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造林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

攀枝花·东区弄弄沟碳补偿活动策划方案

第 2 页 共 页

弄弄沟——大黑山风景旅游区,位于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和仁和区务本乡,是东区的近郊,也是大黑山景区的后花园。景区距市中心16公里,总面积17636余亩,有仙人洞、仙人湖、濠猪洞、公主坟、狮子岩、芒果园等景点与大黑山相连,具有非常适合周末游、休闲游、健康运动游的品质。

为加快弄弄沟休闲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打造近郊休闲旅游品牌,在2010年1月9日“中国奥索卡—走进弄弄沟” 打造自助旅游小径活动基础上策划本活动,活动将弄弄沟的近郊、地势、海拔、气候的优势结合时代潮流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融入了碳汇造林的理念,在弄弄沟休闲旅游品牌打造的系列活动中做一个很好的延续。

一、相关名词链接

(一)碳汇

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中的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过程称为“汇”。因此,森林具有碳汇功能,并以其巨大的生物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捐资造林,让自己

出资培育的森林消除自己因工作、生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

第 3 页共页

(二)碳源

产生二氧化碳之源。自然界中碳源主要是海洋、土壤、岩石与生物体。另外,工业生产、生活等都会产生二氧

化碳等温室气体。它们都是主要的碳排放源。这些碳中的一部分,累积在大气圈中引起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打破了

大气圈原有的热平衡,导致全球变暖。另一部分则储存在碳汇中。

(三)碳汇造林Array遵循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增加森林

碳汇功能、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为目标,综合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手

段,促进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林业活动,提高森林生

态系统整体固碳能力;同时,鼓励企业、公民积极参与造林增汇活动,

展示社会责任,提高公民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意识;充分发挥林

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功能和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

第 4 页共页

第 5 页共页二、活动策划背景

(一)国际碳补偿行动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号召全球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暖。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组织、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林业碳汇活动,为应对气候变暖贡献力量。如开展捐资造林、森林经营和举办“零排放”会议等活动,以消除自己的碳排放,达到“碳中和”。2006年的意大利都灵冬奥会,成为世界上首届“零排放”奥运会,冬奥会期间产生的约12万吨二氧化碳,在都灵气候遗产项目下,通过林业、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措施完全抵消。2007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是一次“零排放”的绿色会议,印尼政府承诺植树造林4500公顷抵消本次会议所产生的5万吨二氧化碳。

(二)我国碳汇的发展现状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综合投资环境、项目经验、国家战略、交易价格等因素,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很强的

竞争力,国外碳汇买家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为了配合《京都议定书》和随之蓬勃兴起的国际碳市场,2003年10月,新一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正式成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成立了国家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审核理事会、国家林业局也成立了碳汇管理办公室以加强对外沟通和对内协调,积极参与国内外碳汇活动。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积极搭建碳汇信息交流平台,组织专家研究国际碳贸易现状和相关的方法学、管理政策、运行程序及技术标准,开展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优先区域选择和评价研究,在广西组织实

施了全球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在北京、湖北、浙江、甘肃等省市启动了多个林业碳汇试点项目,联

第 6 页共页

合相关企业、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发起建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大力开展了以增汇为目的的多项林业活动。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一些科研院校,也对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碳储量以及碳汇功能等进行了初步观测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这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新形式,并加强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三)我市碳汇的发展现状

据国家西部开发办统计,我国西部每年因水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少于1500亿。从重新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出发,长江上游第一座重工业城市攀枝花市在全国首倡天然林保护的同时,启动了市区视野区绿

第7 页共页

化工程,提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口号,使林业从传统的林区走向了城市。从1998年起,攀枝花将每年的6月29日定为植树节,开展万人植树造林活动。市林业部门针对攀枝花属干热河谷区、气候干旱、土壤条件差、植树造林属世界性难题开展科研,筛选出台湾相思、印楝、金银合欢等适宜树种,提高植树成活率。市里还结合农业开发,鼓励农民承包荒山种树种草,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

第8 页共页

三、活动的意义

(一)宣传低碳理念,努力增强社会责任,共建绿色家园

从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高度出发,以“政府搭台,宣传引导,社会参与,自觉自愿”为原则,组织各大新闻媒体,搭建网络参与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推广活动,普及林业碳汇与碳中和等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激发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的社会责任感与热情,吸引更多的企业、团体、组织或个人志愿参与活动中来,全民携手共建绿色家园,努力把攀枝花建成长江上游的一座绿色生态城市。

(二)完善攀枝花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森林的生态效益是全社会共享的,政府应按照森林提供的生态价值实行补偿,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生态补偿的实质。在政府财力尚不足以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完全补偿的情况下,以森林碳汇效益补偿为突破口,完善攀枝花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使其逐步贴近补偿的生态本质,贴近森林生态服务价值。

第9 页共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