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理论及其模式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理论及其模式分析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
(1)了解一些主要的数学学习理论或教学模式的以及相应的教学过程特征;
(2)知道这些学习理论或教学模式的运用及其优缺点;
(3)能用这些基本的数学学习理论或教学模式对课程实践做简要的分析。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教学难点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理论。
三、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交流与阅读文献。
四、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尝试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理论
●探究学习理论
●问题解决学习理论
五、教学过程
§5.1 尝试学习理论
尝试学习是指用尝试题引路,引导学生自学课本,通过尝试练习,引导学生讨论,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自主学习。
——由学生用用尝试的方法,去发现所学的知识,初步解决问题。
——这是一种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方式,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教科书的示范导向作用。
尝试教学模式源于我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是我国当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系统性强、影响面广的教学模式。
2000年10月全国第十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提出以下一些新的观点,从而形成了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
——“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尝试中成功、尝试中创新”
一、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基本流程
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组织讨论——教师讲解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提出尝试问题
⏹教师提出(中低年级)
⏹学生提出(高年级)
2、解决尝试问题
(1)自学课本
(2)合作讨论
(3)动手操作
(4)提问请教
(5)资料查询
3、自我评价、自我鉴别
二、尝试教学模式的特征
先试后导
先练后讲
先学后教
——“先试”是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
——“让学生试一试”是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精神
三、尝试教学理论的简单评析
优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智力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利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具有可操作性。
局限性:
⏹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低年级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
⏹学习内容需要前后有密切联系。
⏹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和数学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不宜用尝试教学法。
§5.2 发现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源自于“启发学习”,就是指学生不是从教师的讲述中得到一个概念或原则,而是在教师组织的学习情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核心思想是让学生体验科学家从发现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强调通过发现的方式学习知识,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一、发现教学模式的教学基本流程
⏹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
⏹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学生检验假设
⏹总结解决问题过程并得出结论
二、发现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提倡让学生自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帮助学生获得知识。
三、发现教学模式的简单评析
优点: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发现方法和探究的方式;
⏹促使学生的“迁移”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缺陷:
⏹发现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经验积累、知识的储备和能力的准
备,否则无法从事主动发现学习。该方法上上适合高年级的学生。
⏹发现教学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这种方法有利于基础
好、智力好的学生,不利于基础差、智力差的学生。
⏹发现教学中学生自行探索问题时,往往会遭遇疑难,会感到气馁,
以致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较低。
四、发现教学模式的教例—“商不变的性质”
首先,列出一批例式:
6÷3=2 12÷6=2 20÷10=2 30÷15=2 60÷30=2
180÷90=2 600÷300=2 2400÷1200=2 6000÷3000=2
让学生仔细思考:这些式子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式子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不相同,而商都是一样的?
然后,以60÷30=2为标准,让学生把它的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与其他各式的
被除数和除数对应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了相同的倍数)
60÷30=2 6÷3=2
60÷30=2 12÷6=2
60÷30=2 20÷10=2
60÷30=2 30÷15=2
60÷30=2 180÷90=2
60÷30=2 600÷300=2
60÷30=2 2400÷1200=2
60÷30=2 6000÷3000=2
最后,由学生自己定出商不变的性质,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5.3 探究学习理论
探究学习——最早源于20世纪初的以经验哲学为基础的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就用“主动作业”的课程形态来实施其所倡导的“做中学”教育思想。探究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理论基础是以杜威、施瓦布、萨其曼等学者关于探究学习的论述。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杜威提出“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20世纪60年代,施瓦布提出“探究学习”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伊利若大学探究训练所所长萨其曼提出“探究方式训练”教学思想;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兰本达提出“探究——研讨”的学习观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费尼克斯提出“探究教育”的教育思想。
一、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基本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