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考博-2015年人大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考博分析历年数据统计学长经验报考难度-育明考博.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明考博,中国考博辅导第一品牌。

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于2009年创办,并有诸多高校博士加盟。

专业致力于考博课程辅导,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3年稳居第一。

针对人民大学开设的考博辅导课程包括:人大考博英语辅导课程、人大哲学院考博专业课辅导课程、人大考博申请保过课程。

2015年人大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考博分析历年数据统计真题获取一、人大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考博招生流程考试内容
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复试人数考试环节(流程)综合考试科目
010102中国哲学约10人2013年:11人
2014年:18人
1、申请制考试科目:①②③“申请
-审核-复试(综合考试)”制;
2、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
目:①②③;④哲学理论基础;⑤哲
学专业基础;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
目:①②③;④哲学理论基础;⑤哲
学专业基础;⑥政治理论。

1、笔试:
①专业课笔试(100分)
②外语笔试(阅读、翻
译、写作)(50分)
2、面试:
①综合素质(100分)
②听力水平和口语水
平测试(50分)
1、哲学院博士招生考试不指定参考书(可参照育明考博推荐参考书)
2、专业课笔试考试范围:中国哲学史(不含现代)
3、跨学科及同等学力加试范围
哲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不含近现代)、西方哲学史(不含现代);哲学专业基础:为报考专业基础知识
二、人大哲学院考博招生人数及名额分布及报考统计
年份人大内地招生总数
(计划数/实际数)
哲学院博士
招生人数
哲学院博士招生方式
及人数分布
公开招考
报名人数
复试人数
2012年900人/873人641、普通招考(53人)
2、硕博连读(11人)
约357人90人
2013年850人/891人661、普通招考(54人)
2、硕博连读(12人)
343人91人
2014年900人/893人681、硕博连读(10人)
2、申请—审核-复试
(综合考试)(57)
3、骨干计划(1人)
约389人117人
(育明考博辅导课程咨询电话133.0111.9426(陈)或400-668-6978;扣扣:547063862;考博群105619820)
三、人大哲学院考博专业课部分参考书-育明考博推荐(经验总结,非院校指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霍福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新编》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逻辑演算》刘壮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伦理学》罗国杰人民出版社
《美学原理》张法、王旭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宗教学通论新编》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刘大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哲学导论》彭新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哲学导论》托马斯著、顾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大考博英语复习参考书:
2015年育明考博编辑整理的“人大考博英语复习资料系列”包括:人大考博英语历年真题、人大考博英语专项训练模拟题集、人大考博英语优秀作文模板、人大英语命题参
考资料、出题人重点著作和相关教材。

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考博词汇》,河北
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最为权威的考博英语备考资料。

同时也得到了育
明考博学员的肯定和证明,并且每年都会再版更新。

可以联系育明考
博购买邮寄,或在全国各大书店及卓越亚马逊及当当网下单。

《2015年人大考博英语复习资料》由育明考博的英语辅导专家组共同编写。

该套资料针对人民大学历年考博英语的真题、考察重点、出题形式、出题范围,并结合了人大考博英语试题命题组老师的著作、上课课件以及人大外国语学院考试试题,从而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提升广大考生的英语应试能力。

(资料可以邮寄,资料购买课程咨询联系QQ:547063862或764918690育明考博免费咨询电话:400-668-6978)全套资料包括:
(一)、人大考博英语历年真题及解析(共12套)
(二)、人大考博英语命题参照院校的考博真题及解析
1.北京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2.清华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3.复旦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4.中科院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5.厦门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6.同济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7.武汉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三)、2015年人大考博英语模拟押题及解析(共3套)
(四)、人大考博英语各专项复习资料
1.词汇备考资料:
(1)人大考博英语词汇讲义及真题举例
(2)博士研究生英语考试大纲重点词汇
(3)考博英语高频词汇、短语汇总
(4)全国重点院校博士英语词汇真题精选
(5)人大外国语学院教授讲座稿件(考博英语词汇)
2.完形填空备考资料:
(1)考博英语完形填空讲义及指导练习
(2)人大考博英语完形填空基础夯实练习
3.阅读理解备考资料:
(1)人大考博英语阅读理解讲义及指导练习
(2)人大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精选精练精讲(中级)
(3)人大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精选精练精讲(高级)
4.翻译备考资料:
(1)人大考博英语翻译讲义及指导练习
(2)考博英语翻译重要方法分析
(3)人大考博英语翻译常见单词和词组的正确处理方式
(4)人大考博英语翻译精讲与强化
(5)人大考博英语翻译致胜押题20篇
5、写作备考资料:
(1)人大考博英语写作讲义及指导练习
(2)育明老师考博英语作文评分等级点评参考
(3)考博英语写作各部分优秀参考公式
(4)考博英语优秀范文精选
(5)育明优秀学员作文笔记精选及写作模板
(6)2015人大考博英语作文押题35篇
(五)、附赠《考博英语真题解析》
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最为权威的考博英语备考资料。

资料购买联系QQ:547063862或764918690育明考博免费咨询电话:400-668-6978
四、人大哲学院考博报考程序及提交材料
1、网上报名
报考我哲学院的普通招考和硕博连读考生均须在人大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中提交报名信息、网上支付报名费、进行现场确认信息。

报考哲学院的考生报名工作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按照人大博士生报名时间安排进行报名,此阶段的报名只填报报考专业;第二阶段,参加复试(综合考试)的考生,按照哲学院安排,在复试(综合考试)期间填报报考导师。

2、提交申请材料
A基础材料类
(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证明外语能力的外语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成绩:
英语:大学英语六级(CET6)、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第五级(PETS5)、托福(TOEFL)、
GRE、GMAT、雅思(IELTS)。

德语:DSH、TestDaF
法语、日语、俄语等语种成绩单应为国内外权威考试机构颁发的成绩单
(3)本科、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4)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专家推荐书空白模板请于网上报名并网上交费后,从网报系统中下载);
(6)报考在职定向的考生须提交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脱产学习一年的证明。

B学术材料类(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7)学术简历与博士生学习期间研究构想(按照附件一中标准格式填写);
(8)科研情况一览表(按照附件二中标准格式填写);
(9)个人学术成果代表作1-2篇/部原件;
(10)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可提交论文初稿,硕博连读生可不提交);
(11)其他表明考生综合能力的学习证书或获奖证书复印件。

3、资格审查
4、复试考核
(1)复试比例:参照报名申请情况,哲学院拟录取人数与复试人数之比约为1:1.5至1:2.5
(2)考试内容(满分300分)
1、笔试:专业课笔试(100分)和外语笔试(阅读、翻译、写作)(50分)
2、面试:综合素质(100分)及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50分)
5、哲学院考博成绩折算方式
1、复试合格成绩要求:
外语笔试成绩外语听力水平和口
语水平成绩
专业课笔试成绩综合素质面试成绩
30分以上30分以上60以上60分以上
2、最终成绩折算:
外语笔试、口语听力成绩占20%
专业课笔试成绩占40%
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占40%
五、人民大学哲学院考博复习策略-育明考博总结
人民大学考博整体的竞争还是比较大的,2014年哲学院开始实行“申请-审核-复试”的招生方式。

这种招生方式下并不代表不考试,也不代表考试不重要,而是在给考生提供考试机会之前就通过材料审核进行一次遴选。

考生所提交的审核材料中,自身硬实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关于语言组织、研究规划等也应仔细斟酌词句。

对于想要报考人大哲学院的考生来讲,复习备考同样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因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考生的自身
理论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

人大考博英语复习备考:
大部分年份学校考博英语的难度适中,不会特别地难,但是每年都有大批的考生英语受限。

还是说明考生在读研期间或者工作之后对应于的学习还是有所放松,而想要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重新的把英语水平回复并且取得一个理想的分数就需要运用到一些高效率的方式方法。

考生在英语复习备考中:一方面要加强英语基础的巩固学习,词汇语法的记忆积累,另外阅读量、阅读速度等也都需要加强;另一方面还需要针对学校的考博英语命题特点展开复习备考,提升复习的效率。

历年考博英语真题应当作为第一手的复习资料,通过研究真题可以得到学校出题的题型、分值、难度、考察重点、题目来源等有价值的信息,结合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复习才会事半功倍有的放矢。

学校在出题时经常会参照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课程内容以及外院导师所著的英语辅导资料。

此外也会借鉴其他重点院校的一些考博英语试题。

欢迎广大考生加入育明考博针对人大考博英语开设的辅导课程,进行重点针对性复习备考,快速提高英语应试能力并在人大考博英语中取得理想成绩。

人大哲学院考博专业课复习备考:
关于人大哲学院考博专业课方面的复习备考,“信息”最重要。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导师的信息。

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

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二,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大部分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一般会有16页答题纸。

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三,时事热点话题分析。

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

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1—2道题是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

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第四,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最后,关于参考书的使用。

学校的大部分学院是不指定参考书的,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大部分推荐的参考书都是本专业的一些经典书籍或者是学院导师的著作。

参考书必须有,也必须好好的研读。

相同的专业相同的参考书,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更加偏重对重要知识点的考察,所以会有一个总结出来的所谓的“重点范围”。

但博士研究生的考试则注重考生对理论知识的宏观掌握,对知识脉络的清晰梳理以及各知识专题的综合交叉运用。

所以要就考生的复习要点线面兼顾。

人大哲学院考博中的综合复试,英语必须过线,专业课必须高分。

只有这两个方面同时满足才能够在录取环节取得优势,专业课的复习备考、考点设置是有浓厚的学校特色和导师偏向的,欢迎考生加入育明考博针对人大哲学院考博的专业课辅导课程当中。

第三部分:人大考博英语复习解析
1、词汇备考:
人大考博英语词汇以六级和考研词汇为主,有少量六级以上词汇出现。

有时也会加入一些考察语法的题目主要包括动词非谓语形式、虚拟语气、倒装语序、强调句式和复合句中的连接词。

对考博英语词汇量在7000—8000左右。

在词汇的备考中虽然不推荐盲目的扩大词汇量,但是足够的单词储备还是会对应试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

考生应当根据自身的复习时间和实际需要,可以选择考研词汇、六级词汇、托福词汇等进行备考,推荐育明教育考博教研室主编的《考博词汇》进行有针对性的词汇备考。

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于是就产生了记忆的牢固度问题。

所以我们一直在向强调反复记忆单词,但是如何反复记忆却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普遍的记忆规律是:3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2小时后,1天后,3天后,7天后,15天后重复记忆,就会记得很牢。

针对词汇的记忆我们育明考博的英语专业课老师提出了三大关键词“快速、多次、重复”,并且这三大关键词也得到了历届学员的肯定与证明。

2、阅读备考:阅读中各种题目的对策
说明:阅读理解部分有4篇文章,总阅读量在2200-2600字左右,内容涵盖科技、教育、经济、金融、哲学、生活以及社会热点话题。

每篇文章后有5道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对细节的判断推理、对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识别等。

在平时的积累方面,建议经常看看英文网站,看看英文杂志,比如Nature、Science 就很不错,当然这只是英文泛读,用于增加英文阅读的兴趣及增加话题的广度。

另外,还需要精读一些文章学习其语言风格、语法结构、行文结构、主题思想等具体内容。

这类文章可以选择考博真题中的阅读理解,也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英文美文,但是建议难度要与考博试题难度相当。

除了知识的积累和真题练习,我们还应当掌握阅读理解中每一种出题类型的答题技巧和经验。

A.细节事实题----回到原文,找准出处。

选项中符合一般常识,意义深刻富有哲理,属于普遍现象的往往是答案。

B.判断词汇和短语的意义题
内容全面、概括性强的一般为答案;与文章主题相近的一般是答案;与被考单词在含义上肤浅相近的一般不是答案。

C.推理判断题
合乎常理的选项一般是答案;选项措辞过于绝对化、找茬原文和对文中做字面解释的的一般不是答案。

D.主旨大意题
答案常在首尾段,出现频率高的词可能是蕴含中心思想的关键词;局部信息概括、概括范围过宽的都为错误选项。

E.观点态度题---看清楚态度的对象以及态度的主体。

作者的态度一般会在行文中体现,要关注形容词、副词;引语和实例也会映射作者的态度。

人大考博英语越理解练习(来源于育明考博“人大考博英语复习系列资料”)
Moreover,insofar as any interpretation of its author can be made from the five or six plays attributed to him,the Wake field Master is uniformly considered
to be a man of sharp contemporary observation.He was,formally,perhaps clerically educated,as his Latin and music,his Biblical and patristic lore indicate.He is,still,celebrated mainly for his quick sympathy for the oppressed and forgotten man,his sharp eye for character,a ready ear for colloquial vernacular turns of speech and a humor alternately rude and boisterous,coarse and happy.Hence despite his conscious artistry as manifest in his feeling for intricate metrical and stanza forms,he is looked upon as a kind of medieval Steinbeck,indignantly angry at, uncompromisingly and even brutally realistic in presenting the plight of the
agricultural poor.
Thus taking the play and the author
together,it is mow fairly conventional to
regard the former as a kind of ultimate point
in the secularization of the medieval drama.
Hence much emphasis on it as depicting
realistically humble manners and pastoral life
in the bleak hills of the West Riding of Yorkshire on a typically cold bight of December24th.After what are often regarded as almost“documentaries”given in the three successive monologues of the three shepherds,critics go on to affirm that the realism is then intensified into a burlesque mock-treatment of the Nativity.Finally as a sort of epilogue or after-thought in deference to the Biblical origins of the materials,the play slides back into an atavistic mood of early innocent reverence.Actually,as we shall see,the final scene is not only the culminating scene but perhaps the raisond’etre of introductory “realism.”
There is much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esent play to support the conventional view of its mood of secular realism.All the same,the“realism”of the Wakefield Master is of a paradoxical turn.His wide knowledge of people,as well as books indicates no cloistered contemplative but one in close relation to his times.Still, that life was after all a predominantly religious one,a time which never neglected the belief that man was a rebellious and sinful creature in need of redemption, So deeply(one can hardly say“naively”of so sophisticated a writer)and implicitly religious is the Master that he is less able(or less willing)to present actual history realistically than is the author of the Brome“Abraham and Isaac”.
His historical sense is even less realistic than that of Chaucer who just a few years before had done for his own time costume romances,such as The Knight’s Tale,Troilus and Cressida,etc.Moreover Chaucer had the excuse of highly romantic materials for taking liberties with history.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Wakefield Master is NOT True?
[A].He was Chaucer’s contemporary.
[B].He is remembered as the author of five or six realistic plays.
[C].He write like John Steinbeck.
[D].HE was an accomplished artist.
2.By“patristic”,the author means
[A].realistic.[B].patriotic
[C].superstitious.[C].pertaining to the Christian Fathers.
3.The statement about the“secularization of the medieval drama”refers to the
[A].introduction of mundane matters in religious plays.
[B].presentation of erudite material.
[C].use of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of religious themes in the early days.
4.In subsequent paragraphs,we may expect the writer of this passage to
[A].justify his comparison with Steinbeck.
[B].present a point of view which attack the thought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C].point out the anachronisms in the play.
[D].discuss the works of Chaucer.
重难点词汇:
1.clerically educated受过教会教育的
2.lore口头传说,口头文字
3.patristic有关早期基督教领袖的
4.vernacular方言
5.boisterous喧闹的
6.metrical韵律的
7. stanza诗节
8.medieval中世纪的
9.plight悲惨的命运10.secularization世俗化,脱离教会11.pastoral乡村的12.bleak荒凉的13.documentary记录文献的14. monologue独白15.burlesque诙谐或游戏诗文的,讽刺或滑稽的16.Nativity基督的诞生17.epilogue收场白18.deference敬意,尊重19.atavistic返祖的,隔代遗传的20.slide back to滑回,这里指返回21.raisond’etre存在的理由22.all the same即便如此23.paradoxical turn自相矛盾的说法24.cloistered隐居的25. contemplative好冥想的人(如僧侣)26.the contemplative life宗教上冥想的生涯27.redemption赎罪28.mundane世俗的,现世的29.erudite博学的,饱学之士30. anachronism时代错误,与时代不合的事物
难句译注
1.Moreover,insofar as any interpretation of its author can be made from the five or six plays attributed to him,the Wake field Master is uniformly considered to be a man of sharp contemporary observation.
[结构简析]insofar只能,在……范围,常和as连用。

Attributed过去分词,这里指属于韦克菲尔德大师写的剧本。

答案祥解
1.C.他象斯坦贝克一样写。

第一段作者说他是一位公认的对当时代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作家。

现在仍然享有盛名。

主要在于“他对被压迫和被遗忘的人民的同情,有着对人物性格了解的犀利眼光,对日常方言的曲折转意的“耳朵”。

他的幽默粗放而又喧闹,粗鲁而又愉快。

因此,尽管他有意识的艺术效果(性),明显表现在他对复杂韵律和诗节的感受力上,人们仍然尊他为中世纪的斯坦贝克,对贫苦农民悲惨命运的疾首愤怒,给以毫不妥协地甚至野性地真实描述”。

这段话说明,文内两位作家之共同点是在内容观点上。

而不是指一样的艺术形式上。

韦克菲尔德写的是诗歌形式——韵文,而斯坦贝克是小说和散文剧。

所以说他像斯坦贝克那样写就错了。

故选C.A.他是乔叟同时代人,见最后一句“他的
历史观点的现实主义稍逊于乔叟。

乔叟在几年前就为其时代写了一本传奇。

”B.他是作为五或六本现实之剧本的作者而为人纪念。

本文第一句话“只能从他写的五个或六个剧本来说明这位作者。

”D.他是一位有成就的艺术家。

2.D.Patristic义:为关于早期基督教领袖的。

第一段中his Biblical and Patristic lore indicate的意思是“他那有关圣经和早期基督教领袖们的歌谣。


A.现实主义的。

B.爱国的。

C.迷信的。

3.A.在宗教剧中介绍世俗之事。

见第二段中的secularization义:世俗化,脱离教会。

这一整段都讲了韦剧中对世俗之事的描述:“拿剧本和作者两者一起讲的话,现在习惯于把他的剧本看作中世纪戏剧世俗化的一个顶点。

因此,对他世俗化强调常以一个例子来说
明,即他现实主义的描述12月24日一
个寒冷的夜晚,在约克郡西区荒凉的山
里的那种粗陋的习俗和乡村的生活;在
常被人认为几乎是‘记录文献’的三个
牧人三段连续的独白之后,批评家们继
续认为他的现实主义在此时被强化到以
讽刺嘲弄的口吻处理了基督的诞生。


后,作者收场白或事后的补充,对材料
的来源圣经表示敬意。

剧本又滑回到早
期纯洁无邪(天真)的崇敬,一种返祖
基调中去。

事实上最后一幕不仅是全剧的高潮,也许还是“现实主义”引言存在的理由。

”这一段清楚表明。

批评者认为宗教只是作者的收场白,计划外的添加剂而已。

B.表现渊博知识材料。

C.应用当代材料。

太笼统。

当代也有宗教之事。

D.介绍早期宗教题材。

4.B.表达抨击第二段思想的观点。

这个问题最难回答,其所以选择B,是因为本人作者并不同意流行的观点。

他在讲完“常规看法”有,用引导来谈“纪实文献”和“现实主义”。

这说明作者之含义并不是这两个词的本义。

这段最后一句话“事实上,最后一幕……”表明:最后一幕有宗教内容,而“现实主义”不过处于introductory阶段。

第三段点明作者的观点“现在的戏剧表面上有许多支持世俗现实主义模式的观点。

韦之‘现实主义’有一个自相矛盾的特点。

他对人和书本的广泛的了解表明:“他不是与世隔绝,而是和时代紧密相连的。

再说,那时的生活毕竟是全方位的宗教。

那时代绝不会忽视这种信仰——人是叛逆和有罪的生灵,需要赎罪。

大师是那么深沉含蓄的信奉宗教,因而他比布罗姆作者更不可能(更不愿)现实主义地表现真正的历史。

他的历史感现实性甚至比乔叟更不现实主义。

乔叟早在前几年为他的时代写了‘类似’骑士的故事”。

“特罗依拉斯和克莱西德”等传奇。

再说,乔叟以高度浪漫的材料为借口对历史事实任意处理。

”所以说,我们可以期望作者在下面一步发挥自己的观点,抨击第二段的看法。

A.他和斯坦贝克的比较是公平的。

C.指出剧中时代错误。

D.讨论乔叟作品。

3、翻译备考:翻译答题要求
翻译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用正确的词汇及语法结构,运用基本的英汉、汉英翻译理论与技巧,按照英汉习惯表达思想的能力。

翻译考核内容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

英译汉为一篇150词左右的短文或若干段落,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汉语流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