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

一、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

1971年,美国交通部提出了“交通发展和土地发展”的研究课题,揭开了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理论的综合研究序幕,其后许多学者开始了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理论的专门研究,概况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1.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城市交通系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亚当斯(J.S.Adams,1970)归纳总结了北美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模式特征,认为两者关系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步行马车时代(1800-1890年)、电车时代(1890-1920年)、汽车时代(1920-1945年)和高速公路时代(1945年-)。施盖尔弗(Schaeffer,1975)和斯科勒(Sclar,1975)系统地探讨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他们认为:城市空间形态在交通系统影响下经历了由“步行城市”演变到“轨道城市”直至最终“汽车城市”的过程,指出了城市交通系统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中的影响作用。1980年美国一项关于亚特兰大、巴尔的摩等城市环城公路对土地利用影响的报告指出了公路和城市形态之间的联系,再次证明了公路对城市空间形态有着巨大影响。之后,纽曼和肯沃思(Newman andKenworthy,1996)再次深入研究了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把城市空间形态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步行城市(The Walking city)、公交城市(The Transit City)和汽车城市(The Auto-mobile City),后来霍尔(Hall,1997)和里士满(Richmond,1998)等人的研究对此表示了肯定与支持。

(2)城市交通系统影响土地利用布局:耐特(Knight,1977)研究了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系统总结了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土地可达性、土地连接成片难易程度和土地使用政策等,其中土地可达性(即交通条件)是影响土地使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的,斯多夫(Stover,1988)和科普克(Koepke,1988)研究指出两者之间存在

双向反馈影响作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作用圈,交通系统影响土地利用类型,而土地利用反过来又影响交通系统。

(3)城市交通建设对城市土地价格有着重要影响:新交通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城市土地的交通可达性,使得在一定通勤时间内所能到达的土地增加,而这些土地对开发商更具吸引力,一般认为土地的价格将随之提高。比尔沃德(Baerwald,1981)讨论了交通可达性对住宅开发的影响,指出交通可达性是住宅开发的关键因素,那些不具备公路通道的地块由于缺乏价格竞争力,没有开发的可能性。

2.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1)城市土地利用特征从不同角度影响交通系统:尼森(Nithin,1979)专门研究了土地利用对交通系统的影响,系统地总结了影响交通系统的土地利用因素:即规模因素,包括人口、工作岗位和住房等土地利用规模等;密度因素,包括土地利用密度、人口密度等;布局因素,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结构、城市中心布局等。西门兹(Simmonds,1997)等人在详细研究了布里斯托尔(Bristol)地区后指出土地利用混合程度是影响城市交通的主要因素,古里诺和吉纳维芙等人(Giuliano,Genevieve and etc,1997)则详细研究了住宅、人口和工作岗位等因素对交通系统的作用和影响,另外一些研究者们研究了城市形态等布局因素对交通系统的影响作用(Frank and Pivo,1994;Curtis,1996;Heart and Bennet;2000)。

(2)城市土地利用密度影响交通系统模式:普什卡尔夫和朱潘(Pushkarev and Zupan,1977)研究指出土地利用密度越高,交通需求量就越大,当土地利用密度低于每英亩7栋住宅时,公共交通几乎没有可能性;当土地利用密度达到每英亩60栋住宅时,公共交通将成为该地区的重要交通方式。后来纽曼和肯沃思(1989)的研究更证实了土地利用密度对交通的影响,他们研究分析了全球32个大城市的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指出高密度与对公交依赖型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关系。许多研究者们研究指出土地利用密度影响交通出行方式选择,进而影响到交通系统模式。一般而言,土地利用高密度与公交出行模式有相对应的关系(Handy,1992;Messenger andEwing,1996;Cevero,1996;Schimek,1996)。

(3)土地利用影响着交通出行特征:汉迪(Handy,1992)综合有关研究,

分析了土地利用对出行特征的影响,指出随着土地利用密度的提高,交通出行次数减少,但随着出行速度的降低将有可能引起出行距离的增加;土地混合程度对交通出行类型影响微弱。其所得出的结论与普什卡尔夫和朱潘(1977)以及塞维诺(Cervero,1989)等人的结论基本一致。后来,汉森(Hanssen,1995)研究奥斯陆市时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引起了交通出行流量的相应变化,住宅密度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这些研究充分表明了土地利用对交通出行特征有着深刻影响。

3.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研究

由于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之间的不协调是造成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原因,许多学者从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出发,开展了两者关系的相互协调研究。汤姆逊(Thomson,1982)依据城市用地结构、城市形态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提出了五种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战略:强中心战略、完全机动化战略、弱中心战略、低成本战略和限制交通战略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兴起,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从技术、价格资金和交通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等角度出发研究了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Dittmarand Hank,1995;Davis and Adrian,1996;Greeneand David,1997)。1996年布拉克和威廉(Blackand Willian)认为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必须能够满足目前的交通需求而又不危及下一代的需求能力,这一定义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肯定。惠特曼和克里斯廷(Whitman and Christine,1998)则进一步指出良好的土地利用和完善的交通系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4.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模型研究

劳瑞(Lowry,1964)提出了著名的劳瑞重力模型,开创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模型研究的先河,之后这方面的研究蓬勃开展,弗兰克(Frank,1995)总结认为主要有五种基本类型(表1)。

表1 西方国家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典型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