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及心得体会800字
《丝绸之路传奇》电视剧观后感600字

《丝绸之路传奇》电视剧观后感600字作为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剧,30集新疆题材电视连续剧《丝绸之路传奇》目前正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全剧以新疆的色彩、新疆的声音、新疆的感情讲述了中国梦的新疆故事。
该剧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重点电视剧项目中首个播出的剧目。
这部剧首次将维吾尔族传世瑰宝“艾德莱斯绸”搬上荧屏。
艾德莱斯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着“21世纪最后的丝绸手工制作工艺”“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称号,XX年还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扎染技术独特,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图案层次分明,组合严谨,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该剧的主人公艾拉提(巴哈提亚尔・艾则孜饰)在各民族同胞的帮助下,将古老的手工作坊生产艾德莱斯发展成先进的工厂机织艾德莱斯,他本人也从一名贫苦的艾德莱斯纺织传人,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
他的爱人、女一号梅里古丽(阿孜古丽・热西提饰)是一个维吾尔族孤儿,从小被从江南来新疆的桑蚕养殖专家卫守仁(王诗槐饰)收养,卫守仁一家与苏莱曼(吾守尔・赛来饰)一家相知相识,共同生活十多年,结成世代友谊。
该剧剧情跨度约40年,从新疆解放初期,国家选送维吾尔族和各民族年轻人去江南纺织学院新疆班学习,再回到新疆中国西北最大的丝绸厂工作,直到改革开放的上世纪90年代后,昆仑丝绸厂成为丝绸之路的一颗明珠。
该剧正是通过一个大时代中的民族人物故事,向观众呈现了最真挚的民族团结之情。
为了更好地表现在这条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剧组万里大转景,横跨东西部取景拍摄。
东至江苏无锡、浙江桐乡,取景江南美丽山水与人文,全景式地展现了大美新疆。
剧组深入昆仑深山,驰骋沙漠,草原、胡杨林等唯美风光通过该剧可以一览无余。
新疆60年的发展巨变再现荧屏,古老的丝绸之路也再度被揭开神秘面纱。
汉城丝路传奇观后感

汉城丝路传奇观后感这片子一开场就像一阵风似的把我吹到了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时代。
先说这汉城,哇,在丝绸之路上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
画面里那古老的建筑、熙熙攘攘的街道,人们穿着具有特色的服饰来来往往,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那个独特的氛围里。
说到丝路传奇,那里面的故事可真是比麻花还拧巴又有趣。
商人们驮着丝绸,就像带着稀世珍宝一样,沿着长长的丝绸之路前行。
他们要面对风沙的肆虐,这风沙啊,感觉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恶魔,时不时地就想把商队给吞没。
可是这些勇敢的人们可没被吓倒,他们就像一群超级英雄,带着坚定的眼神,勇往直前。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里面的人物,他们就像从历史书里蹦出来的小精灵。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梦想。
有个年轻的商人,满脑子都是要把丝绸带到最远的地方,让全世界都知道汉城丝绸的美妙。
他一路上遇到各种困难,有时候被骗子骗得差点一无所有,那时候我都忍不住对着屏幕喊:“小心点呀!”可他呢,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总能重新振作起来,继续踏上征程。
而且啊,这片子还让我看到了丝绸之路上文化的交融。
汉城的文化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在路途中和其他地方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学习。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俗习惯,在这条路上就像一场盛大的聚会。
就好比大家都带着自己拿手的好菜,然后凑在一起共享一场文化的盛宴。
看完这部片子,我就像跟着商队走了一趟丝绸之路一样。
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勇敢、智慧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这不仅仅是关于汉城的故事,更是关于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探索、不断交流的伟大传奇。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虽然没有驮着丝绸走在沙漠里,但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探索着、前进着,也会遇到各种“风沙”,但只要有像那些丝路商人一样的精神,咱也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呢!。
纪录片《丝绸之路》观后感600字(通用5篇)

纪录片《丝绸之路》观后感600字(通用5篇)纪录片《丝绸之路》观后感600字篇1有一条路,永远无法用长度来衡量,因为它太久太久,只有亘古不变的黄沙陪伴它走过了千年的岁月。
有一条路,永远无法用时间来衡量,因为它太漫长,是穿越了时空的洪流把那惊鸿一瞥印在人的心里。
千年后,我重新回眸这条美丽而神奇的路,只能惊叹那高山,大漠,高原,海洋竟没有阻挡住中国商人的步履。
于是,在那一片由神话和信仰编织的土地上留下了绵延岁月的奇迹,给后世留下富于浪漫气息和神秘色彩的丝绸之路。
闭上双眼,仿佛看到那骆驼的商队从长安城出发,经过繁华的集市,走过宽阔的朱雀大街,来到明德门的阴影中,后头望去,是全盛时期美丽的大唐盛世。
从黄河和长江流域,应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途径新疆塔里木盆地,伊朗高原,地中海东岸,最后到达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或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
这条路经过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亚鲁姆沙漠和中东叙利亚沙漠,一路上,驼铃悠悠。
千百年前,中国和西域的条条商队在路上印下一串串脚印,夕阳的光辉闪烁在那载满丝绸瓷器骆驼的背影上,驼铃的叮当牵动着黄沙笼罩的天空,也牵动了千百年后世人的心。
曾经,这条路代表,另一种辉煌。
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15年,行程数万里,遭遇苦难,备尝艰辛,终于打通了中远通往西域的道路。
从此,西亚和欧洲的人们爱上了如黄金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丝绸,中国人为那坚毅果敢和昂扬勇决的精神感动了,中原大地上展现了另一幅美丽的画卷纪录片《丝绸之路》观后感600字篇2随着丝绸之路顺流而下的是伴着漫天黄沙的驼铃悠悠,是石窟画壁上佛祖拈花微笑,是明月照耀下的生死楼兰,是法门寺大雁塔里供奉的舍利,是将士出征前的酒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是那宛若冠上明日,剑上星辰的盛唐。
如黄钟大吕般厚重而尊贵的长安城,用它恢弘的气势和大度的胸怀接纳来自遥远西方世界的文明,最后融入到中华大地浩瀚的文化中,就像一把折扇,把无数色彩汇集到一起牵出一个美丽的画卷。
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推荐文章《长征》纪录片观后感体会热度:教师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2017 热度: 2018改革开放40周年央视纪录片心得体会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热度:电影纪录片《二十二》观后感:你们来看阿婆,阿婆就已经很开心了热度:辉煌中国观后感热度: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店铺整理了观看纪录片《丝绸之路》观后感及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篇一看了丝绸之路的纪录片后。
我感到这条路传承了无数的骆驼商旅,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丝绸运往亚欧,将那里的食品带回中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等由于吸收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美轮美奂……正是这条路传播了东西方的古老文化;正是这条路传承了亚欧的文化与友谊-----它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要道啊!亚欧各国的人们能这样友好相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古代中、外人民的智慧和才智;因为他们知道友好相处;因为大家懂得互帮互利!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
他们把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丝绸之路是个形象而且贴切的名字。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
中国除出口大量丝绸之外,还输出铁器、镍、贵重金属、铜器、漆器、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亚、西亚直到罗马。
中国从中亚以西输入毛织品、玻璃、宝石、玛瑙、香料和化妆品,特别重要的是从大宛输入汗血马、天马;中亚各国的葡萄、苜蓿、蚕豆、石榴、番红花、芝麻、胡萝卜和黄瓜等植物,都传到中国。
最新看丝绸之路的观后感丝绸之路观后感800字实用

最新看丝绸之路的观后感丝绸之路观后感800字实用看丝绸之路的观后感丝绸之路观后感800字篇一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国家其中有一个叫做,楼兰,这是一个至今留有未解之谜的一个国家;楼兰曾经是一个小国家,但却因为丝绸之路繁盛了起来,可这个国家在辉煌近500多年后,神秘消失了,但这个谜,却被一个瑞典人,在不经意间揭开了……1900年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与向导来到罗布泊荒原孔雀河下游进行探险考察,在考察中偶然发现了被埋在地下14个世纪的楼兰古城,轰动了全国。
我是一个西安人,这有什么呢?但古时的西安曾是十三个国家的首都,也是当时最大的'城市,比罗马大出整整3倍,西安的一个大明宫,就是北京紫禁城的4倍,我十分荣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安人,我十分自豪,也十分骄傲。
那悠悠的驼铃声,始终萦(yíng)绕在我的耳畔;那昏黄一体的骆驼队,浮现在我的眼前……看丝绸之路的观后感丝绸之路观后感800字篇二当时在汉朝的时候,皇帝打算派一位使臣去远方的西部,可是,没有人敢主动出来,有一位名叫张骞的人,他却主动站了出来,并要求自己可以去西藏,为东西两部的友谊作出贡献。
就这样,张倩带着一个大部队,前往去西部的路上。
可是当时的地理位置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况且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此行要去的目的地是哪里,而且要前往去西部的路上,还必须经过一条必经之路,这条路就是匈奴的领地,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的`,要不然就得被匈奴抓住了。
他们还是没有躲过难关,被匈奴抓住后,流放到了一处十分寒冷的地方,当天和他的团队。
靠着坚强的意志,成功摆脱了这次难关,他们还是没有来到西部,而是来到了一个很临近西部的一个小国家,名叫大菀,这儿的皇帝十分欢迎张骞一行人,好好的招待了他们,这里的皇帝十分乐意能与汉国建立好友情。
但是张骞他们还是没有找到西部,所以只能无功而返。
第一次前往区西部的路上,就是12年,但是张骞还是不想放弃,因为他能不能在历史上名垂千古,就靠这一次,第一次去西藏十分顺利,但是在他回来一年之后,他就去世了,班固的弟弟班超,十分像第二个张骞,他们翻过崇山峻岭,像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叫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
2018-2019-关于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2页)

2018-2019-关于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关于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1】献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30集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引起我州各族群众强烈反响。
这部电视剧讲述维吾尔族青年艾拉提·苏莱曼,为了发展新疆民族工业,传承丝路文明,与妻子(一个被汉族纺织专家收养的维吾尔族孤女阿拉木罕)共同经历半个世纪风雨人生,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的故事。
博乐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阿媛说:"观看《丝绸之路传奇》电视剧后,对我感触很深。
新疆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我们共产党的领导,更离不开各民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的团结互助。
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和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干事创业。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工作人员王倩看了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后感叹不已。
她说:"这部电视剧不仅体现了新疆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先进文化,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以此展现了新疆的大美风光以及民俗文化。
"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工作人员库尔班娜依·司地克说:"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共同演绎的最为温暖感人的故事,让我深受鼓舞,如剧情一样,各民族都应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美好生活要靠大家共同创造。
"博乐市青得里乡托郭生布呼新村村民尼沙古丽·努尔买买提和邻居一起看了这部电视剧,她说,作为新疆人,在电视上看到熟悉的家乡,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们应该珍惜当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美丽的新疆。
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2】为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宣传6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营造喜庆、祥和、隆重、热烈的社会氛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国家民委所属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等单位联合摄制的30集重点献礼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于201X年10月14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精选-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范文资料

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
献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30集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引起我州各族群众强烈反响。
这部电视剧讲述维吾尔族青年艾拉提·苏莱曼,为了发展新疆
民族工业,传承丝路文明,与妻子(一个被汉族纺织专家收养的维吾尔族孤女阿拉木罕)共同经历半个世纪风雨人生,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的故事。
博乐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阿媛说:"观看《丝绸之路传奇》电视剧后,对我感触很深。
新疆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我们共产党的领导,更离不开各民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的团结互助。
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和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干事创业。
"阿拉山口
综合保税区工作人员王倩看了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后感叹不已。
她说:"这部电视剧不仅体现了新疆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先
进文化,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以此展现了新疆的大美风光以及民俗文化。
"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工作人员库尔班娜依·司地克说:"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共同演绎的最为温暖感人的故事,让我深受鼓舞,如剧情一样,各民族都应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美好生活要靠大家共同创造。
"博乐市青得里乡托郭生布呼新村村民尼
沙古丽·努尔买买提和邻居一起看了这部电视剧,她说,作为新
疆人,在电视上看到熟悉的家乡,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们应该珍惜当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美丽的新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及心得体会800字
1 / 3
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及心得体会800
字
XX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800
字
《丝绸之路传奇》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及北京星河
圣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维吾尔族青年艾拉提苏莱曼从一个穷苦的艾德莱斯纺
织传人,在各民族人们的帮助下,学习科学的纺织技术,最终成长为新中
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的故事。
《丝绸之路传奇》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少数民族工业题材
的电视剧,全景式展示新疆纺织工业发展和各民族产业工人团结奋斗的
史诗性作品。
作为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剧,30集新疆题材电
视连续剧《丝绸之路传奇》目前正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全
剧以新疆的色彩、新疆的声音、新疆的感情讲述了中国梦的新疆故
事。该剧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重点电视剧项
目中首个播出的剧目。
这部剧首次将维吾尔族传世瑰宝“艾德莱斯绸”搬上荧屏。艾德
莱斯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着“21世纪最后
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及心得体会800字
2 / 3
的丝绸手工制作工艺”“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称号,XX年还成功申报
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扎染技术独特,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图案
层次分明,组合严谨,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该剧的主人公艾
拉
提(巴哈提亚尔艾则孜饰)在各民族同胞的帮助下,将古老的手工作
坊生产艾德莱斯发展成先进的工厂机织艾德莱斯,他本人也从一名贫苦
的艾德莱斯纺织传人,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他的爱人、
女一号梅里古丽(阿孜古丽热西提饰)是一个维吾尔族孤儿,从小被从江
南来新疆的桑蚕养殖专家卫守仁(王诗槐饰)收养,卫守仁一家与苏莱曼
(吾守尔赛来饰)一家相知相识,共同生活十多年,结成世代友谊。该剧
剧情跨度约40年,从新疆解放初期,国家选送维吾尔族和各民族年轻人
去江南纺织学院新疆班学习,再回到新疆中国西北最大的丝绸厂工作,
直到改革开放的上世纪90年代后,昆仑丝绸厂成为丝绸之路的一颗明
珠。该剧正是通过一个大时代中的民族人物故事,向观众呈现了最真挚
的民族团结之情。
为了更好地表现在这条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剧组万里大
转景,横跨东西部取景拍摄。东至江苏无锡、浙江桐乡,取景江南美丽
山水与人文,全景式地展现了大美新疆。剧组深入昆仑深山,驰骋沙漠,
草原、胡杨林等唯美风光通过该剧可以一览无余。新疆60年的发展巨
变再现荧屏,古老的丝绸之路也再度被揭开神秘面纱。
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观后感及心得体会800字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