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凌永成
《汽车空调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汽车空调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空调技术》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之一。
其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汽车空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掌握企业工作过程中常见检查、维修项目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技术要领;融入1+X证书制度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术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继续在本专业提升技能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制冷性能检测维修,制冷系统部件维修、暖风系统部件维修、通风系统部件维修、空调控制电路检测等必须的知识和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排除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独立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查找资料获取信息所需的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客服困难的素质,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安全操作和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规范操作的职业精神,具有安全、环保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树立良好的环保、节能、安全和为客户服务的意识,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汽车空调系统检修以及相关行业的工作。
三、课程结构(视情况定)(一)课程模块汽车空调技术课程共分为四大模块:制冷系统、暖风系统、通风系统、控制系统。
(二)学时安排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一)制冷系统(二)暖风系统(三)通风系统(四)控制系统五、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1.一体化教学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选取以企业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在组织形式上采取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指导教师由双师型教师和从企业聘用的实训指导教师组成,实现教师与师傅一体化。
学生不仅要在校学习,还要具有企业岗位实践经验,实现学生与学徒的一体化。
2.信息化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环节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互相学习。
汽车空调技术-汽服(专升本)汽服-(高本贯通)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空调技术】【Automobile Air-condition Technology】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80476】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性质:【院级选修课】开课院系:机电学院汽车工程系使用教材:教材【汽车空调技术凌永成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年第2版】参考书目【汽车空调技术黄家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汽车空调技术高国燊等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年】【汽车空调技术王万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2008年】课程网站网址:/book先修课程:【高等数学(1)2100012(5)、高等数学(2)2100014(4)】二、课程简介《汽车空调技术》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学习对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是相当重要的,可以正确地树立工程系统的思想,也可以更好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提高学生从事相关工作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让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充分理解汽车空调系统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空调系统各种数学模型的建立及转换方法,掌握分析汽车空调系统的各种经典方法及常用综合方法。
具体掌握连续汽车空调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研究方法,包括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动态结构图等效变换法则,利用经典汽车空调理论的时域分析法、复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分析,应用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补偿;同时学会采样汽车空调系筝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法及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三、选课建议本课程适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二年级的本科生修学,要求学生具有高等数学方面的学习基础。
四、课程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联性五、课程目标/课程预期学习成果六、课程内容七、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八、评价方式与成绩。
汽车空调系统维修

大客车(独立驱动)制冷系统的检漏,应分两步进行: 低压部分(储液干燥器出口到压缩机吸入阀)需加压 0.8MPa,高压部分(压缩机排出阀到储液干燥器进口前) 需加压2~2.5MPa,高、低两部分分别进行检查。
(2)主要检查方法
1)用手感检查温度。
用手触摸空调系统管路及各部件,检查表面温度。正 常情况下,低压管路是低温状态,高压管路是高温状态,且 高低压侧之间应该有明显温差。
2)用肉眼检查渗漏部位。
所有连接部位或冷凝器表面一旦出现油渍,就说明该处 有制冷剂渗漏。但压缩机前轴处漏油,有可能是轴承漏油, 应区别对待。
3)使用时要把管内的空气排空。 4)歧管压力表是一种精密仪表,应当细心维护,以保持 仪表及软管接头清洁,并应轻拿轻放。
4.检修阀 检修阀(service valve)用于汽车空调检修作业。
(1)柱塞型检修阀
图8-20 柱塞型检修阀
(a)前封闭; (b)后封闭; (c)中间位置 1、2、5—接头;
3—柱塞; 4—通向压缩机
1—歧管压力表组(包括A~C);2—注 入软管(红色);3—注入软管(绿色); 4—注入软管(蓝色);5—制冷剂泄漏 检测仪(含D);6—储气瓶;7—管夹; 8—制冷剂管割刀;9—扩口工具;10— 检修阀扳手;11—制冷剂罐注入阀; 12—注入软管衬垫;13—检修阀衬垫; 14—工具箱;A—低压表;B—高压表; C—压力表座;D—反应板;E—铰刀; F—刀片
2)不要让制冷剂碰到皮肤,以免冻伤。
3)不要对制冷剂罐加热(图8-31),不要借助输液泵在两 个制冷剂罐之间泵送制冷剂(图8-32)。
图8-31 不要对制冷剂罐加热
《汽车空调技术》课件 第5章 汽车空调的控制与保护

图5-3 电磁离合器的分离状态
2.防止蒸发器结霜控制
详见本书§3 制冷系统的温度控制
3.制冷循环的压力控制
通常压力过低的保护手段是:
压力低于规定值时,则低压开关切断压缩机的电路使 压缩机停止工作。
压力过高的保护持施是:压力高于规定值时,既可以采 用加强对冷凝器的冷却强度使压力降低的方式保护,也可以 采用切断电磁离合器的电路使压缩机停止运转的方式进行保 护(图5-4)。
通常加强冷却强度控制的压力要低于切断离合器控制电 路的压力。
图5-4 大众车系空调压力开关F129的功能
(1)高压压力开关
高压开关安装在高压管路中,一般装在储液干燥器上, 串联在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电路或冷凝器风扇电路中。当系统 压力过高时,高压开关动作,切断离合器电路或接通冷却风 扇高速档电路,防止压力继续升高,避免造成系统的损坏。
采用散热器风扇与多个冷凝器风扇协同工作的散热方式,散 热风扇控制单元J293根据来自热敏开关F18和空调压力开关 F129的信息,对发动机散热器风扇以及两个冷凝器风扇进行 组合控制。
图5-14 散热器风扇与多个冷凝器风扇的组合控制(Golf/ Audi A3乘用车)
图5-15 散热风扇控制单元J293 1—风扇低速档;2—风扇高速档;30a—来自主熔断器S164(40A);30b—来自主 熔断器S180(30A);P—压力传感器信号(2);BI—接发动机控制单元,用来切
图5-8 高低压组合开关工作原理示意图 (a)压力开关的结构 (b)R134a系统压力开关的状态 (c)R12系统压力开关的状态
图5-9 高低压组合开关的控制电路
(4)高、低、中压力组合开关 在某些乘用车(如北京现代索纳塔等)空调系统中,还
采用高、低、中压力组合开关,即将高压、低压、中压三重 开关组合在一起。
沈阳大学汽车运行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凌永成

沈阳大学汽车运行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凌永成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汽车运行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111739 学时:48 学分:3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维修与检测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学科必修课程。
2.课程的任务及目的本课程全面系统地讲授作为汽车运用和汽车服务工程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简单介绍石油的组成、勘探、开采和炼制过程之后,重点阐述和讲授车用汽油、车用柴油、发动机润滑油、车辆齿轮油、车用传动油(液力传动油和液压传动油)、车用润滑脂、汽车制动液、车用发动机冷却液、汽车轮胎等汽车运行材料的使用性能指标、规格型号和正确选择、使用等基础知识,对车用替代燃料、车用特种工作液等内容也作了充分的介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汽车运行材料的理解和认识,熟悉汽车运行材料的型号、规格、类别,切实培养和提高汽车运行材料的选择、使用、质量监测和适时更换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确保安全行车、提高汽车运输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二、选用教材汽车运行材料课程选用教材信息表三、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分配(一)学时分配(二)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1.石油(1)了解石油的形貌与成因、石油的成分与分类;(2)熟悉石油的勘探和开采过程;(3)掌握石油的炼制方法及调和方法。
重点:石油的炼制方法及调和方法。
2.车用汽油(1)了解车用汽油的主要性能指标;(2)熟悉车用汽油的质量标准;(3)掌握车用汽油的合理选用方法。
重点:车用汽油的质量标准和车用汽油的合理选用方法。
3.车用柴油(1)熟悉车用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2)掌握车用柴油的质量标准。
(3)掌握车用柴油的合理选用方法。
重点:车用柴油的质量标准和车用柴油的合理选用方法。
4.车用替代燃料(1)了解车用替代燃料(醇类燃料、车用天然气、车用液化石油气、氢气、车用生物柴油、车用乳化燃料)的各自特性;(2)熟悉车用甲醇燃料和车用乙醇燃料的质量标准。
汽车空调教学大纲

《汽车空调》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是汽车教师维修专业一门重要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汽车空调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使学生对常用汽车空调设备有全面的了解。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的基本知识、控制原理,使学生对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送配风系统、控制系统有全面的认识。
并力求与汽车本身的结构、动力来源(发动机)结合起来。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应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牢固掌握汽车空调的基本布置,常用汽车空调零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牢固掌握汽车空调的控制原理及实现方法。
熟悉汽车空调的基本电路。
五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第一节汽车空调的发展史第二节汽车空调的组成第三节汽车空调制冷装置的特点要求:学生应将汽车空调与汽车的基本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应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知识。
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与汽车空调之间的动力协调关系。
第二章汽车空调的制冷原理第一节制冷技术基础第二节制冷剂第三节冷冻机油第四节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要求:学生通过第二章的学习,应对汽车空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制冷系统、配风调温系统各零部件在汽车上安装位置,布置方式以及各种布置方式的优缺点、应用场合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牢固掌握汽车空调与其它空调不同的独特特点。
第三章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构造第一节压缩机第二节热交换器第三节膨胀阀、吸气节流阀和储液器第四节其他辅助设备要求:汽车空调与其它空调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采用完全不同的制冷部件。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汽车空调所用的压缩机、换热器的形式、工作原理。
而对汽车空调各种节流阀的工作原理及使用以及整个制冷系统控制原理的掌握应是重中之重。
第四章汽车空调配取暖与配气系统第一节汽车空调取暖系统第二节汽车空调配气系统要求:通过本章,学生应了解汽车各种供暖方式,手动及半自动、全自动配风调温的各种控制方法,掌握微电脑配风调温系统。
第五章汽车空调系统的电气控制第一节常用控制装置第二节汽车空调电路分析第三节汽车空调控制电路实例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压力保护开关、过热开关、卸压阀、延时继电器、油压控制器、水温控制器、燃料切断阀、怠速稳定器、加速断开器等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应用场合第六章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第一节电控气动的自动空调系统第二节微型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空调系统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汽车空调的常见整机电路、控制回路。
《汽车空调技术》教案

《汽车空调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部分;(2)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3)熟悉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检修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2)具备诊断和解决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的能力;(3)能够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维护与检修。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汽车空调技术的兴趣;(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注重安全生产。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概述(1)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2)汽车空调的作用及重要性;(3)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
2. 汽车空调原理(1)制冷原理;(2)制热原理;(3)通风与空气净化原理。
3. 汽车空调主要性能参数(1)制冷量;(2)制热量;(3)能效比;(4)噪声等级。
4. 汽车空调系统维护与检修(1)常规检查与维护;(2)故障诊断与排除;(3)零部件更换与维修。
5. 汽车空调系统安全与环保(1)汽车空调安全使用注意事项;(2)汽车空调系统环保要求;(3)汽车空调故障与事故处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性能参数等知识;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检修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采用实操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汽车空调系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空调技术;2. 课件:PowerPoint;3. 教具:汽车空调系统模型、零部件实物;4. 实验设备:汽车空调实验台架;5. 网络资源:相关汽车空调技术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团队合作表现等,占总评的30%;2. 考试成绩:期末理论考试,占总评的70%;3. 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等,占总评的20%。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2课时,实践教学8课时。
《汽车空调》课程标准

《汽车空调》课程标准《汽车空调》课程标准专业: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学时:共56学时(理实一体化)(一)本课程的性质《汽车空调》这门课是中职技术学校汽车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本课程的任务通过对汽车空调的制冷和制热原理、结构、典型汽车空调和维修技术的讲述,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的制冷制热与除湿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掌握汽车空调的特点及有关维修保养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控制原理。
2、了解多种车型的空调系统组成与控制原理。
3、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维修与调试。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职业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汽车空调系统常见的维修工具与检测设备。
2、具备完成实验、实训的基本要求、将实验、实训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并得出正确结果的基本能力。
3、具备查阅各种汽车维修手册,根据维修手册的提示和检测仪器进行故障诊断的基本能力。
4、初步具备读通并分析典型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的能力。
5、初步具备处理汽车空调系统一般故障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
三、实训所需教学设备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时间安排第一单元汽车空调基础知识(8课时)(一)理论教学内容教学要求:(1)了解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2)了解汽车空调的分类。
重点:汽车空调的组成与分类。
(二)实训教学内容项目: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构造认知。
内容:1、熟悉整车空调结构。
要求:1、掌握整车空调结构。
第二单元汽车空调制冷系统(24课时)(一)理论教学内容教学要求:(1)掌握常见几种类型压缩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冷凝器、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等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熟悉冷凝器、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拆装工艺及注意事项。
(3)掌握汽车空调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制冷剂与冷冻机油的性质、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1)汽车空调的制冷原理。
汽车空调教学大纲

《汽车空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空调/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课程编码:总学时数/学分数:48/3实验学时:8上机学时:0课程所属部门:课程负责人:制定日期: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涉及的基础知识面广(如机械原理、电路分析、汽车构造等课程)、专业覆盖面较宽,它自身的体系包括: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汽车空调暖风、通风与空气净化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汽车空调系统电路分析方法;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汽车空调系统的使用与保养;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够掌握汽车空调检修的基本思路,并能够达到以下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空调压缩机的类型、工作原理和应用情况;3.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电路分析方法;4.掌握汽车全自动空调、微机控制空调系统工作原理;5.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使用与保养;6.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步骤;三、课程规范要求学生在修读该课程中,要求出勤完整,课前能够进行预习,课上听课认真,并有笔记,课后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积极认真的完成实验任务,并能达到学校的学术诚信要求。
四、教材、参考书和阅读材料《汽车空调》张蕾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本课程为考试课程,考核方式为期末统一闭卷考试;期末总成绩由闭卷考试成绩、平时考勤和作业、实验成绩三部分组成。
其中,闭卷考试成绩占80%,平时考勤和作业占1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
笔试和实验成绩都应合格才能获得学分。
六、其他情况说明说明:1.实验和上机内容只填写项目名称及学时,具体内容和要求见实验大纲。
2.教学要求分章节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编写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
《汽车空调教案》

《汽车空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运行流程和操作方法;3. 学会诊断和排除汽车空调常见的故障;4.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2. 汽车空调的组成部分3. 汽车空调系统的运行流程4. 汽车空调的操作方法5. 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运行流程和操作方法;2. 演示法: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实物图和操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空调的实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汽车空调的常见故障。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挂出汽车空调系统的实物图和操作流程图;2. 教学设备:汽车空调模型、工具和仪器;3. 教学资料:教案、PPT、故障案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汽车空调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基本原理:讲解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空调系统是如何运作的;3. 介绍组成部分: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4. 讲解运行流程: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运行流程,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工作顺序;5. 操作方法教学:讲解汽车空调的操作方法,并进行演示,让学生学会正确操作;6. 故障诊断与排除:讲解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7.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空调的实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8.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9.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汽车空调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空调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的理解程度;2.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于汽车空调系统的运行流程和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3. 故障诊断练习:评价学生对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的运用;4. 课后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汽车空调教案》

《汽车空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空调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3. 学会汽车空调的维护与故障排除方法。
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1.1 压缩机1.2 冷凝器1.3 节流装置1.4 蒸发器1.5 辅助部件2. 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2.1 制冷循环过程2.2 制热循环过程2.3 通风与空气净化3. 汽车空调主要部件的功能3.1 压缩机的功能3.2 冷凝器的功能3.3 节流装置的功能3.4 蒸发器的功能3.5 辅助部件的功能4. 汽车空调的维护与故障排除4.1 常规检查与维护4.2 故障诊断与排除4.3 制冷剂的添加与回收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功能。
2. 采用演示法,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实物和示意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汽车空调系统的实物或模型,以便进行演示。
2. 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以便进行讲解。
3. 准备实践操作的工具和设备,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空调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功能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汽车空调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实施1. 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分别为理论课16课时,实践课16课时。
2. 教学过程:2.1 理论课:采用PPT讲解,配合实物或模型演示,让学生了解汽车空调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功能。
2.2 实践课: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现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汽车空调技术》教案

《汽车空调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会汽车空调的维护与故障诊断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概述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汽车空调的重要性2.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制冷原理制热原理通风与空气净化原理3.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管路系统4.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温度控制风向与风量控制空调模式的切换5. 汽车空调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维护方法与周期故障诊断与排除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控制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空调的故障现象,引导学生学会诊断与排除故障。
3. 利用实物演示、图片展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4.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PPT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案例,用于分析与讨论。
3. 准备实验室或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及参与讨论的表现。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际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的操作技能。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汽车空调技术的全面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各占一半课时。
3. 授课顺序:先讲解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再进行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教学,进行维护与故障诊断的教学。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性。
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汽车空调的维护与故障诊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汽车空调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汽车空调在现代汽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汽车空调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空调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修专业一门重要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汽车空调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使学生对常用汽车空调设备有全面的了解。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的基本知识、控制原理,使学生对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送配风系统、控制系统有全面的认识。
并力求与汽车本身的结构、动力来源(发动机)结合起来二、课程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和职业素质。
2、培养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4、培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5、培养具有认真、自主学习的能力。
6、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勤奋工作的基本素质2.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汽车空调空气调节的基础知识2、了解汽车空调的结构原理3、了解汽车空调的分类和布置4、了解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分类5、了解汽车空调的采暖与通风6、掌握汽车空调电路分析7、了解汽车空调运行保护控制和工况的控制8、了解掌握汽车空调的调节系统9、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方法和技术三、教学内容结构第一部分空调系统概述情境一:空调制冷系统的原理1、制冷的物理学基础2、物理学基本概念3、汽车制冷技术基本术语情境二:汽车空调的分类与构成1、汽车空调的分类与组成2、汽车空调的功能3、汽车空调的特点第二部分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情境一:压缩机1、压缩机的类型2、涡旋式压缩机的拆卸(以金杯海狮为例)3、压缩机的检测与维修4、压缩机故障的检查及排除实际操作情境二:冷凝器与蒸发器1、冷凝器2、蒸发器3、冷凝器的拆装(以丰田佳美为例)4、蒸发器的拆装与分解(以丰田佳美为例)5、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检修方法情境三:节流膨胀与过滤装置1、节流膨胀装置2、过滤装置3、膨胀阀的拆装(以丰田佳美为例)4、膨胀阀的检测与维修第三部分汽车空调暖风系统情境一:空调取暖系统1、发动机余热式供暖系统2、独立式供暖系统情境二:空调通风系统1、汽车空调通风原理2、空气净化系统3、配气系统4、汽车空调通风循环的分类5、空气分配总成第四部分空调电气控制原理与维修情境:常见电气装置及控制1、温度控制器2、发动机怠速稳定装置3、空调放大器4、空调压力开关5、系统过热过压保护6、汽车加速切断装置7、鼓风机转速控制8、冷凝器散热风扇控制9、压缩机离合器的控制第五部分汽车自动空调1、自动空调概述2、自动空调的控制系统3、自动空调的控制原理4、自动空调系统的自诊断第六部分汽车空调的维护、检修与故障排除1、汽车空调的维护2、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3、汽车空调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汽车空调概述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原理2 汽车空调的分类与组成3 汽车空调的功能与特点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应对汽车空调的制冷原理及系统组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掌握制冷技术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汽车空调的制冷原理及空调的分类与组成。
汽车空调教学大纲

《汽车空调》教学大纲为了规范与指导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针对中职教学的职业特点,依据教育部所提要求和本校汽车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课程基本情况1、教材:(《汽车空调》机械工业出版社)2、总学时:(90)学时。
其中理论(60)学时,技能(30)学时。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性质:《汽车空调》课程为面向交通运输方向和运输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
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懂得汽车空调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检测、维修及各种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
并能科学地、高效地、合理地把所学用于实际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任务: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排除汽车空调故障诊断与故障的能力。
为学生继续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精神,为职业岗位提供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目的:在教学计划中,本课程是汽车专业的选修课程,全面讲授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和维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汽车空调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等基本理论,进行使用和维修的基本操作训练。
(2)掌握汽车发动机各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准确分析故障的原因。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重点第一章汽车空调的维修基础第一节空调系统的维修工具和教材讲述空调的概念、发展历史、控制方式及简单组成;空调的冷冻润滑油的型号、特征、功用、正确使用和更换;制冷剂的种类和型号;常用的制冷工具。
重点掌握制冷剂的种类和型号,真空表和压力表的正确使用。
第二节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检漏方法讲述膨胀阀、孔管和双管路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压力检漏、真空检漏、冲注制冷剂检漏和外观检漏的方法;如何正确的添加和放出制冷剂。
重点掌握膨胀阀和孔管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压力检漏和真空检漏的方法,以及如何正确添加制冷剂。
《汽车空调技术》模块化教学设计

《汽车空调技术》模块化教学设计方案—、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它是融合制冷、供暖、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 专业化突出,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
其功能是培养本专业的学生达到汽车维修工岗位要求的专门职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岗位职业要求为指导,通过必备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的训练、故障分析与诊断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模块化教学来组织实施本课程的教学。
二、教学模块设计明确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性,并且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总体目标,包括素质敬学模块、知识教学模块、技能教学模块等。
(一)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框架结构: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力求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一致,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项目内容选取的依据是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以汽车电工技术岗位为载体,尽量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性强,并且符合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来编排模块。
(二)模块设计1. 素质教学模块理解汽车空调有关的政策、法规、标准和汽车空调使用性能检测的内容。
会使用常用的汽车空调维修检测设备和仪器。
能正确规范地进行汽车空调性能和技术状况的检测。
能正确分析检测结果,并能根据检测结果提出维修的技术方案。
能独立地分析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的原因,并能独立排除。
2. 知识教学模块1)熟悉现代汽车空调系统具备的装置及功能。
2)熟悉常见的轿车空调系统在实车上的布置。
3)熟悉制冷循环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4)熟悉暖风装置,送风、排风装置、空气净化装置、空调操纵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技能教学模块1)会正确使用汽车空调。
《汽车空调技术》教案

《汽车空调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方法。
3. 熟悉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等。
2.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剂的循环过程、制冷效果的实现。
3.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定期检查、故障排查、零部件更换。
4. 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制冷不足、制冷过强、异味、漏氟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维护维修方法及故障诊断与排除。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汽车空调技术原理及应用的理解。
3. 采用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拆解、组装及故障排查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配备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2. 教学资料:教材、教案、PPT、实际案例及视频资料。
3. 实操场地:配备汽车空调系统教学用车及工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及回答问题的情况。
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
3. 实操考核: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操作规范、解决问题能力等。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汽车空调技术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0课时,实操教学12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9-16课时: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方法。
第17-24课时:学习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第25-32课时:实操教学,包括汽车空调系统的拆解、组装及故障排查。
七、教学要点:1.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讲解各个组件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制冷剂的循环过程及制冷效果的实现。
3.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强调定期检查、故障排查、零部件更换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