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老年精神疾病概述
我国老龄化现状及老年病疾病谱
![我国老龄化现状及老年病疾病谱](https://img.taocdn.com/s3/m/3f9e09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b.png)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就是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老年疾病的防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老龄化的现状以及老年疾病谱进行探讨。
一、我国老龄化的现状我国老龄化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口结构特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8.1,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5亿,老龄化程度位居世界前列。
且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完善,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延长。
2. 社会问题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口的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特别是在我国大城市,老年人照料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3.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随着芳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逐渐变差。
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和老年疾病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老年疾病的防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老年疾病谱老年疾病谱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慢性病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就是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这些慢性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老年精神疾病随着芳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精神疾病也在逐渐增加。
老年痴呆症、抑郁症、焦虑症等成为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
3. 骨质疏松和骨折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也较高。
尤其是女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和骨折。
4. 老年癌症老年人患癌症的风险也随着芳龄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老年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发病率较高。
三、老年疾病的防治思路针对老年疾病的防治,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老年人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2. 建立健康档案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干预慢性疾病的发生。
3. 促进老年人的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可以延缓衰老速度。
精神疾病在老年人中的表现与处理
![精神疾病在老年人中的表现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0942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c.png)
精神疾病在老年人中的表现与处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精神疾病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
精神疾病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了解老年人精神疾病的表现和处理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一、老年人精神疾病的表现老年人精神疾病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因为大脑功能的逐渐衰退,会出现短期记忆力下降、遗忘、健忘等问题。
这是老年人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
2. 情绪低落:老年人常常因为子女离家、丧偶、身体功能减退等原因感到孤独,导致情绪低落、失眠、焦虑等问题。
3. 幻觉和妄想: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会出现幻觉和妄想的症状,比如听见看不见的声音、对生活中的细节有错误的理解等。
4. 精神错乱:老年人中也有一部分患有精神错乱的问题,表现为意识混乱、定向力差、躁动不安等。
5. 社交退缩:精神疾病会导致老年人对外界产生恐惧和不信任感,使其逐渐退缩以致社交障碍,不愿出门和与他人交流。
二、老年人精神疾病的处理针对老年人精神疾病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家庭支持和医疗资源等因素,具体方法如下:1. 家庭支持和关怀:老年人精神疾病的处理首先要建立在家庭的支持和关怀之上。
家庭成员应该密切关注老年人的情况,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尽量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
2. 专业医疗干预:老年人精神疾病需要专业医疗干预,家属应带老人去正规的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医生会根据老人的症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比如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
3. 心理支持与康复:老年人在患有精神疾病时,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支持与康复。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帮助老年人重新建立信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4. 社会参与与活动: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后往往有社交障碍,因此家人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参加社区组织的相关活动,增加社交圈子,减少孤独感。
5. 定期复诊和康复评估:老年人的精神疾病需要进行长期的管理和治疗,所以定期复诊和康复评估非常重要,这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老人的病情,及时进行调整和干预。
老年百病防治-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脑出血
![老年百病防治-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脑出血](https://img.taocdn.com/s3/m/0164699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d.png)
老年百病防治-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脑出血脑出血又称为脑溢血,是由于脑动脉血管非外伤性的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内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突然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通常50岁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发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
脑出血是引起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做好脑出血的防治工作,是提高人体寿命的一项重要课题。
[发病原因]1.高血压因素。
约有三分之二的患者,长期患有高血压。
在血压波动阶段,当血压骤然上升至病变动脉管壁不能耐受的程度时,动脉壁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内,形成出血灶,致使脑出血发生。
2.血管因素。
由于年龄增长,动脉逐渐硬化,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或闭塞,甚则管壁破裂,造成脑出血。
亦可在长期高血压后,脑实质深部的小动脉受到损害,形成微型动脉瘤,一旦血压波动较大时,便会破裂出血,形成脑出血。
3.血液因素。
各种血液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均可使血管壁受到侵蚀,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夹层动脉瘤继而破裂出血,导致本病发生。
4.精神因素。
精神过于紧张,情绪激动,或者使劲用力,过度体力活动等,都可成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多因精血亏耗,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引动内风,风痰上扰,血随气逆,气血并走于上;或因痰浊阻塞经络,蒙蔽清窍,心神无主,属于“中风”、“卒中”、“瘖痱”等疾病的范围。
[临床表现]脑出血一般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发病前常无预感,往往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病情发展到高峰。
其主要症状有突然剧烈头痛之后频频呕吐,深昏迷,鼾声呼吸,面色潮红,血压升高,大小便失禁,瘫痪等。
由于出血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又各有差异。
1.内囊出血。
这类约占脑出血的80%。
主要症状表现为突起剧烈头痛,眩晕,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胃内容物,肢体对侧松弛性瘫痪。
病人在短时期内由意识模糊进入昏迷状态,面部出现潮红,呼吸深重带有鼾声,血压增高,体温偏低,口角歪斜,伸舌偏向瘫痪侧,瘫痪侧上下肢肌张力减退,随意运动消失,瞳孔大小不一,对光反射消失。
老年性精神病早期症状
![老年性精神病早期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948c831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1.png)
老年性精神病早期症状在现阶段背景下,我国老年人口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很多老年病的发病率有所提升。
精神类的疾病是临床治疗中是常见疾病,老年人出现精神病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一些孤寡老人,患病率会更高。
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老年性精神病。
一、什么是老年精神病?老年性精神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专业术语被称为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碍,主要指的是原本心理正常的老年人,出突然出现精神活动的异常,使得患者的感觉、知觉、思维和情感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与以往状态有很大的不同。
现阶段,老年精神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患者的年龄不断增加之后,大脑逐渐出现萎缩和老化,使得大脑的功能减退。
老年性精神病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有各种不同的危险因素,现阶段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无法阻止病情的发展,只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自残自杀行为,同时还可能会威胁他人的健康和正常生活。
二、老年精神病有什么早期症状?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人觉得自己的父母上了年纪之后,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原本温和的老人突然出现暴躁、激动,乱说胡话等情况,很有可能是患了老年精神疾病。
下面与大家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具体有什么症状。
1思维破裂当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之后,会出现思维破裂的情况,比如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并没有中心,第一个念头和第二个念头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在与人沟通和讲话的时候,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缺乏条理的情况。
患者在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医生完全无法与患者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和沟通。
这一症状是典型的思维破裂,患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周围人更是对患者所说的话感觉到十分诧异。
2情感障碍老年精神病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情感方面的障碍,原本家庭关系较好的老人在患病后,突然对亲人变得越来越疏远冷淡,甚至是敌对。
对于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表现得漠不关心,每天自己坐在角落里胡思乱想,情感障碍严重者会使得患者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正常的进食、睡眠、休息都无法进行,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第十章_精神疾病概述
![第十章_精神疾病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6edcb6710a6f524ccbf8582.png)
语词 新作
逻辑 倒错 思维
强迫 观念
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 一抽象概念,不经病人解 释,旁人无法理解。见于 精神分裂症
概念的融合、浓缩 推理缺乏逻辑性,病人脑中反复出现的某
以及无关概念的拼 见于精神分裂症 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
凑
和偏执狂
维,明知没有必要,但
又无法摆脱
2.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指病人的言语
动作增多与思维、情感变化不协调。
2.精神运动性抑制
木僵 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
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 。见于精神分裂症
蜡样屈曲 病人的肢体任人摆布,即使是不舒
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动,见 于精神分裂症。
缄默症 病人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见于
种异常的感觉。
内脏幻觉 病人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
异常知觉体验。
3.感知综合障碍
•指病人对客观 事物能感知, 但对某些个别 属性产生错误 的感知。常见:
视物变形症 空间知觉障碍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非真实感
(二)注意障碍
注意增强
随意注意的增强,见于神经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更年期抑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一、精神症状的特点 二、常见的精神症状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 一、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 二、精神障碍分类
石首市精神卫生中心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精神障碍 人类大脑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发
生生理生化变化和功能损害,出现认知、情绪、意 志和行为的异常活动。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 康的疾病。
(七)意志障碍
意志增强 意志活动增多。在病态情感或妄想的支
老年期精神障碍症状是什么
![老年期精神障碍症状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4f0cbbddd88d0d233d46a40.png)
老年期精神障碍症状是什么
老年性的精神病的种类非常的多,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症、器质性精神病等等,而其中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老年精神障碍的症状。
1. 老年期精神病的一般表现:许多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在发作之前,常出现一些前驱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模糊多变,难以捉摸,对诊断某一精神病而言没有特异性,具体表现如下:
(1) 性格行为改变:变得孤僻,不愿与同事朋友交往,社交活动减少,沉默少语,待人冷淡,缺乏亲情,主动性下降,不注意仪表,生活懒散,无故逃学、旷工等。
(2) 情绪变化:易无故发脾气,易与别人争吵顶撞,无故紧张不安,担心害怕,无故烦躁,坐立不安,情绪不稳,易伤感,易哭泣,情绪低落,悲观、郁郁寡欢等。
(3) 认知变化: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集中,学习工作效率下降,头脑里无故出现一些奇怪的念头,感到思维变得迟滞或飞奔,敏感多疑,无端猜疑,警觉性增高等。
(4) 躯体方面变化: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睡眠规律日夜颠倒,各种躯体的不适,如头痛头晕、食欲减退等。
老年焦虑症名词解释
![老年焦虑症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7d2836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e.png)
老年焦虑症名词解释
老年焦虑症(GeriatricAnxietyDisorder):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严重焦虑障碍,常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等症状,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3亿多老年人有某种类型的焦虑症状。
抑郁症(Depression):老年人常常会出现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表现为情绪抑郁、思维混乱以及身体症状如精神疲劳。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老年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强迫症性行为和强迫思维为特征的焦虑症状,被认为是老年焦虑症的组成部分。
躯体焦虑(Somatic Anxiety):这种焦虑症以躯体症状为特征,患者会有心悸、口干、手抖、头痛、腹痛、困倦等症状。
分裂症(Schizophrenia):老年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表现为精神失衡、感觉混淆、思维紊乱以及语言混乱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幻觉和精神障碍。
恐慌症(Panic Disorder):病情主要表现为临时的恐惧和极度焦虑症状,常伴有心慌,汗涔涔,呼吸急促,胸痛,心悸,头晕,震颤,恶心等症状。
- 1 -。
老年常见疾病康复提纲
![老年常见疾病康复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764643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7.png)
04
肌力3级时用主动抗阻训练。
05
肌力4级时用主动全力(最大)抗阻训练。
方式
目的
生理效应
运动处方
放松训练(作用、方法)
牵张训练(作用、方法)
呼吸训练(作用、方法)
恢复平衡(作用、方法)
协调功能(作用、方法)
牵引训练(作用、方法)
行走训练
Bobath技术 Brunnstrom 技术 Rood技术 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等的促进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人员称物理疗法师或士(physical
therapist, PT) 。
老年常见疾病康复
与康复相关的老年人常见疾病 老年人常功能障碍
老年康复技术与方法
几种老年常见疾病的康复
01
03
02
内科疾病:
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
循环系统:高血压、冠心病;
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
泌尿系统:(尿路感染);
Category SBP(mmHg) DBP(mmHg)
理想血压 < 120 < 80 正常血压 130 <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高血压 1级 (轻度) 140-159 90-99 亚组: 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94 2级 (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 (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140 < 90 亚组: 临界高血压 140-149 < 90
活动能力障碍与社会参与能力的局限性
活动能力障碍
老年焦虑症的护理措施
![老年焦虑症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95caa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e.png)
老年焦虑症的护理措施概述老年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状态的持续存在。
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其他身体疾病的加重。
因此,对于老年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老年焦虑症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和家属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护理措施1. 提供支持和安全感老年焦虑症患者通常会感到害怕和不安全,因此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安全感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和家属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给予患者陪伴和关注,让他们感到有人在身边;•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包括保持室内明亮、整洁,减少噪音和刺激;•对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和倾听,尽量理解他们的担忧和恐惧。
2. 促进社交活动和交流老年焦虑症患者往往由于焦虑而趋于孤立,缺乏社交活动和交流。
护理人员和家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患者的社交活动和交流:•鼓励患者参加兴趣小组、社区活动或志愿者工作等,提供一个社交的平台;•定期安排患者与亲朋好友见面,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提供一些交流工具,如老年人专用社交媒体应用、书信、电话等,让患者能够随时与他人交流。
3.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老年焦虑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持续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和家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倾听患者的情绪抒发,提供他们宣泄情绪的机会;•通过活动和娱乐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紧张和焦虑;•鼓励患者学习放松和应对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
4. 维护合理的生活作息老年焦虑症患者常常由于焦虑而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问题。
护理人员和家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患者的生活作息:•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包括固定的起床和睡觉时间;•避免给患者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吃过重的晚餐,以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焦虑和促进睡眠。
5. 提供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在一些情况下,老年焦虑症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老年期精神障碍
![老年期精神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bbb314212cc58bd63086bdbb.png)
第一节概述一、造成成年人抑郁的三种原因包括:生理易感性、心理素质和生活压力事件。
成年早期和晚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
年青人的易感性主要表现为外显的功能障碍,如注意力缺失障碍和行为障碍;老年人的易感性则主要表现为认知方面的障碍。
第二节痴呆和遗忘症1.痴呆是认知功能全面的、逐渐的衰退,并经常伴有抑郁、兴奋和冷漠等心理和情绪上的改变。
2.按照DSM-IV有痴呆的诊断标准,除了健忘,患者至少要表现出以下认知障碍中的种: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或者丧失执行能力。
一、阿尔茨海默病1.阿尔茨海默病最先由阿尔茨海默提出。
2.阿尔茨海默病早于65岁发作是提早发作。
症状的发展通常比较缓慢,表现为认知功能的持续下降。
二、血管性痴呆1.血管性痴呆通常是由“中风”引起的。
2.血管性痴呆病人通常会丧失运动和言语能力,这种梗塞通常出现在皮层或白质。
3.与阿尔茨海默病相比,血管性痴呆对心理的破坏似乎理大。
三、皮克氏病-额叶性痴呆1.当神经元不断退化并严重影响到额叶时,就会出现额叶性痴呆,即皮克氏病。
2.由皮克氏病导致的痴呆通常在50~60岁之间发作,但诊断还是要基于对大脑的精确检查,以便发现额叶区域神经元的显著变化。
四、由帕金森病引起的痴呆帕金森病是由于大脑皮层下多巴胺神经元恶化导致的。
五、痴呆的原因阿尔茨海默病的脑损伤带来的生化结果就是,乙酰胆碱水平的异常低下。
乙酰胆碱是一种对记忆非常重要的神经递质。
六、痴呆的治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是,发现了尼古丁明显疗效。
尼古相可以提高大脑乙酰胆碱的活动水平。
吸烟会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尼古丁对大脑神经递质受体的直接作用,可以提高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第四节老年期其他精神障碍一、老年抑郁1.临床描述抑郁是老年人最普遍的一种心理障碍。
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危险,可能跟生理疾病水平,以及他们的生活经历有关,因为这些生理因素阻碍了他们在自理、与他人交往,以及享受生活上的能力。
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https://img.taocdn.com/s3/m/e61476d184254b35eefd341f.png)
五、用了抗抑郁药物后,老年期抑郁症病人会病去体愈,恢复病前谈笑风生、谈吐自如的神态;而对于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来讲,抗抑郁药物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当然,有部分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在病程的早期,也可出现抑郁症状,颇像“老年期抑郁症”,到了病程的中、晚期,才露出老年性痴呆的“庐山真面目”。对此尤需警惕。 【老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老年抑郁症是较常见的老年期精神障碍,广义的老年抑郁症是指发生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和见之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严格而狭义的老年抑郁症特指≥60岁首次发病的原发性抑郁。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和分类系统ICD-10、DSM-IV和我国的CCMD-3均未将老年抑郁列为独立诊断类别。有人认为老年抑郁症可能就是抑郁症的一个特殊亚型,但尚无定论。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患、发病率增加,老年抑郁症作为老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应引起医学界广泛重视和注意。
抑郁症的出现与老年期的各种丧失有较大的关系,这些丧失包括工作的丧失、收入的减少、亲友的离世、人际交往的缺乏等等。
(1)老年人退休后对于角色转变在心理上常常出现不适应,如职业生涯的结束、生活节奏放慢、经济收入减少等,巨大的落差会产生失落感,导致情绪低落。
(2)交往圈子变窄,人际互动减少,缺乏情感支持,也是导致老年抑郁的常见病因,案例中的两位案主都存在这个问题。
4、自我评价下降,自责自罪,有内疚感;
5、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倾向,据研究,患抑郁症的老人有10%以上会采取自杀行为;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模板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67137b55a8102d276a22f98.png)
精神分裂症
定义: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 于青壮年,具有特征性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 多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和智能障碍。
发病率:国内3━5‰,国外3-10‰,城市>农村, 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WHO在1986年的研究:精 神分裂症在不同的人群的发生频度相似。
7、睡眠的需要减少; 8、性欲亢进。
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严重程度标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 他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三、病程标准:≥一周 四、排除标准:器质性、精神活性物质
治疗
一、碳酸锂;0.8-1.5g 血锂浓度 0.81.4mmol/L 二、氯丙嗪等 三、SSRI(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再摄取抑制 剂)
3、青春型:青春期起病,发病急,病情进 展快,已思维破裂,情感变化喜怒无常,且与环 境不协调为主,可有本能(性欲、食欲)意向亢 进。预后较差。
临床类型
类型: 4、单纯型:起病缓慢,持续发展,主要表
现为行为杂乱无章,幼稚愚蠢,日渐加重的孤僻, 失眠,学习工作能力下降,思维贫乏,情感淡漠, 幻觉和妄想不明显。早期不易引起家人的重视, 不能及时治疗。预后较差。
病因
目前病因未明,现有的研究发现可能的发病机 制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电生理、 神经影像、神经发育及社会心理因素各个方面。而 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心境障碍的神经生 化异常进行的,包括了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系统。
临床表现
可有情感高涨、低落以及与此相关其他精神 症状的反复发作、交替发作,或混合发作。因而 其临床症状特征可按不同的发作方式分别叙述。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有 下列3项 (若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园敏盛医院身心内科 吕思姗医师
常见之老年精神疾病
谵妄症 (Delirium) 失智症 (Dementia) 忧郁症 (Depression)
流行病学
谵妄症:住院老年人,约有15%的人在住院时已有 谵妄症;在此环境中,其发生率可能高达1/3。
失智症:住在小区的老年人中,约5-10%的65岁以 上与将近20%的75岁老年人,有某种程度之认知 功能不全。而在护理赡养之家,约50-80%的65岁 以上老年人,有某种程度之认知功能不全。
谵妄症(Delirium)
关键特征:
(1)意识混乱 (2)非由失智症所引起的认知改变 (3)在短时间(数小时到数天)所发展出来的症状与征
象 (4)症状与征象的起伏变动 (5)有证据指出有证据指出此失常现象是由生理状况所
导致之后果(由疾病或者药物、物质所引起)
临床症状
意识混乱(confusion):对外界环境的觉察清晰度减退, 以致于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不恰当,注意力减退。
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认知功能障碍评估量表 共有11个问题包括:时间、地点、定向能力、
注意力、计算能力、立即与短期记忆力、语言 能力、空间绘图能力等,总分30分,其标准会 依教育程度和年龄而调整。 一般而言,正常应在24-30分之间;轻度认知 障碍为18-23分;中度认知障碍为11-17分;重 度认知障碍小于10分。
●睡眠
●记忆力
●生理疾病或药 物影响
突然急性发病,可以知道正确日期 通常为可逆性 病程短,通常几天到几周 注意力不集中,且不能持久 无条理 疾病早期就出现幻觉及错觉 疾病早期就有语无伦次、答非所问 常出现日夜颠倒的睡眠障碍 疾病早期就有暂时、近期、远期记 忆障碍 至少出现其一
阿兹海默失智症
缓慢渐进式发病,且不知正确日期 一般为非可逆性 病程长,通常数月到数年 通常正常 思想贫乏 幻觉及错觉通常出现于疾病晚期 在疾病后期会出现语言数量减少 较少出现日夜颠倒的睡眠障碍 在疾病早期,仅有近期记忆障碍
认知改变:如定向感缺损、记忆缺损 思想混乱:答非所问、语无伦次 知觉异常:幻觉、错觉 睡眠周期异常:日夜颠倒;「日落症候群」 精神运动异常:激躁或呆滞 波动性的症状变化
引起谵妄之生理原因
颅内脑部疾病:脑中风、脑伤、脑部感染、癫 痫及脑瘤
系统性疾病次发性影响脑部:代谢性疾病、系 统性感染、心脏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认知功能测验
可逆性失智症
找出可逆性失智症是很重要的,虽然其比率相 较于不可逆性失智症而言是较低的。
治疗:去除导致失智的因素。如补充叶酸、维 他命B1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疗梅毒、艾滋病;补充甲状腺素 等。
失智症与忧郁症之鉴别诊断
失智症
忧郁症
●缓慢渐进式发病,且不知正确 日期 ●就医前症状的发展时间:长 ●常掩饰其认知障碍 ●经常回答错误,但常接近正确 答案 ●认知障碍:一致 ●对困难度相近的任务表现:一 致 ●对于执行任务之积极性:较大 ●近期记忆缺损较严重 ●记忆力缺损首先发生
药物过量、物质中毒等 药物或物质戒断:常为酒精或安眠镇定剂药物
戒断
可引起谵妄症之药物
抗巴金森氏药 肌肉松弛剂 抗癫痫药 抗生素 免疫抑制剂 镇定剂 抗忧郁剂
抗乙酰胆碱剂
毛地黄 抗组织胺剂
失智症与谵妄症之鉴别诊断
特征 谵妄症
●发作
●可逆性 ●病程 ●注意力 ●思考力
●知觉 ●语言
●发病日期大致明确
●就医前症状的发展时间:短 ●经常强调或夸大其认知障碍 ●经常回答「不知道」
●认知障碍:时好时坏 ●对困难度相近的任务表现:起 伏 ●对于执行任务之积极性:较小 ●近期与远期记忆:同时受损 ●忧郁情绪与记忆力缺损同时发 生
失智症的评估
认知功能评估:简易心智测验(MMSE) 日常生活功能评估: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钱财处理、
失智症的诊断
完整的病史(询问病人及家属):包括认知症状 的本质与严重性、症状发生的时间及病程进展的 速度、相关的精神行为问题、身体疾病史、药物 史、家族史、社会支持现况等
完整的身体检查:包括神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全部血球计数、肝功能、 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维他命B12及叶 酸、血清梅毒检查、HIV抗体检查)(2)放射线检 查:脑部计算机断层检查
非因生理疾病或药物影响所致
治疗谵妄症
环境改善:在周遭环境中放置熟悉物品,以灯光调 节、时钟及日历等来强化感官的接收。减少环境刺 激(如收音机、电视),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
治疗引起谵妄之生理疾病 审视病患所服药物之影响,如可能导致或恶化谵妄
症者,应予于排除或降低剂量。 给予抗精神病药物
失智症 (Dementia)
乘坐交通工具、打电话等)及个人日常生活功能(穿衣、 洗澡、如厕、饮食等) 严重度评估:临床失智症评估量表(CDR) 精神行为评估:精神症状(如妄想、幻觉、错认)&行为 症状(如攻击、迷路、漫游、不恰当行为)&有无谵望& 忧郁症状 身体疾病评估 安全危险性评估 照顾者评估
简易心智测验(MMSE)
失智症
定义:「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在老年期发 生渐进性的智能退化,这种渐进性的智能退化 ,足以妨害病患的社会及职业功能,并危及其 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这种情况称为老年失 智症」。
影响到记忆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操作执 行能力等。
需小心「忧郁假性失智」
可导致失智症的原因
阿兹海默症 血管性失智症 脑瘤 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肝功能障碍、肾衰竭等) 营养失调(如叶酸缺乏、维他命B12缺乏 ) 感染性疾病(如神经性梅毒、艾滋病) 脑部创伤 药物与毒物(包括酒精性失智症) 水脑 慢性发炎性疾病(如红班性狼疮) 神经退化性疾患(如巴金森式症、杭亭顿舞蹈症)
老年忧郁症:住小区的老年人,其重度忧郁的盛行 率为1-2%,而轻度忧郁的盛行率达25%。而在照 护机构,约15-20%有重度忧郁。
精神状态检查
意识状态 一般外貌与行为 定向能力 记忆力 语言 思想 情绪及情感 洞察力及判断力 其它认知功能(如计算能力、成语能力)
谵妄症 (Delir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