题,专门研讨“复式滑轮”系统。
阿基米德贡献出很多关于简单机械的知识,详细地解释滑轮的运动学理论。
据说阿基米德曾经独自使用复式滑轮拉动一艘装满了货物与乘客的大海船。
西元一世纪,亚历山卓的希罗分析并且写出关于复式滑轮的理论,证明了负载与施力的比例等于承担负载的绳索段的数目,即“滑轮原理”。
1608年,在著作《数学纪要》(《Mathematical Collection》)里,荷兰物理学者西蒙·斯特芬表明,滑轮系统的施力与负载之间移动路径的长度比率,等于施力与负载之间的反比率。
这是雏型的虚功原理。
1788年,法国物理学者约瑟夫·拉格朗日在巨著《分析力学》(《Mécanique analytique》)里,使用滑轮原理推导出虚功原理,从而揭起了拉格朗日力学的序幕。
动滑轮原理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动滑轮可以看做是一个省力杠杆,O为杠杆的支点,滑轮的轴是阻力的作用点。
被提升的物体对轴的作用力是阻力,绳对轮的作用力是动力。
提升重物时,如果两边绳子平行,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两倍;动滑轮平衡时,动力为阻力的一半。
因此若不计动滑轮自身所受的重力,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这时却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向上拉绳才能将重物提起。
* 不改变力的方向而可以省一半的力的滑轮是定滑轮。
分析:支点为点O,直径是动力臂,半径是阻力臂.点评:动滑轮的实质: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省一半力.定滑轮原理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都等于滑轮半径。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轮不省力和不省距离的结论。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根据F1*L1=F2*L2可得,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不可以省距离。
*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点评: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滑轮组原理有的中学物理教科书认为,利用滑轮组运输或提升货物,只能省力,但不能省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上述结论对从事机械传动设计工作的工程师影响极大,由于汽车、火车、轮船等运输装置和各种机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频繁地出现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各种运动,并在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各种运动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完全需要在理论上说明怎样设计或使用汽车、火车、轮船等运输装置的传动系统,以使其处于最佳节能状态,但中学物理教科书的上述结论使得机械工程师在从事机械传动设计时,以及在指导人们使用运输车辆和机械装置时,往往忽略了滑轮组的段数或减速机的传动比在各种状态下与节能的关系,造成现有的许多运输车辆和机械传动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较高,输送货物数量较少。
下面通过分析两个物理习题的方式说明利用滑轮组牵引物体,不仅可以省力,而且可以通过将更多的物体输送至目的地的形式节约能源。
对于沿水平方向作牵引物体运动的滑轮组分析如下: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M放置在水平面上,利用滑轮组通过绳子与物体M相连,绳子牵引物体M的段数为K,绳子的牵引力为F,利用动力装置使物体M沿水平面由静止状态开始作加速运动,则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KF=ma2 (1)式中a2为物体M的加速度,并且a2=a1/K (2)式中a1为滑轮组输入端绳子的加速度,解(1)、(2)式可得:a1=K2F/m (3)使用滑轮组的目的是运输或提升一定数量货物到达目的地,每个从事具体劳动的人都希望多拉快跑,即省力、又迅速地完成工作。
为了对比使用滑轮组与不使用滑轮组的区别,令滑轮组输入端绳子的加速度在使用滑轮组与不使用滑轮组时都为a1值,在此状态下动力装置输出的功率相等,设不使用滑轮组时(K=1)动力装置运输的物体M质量为m′,使用滑轮组时动力装置运输的物体M质量为m,则有:F/m′=K2F/m (4)化简后可得:m=K2m′ (5)但使用滑轮组时动力装置运输物体M的距离是不使用滑轮组时的L/K,为了便于对比,分别令两种状态下的动力装置工作K次,这样一来,使用滑轮组的动力装置就可将质量为K2m′的货物输送至L距离,不使用滑轮组的动力装置则将质量为Km′的货物都输送L距离,此时通过对比可见,使用滑轮组时动力装置运输的物体M质量m为不使用滑轮组时动力装置运输的物体M质量m′的K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