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流中学2016-2017学年上期半期考试
高一物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
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公里每小时!”。
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公里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60公里。
”“这也是不可能的。
我沿着前面的路只要再行驶10公里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60公里。
”下面选项中关于这则笑话中所涉及的物理量说法正确的是A.警察所说的“您刚才的车速是60公里每小时!”是指女士驾车的平均速度
B.警察所说的“您刚才的车速是60公里每小时!”的实际意思是指下一小时女士真要开60公里
C.女士所说的才开了7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D.女士所说的10公里是指从现在的地点到她家的位移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B.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
C.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单个孤立物体有时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只要大小相同,作用的效果就相同
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4.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 )
A.他在第4 s末的瞬时速度为1 m/s
B.他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C.他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D.他在1 s末的瞬时速度为1 m/s
5.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 .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员受到了重力
D .此时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就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6.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在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 、B 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线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
B 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运动
B .A 、B 两物体自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运动,A 比B 晚出发2 s
C .A 、B 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
D .A 、B 两物体在A 出发后4 s 时距原点20 m 处相遇
二、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得0分。
7.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 ,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 m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 )
A .20 m
B .30 m
C .40 m
D .50 m
8.爬竿运动员从竿上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下滑2t 时间,再匀减速下滑t 时间,恰好到达竿底且速度为零,这两段匀变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2
B .2:1
C .1:4
D .4:1
9.如图所示,小球A 的重力为G ,上端被竖直悬线挂于O 点,下端与水平桌面相接触,悬线对球A 、水平桌面对球A 的弹力大小可能是( )
A .0,G
B .G 2,3G 2
C.G 2,G
2
D.G, G 10.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 (照片与实物按1∶1的比例冲洗)。
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1
1000
s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 点距离约为( ) A .6.5 m B .10 m C .20 m D .45 m
11. 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
A.t=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5 m/s2
B.物体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5 m/s
C.物体7 s内的位移12 m
D.物体第3 s内位移6 m
12.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3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
小
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 m/s,则2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
13.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
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
表述正确的是( )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4.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来记录小车的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1)实验后,甲同学选择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测量数据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小车运动过程中各计时时刻的速度如表格所示。
位置编号01234 5
时间:t/s00.10.20.30.40.5 速度:v/m·s-10.420.670.92 1.16 1.42 1.67 分析表中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________运动;由于此次实验的原始纸带没有保存,该同学想估算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其估算方法如下:
x=(0.42×0.1+0.67×0.1+0.92×0.1+1.16×0.1+1.42×0.1)m,
那么,该同学得到的位移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位移。
(2)乙同学的纸带如图所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
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3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3=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 m/s2。
四、本题共4小题,共43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9分)摩托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7 s时间通过一座长BC=14 m 的平桥,过桥后的速度是3 m/s。
(1)它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v B有多大?
(2)桥头与出发点相距多远?
16.(10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某路段机动车限速为15 m/s,一货车严重超载后的质量为5.0×104 kg,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红灯时司机刹车,货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
已知货车正常装载后的刹车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1)求此货车在超载及正常装载情况下的刹车时间之比?
(2)求此货车在超载及正常装载情况下的刹车距离分别是多大?
17.(10分)一根长直细杆长l=1.7 m,从某一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在下落过程中细
杆通过一个h1=1.75 m高的窗口用时Δt=0.3 s,求细杆刚下落时其下端到窗口上边缘的高
度(g取10 m/s2,窗口下边缘到地面的高度大于细杆的长度)。
18.(14分)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F1赛车前方200 m处有一安全车正以10 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2 m/s2的加速度追赶。
试求:
(1)赛车出发3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追上之前与安全车最远相距是多少米? (3)赛车何时追上安全车?
(4)当赛车刚追上安全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使赛车以4 m /s 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两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第二次相遇?(设赛车可以从安全车旁经过而不发生相撞)
双流中学2016-2017学年上期半期考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6 答案
C
C
D
C
B
D
二、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得0分。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BD
A
AC
C
AC
A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3分,共15分。
13.(3分)选B 。
解析: 图像的横轴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A 错误;图像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B 正确,C 错误;图像不过原点,D 错误。
14.(12分) (1)匀变速直线(匀加速直线) 小于 (2)0.33 0.76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得出相等时间内小车速度增加量近似相等,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因该同学计算位移时所用的速度值为各计数点间的最小速度,故该同学得到的位移小于实际位移。
(2)由v 3=x 242T ,T =0.1 s 可得:v 3=10.15-3.55×10
-2
2×0.1
m/s =0.33 m/s
由逐差法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x 36-x 03
9T
2
=19.70-6.45×10-2-6.45×10-2
9×0.1
2
m/s 2
=0.76 m/s 2。
四、本题共4小题,共43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9分)【解析】(1)在过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02
v v
v =
故:v B =1 m/s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 B 2
=2ax ,代入数据得,x =7
4
m=1.75 m 故桥头与出发点间的距离为1.75 m
16.(10分)【解析】(1)此货车在超载及正常装载情况下刹车时间之比t 1∶t 2=v 0
a 1∶v 0a 2=a 2a 1
=2∶1
(2)由速度—位移公式有:刹车距离为x =v 20
2a
则超载时刹车距离为x 1=v 20
2a 1=152
2×5 m =22.5 m
正常装载时刹车距离为x 2=v 20
2a 2=152
2×10
m =11.25 m
17.(10分)【解析】设杆的下端到窗口上沿的时间为t 1,杆的上端到窗口下沿的时间为t 2,则有:12
gt 12
=h
12
gt 22
=l +h +h 1 又t 2-t 1=Δt
联立以上三式可得:h =5 m
18.(14分)【解析】(1)赛车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末的速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相距的最远距离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赛车追上安全车时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代入数据解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两车相遇时赛车的速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赛车减速到静止所用的时间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赛车减速到静止前进的距离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相同的时间内安全车前进的距离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赛车停止后安全车与赛车再次相遇,所用时间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