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传统文化经典习题集(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传统文化经典习题集(附答案)

1、(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述而》)这一句该如何理解?

答案

解析

2、阅读下面几则语录,结合这些内容具体阐述孔子的“交往观”。(不少于30字,5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答案

解析

3、阅读下面几则语录,结合这些内容具体阐述孔子的“交往观”。(不少于30字,5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答案

解析

4、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曰:“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②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孟子·告子下》)

[注]①喻:明白。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的共同主张。(2分)

(2)对这同一主张的阐述,孔子和孟子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析。(4分)

答案

解析

5、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娄上》)

请结合本段内容,简要说说孟子所阐述的“事亲”和“守身”的内涵及其关系。答案

解析

6、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②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①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

[注]①不存:指放失本心,丧失善心。

(1)在两个选段中,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概括。(2分)

(2)为什么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是“好学”的表现?请简析。(4分)

答案

解析

7、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②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曰:“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③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注】①石门:鲁国都城曲阜外城的城门。②晨门:早晨看守城门的人。③得己:即自得。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解析

8、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5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小题1】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小题2】你是否赞成本段文字中孔子的观点?请联系实际作简要论述。(4分)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