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抗震试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密闭爆破法
密闭爆破是一种圆筒形的爆破线源,这种 爆破线源是一只可重复使用的橡胶套管,钢 筒设有排气孔,而在钢筒上部留有空段,并 用聚酯薄膜封顶。钢管内装药量虽不大,但 引爆后爆炸生成物在控制的速率下排入膨胀 橡胶内,然后在它爆炸后的规定时间内用分 装的少量炸药把封顶聚酯薄膜崩裂。 这样,引爆后会产生两次加速度运动:一 次是从钢圆筒排到外围橡胶筒所引起的;另 一次是由于气体从崩破的薄膜封口排到大气 中引起的。这样的爆破线可以在一定条件下 同时引爆,形成爆破阵。
5.4.3 试验的观测和动态反应量测
在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中一般需要观测:
结构的位移;
加速度; 应变反应; 结构的开裂部位; 裂缝的发展; 结构的破坏部位; 破坏形式等。
5.5 人工地震模拟试验
在结构抗震研究中,利用各种精力和动力试 验加载设备对结构进行加载试验,尽管能够满足 部分模拟试验的要求,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试图采用炸药爆炸产生瞬时的地面运动来 模拟天然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5.2.3.2试验装置
a.梁柱节点组合体梁端加载装置
b.梁柱节点组合体有侧移柱端加载装置
C.X型梁柱节点组合体试验装置
5.2.3.3试验加载程序
控制作用力和控制位移的混合加载法
5.2.3.4试验观测项目
荷载及支座反力; 荷载—变形曲线; 塑性铰区段曲线率或转角; 节点核心区剪切角; 梁柱纵筋应力; 核心区箍筋应力; 钢筋滑移。
5.5.2 人工地震模拟试验的动力反应问题
人工地震与天然地震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异: 人工地震(炸药爆破)加速度的幅值高、衰减快、 破坏范围小; 人工地震的主频率高于天然地震;
人工地震的主震持续时间一般在几十毫秒至几百 毫秒,比天然地震的持续时间短很多。
为了更真实的模拟天然地震,可采取如下措施: (1)缩小实验对象的尺寸(2-3倍),从而提 高被试验对象的自振频率,可以保留试验对象 在结构构造和材料性能上的特点,保持结构的 真实性;
(2)将试验对象建造在覆盖层较厚的土层上, 可以利用松软土层的滤波作用,消耗地震波中 的高频分量,相对地提高低频分量的幅值; (3)增加爆心与试验对象的距离,使地震波的 高频分量在传播中有极大的损耗,相对的提高 低频分量的影响。
5.5.3 人工地震模拟试验的量测技术问题
(1)在试验中主要是测量地面与建筑物的动态参数,而不是 直接测量爆破源的一些参数,所以要求测量仪器的频率一般 在100Hz至几百赫兹,就可以满足动态测量的频响要求。 (2)爆破试验中干扰影响严重,特别是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电 磁场干扰,这对于高频响应较好、灵敏度较高的传感器和记 录设备尤为严重。为此采用低主抗的传感器,尽可能地缩短 传感器至放大器之间连接导线的距离,并进行屏蔽和接地。 (3)整个试验的爆炸时间较短,记录下的波形不到一秒钟, 所以动应变测量中,可以动应变测量用线绕电阻代替温度补 偿片,可节省电阻应变计和贴片工作量。 (4)结构和地面质点运动参数的动态信号测量,由于爆炸时 间很短,在试验中采用同步控制进行记录,可在起爆前使仪 器处于开机记录状态,等待信号输入。
5.2.4.8 能量耗散
试件结构构件的能量耗散能力,应以荷载—变形滞回 曲线包围的面积来衡量,能量耗散系数E应按下式计 算(图5.14);
5.3 拟动力试验
拟动力试验是由计算机进行数值分析并控制加载。
5.3.1 拟动力试验设备
拟动力试验的加载设备与拟静力试验类似,一般由 计算机、液压伺服加载器、传感器、试验台架等组成 。 由给定地震加速度记录通过计算机进行非线性结构 动力分析,将计算机得到的位移反应作为输入数据, 以控制加载器对结构进行试验。这种方法需要在试验 前假定结构的恢复力特性模型。
拟静力试验又称为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或伪静力试 验,一般给试验对象施加低周反复作用的力或位移, 来模拟地震时结构的作用,并评定结构的抗震性能和 能力。 拟静力试验实质上是用静力加载方式模拟地震对结 构物的作用。 优点:在试验过程中可以随时停下来观测试件的开 裂和破坏状态,并可根据试验需要改变加载历程。 不足:试验的加载历程是研究者事先主观确定的, 与实际地震作用历程无关,不能反映实际地震作用时 应变速率的影响。
5.2.4试验数据的确定
通过拟静力试验可以得到如下数据:
5.2.4.1 开裂荷载:对于混凝土结构构件,取出现第一条 垂直裂缝或斜裂缝时的荷载。 5.2.4.2 屈服荷载和屈服变形:取试验结构构件在荷载稍 有增加而变形有较大增长时所承受的最小荷载和与其 相应的变形为屈服变形,对混凝土构件系指受拉主筋 应力屈服时的荷载或相应变形。 5.2.4.3极限荷载:取试验结构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值。
5.2.4.4 破损荷载和极限变形
在试验过程中,试验构件达到极限荷载后,出现大 较大变形,但仍有可能修复时所对应的荷载值,称为 破损荷载。一般宜取极限荷载下降的15%时所对应的 荷载值作为破损荷载,其相应的变形为极限变形。
5.2.4.5 骨架曲线
取荷载—位移曲线各级第一循环的峰点(回载顶点 )连接起来的包络线作为骨架曲线。骨架曲线在研究 非线性地震时,反映了每次循环的荷载—位移曲线达 到最大峰点的轨迹,反映了试验构件的抗震烈度、承 载力和延性特点
工程结构抗震试验
5.1概述
结构抗震试验的目的: (1)确定结构线性动力特性,即结构在弹性阶段变形比较 小的情况下的自振周期、振型、能量耗散和阻尼值; (2)研究结构的非线性性能,如结构进入非线性阶段的能 量耗散、滞回特性、延性性能、破坏机理和破坏特征。 5.1.1结构抗震试验的特点 (1)荷载以动力形式出现; (2)加速度作用引起惯性力; (3)动荷载作用于结构有应变速率问题。
5.5.1 爆破方法
(1)直接爆破法
在现场安装炸药并加以引爆
引爆后地面运动的基本现象是:地震运动加 速度峰值随装药量增加而增高;地面运动加速度 峰值离爆心距离愈近则愈高;地面运动加速度持 续时间离爆心距离愈远则愈长。
缺点是需要很大的装药量才能产生较好的 效果,而且所产生的人工地震与天然地震总是相 差较远。
5.1.2结构抗震试验内容
结构抗震试验设计 ——关键
结构抗震试验
——中心
结构抗震试验分析 ——目的
5.1.3结构抗震试验分类
结构抗震试验可以分为两大类: 结构抗震静力试验 结构抗震动力试验
室内:拟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模拟振动台 试验 现场:人工地震模拟试验、天然地震试验
5.1.3.1 拟静力试验
5.1.3.4人工地震模拟试验
采用地面或地下爆炸法引起地面运动的动力效应 来模拟某一烈度或某一确定性天然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对大比列模型或足尺结构进行试验,并已在实际工程 试验中得到实践。 优点:方法直观简单,并可考虑场地的影响。 缺点:但试验费用高、难度大。
Baidu Nhomakorabea
5.1.3.5天然地震试验
在频繁出现地震的地区或短期预报可能出现较大 地震的地区,有意识地建造一些试验性结构或在已建 结构上安装测震仪,以便一旦发生地震时可以得到结 构的反应。 优点:方法真实、可靠。 缺点:费用高,实现难度较大
5.1.3.3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地震模拟振动台可以真实地再现地震过程,可以 在振动台台面上再现天然地震记录,安装在振动台上 的试件就能收到类似天然地震的作用。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可以再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 结构开裂、破坏的全过程,能反映应变速率的影响, 对超高层或原型结构进行整体模型试验。 局限性:一般振动台试验都为模型试验,比列 较小,容易产生尺寸效应,难以模拟结构构造。
图5.1 典型的拟静力试验系统加载
5.2.2加载制度
(1)单向反复加载制度 a.位移控制加载; b.力控制加载; c.力—位移混合控制加载。
5.2.3钢管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试验
5.2.3.1试件形式:工字型、X形
(2)双向反复加载制度
a.x、y轴双向同步加载; b. a.x、y轴双向非同步加载。
5.3.2 试验步骤
(1)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 (2)把n时刻的地震加速度值代入运动方程,解除n时 刻地震反应。 (3)由计算机控制电液伺服加载器,将 X n 施加到结构 上,实现这一地震反应。 (4)测量 Fn ,代入运动方程,计算n+1时刻的位移 X n1 Fn1 ,量测结构反力 。 (5)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连续进行加载实验,直到实 验结束。
5.2.4.6 延性系数是指试验构件塑性变形能力的一个 指标,反映了结构构件抗震性能的好坏,按 下式计算:
5.2.4.7 退化率
反映试验结构构件抗力随反复加载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的指 标。 (1)当研究承载力退化时,用承载力降低系数表示退化率 并按下式计算:
(2)当研究刚度退化时,即在位移不变的条件下,随反 复加载次数的增加而刚度降低的情况,用环线刚度表示退 化率并按下式计算:
5.1.3.2拟动力试验
拟动力试验又称计算机—加载器联机试验,是将 计算机的计算和控制与结构试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实验方法。 优点:结构的恢复力特性不再来自数学模型,而 是直接从被试验结构上实时侧取。 不足:拟动力试验不能反映实际地震作用时材料 应变速率的影响; 拟动力试验只能通过单个或几个加载器对试件加 载,不能完全模拟地震作用时结构实际所受的作用力 分布
5.4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可以适时地再现各种地震波 的作用过程,并进行人工地震波模拟实验,它是在实 验室内研究结构地震的反应和破坏机理的最直接的方 法。
5.4.2 试验加载过程
5.4.2.1 一次性加载过程 可以连续模拟结构在一次强烈地震中的 整个表现与反应,但对试验过程中的量 测和观察要求过高,破坏阶段的观测比 较危险。
5.2拟静力试验
拟静力试验方法是目前研究结构或构件抗震性能 应用最广泛的试验方法,它是采用一定的荷载控制或 变形控制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使试件从弹性阶 段直至破坏的一种试验。 试件种类:梁、板、柱、节点、墙、框架和整体 结构等。
5.2.1加载装置
试验加载装置多采用反力墙或者专用抗侧力构架, 加载设备主要是用推拉千斤顶或电伺服结构试验系统 装置,并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
5.6 天然地震试验
根据经济条件和试验要求,天然地震可分为三类: (1)在地震频率地区或高烈度地震区结合房屋结构 加固,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方案的加固措施,根据震 害分析不同加固方案的效果。
(2)强震观测:地震发生时,以仪器为 手段,观 测地面运动的程和建筑物的动力反应,以获得第一 性的资料。 (3)建立专门的天然地震试验场,在场地上建造试 验房屋,这样可以运用一切现代化手段取得建筑物 在天然地震中的各种反应。
(2)多次加载过程
(1)动力特性试验 (2)振动台台面输入运动,使结构产生微裂缝。 (3)加大台面输入运动,使结构产生中等程度的开 裂。 (4)加入台面输入加速度的幅值,结构振动使其主 要部位产生破坏,但结构还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5)继续加大台面运动,使结构变为机动体系,稍 加荷载就会发生破坏倒塌。
5.3.3 拟动力试验的特点和局限性 特点
(1)拟动力试验能进行原型或接近原型的结构试验 。 (2)拟动力试验过程利于观察和研究,特别是破坏 过程。 局限性 (1)对于力学特征随时间而变化的结构物的地震反 应分析将受到一定限制,也不能分析研究依赖于 时间的粘滞阻尼的效果 (2)拟动力试验要求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