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因
素分析
[摘要]目的:考察影响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正畸固定矫治结束的患者267例,釉质脱矿病患有126例,脱矿率为47.2%。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像脱矿的因素有年龄、刷牙频率、每次刷牙时间、使用含F牙膏、每周食用含糖牛奶/酸奶的频率、每周摄入甜食的频率和母亲的文化程度(P<0.01)。结论:针对影响因素,医师应积极采取措施,患者加强口腔卫生意识,减少不良饮食习惯,用含氟牙膏勤刷牙,可降低低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发生。
[关键词]正畸;固定矫治;牙釉质脱矿;因素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3-1098-04
很多正畸固定矫治的患者牙面上会出现釉质脱矿,临床也称龋白斑(White Spot Lesions,WSLs),正畸固定矫治后釉质脱矿的发病率为12.5%~80.0%。初步病理学研究显示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正畸托槽、带环周围的聚菌斑、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数目明显增多,这些菌群的长期存在,不仅可以产酸,延缓酸性物质从牙面流走,可溶解釉柱间质,
阻碍唾液中的钙和磷离子对牙釉质的再矿化,使釉质表层矿化物丢失,病变还可发展甚至会形成龋洞,虽然牙齿有一定自我修缮功能,正畸附件菌斑对维持牙釉质脱矿具有重要的作用[1-2]。本课题通过对院内正畸固定矫治牙面出现釉质脱矿的治疗和病患自身等因素进行分析,考察导致正畸治疗促成菌斑聚集的原因,为治疗和预防釉质脱矿发生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收治的正畸固定矫治结束的患者267例,所有受试者均采用相同矫治器进行治疗,采用3MMBT 直丝弓矫治器,带环为杭州新亚生产的直丝弓带环,托槽粘结剂为美国3M正畸粘结剂,带环粘固为玻璃离子。
1.2.排除标准:患者矫正前已合并釉质脱矿情况;患者有偏侧咀嚼习惯;口呼吸等习惯;牙体硬组织发育畸形,上下牙弓不对称;。
1.3.牙釉质脱矿诊断方法[3]:观察牙面时祛除牙釉质粘贴剂,用医用酒精清洁牙面,气枪吹干,灯下肉眼观察牙面,出现白垩色、棕色的斑块或斑点,运用探针检查,牙齿表面粗糙、松软或牙面上出现小凹坑即为牙釉质脱矿。记录下脱矿的牙位及部位。
1.4釉质脱矿情况:正畸固定矫治结束的患者267例
中釉质脱矿病患有126例,脱矿率为47.2%。
1.5收集指标、脱矿治疗和疗效:收集所有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治疗相关因素和个人口腔卫生情况。对釉质脱矿者对症治疗,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6统计学处理:将所有数据输入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15.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15.0,SPSS15.0)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组间方差分析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像脱矿的因素有年龄、正畸时间、下颌尖牙、刷牙频率、每次刷牙时间、使用含F牙膏、每周食用含糖牛奶/酸奶的频率、每周摄入甜食的频率和母亲的文化程度(P<0.01),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因错牙合畸形而进行固定矫治的患者与日俱增,正畸矫治主要依靠矫治器在牙齿的唇侧或舌侧,对牙齿及牙槽骨施加持续的力,使错位牙产生生理性的移动,使错位牙得到矫正。正常的情况下牙釉质的脱矿和再矿化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牙釉质不会表现为脱矿。但因矫治器的存在妨碍了舌移动食物的能力,也影响了食物和肌肉运动所产生的自洁作用,减少了牙面与唾液的接触,使牙面不清洁,菌
斑容易聚集,导致该种动态平衡被打破,脱矿过程占据优势,同时牙龈的菌斑代谢也因固定矫治发生变化:菌斑的 pH 值显著降低,菌斑的碳水化合物水命显著升高,钙和磷的比例降低,致使脱矿的风险和致龋性明显增加[4]。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在进行正畸固定矫治后发生脱矿的主要因素是较低年龄、长时间正畸治疗、上颌侧切牙、较低的刷牙频率、较短的刷牙时间、未使用含F牙膏、每周高频食用含糖牛奶/酸奶和甜食和母亲的文化程度等,与文献结果相似[5-8]。
研究结果显示,年龄<15岁占所有脱矿病患的84.9%,较低龄易发生釉质脱矿,可能与儿童的年龄小,不能有意识地学习正确的口腔卫生行为[9],夜间睡眠时间长,停止咀嚼活动,口腔分泌液较白天少,唾液的缓冲能力降低,食物残渣分解发酵有利于牙菌斑的形成,另外年龄小对牙科就诊,接受专业牙科清洁的畏惧心理较强。年龄较大患者具有较好口腔卫生认知,可较好地执行医嘱,对不良饮食的自控能力和自律性,对牙科专业清洁的认识相对客观。另外,因治疗过程中要求饮食细化和柔软,也是患儿咀嚼功能下降,软垢和菌斑容易粘附。
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正畸治疗时间密切相关,正畸治疗过程中出现釉质脱矿时,一般不会拆除托槽而进行清洁,这会影响唾液的再矿化作用,甚至造成终生
牙釉损害。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上颌侧切牙容易发生釉质脱矿,因为侧切牙牙冠较小,粘结正畸托槽后,托槽暴露的釉质面积较小,不利于该部位牙面的清洁,容易造成菌斑堆积,上颌侧切牙远离唾液腺的开口,菌斑中的酸性物质不易被唾液缓冲[10]。
正畸治疗中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良口腔卫生习惯是正畸患者是否发生釉质脱矿的主要因素[11-12]。①喜食酸甜食品:酸性含糖的甜食因含有较多的糖分,长期摄入可被致龋细菌利用,代谢产酸,破坏口腔内唾液系统的酸碱平衡,削弱口腔自身的酸碱缓冲力,使牙齿始终处于酸性环境,侵蚀牙体硬组织,部分酸性食品中含有磷酸也会破坏人体对钙和铁等矿物质的吸收,长期摄入可引起牙本质敏感,进而引发釉质脱矿。因为生活中难以评价食品的准确含糖量,但仍然需要减少和控制患儿含糖食品的摄入量。②良好的刷牙习惯:刷牙是采用机械性力量按摩牙龈软组织同时,清除牙面的牙垢和牙菌,增强软组织抗病功能,减少和预防牙周病,对于正畸固定矫治患者,降低矫治后脱矿的风险,因此要求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早中晚刷牙,餐后至少需漱口,每次刷牙至少3min,必要时辅助牙签、牙线等,可有效祛除菌斑和牙石。对于年幼的患者,由家长辅助完成[13]。
③使用含氟(F)牙具或含F制剂预防:联合使用含氟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