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一:三农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2015级历史第二轮
热
点
专
题
复
习
热点一三农问题
时政热点2015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连续第十二年聚焦“三农”。文件提出,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考点1基础知识
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
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①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
②春秋战国时期: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③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④两汉时期,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
⑤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灌溉用)
2、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
①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在成都修筑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修筑郑国渠。
②秦朝开通了灵渠
③汉代关中地区创造了“井渠法”。
3、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4、关于土地兼并
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封建制度本身无法克服这
一问题
影响:
①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
②造成农民普遍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
5、关于重农抑商问题
①实施的原因a、农业产品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会加据农业劳动力的流失b、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经营店铺、作坊等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c、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d、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②表现:a、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汉初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商人c、隋唐沿用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d、王安石变法中的理财措施都有利于于农业的发展,同时限制了商业活动
③评价:a、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b、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就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考点2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一、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二、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③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
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流行隋唐。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之一)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三、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②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a、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的有制
b、意义: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②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四、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
③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