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情况

合集下载

透镜及其运用知识点总结

透镜及其运用知识点总结

一、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是一种可以使光线聚焦或散射的光学器件,它主要由透明的介质构成,并且至少具有一个球面或者非球面。

透镜通常用来改变光线的方向,使得光线可以聚焦在一点上或者散射开来。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基本类型。

凸透镜是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它可以使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因此也被称为凸面透镜。

凹透镜则是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它可以使光线散射开来,因此也被称为凹面透镜。

透镜的主要性质包括焦距、倍率、物距和像距等。

焦距是指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到的实际焦点位置,倍率是指透镜的放大或者缩小倍数,物距是指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像距则是指像离透镜的距离。

二、透镜的运用透镜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它们主要用于摄影、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等设备的制作中。

透镜还可以用来制作望远镜、显微镜、眼镜、相机、望远镜、显微镜、厚薄透镜等光学仪器。

在医疗领域,透镜通常被用于制作眼镜,以矫正视力问题。

近视眼、远视眼等都可以通过不同种类的透镜来矫正。

透镜还可以用于制作显微镜,这在医疗、生物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

在科研和实验中,透镜也是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

在天文学领域,望远镜是观测星空的必备设备,而在生物学领域,显微镜则是观察微生物和细胞结构的重要工具。

在工业生产中,透镜也被用于制作激光器、光学仪器和显微镜等设备,以及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的质量检测和测量中应用广泛。

三、透镜的成像原理1. 凸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凸透镜对光的折射原理。

当平行光线垂直地射向凸透镜时,透镜会将光线折射成聚焦在一点上的形状,这个点被称为焦点。

在这个焦点处形成一个实际的像,这就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基本概念。

2. 凹透镜成像原理凹透镜成像原理和凸透镜成像原理相似,只是凹透镜将光线折射成散射开来的形状,没有实际的像产生。

1. 焦距焦距即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到的实际焦点位置。

焦距的大小决定了透镜的聚焦能力,焦距越长,对光线聚焦的能力就越弱。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回顾: 5.1透镜 1、概念凸透镜:中间 ,两边 ;凹透镜:中间 ,两边主光轴:通过 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 。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 。

焦距(f ): 到凸透镜 的距离。

2、典型光路3、区别: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性质 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花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 发散透镜 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2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投影仪 放大镜原理凸透镜成像F FFF物距范围像的性质、的像、的像、的像光路图构造镜头相当于一个镜。

像越小,像中包含的内容越多。

镜头相当于一个镜。

投影片要置。

平面镜的作用:改变,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够在屏幕上成像。

2.实像和虚像: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

这种像叫做像。

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侧。

凸透镜成实像情景:光屏承接到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侧。

凸透镜成虚像情景:光屏承接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侧。

5.3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的中心大致在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②烛焰在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 像的性质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f<u<2fu<f|v|>u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1) 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 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 的实像。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点总结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点总结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一、透镜的基本原理透镜的基本原理是光线的折射。

当光线通过透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会因为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的折射而改变传播方向。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材质,光线在经过透镜之后会发生不同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是光线经过后会聚焦到一个点上,而凹透镜则是光线会发生分散。

透镜的折射现象是由其曲率和折射率共同决定的。

二、透镜的分类根据曲率不同,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的曲率是两面都凸出来的,而凹透镜则是两面都凹进去的。

根据用途不同,透镜可以分为成像透镜和非成像透镜。

成像透镜是能够使光线聚焦或分散的透镜,例如凸透镜和凹透镜;非成像透镜则是不能使光线聚焦或分散的透镜,例如平面透镜。

根据材质不同,透镜可以分为玻璃透镜和塑料透镜。

玻璃透镜由玻璃制成,折射率高,适合用于高精度光学系统;而塑料透镜由塑料制成,折射率低,适合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光学元件。

三、透镜的应用1. 眼镜眼镜是透镜的一种常见应用。

根据不同的视力问题,眼镜可以分为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和老花眼镜。

近视眼镜是由凸透镜制成,能够使眼球后面的焦距变长,从而纠正近视;远视眼镜是由凹透镜制成,能够使眼球后面的焦距变短,从而纠正远视;而老花眼镜则是由双透镜制成,既能够纠正近视又能够纠正远视。

眼镜的制作精度要求高,需要使用优质的透镜材料和精密的加工工艺。

2. 相机镜头相机镜头是透镜的另一种重要应用。

不同焦距的透镜可以产生不同的成像效果,例如长焦透镜能够使远处的物体清晰可见,而广角透镜能够使大范围的景物清晰可见。

现代相机镜头通常由多个透镜组合而成,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成像效果。

相机镜头的成像质量不仅取决于透镜的质量,还取决于镜头的结构和光学设计。

3. 显微镜显微镜是透镜的另一种重要应用。

显微镜可以放大微小物体,使其能够清晰可见。

显微镜通常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是用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透镜,而目镜是用来放大物镜的成像的透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和焦距比。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整理+-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整理+-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由透明物质制成。

2、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3、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4、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5、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1)摸厚度: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

(2)正对太阳光:能得到最小最亮的点的是凸透镜;出现暗圈的是凹透镜。

(3)通过透镜看字:若放大是凸透镜,若缩小是凹透镜;6.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

7.薄透镜:透镜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叫做薄透镜,现在所学的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薄透镜。

二、透镜的四个概念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每个透镜都有一条主光轴,如图所示。

2.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如图所示,用字母“O”表示,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焦点:(1)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2)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叫在主光轴上一点,叫作凹透镜的焦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也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3)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且对称,用字母“F”表示。

4.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透镜两侧焦距相等,用字母“f”表示。

5.厚度与焦距:同种透镜,透镜越厚,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发散)作用越强。

6.经过透镜的光是折射光,是光的折射现象,光经过透镜发生两次折射。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2.会聚作用:折射光比原入射光的延长线更靠近主光轴。

3.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4.发散作用:折射光比原入射光的延长线更远离主光轴。

5.判断透镜“会聚”“发散”作用的简单方法是将原光线延长,若通过透镜后的光线相对于原光线的延长线向主光轴偏折,即会聚;向外偏折,即发散。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透镜及其应用(考前必看)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透镜及其应用(考前必看)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透镜及其应用(考前必看)一、思维导图二、知识总结知识点一:透镜1.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2.透镜的类型:(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图甲)(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图乙)3.主光轴和光心(1)主光轴: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

(2)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微点拨】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

2.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知识点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如图所示,凸透镜相当于两个三棱镜组合,厚的一端相对)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如图所示,凹透镜相当于两个三棱镜组合,薄的一端相对)【微点拨】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但并不是说通过凸透镜后的光束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因为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线来说的。

2.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但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因为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线来说的。

3.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4.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5.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微点拨】1.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并且关于光心对称;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2.凸透镜的焦距f的大小表示其会聚能力的强弱,f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凹透镜焦距f的大小表示其发散能力的强弱,f越小,对光的发散能力越强。

3.由于光路可逆,若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光源射向透镜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变为平行光,因此利用凸透镜可产生平行光。

初中化学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初中化学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初中化学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透镜的定义透镜是一种能够把光线聚焦或散射的光学元件。

常见的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凸透镜的特性和应用- 凸透镜的中间较厚,两边较薄。

- 凸透镜能使平行光线汇聚到焦点上,焦点后方形成凸透镜的实像。

- 凸透镜广泛应用在相机、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中。

凹透镜的特性和应用- 凹透镜的中间较薄,两边较厚。

- 凹透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形成凹透镜的虚像。

- 凹透镜常用于眼镜、放大镜等光学设备中。

透镜的焦距和成像公式- 透镜的焦距是指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所需的距离。

- 透镜的焦距与透镜的曲率半径有关,曲率半径越小,焦距越大。

- 透镜的焦距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对于凸透镜:$f = \frac{1}{\frac{1}{d_o} + \frac{1}{d_i}}$- 对于凹透镜:$f = -\frac{1}{\frac{1}{d_o} + \frac{1}{d_i}}$其中,$d_o$ 为物距,$d_i$ 为像距。

透镜成像的规律- 光线从一侧穿过透镜时,会被透镜折射,并在另一侧形成像。

- 对于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像位置为实像;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像位置为虚像。

- 对于凹透镜,无论物距大小,成像位置都是虚像。

透镜的应用- 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有所区别。

- 凸透镜常用于相机、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中,用于观察远处的物体。

- 凹透镜常用于眼镜、放大镜等光学设备中,用于矫正近视等视觉问题。

以上是初中化学关于透镜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点。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透镜及其应用一、知识网络结构图二.凸透镜成像原理图(眼睛直接看像时必须有来自物体的光能够进入人眼①定义: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②作用: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会聚 作用①定义: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②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发散作用 透镜(1)凸透镜 (2)凹透镜 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②光心:透镜的中心 ③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④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3)几个 概念 ①F 点是 实像与虚像 的分界点②2F 点是 放大的实像与缩小的实像 的分界点 ③物体越靠近F 点,像越 大 ,像距越 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①u >2f 时,照相机: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为f <v <2f ②f <u <2f 时,投影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为v >2f ③u <f 时,放大镜: 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为|v|>u (1)几个特殊点 (2)成像规律①原理: 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操作:物体离F 越近,像越 大 ;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像变得更大,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应 远 些,但距①原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操作:物体离镜头越近,像越 大 ,投影仪与幕布(墙)原因:晶状体太 薄 了,对光的会聚能力太 弱 ,像呈现在视网膜的 后方 原因:晶状体太厚 了,对光的会聚能力太 强 ,像呈现在视网膜的 前方 眼球的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眼睛的工作原理(照相机):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眼睛的调焦: 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改变焦距 ① 眼睛 ②近视眼 ③远视眼 凸透镜的应用 眼睛 照相机 ①原理: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调焦: 改变胶卷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获得清晰的像 投影仪(幻灯机) 放大镜显微镜:由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而成 望远镜:常用的望远镜是由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而成照相机、摄像机原理(物体与相机的距离是物距u,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是相距v。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

知识网络透镜1、凸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

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要点诠释: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

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

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

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考复习—透镜及其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3、实验步骤:(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5)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6)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初中物理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

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但两者看到的都是物体的虚像。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3、填表: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4、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05.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05.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光心:即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凸透镜能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3、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二、凸透镜成像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三、眼睛和眼镜1、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在视网膜前方,需戴凹透镜矫正;3、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像在视网膜后方,需戴凸透镜矫正;四、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一、质量1、①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②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t、g、mg③换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④常识:一只鸡蛋约50g、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公鸡2Kg、一个乒乓球2.7g2、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3、⑴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作者:————————————————————————————————日期:透镜及其应用一、知识网络结构图二.凸透镜成像原理图(眼睛直接看像时必须有来自物体的光能够进入人眼 )①定义: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②作用: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会聚 作用 ①定义: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②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发散作用 透镜 (1)凸透镜(2)凹透镜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②光心:透镜的中心 ③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3)几个概念 ①F 点是 实像与虚像 的分界点 ②2F 点是 放大的实像与缩小的实像 的分界点 ③物体越靠近F 点,像越 大 ,像距越 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u >2f 时,照相机: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为f <v <2f ②f <u <2f 时,投影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为v >2f ③u <f 时,放大镜: 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为|v|>u (1)几个特殊点 (2)成像规律 ①原理: 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操作:物体离F 越近,像越 大 ;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像变①原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操作:物体离镜头越近,像越 原因:晶状体太 薄 了,对光的会聚能力太 原因:晶状体太厚 了,对光的会聚能力太 强 ,眼球的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眼睛的工作原理(照相机):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眼睛的调焦: 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改变焦距 ① 眼睛②近视眼 ③远视眼凸透镜的应用 眼睛 照相机 ①原理: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调焦: 改变胶卷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获得清晰的像投影仪(幻灯机) 放大镜 显微镜:由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照相机、摄像机原理(物体与相机的距离是物距u,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是相距v。

底片相当于光屏)➢投影仪、幻灯机原理(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u,大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是像距v。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一、光学元件(1)透镜(薄透镜)在空气中放大虚像,在凸透镜中正立。

它的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

焦距是指从光源发出的光束经凸透镜折射之后的实际光线最清晰的那一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

(注:焦距也就是凸透镜两端的距离。

)一、光学元件(2)眼睛和照相机原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光线集中在一点;而凹透镜则有发散作用,使光线分散开来。

用途:一般的老花眼镜,近视镜都是凹透镜;远视镜是凸透镜;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

(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利于光的汇聚,我们把它叫做会聚透镜,而凸透镜则相反,叫做发散透镜)。

二、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只能使平行光线会聚,所以我们将它安装在太阳灶或煤油灯的灯头上。

如果没有凸透镜,我们怎么才能使灯光变得更亮呢?我们把灯泡加长,使其靠近透镜,这样光线就能被会聚在一个点上,从而照亮灯泡。

可见光的特性是可以成实像,通过小孔、照相机、眼睛、放大镜、望远镜等能使实物放大,并且能把物体“拉近”,使物体看得更清楚。

三、凸透镜、凹透镜和凸透镜应用凸透镜:凸透镜的两个表面不在同一个球面上。

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外时,它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靠近焦点时,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凹透镜:凹透镜的两个表面不在同一个球面上。

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内时,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靠近焦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各种应用:利用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制成了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映机、测距仪、眼睛和摄像机的光学系统,因此,人们又把这类仪器称为“眼睛的延长”。

利用透镜,可以将太阳的七色光,按照白光的规律,折射到我们眼里,这样,太阳光就变成了白光。

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多啊!例如:家里的台灯、汽车上的后视镜、投影仪……一切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它。

所谓双凹面镜,顾名思义,就是指两个球面紧密地重叠在一起,但中间没有夹缝的镜子。

双凹面镜,具有放大、会聚光线的作用,这样,小孔、纸屏、幻灯机、潜望镜、显微镜……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镜子来观察物体。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附专项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附专项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附专项复习知识点1:透镜1、透镜: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

2、透镜与面镜区别:面镜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透镜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成像;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透镜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等)。

4、透镜光路基本概念:(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4)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5、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如图所示。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典型光路。

6、透镜的作用:凸透镜有会聚光线作用,所以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作用,所以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知识点2: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原理凸透镜成像u>2f f<u<2fu<f 像的性质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光路图透镜不动时的调整像偏小:物体靠近相机,暗箱拉长像偏大:物体远离相机,暗箱缩短像偏小:物体靠近镜头,投影仪远离屏幕像偏大:物体远离镜头,投影仪靠近屏幕像偏小:物体稍微远离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大:物体稍微靠近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物体不动时的调整像偏小:相机靠近物体,暗箱拉长像偏大:相机远离物体,暗箱缩短像偏小:镜头靠近物体(位置降低),投影仪远离屏幕像偏大:镜头远离物体(位置提高),投影仪靠近屏幕像偏小:透镜稍远离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大:透镜稍靠近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其他内容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部分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部分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部分考点总结一、考点1 透镜1. 透镜是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透明玻璃元件。

2. 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s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等。

3. 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4.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如表1所示。

表1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对光具有发散作用5. 透镜的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如图1中甲、乙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焦距用“f”表示。

图1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6. 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二、考点2 三条特殊光线1. 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所示。

图2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所示。

图33. 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4所示。

图4三、考点3 透镜应用11. 照相机(1)照相机原理: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照相机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

2. 投影仪(1)投影仪原理: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光学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光学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光学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光学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它能够将光线折射或反射,从而实
现光的聚焦或分散。

了解光学透镜及其应用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光的
行为以及应用于科学、工程和医学等领域都非常重要。

1. 光学透镜的类型
- 凸透镜:具有凸曲形状的透镜,能够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

- 凹透镜:具有凹曲形状的透镜,能够使光线发散,不能聚焦。

2. 光学透镜的主要特性
- 焦距:透镜将光线聚焦到的特定距离。

- 全息:透镜能够传输或折射光线的能力。

- 放大能力:透镜能够放大或缩小图像的能力。

3. 光学透镜的应用领域
- 光学仪器:透镜广泛用于显微镜、望远镜和照相机等光学仪
器中,用于改变光线的传输和聚焦特性。

- 光学通信:透镜在光纤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调节和
聚焦光线以提高通信质量和传输距离。

- 医学影像:透镜在医学成像中被广泛使用,如眼镜、眼科仪
器和放大镜等,用于矫正视力和观察微小的结构。

- 光学传感器:透镜用于光学传感器中,能够将光线集中到感
应器上以便测量和检测光线的强度、频率和颜色等。

以上是关于光学透镜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点。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并且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实践中。

全国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全国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全国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物理中的透镜及其应用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全面整理的总结。

一、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的光学器件。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折射效果的不同,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中央薄边厚,能够使平行光线汇聚到焦点上;凹透镜是中央厚边薄,能够使平行光线发散。

二、透镜的主要参数:1.焦距(f):是透镜最主要的参数,表示透镜的汇聚或发散能力。

对于凸透镜,焦距为正数;对于凹透镜,焦距为负数。

2.焦距与透镜形状的关系:凸透镜测量焦距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凸透镜法和纸屏法。

凹透镜的焦距可以类似地测量得出。

3.透镜的位置关系:假设平行光线垂直射入透镜,光线经由透镜汇聚到一点上,该点就是光线的实际焦点;假设从透镜的实际焦点射入的光线垂直折射出来,光线将变成平行光线。

这两个重要的光学性质决定了透镜的位置关系。

三、透镜成像规律:1.近轴光线近似成像规律:当物距离透镜很远,或者物距离透镜很近而且物的高度很小,透镜成像满足近轴光线近似成像规律。

根据该规律,可以推导出物距(p)、像距(q)和焦距(f)之间的关系:1/p+1/q=1/f。

2.透镜成像例题解析:对于不同的透镜成像情况,使用成像例题进行解析和计算,了解透镜成像的具体过程和关键步骤。

四、透镜成像性质:1.实像与虚像: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离透镜的位置不同,成像也会有所不同。

当物体在透镜的同一侧,成像也在同一侧,此时成像为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的另一侧,成像在透镜的反侧,此时成像为虚像。

2.放大与缩小:根据透镜成像规律,物体与成像的距离和高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计算和实践可以得知透镜成像具体的放大或缩小倍数。

五、透镜组的成像:1.凸凸透镜组:凸透镜组由两个凸透镜组成,其中一个作为物镜,将光线聚焦到凸透镜组的共同焦点上。

另一个凸透镜作为目镜,将光线进一步聚焦到人眼的视网膜上,使人眼看到清晰的图像。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网络
透镜
1、凸透镜: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
(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

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要点诠释:
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

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

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

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复习—透镜及其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
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
3、实验步骤:
(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5)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
(6)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要点诠释: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为了保证成像在光屏的中央。

应该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的应用
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

5、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要点诠释
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眼睛和眼镜
1、近视眼和远视眼:
2、眼镜的度数:
(1)焦度: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透镜焦距的倒数叫透镜焦度。

用φ表示即:
(2)焦距以米为单位时,焦度的单位是屈光度。

眼镜度数是屈光度数乘以100。

如焦距为1/5m的凸透镜,焦度为5屈光度,用它做成的远视镜片为+500度。

(3)度数:远视镜的度数为正数,近视眼的度数为负数。

习题练习
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靠近透镜
B.远离透镜
C.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D.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解析
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