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专题: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专题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教学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3、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及基本形式
5、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四、基本概念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物质意识运动时间空间实践五、教学方法
专题式、研讨式讲授,多媒体教学
六、研讨问题
对宗教唯心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
七、教学课时:4学时
八、课后思考:
1.如何理解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九、延伸阅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十、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内涵:
释义:philosophy,爱智慧之意。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本源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人为什么活着。
2、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3、哲学的基本派别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围绕着世界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发展观:辩证法——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
二、什么是物质
1、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释义:定义方法;思维方式的变革
2、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把客观实在性作为一切物质形态的唯一的共同的属性,把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又区别开来,从有形看到无形、暂时到永恒、有限到无限,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把实践包括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确立了统一的唯物主义原则,克服了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三、什么是意识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语言——→人脑——→意识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4、意识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5、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四、什么是运动
1、定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比较:运动、变化、发展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反对机械唯物主义运动观:牛顿机械运动观:宇宙开始是怎样动起来的?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反对唯心主义运动观:慧能:风动、帆动与心动
方法论意义:依运动状态判定运动主体性质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定义: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基本情形:一是指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事物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二是指事物没有发生质变。
意义: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认识事物的必要前提;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绝对与相对;相互包含
形而上学不变论——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龟;飞鸟之影未尝动也;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
相对主义诡辩论——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现在的我不是打人的我
5、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方法论意义:在过程中把握对象;阶段性与过程性相统一
五、什么是时间和空间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
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2、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设想超时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方法论意义:物质本质在时空运动中得以展开
3、时空的属性——绝对性与相对性、有限性和无限性
反对客观唯心主义有神论、牛顿绝对时空观
六、什么是社会——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构成要素与内在机制:实践主体—→中介系统—→实践客体
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基本特征: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方法论意义:一是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
二是显现性——自我表达、自我认识、自我呈现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人与动物的区别之点;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与人的区别之点;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主客体的双向改造。
3、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基础
4、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七、什么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