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片段赏析
沁园春·长沙的赏析
沁园春·长沙的赏析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前两句点出了战地的特定环境,战士在秋日的萧瑟中,驻马在橘子洲头,放眼四望,是无边无际的红色秋景。
后两句“橘子洲”是指着这个地方。
“寒秋”指深秋时节。
只见一片模糊的树林,迷蒙隐约的“烟”,弥漫与水气之中。
秋风起,叶纷落,黄昏中,“一望无涯”的原野上,就成了这些枯黄衰草的世界。
这两句把周围自然景物衬托得更加荒凉、萧瑟。
一个“看”字,写出了作者出神地眺望着广漠无垠的秋景的情状。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悲壮苍凉的。
下阕“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笔锋一转,描绘出一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绚丽秋景图。
这三句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绚丽斑斓的画面。
这是由上而下的宏观远眺,因此,这幅画没有细部刻画,也就谈不上精雕细刻了。
而在如此壮阔的景色面前,也只能产生一种豪迈的感情,激发起昂扬向上的精神。
但是在这样一幅图画前面,却有一群不速之客的出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它们原来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这是一幅绚烂至极的秋景图。
从总体看,它们与上面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互相映衬,浑然一体。
这样就避免了单纯用彩色图案构成的板滞之感。
他们有时徘徊于斗室,有时旋回于厅堂,有时倾听深巷中传来的声声卖杏花的吆喝,有时吟诵“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名句。
他们有时寻觅“星星竹影摇湘水”的佳处,有时以琴棋诗酒自娱。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每天清晨或傍晚,他们可以听到雄浑奔放的歌声,看到畅饮的醉翁。
然而,“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朝廷腐败,国运衰微,美好的理想无从施展,心头郁结着愤恨和忧伤。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壮志难酬,这种苦闷的心情在最后一段才得以抒发:“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现在,历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虽然我们已不必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惨烈景象而忧虑,但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仍有其现实意义。
沁园春长沙全文解析
沁园春长沙全文解析一、原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少年时,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二、上阕解析1. 开篇描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点明了时间(寒秋)、地点(橘子洲头,湘江边)和人物(独立的作者)。
“寒秋”一词奠定了一种清冷而壮阔的氛围,“独立”则显示出作者的卓然不凡。
2. 景物描写-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从远处着眼,描写了群山经霜后的红色,一个“遍”字,一个“染”字,写出了秋意之浓。
-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把视角拉到湘江江面,江水清澈碧绿,众多船只争着行驶,“碧透”写出了江水的清澈,“争流”则体现出江上的热闹与活力。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进一步描写天空中的鹰矫健地飞翔,江中的鱼轻快地游动,“击”字表现出鹰的矫健有力,“翔”字描绘出鱼的自在轻快。
- “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对上述景物描写的总结,在寒秋季节里,万物都在竞相展现自己的生命力,自由自在地活动。
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
3. 抒情议论-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由写景转为抒情议论。
“怅寥廓”,面对广阔的宇宙感到惆怅,这种惆怅并非消极的情绪,而是一种深沉的思考。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者将自己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之间,思考着谁能主宰世界的命运,这一问,体现出青年毛泽东的博大胸怀和宏伟抱负。
三、下阕解析1. 回忆往昔-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由眼前之景转入对往昔的回忆。
“携来百侣曾游”,作者回忆起曾经和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游玩的情景。
《沁园春·长沙》鉴赏要点分析
《沁园春·长沙》鉴赏要点分析1、以乐景写哀情: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
浓艳鲜明的色彩,动静结合的事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但是作者的感情却是惆怅、深沉的。
作者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越写山河的壮美,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就在这种不一致中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和深沉的思绪,展示诗人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和思考革命形势的感受,突出了诗人强烈的革命情怀。
2、对比手法的运用:本词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
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是暗比。
3、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在词中,“立”“看”“怅”“问”“忆”“记”这些动词具有贯穿全词线索的作用。
他们的内在联系是:通过“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出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
最后通过忆、记等词回忆起曾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毛泽东在1925年秋写的《沁园春。
长沙》,意思是正值青年朋友意气风发。
当时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1911年到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
在这峥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
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这一段描写形象地括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和其战友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
沁园春长沙意象赏析
《沁园春·长沙》意象赏析《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经典之作,词中描绘了壮美的山川、秋景的寓意、自然意象以及生命意识,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意象赏析。
1.壮美山川词的开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寥寥几笔就描绘出一幅壮美的山川画卷。
这里的山川并非写实,而是经过作者主观感受的艺术再现。
寒秋时节,湘江北去,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地凝望着远方的山川。
这里的山川不仅指自然景观,更是指中华民族的锦绣河山。
诗人以壮美的山川寓意祖国的秀美河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深情厚爱。
2.秋景寓意在《沁园春·长沙》中,秋景的描写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上片“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下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则进一步升华了秋天的寓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这里的秋景寓意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也寓意着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3.自然意象《沁园春·长沙》中的自然意象非常丰富,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
通过这些自然意象的描绘,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同时,这些自然意象也呈现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4.生命意识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词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都是生命的象征。
这些生命在大自然中自由地展现自己的生命活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
5.创作风格《沁园春·长沙》的创作风格豪放、雄浑、大气磅礴。
优秀《沁园春·长沙》赏析
优秀《沁园春·长沙》赏析优秀《沁园春·长沙》赏析《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代表作品,诗中的描写了壮丽风景以及伟人的精神气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沁园春·长沙》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赏析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
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
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
”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泽东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
《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这首词上半片着重写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
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
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
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赏析《沁园春·长沙》格调雄浑,气象磅礴,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手笔之沉雄,足以显示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放的气概!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沁园春·长沙》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沁园春·长沙》赏析篇1上阕揽景兴怀。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起句“独立”二字劈空而来,视见其笔力的遒劲,而以“寒秋”“橘子洲”点明时地。
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著色,便有了无限的涵咏之味和沉郁豪迈之气。
以下七句,词人凝时空于一“看”字,以视野所叹来写湘江的秋景,使得这七句连贯直下,一气呵成。
前六句写远山、近水、飞鹰、游鱼,描绘出一幅缤纷绚烂的湘江秋景图。
远眺岳麓山一带群峰,枫林美景尽收眼底,一个“红遍”,一个“尽染”,泼墨淋漓,气韵酣畅。
流丹的枫叶,如染的层林,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
作者从容写来,一振大方家数。
然后即遗山光而专江色,“漫江碧透”与“万山红遍”交相辉映,一红一绿,色彩更为绚丽明艳。
在明澈如镜的江面上,更有数不清的帆踪樯影,作者以“争流”二字,既有动感,又增盎然奋进之趣。
写景至此,可谓备矣。
但词人却未就此收住。
仰望长空,俯察大江。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这二句从《诗经早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化来,自然贴切,全无斧凿之迹。
“击”与“翔”全取动势,又为下句作了铺垫。
至此,词人刷色已到尽处,这便自然有了“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高度精辟、凝炼的诗句,诗人浓墨重彩之用意也昭然于目。
秋天,万物凋零的季节,自然景观有明显的情绪性。
宋玉《九辩》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对秋天这种萧瑟景象作了极力的渲染,“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他们所表现的这种“伤秋”“悲秋”的意绪,数千年来已成了文人创作的一种指定情绪。
但毛泽东在此却一洗古代“伤秋”之士的那种哀伤叹息的悲酸之态,而是以生动的描写把读者带进一个新的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赏析原文: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赏析: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
可以说,这首词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沁园春.长沙》逐句赏析
《沁园春.长沙》逐句赏析《沁园春.长沙》逐句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长沙》逐句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沁园春.长沙》逐句赏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
仰视,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
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
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赏,度过了一段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
诗人从上片的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
沁园春长沙上片赏析
沁园春长沙上片赏析
《沁园春·长沙上片》是毛泽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长沙的
美丽景色和繁荣状况。
诗人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对家乡长沙的深深
热爱和对国家前途的憧憬。
诗人以春天为背景,描述了长沙春天的美景,如“春城的草,青
青的痕迹”、“春城的花,开满山坡”等。
长沙的自然环境使人感到
宜人,不仅有青翠的草地,还有璀璨的花朵点缀其中。
诗人之所以称
赞长沙的春天,是因为它给人以愉悦和富饶的感觉。
诗人还描写了长沙的繁荣景象,如“城里的歌,国家的片”、
“百灵歌舞动乾坤”等。
长沙不仅有美景,还有热情高昂的人民,他
们以歌声和舞蹈表达对国家的热爱。
这些景象让人想起了祖国的繁荣
和进步,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整首诗以“长沙上片”回望过去的时光,回顾了长沙的传统和历史,同时也渗透着对未来的憧憬和祝福。
诗人用豪情壮志的笔触,将
自己与家乡的荣光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总的来说,《沁园春·长沙上片》通过描绘长沙的美景和繁荣状况,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深热爱。
这首诗在用词上豪迈激昂,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沁园春长沙赏析简短版
沁园春长沙赏析简短版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诗歌,是表达对长沙的赞美和思念之情的作品。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沁园春·长沙这首诗的标题中的“沁园春”是指作者在春天的园中感受到的一种春天的气息和景色。
而“长沙”则是指作者所思念的地方,也是诗歌的写作背景。
诗的开篇,作者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里的“独立寒秋”意味着作者身处寒冷的秋季,孤独地思念着长沙。
而“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则是指湘江的水从长沙流向北方,橘子洲头是湘江上的一个地方,这里寄托着作者对长沙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描绘了长沙秋天的美景。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形容了山林中秋天的美丽景色。
而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则描绘了湘江上的船只穿梭往来的繁忙景象,展现了长沙繁荣的一面。
诗的下一段,“鹅湖映竹,郁郁青青;白鸟飞回,青楼度曲线。
”描写了长沙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鹅湖映竹,形容了湖水中倒映着竹子的美景,郁郁青青,形容了竹子的茂盛。
白鸟飞回,青楼度曲线,则是描绘了长沙的城市景观和人们的生活。
这里的青楼指的是曲艺表演的场所,也暗示了长沙的繁华和文化底蕴。
诗的最后一段,作者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猿声啼不住,指的是岸边的猿猴的叫声不停歇,形容了长沙的自然环境。
轻舟已过万重山,则是表达了作者已经离开长沙,但对长沙的思念依然存在,也暗示了作者的心意已经远离。
通过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长沙的深深思念和对长沙美景的赞美。
长沙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交融使得它具有独特的魅力。
这首诗歌通过对长沙景色的描绘,展现了长沙的美丽和繁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长沙的深情厚意。
沁园春长沙诗歌意象赏析
沁园春长沙诗歌意象赏析《沁园春·长沙》这首诗,哎呀,真的是一首让人看了就想鼓掌的好诗!光是那个“沁园春”三个字,就已经让人觉得有点儿高大上了。
其实呢,这首诗是同志在1925年写的,当时他正站在长沙的岳麓山上,瞅着这片他熟悉的江山,心里突然涌上来一股激情。
这诗中的意象啊,简直是丰富得让你都不知从哪里说起。
就拿“岳麓山”来说,那个山巍峨高大,仿佛能压得整个长沙城都不敢喘气,给人一种非常雄浑的感觉。
再看看那江水,波涛汹涌,象征着力量,也隐约透露出历史的沧桑感。
想象一下,你站在山顶,眼前的景象一览无余,心中充满了自豪和豪情,不由得就想写诗了。
诗中讲到了“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这句话说的就是大自然的美景。
万山红遍,这可不是说山上全是红的,而是秋天的叶子都被染成了红色,像一幅油画一样,层次分明,又充满了生命力。
是不是有点让你想到秋天的那种感受?凉爽的风,金黄的田野,红透的枫叶……这种景象,真的是美得不行。
这种美不是空洞的,它是鲜活的、真实的,仿佛你可以伸手去触摸,呼吸都带着秋天的味道。
说实话,当时的看到这幅景象,心里肯定也会有种“雄心壮志”的冲动吧。
然后咱们再看看诗里的“遥知兄弟登高处,无人问我烤红薯”。
这句话,哎呀,简直就是把长沙的亲切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
意思是说啊,就算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高处,远处的兄弟可能也没有特别的问候,也没有什么关心。
可是,这样的孤独并不让人觉得寂寞,反而是一种自由的象征。
一方面你可以看透人生,另一方面,也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那种属于自己的力量,自己站得高,看得远。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励志的味道?你站在岳麓山上,眼前一片开阔,心境也突然变得开朗了。
不得不提的是,诗中还有个非常吸引人的意象——“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个“萧瑟秋风”啊,一下子就把秋天的那种寂静、空灵的气氛给勾画出来了。
秋风总是带着一点凉意,仿佛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地扫过大地,把一切都拂拭得干干净净。
而“换了人间”这句话,也把诗的情感推向了高兴。
沁园春长沙诗歌鉴赏
沁园春长沙诗歌鉴赏一、上阕1. 写景部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开篇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定的时空当中。
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深秋的橘子洲头,看着湘江向北流去。
这里“独立”二字就很有画面感,感觉诗人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孤独感,但这种孤独不是那种消极的,而是一种充满力量的孤独。
就好像一个大侠站在山头,俯瞰着大地,有那种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气场。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几句写景写得简直绝了。
你看啊,远处的群山都被秋天的红叶染遍了,像一幅巨大的油画。
整个湘江的江水清澈碧绿,江面上好多船只在你争我赶地行驶着,就像一场水上的竞赛。
天上的鹰在广阔的天空中矫健地飞翔,水里的鱼在浅底欢快地游动。
这时候诗人眼中的万物,在这秋霜的季节里都在自由自在地活动着。
这种描写不仅仅是在写景色美,还透着一种生机和活力。
好像在说,大自然都这么有活力,咱们人也得有点精气神儿啊。
2. 情之所起- 在这样壮观的景色面前,诗人肯定是思绪万千。
这种景色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
这就像是我们看到特别美的风景,也会忍不住感慨万千一样。
诗人看到大自然中的万物都在积极地生活着,他肯定也在思考着人类社会,思考着自己的使命。
二、下阕1. 忆往昔岁月-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诗人开始回忆过去,他曾经和很多朋友一起来到这里游玩。
那些日子可是充满了不平凡的经历啊。
“峥嵘岁月稠”这几个字就概括了过去的日子丰富多彩又充满挑战。
就像我们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岁月,那些和小伙伴们一起做过的疯狂的事儿,有欢笑,有泪水,有奋斗,有迷茫。
- “恰少年时,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里诗人回忆起自己年少的时候,那时候正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时候。
年轻人们满怀着理想和激情,谈论着国家大事,写出的文章充满了豪情壮志。
而且把那些达官贵人都看作是粪土一样,根本不放在眼里。
《沁园春·长沙》原文及赏析
《沁园春·长沙》原文及赏析【原文】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翻译】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赏析】历史角度在中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
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
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
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特别是本词的最后三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激流勇进。
美学角度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
沁园春·长沙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赏析
沁园春·长沙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赏析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原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译文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注释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
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
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
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以上三句是说:在寒秋季节,独立在橘子洲头目送着湘江水汩汩北流。
沁园春-长沙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沁园春·长沙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沁园春·长沙的原文翻译及赏析沁园春·长沙的原文翻译及赏析《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
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这⾸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命⽃争⽣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任的豪情壮志。
下⾯是©⽆忧考⽹分享的⽑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沁园春·长沙》 【原⽂】 独⽴寒秋,湘江北去,橘⼦洲⑵头。
看万⼭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⑶争流。
鹰击⑷长空,鱼翔⑸浅底,万类霜天竞⾃由。
怅⑹寥廓⑺,问苍茫⑻⼤地,谁主沉浮⑼? 携来百侣⑽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稠⑾。
恰同学少年⑿,风华正茂⒀; 书⽣意⽓⒁,挥斥⽅遒⒂。
指点江⼭,激扬⽂字⒃, 粪⼟当年万户侯⒄。
曾记否,到中流⒅击⽔⒆,浪遏⒇飞⾈? 【题解】 ⼀九⼆五年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泽东。
⽑泽东离开长沙去⼴州,这⾸词⼤概是离长沙时所作。
⽑泽东同志这⾸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九五七年⼀⽉号。
【注释】 ⑴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公主园得名。
⑵橘⼦洲:⼜名⽔陆洲,在长沙西⾯的湘江中的⼀个狭长的⼩岛,靠近的风景区岳麓⼭。
⑶舸(gě):⼤船。
这⾥泛指船只。
⑷击:搏击,这⾥形容飞得矫健有⼒。
⑸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形容鱼游得轻快⾃由。
⑹怅:原意是失意,这⾥⽤来表达由深思⽽引发激昂慷慨的⼼绪。
⑹寥廓:⼴远空阔。
这⾥⽤来描写宇宙之⼴阔。
⑻苍茫:旷远迷茫。
⑼谁主沉浮: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喻事物盛衰、消长,这⾥指兴衰。
由上⽂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这句问话在这⾥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民祸福的命运呢? ⑽百侣:很多的伴侣。
侣,这⾥指战友。
⑾峥嵘岁⽉稠:不平常的⽇⼦是很多的。
峥嵘:⼭势⾼峻,⽐喻超越平常,不平凡,不寻常。
稠:多。
⑿同学少年:⽑泽东于1913年⾄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师范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