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网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网球
摘要:
我对网球的新看法:网球运动起源于欧洲大陆。
网球运动发展到现在几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场地,球拍,运动员的技术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革新。
网球选手的技术发展,那更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而对于各种网球比赛,网坛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双雄争霸——桑阿之争与费纳之争。
最后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也很有潜力。
它吸引我们的是其背后真正的运动精神及无与伦比的魅力。
正文:
我眼中的网球要追溯到一部日本动画片“网球王子”。
真正想了解网球,对网球感兴趣也是在那个时候。
虽然动画片有夸张的嫌疑,但是无可厚非,网球是一个让无数人疯狂的东西。
经过了半个学期对于网球的认知,自己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网球运动起源于欧洲大陆。
她从诞生之初就具有了高贵的血统。
因为她是旧时欧洲贵族进行的一项休闲运动。
由宫廷流落到明间,这样的出生赋予了网球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的高贵,优雅的气质。
传统的网球场地分为草地和红土。
由于近来的科技发展,现代网球又诞生了球速较快而且造价更便宜的硬地赛场。
传统意义上,草场的球速最快,并且最具贵族气质,优雅无疑是草地赛的标志。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如今四大满贯中的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
红土的球速最慢,并且以稳健的上旋球为主旋律,像当今的纳达尔,沃达斯科都是红土好手。
相对于草地的优雅,红土的标志就是勤勤恳恳,一身的劳
动人民打扮(这里有一段关于红土场地与历史的小故事,我们都知道当初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开始的原因是法国国王路易要强行增加赋税,开始的标志是巴黎人名攻占巴士底狱,但大家知道吗?就在国王路易强行解散国会,并派兵包围他们的时候,他们正是在凡尔赛宫外的一个网球场馆里制定的革命纲领)。
覆盖全场的疯狂跑动与声嘶力竭的呐喊是让人铭记于心的影响。
西班牙等国的殖民扩张将红土场带到了南美大陆,因此现今红土赛事也大多集中在中欧法德奥地利,西欧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南美阿根廷等国。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四大满贯中的罗兰加洛斯公开赛,也称为法网。
硬地赛场由于造价便宜,耐用性高等诸多优点,迅速崛起于没有或少有网球传统的国家。
北美以及我国都是以硬地赛场为主。
硬地赛场的标志应该就是摩登了。
在如今的四大满贯中,美网与澳网都是硬地赛事,硬地的优势可见一斑。
网球运动发展到现在几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场地,球拍,运动员的技术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革新。
不同材料以及铺设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场地选择,传统的草场,红土场,到现在的硬地赛场,绿土赛场等等。
不同特色的场地类型给了更多球员发挥自身特点的舞台。
新材料的开发以及制作技术的发展给网球拍带来了近乎由人到神的蜕变。
从最开始的用羊肠做网线,木质的拍框,缺少足够的硬度与过重的分量,以及纯手工制作带来的高昂的费用,使得网球根本不具备推广的潜力。
到后来新材料的使用,如以金属铝,铝合金,到碳素合金代替了原木的拍框,使得网球拍更轻盈,挥动更加自如。
网球
线也由羊肠线发展到了使用人工合成纤维做替代。
从此,网球拍变得更耐打,更便于掌握。
至于网球选手的技术发展,那更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古老如罗德曼,亨特拉尔不谈,就从最为人熟知的两代天王说起吧。
网坛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双雄争霸----桑阿之争与费纳之争。
作为原史上最伟大球员的桑普拉斯,是传统的发球上网打法的巅峰型人物。
他将发球上网打法发挥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日本动漫《网球王子》最推崇的打法就是发球上网型打法,无论是龙马的B字截击还是A字截击,都是以来到网前作为前提的。
桑普拉斯的发上打法是强制性的,无论发球是否好到具备上网的条件,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冲到网前,极其具有侵略性,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发上给予对手很大的压迫感,这只是心理层面上的优势,其实,发球上网最大的技术优势在于缩小了自己的防守面积,并且加快了节奏,来到网前的选手有更多的选择,这种心理,气势上的双重优势,还有一定几率造成对手的非受迫性失误。
但是发球上网打法也是有缺点的,他太倚重选手的发球,如果发球一旦失去优势,发上只能送给对手穿越的机会。
在对手的发球局里,发上型打法的选手就会失去优势,然而桑普拉斯强就抢在他还有一样秘密武器---正手。
桑布拉斯的正手能够精确打击对手防守的薄弱环节,一击致命。
或者将对手拉开,为自己上网提供条件。
然而,在桑普拉斯的同时代还有另一位聪明绝顶的选手---阿加西。
阿加西虽然没有桑普拉斯那么耀眼的荣誉,但是他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一共拿到了包括四大满贯,奥运会在内的所有单打
冠军头衔,成为了“完美先生”。
为什么说桑阿之争如此为人津津乐道。
因为阿加西的打法,阿加西的技术特点开创了网球新纪元,如果说桑普拉斯是传统的发球上网型打法的巅峰之作的话,那么阿加西就是现代底线对攻性打法的鼻祖。
在很多阿加西的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并不急于上网,而是会在底线与对手僵持,不断地改变击球节奏,大角度的调动对方,不断累积优势,然后再得分。
这样的打法其实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的。
由于网球拍的不断改良,网球选手们已经可以打出超过200公里每小时的发球,在底线也可以打出超过170公里每小时的击球,这无疑大大选手在底线的攻击力,那么打出漂亮的底线穿越球也不再那么困难了。
上网型选手的优势已经不在。
这从桑普拉斯职业生涯晚期遇到休伊特,逢休必输的场面就可见一斑。
我们还可以常常见到阿加西在被对手左右调动的时候,来不及闪身,但他会急停之后用正手轻轻一挡,拉拍幅度很小,几乎没有。
利用手腕控制住拍面,打球的上升期,之后就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底线半截击穿越球,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这也是网球拍制作技术的提升带来的结果,它使得上升期击球这项技术成为可能。
这也就是桑阿之争好看的原因了,他们两个打比赛,你就会看到桑普拉斯站在网前,不断地对阿加西施加压力,左右调动阿加西,而阿加西则是疲于奔命,但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桑普拉斯将要拿下这一分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阿加西用一个不可思议的底线穿越球制胜得分。
Unbelievable!
当底线型打法成为主流之后,新生代中又诞生了一对足以和前辈相提并论的选手---费德勒与纳达尔。
有人说费德勒的崛起起于桑普
拉斯的退役,但其实他们两个的技术特点根本不同。
有人说费德勒是为网球而生,优雅的气质,流畅的发球,精准的正手,潇洒的单反。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从2002年开始,几近完美的演出,终于在去年修成正果,超越了前辈桑普拉斯,成为现今史上最伟大球员。
在费德勒的所有技术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反手。
从费德勒崛起之后就流行着一句秘诀“要赢费德勒,压制他的反手”确实,费德勒的单反是他的软肋,但这也不能归咎于球员本身,而是单手反手这样技术正在走向没落,一个很明显的比较,现在的网坛四大天王---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穆雷。
四个人中有三个都是使用双手反手。
双反相对于单反而言,稳定性更强,并且力量更大,遇到对方的压制,单反只能选择被动防御,使用切削或者上旋球尽量放慢节奏。
但双反却可以转守为攻,以强有力的一击平击球或打一条直线,或打一条大斜线,直接主动得分。
并且,随着开放式步伐的流行,双反配合开放式步伐,相对于单反配合封闭式步伐,优势就显得更加明显了。
以纳达尔为例,纳达尔的正手上旋球是令所有人都感到头痛的事情,不仅如此,在大范围跑动中的正手单臂上旋,也是他的杀手锏。
在正手部分,稳重的上旋球配合开放式步伐,给他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来跑回中场,反手部分,开放式步伐使他有时间强闪正手,或者开放式步伐配合强力的双反,打对方一个大角度,然后迅速归位。
(也许我说的不够明了,开放式步伐的优点就在于,人是面对球场的,这样,无论是在正手位还是反手位,击球之后都可以迅速的归位到中场)而正手跑动中的单臂上旋也是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归位而生的,单臂上旋可以拉出一条诡
异的弧线,将球落到对方半场,类似于MOON BALL的轨迹也令对手打高压球的想法成为泡影。
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也很有潜力。
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这两项高等级赛事在中国的开办,使得网球这项运动在中国得以大力发展,并且由于在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金花的夺冠,也使得更多的人开始注意到网球这项运动,这对于在中国推广网球助力不少。
网球运动以其自身的魅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喜爱。
她在中国的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真正的网球饱含了很多很多东西,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明的,但是通过了自己对于最近网球赛的学习,各种博客的探索,我对于网球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欣赏了,而是喜欢上了这种运动的魅力和其背后真正的运动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