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纠错策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及反映,它是数学学科的精髓、灵魂,是学生进行计算、 解题、证明的依据,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
例1 题1: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则a= .
有一根为0,
错解: 0或2.
错因分析:表面上看是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认识模糊, 把存在 的基本条件: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给忘掉了,实质是对这一类概
念问题的认识不清:以前学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时,就
题3:
错因分析:对零指数幂、负指数幂、绝对值的概念模糊:,导致计算错误. 这些错误也是学生常犯的,属于一种思维定势,想当然的认为,无视概念的 存在.有些学生在刚学这些概念时不会出错,若隔的时间长,把概念给忘记 了,就按自己的思维定势去犯错了,是属于没有真正理解概念.
纠错策略:
1.对同类概念运用错误进行归类、反思:以前犯过这种类型 的错误吗?为何总在同一类型上犯错?知识上的原因,还是 思想上的原因?如何能做到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若是知 识上的原因,则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通过当前错误的纠 错,修补以前知识上的缺漏,杜绝此类错误的延续,避免以 后再犯错;若是学习品质上的原因,则要改正学习习惯,形 成思维的严谨性, 杜绝此类错误的习惯.
曾犯过忘记和的错误,此题犯错是对这类题犯错的延续;学分 式时,也常忘记分母不为0 的限制条件 , 此题犯错是对这类题 犯错的习惯.若对此类问题纠错不到位,那么在以后学习二次函 数 和反比例函数 时,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很多学生在说概念 时不会错,但运用时却总错,缺少思维的严谨性.这种错误不仅 学困生会犯,学习程度好的学生也同样易犯.
探究纠错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江西
骆文娟
各种错误类型(按原因分) 数学概念模糊 运算求解能力弱 数学思维能力欠缺 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不灵活 空间想像能力薄弱 应用意识和建模能力差 图表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各种错误类型的纠错策略及教学启示.
(一)数学概念模糊
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
⑤进一步运用概念,使其对概念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具体. 概念建立后,针 对学生疑点和难点,设计恰当的练习,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从不同角度 对概念进行训练;阐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概念系统,明确概念 的从属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四边形认知图式的构建,把四边 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错解:
错解:B. 错因分析:对余弦的概念运用错误Leabharlann Baidu折射出对三个直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模
糊. 数学概念本身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和严谨性,对概念的学习又带 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延续性,若前面的概念没掌握好,学习新的概念就更 困难了.学生对正弦概念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理解不透彻,轻过程重结论, 套用结论来解决问题,学习成了机械的记忆,这样既不能从本质上去认识 数学问题,也无法提高自身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 更直接影响后面学 习余弦和正切,在直角三角函数的运用上出现混乱.
2.学生对作业和测试中出现的概念错误题,先从课本中查阅有 关概念,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再及时订正,找到错误的原因,在 反思中提高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对易错的概念知识点: 绝对值、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三角函数值、轴对称图形、 函数的定义等,以诊治题的形式强化训练,使学生避免再犯 错.
对概念的思想 认识
3.依赖心理. 对概念的学习,往往习惯于听取老师对概念的分析与概括, 而没有主动参与探究讨论的习惯。
4.急躁心理. 升学所带来的压力,使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更注重学生的学 习分数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这无疑助长了学生在学习中重结论轻过 程的习惯。当学生对概念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理解不透彻时,就套用 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既不能从本质上去认识数学问题,也无法提高 自身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
教学启示: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 ①观察一组实例,抽象出共同的属性; ②给出新概念的定义,通过分析其逻辑意义,初步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 ③精确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抓住其本质,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
知其所以然. 以直角三角函数为例进行剖析,正弦涉及到比的定义、 角的大小、点的坐标、距离公式、相似三角形、函数概念等知识。正 弦的值本质上是一个“比值”。为了突出这个比值,引导学生思考: 正弦是一个比,这个比是∠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这个比值随∠A的 大小确定而确定,与∠A 的对边与斜边的长度无关;由于对边与斜边, 所以这个比值不超过1.经过对正弦概念的本质属性分析后应指出:直 角三角函数只有六个,这便是三角函数的外延,在初中我们仅学习其 中的三个(正弦、余弦、正切)..; ④新概念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联系,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 新表述新概念的意义;
比较重要
所占比例 对概念的应用程度 所占比例
15%
理解概念内涵,并会 30% 灵活应用
觉得一般,可记可 30% 不记
概念记不牢,但会解 40% 题
会做题就行,不太 45% 重要
可以动动笔,但过程 25% 缺乏完整性
没思考过这一问题 10%
模棱两可,理解不透 5%
初中生学习概念的心理心理障碍 :
1.畏惧心理 2.忽视心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不少同学,老师叫他 做一道习题可能会轻而易举地完成,但叫他回答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或概念时,可 能答非所问。究其原因,我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存在一种忽视概念学习,只对“做 题”感兴趣。长期下去,它会妨碍我们的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妨碍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
2. 进行尝试错误教学.学生从正面接触概念后,教师从概念的反面有针对性地创设一种 错误的情景,引导学生深入到这种特定的情景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错因,去 尝试矫正,让学生在反思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运算求解能力弱
初中阶段的运算主要是有理数、实数的运算,字母的运算,整式与分式的运算;求 解有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组),求函数解析 式等代数内容,还有几何中的求长度、角度、面积等内容,以及统计与概率中涉及 到的从图中提取信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等有关内容.运算不正确的 原因常常是概念模糊,公式、法则遗忘和混淆或运用呆板的结果.
例1 题1: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则a= .
有一根为0,
错解: 0或2.
错因分析:表面上看是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认识模糊, 把存在 的基本条件: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给忘掉了,实质是对这一类概
念问题的认识不清:以前学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时,就
题3:
错因分析:对零指数幂、负指数幂、绝对值的概念模糊:,导致计算错误. 这些错误也是学生常犯的,属于一种思维定势,想当然的认为,无视概念的 存在.有些学生在刚学这些概念时不会出错,若隔的时间长,把概念给忘记 了,就按自己的思维定势去犯错了,是属于没有真正理解概念.
纠错策略:
1.对同类概念运用错误进行归类、反思:以前犯过这种类型 的错误吗?为何总在同一类型上犯错?知识上的原因,还是 思想上的原因?如何能做到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若是知 识上的原因,则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通过当前错误的纠 错,修补以前知识上的缺漏,杜绝此类错误的延续,避免以 后再犯错;若是学习品质上的原因,则要改正学习习惯,形 成思维的严谨性, 杜绝此类错误的习惯.
曾犯过忘记和的错误,此题犯错是对这类题犯错的延续;学分 式时,也常忘记分母不为0 的限制条件 , 此题犯错是对这类题 犯错的习惯.若对此类问题纠错不到位,那么在以后学习二次函 数 和反比例函数 时,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很多学生在说概念 时不会错,但运用时却总错,缺少思维的严谨性.这种错误不仅 学困生会犯,学习程度好的学生也同样易犯.
探究纠错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江西
骆文娟
各种错误类型(按原因分) 数学概念模糊 运算求解能力弱 数学思维能力欠缺 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不灵活 空间想像能力薄弱 应用意识和建模能力差 图表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各种错误类型的纠错策略及教学启示.
(一)数学概念模糊
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
⑤进一步运用概念,使其对概念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具体. 概念建立后,针 对学生疑点和难点,设计恰当的练习,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从不同角度 对概念进行训练;阐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概念系统,明确概念 的从属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四边形认知图式的构建,把四边 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错解:
错解:B. 错因分析:对余弦的概念运用错误Leabharlann Baidu折射出对三个直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模
糊. 数学概念本身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和严谨性,对概念的学习又带 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延续性,若前面的概念没掌握好,学习新的概念就更 困难了.学生对正弦概念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理解不透彻,轻过程重结论, 套用结论来解决问题,学习成了机械的记忆,这样既不能从本质上去认识 数学问题,也无法提高自身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 更直接影响后面学 习余弦和正切,在直角三角函数的运用上出现混乱.
2.学生对作业和测试中出现的概念错误题,先从课本中查阅有 关概念,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再及时订正,找到错误的原因,在 反思中提高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对易错的概念知识点: 绝对值、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三角函数值、轴对称图形、 函数的定义等,以诊治题的形式强化训练,使学生避免再犯 错.
对概念的思想 认识
3.依赖心理. 对概念的学习,往往习惯于听取老师对概念的分析与概括, 而没有主动参与探究讨论的习惯。
4.急躁心理. 升学所带来的压力,使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更注重学生的学 习分数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这无疑助长了学生在学习中重结论轻过 程的习惯。当学生对概念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理解不透彻时,就套用 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既不能从本质上去认识数学问题,也无法提高 自身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
教学启示: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 ①观察一组实例,抽象出共同的属性; ②给出新概念的定义,通过分析其逻辑意义,初步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 ③精确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抓住其本质,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
知其所以然. 以直角三角函数为例进行剖析,正弦涉及到比的定义、 角的大小、点的坐标、距离公式、相似三角形、函数概念等知识。正 弦的值本质上是一个“比值”。为了突出这个比值,引导学生思考: 正弦是一个比,这个比是∠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这个比值随∠A的 大小确定而确定,与∠A 的对边与斜边的长度无关;由于对边与斜边, 所以这个比值不超过1.经过对正弦概念的本质属性分析后应指出:直 角三角函数只有六个,这便是三角函数的外延,在初中我们仅学习其 中的三个(正弦、余弦、正切)..; ④新概念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联系,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 新表述新概念的意义;
比较重要
所占比例 对概念的应用程度 所占比例
15%
理解概念内涵,并会 30% 灵活应用
觉得一般,可记可 30% 不记
概念记不牢,但会解 40% 题
会做题就行,不太 45% 重要
可以动动笔,但过程 25% 缺乏完整性
没思考过这一问题 10%
模棱两可,理解不透 5%
初中生学习概念的心理心理障碍 :
1.畏惧心理 2.忽视心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不少同学,老师叫他 做一道习题可能会轻而易举地完成,但叫他回答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或概念时,可 能答非所问。究其原因,我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存在一种忽视概念学习,只对“做 题”感兴趣。长期下去,它会妨碍我们的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妨碍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
2. 进行尝试错误教学.学生从正面接触概念后,教师从概念的反面有针对性地创设一种 错误的情景,引导学生深入到这种特定的情景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错因,去 尝试矫正,让学生在反思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运算求解能力弱
初中阶段的运算主要是有理数、实数的运算,字母的运算,整式与分式的运算;求 解有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组),求函数解析 式等代数内容,还有几何中的求长度、角度、面积等内容,以及统计与概率中涉及 到的从图中提取信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等有关内容.运算不正确的 原因常常是概念模糊,公式、法则遗忘和混淆或运用呆板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