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哮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年龄:各个年龄,婴幼儿及学龄前期最为多 见(1~6岁较多,学龄期逐渐下降,3岁以内起病者占84.8%)
发病率:中国:1%(西藏0.11%,福建2.03%—90年全国90万 0-14岁儿童流行病学调查)→6.1% ;台湾(9.0%)
新加坡20.8%(91年); 菲律宾(17.6%) 英国13.1%(92年); 泰国(11.6%) 香港(11.2%)、 马来西亚(10.9%) 日本0.5%(67年) → 4.6%(92年)
发作期
寒性哮喘
外寒内饮
痰多白沫 鼻流清涕 四肢欠温 面色淡白 舌淡红苔白滑 温肺散寒 化痰定喘
小青龙汤合 三子养亲汤
热性哮喘 痰热内盛
外寒内热 外寒内饮
饮郁化热
咳嗽气喘,喉间哮鸣
声高息涌 吐痰稠黄 身热面赤
舌红苔黄
风寒表证 +痰热里证 痰粘稠色黄
口渴便干尿黄
清肺涤痰 止咳平喘
解表清里 定喘止咳
麻杏石甘汤合 苏葶丸加减
注意:贴敷局部长期流水,痒甚,水疱破溃 导致细菌感染,个别患者贴敷可诱发哮喘。
从中药性能来看,白芥子、细辛、姜汁都属 温性,在炎热夏天实行,仅适合寒喘。
3.针灸疗法 体针 发作期,取定喘、天突、内关。
咳嗽痰多者,加膻中、丰隆。 缓解期,取大椎、肺俞、足三里、肾俞、
关元、脾俞。 每次3~4穴,轻刺加灸,隔日l次。 在好发季节前作预防性治疗。
肝肾阴虚
摄纳无权
阴虚内热
喘促 咳嗽 苍白 形寒 腹胀 纳差 便溏
健脾温肾 固肾纳气
咳喘 乏力 气短 干咳少痰
舌红 苔少 或花剥
养阴清热 补益肺肾
金匮肾气丸加减 麦味地黄丸加减
【其他疗法】
1.中药成药 2.外治疗法
帖敷:冬病夏治 作用机制:转移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扶正固本 贴药前后血浆皮质醇,第10天含量明显升高。 3疗程观察1年以上,显效占29.2%。
因此,必须重视平时的预防,若及早采取措施阻止或消 除上述病变,则可获理想的预后。
预防措施包括非药物性和药物性两种。
非药物性预防
• 1.注意有无阳性家族史 • 2.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室内尘螨数量,消灭 • 蟑螂,清除真菌,忌养宠物,控制室内空气 • 污染,避免与室外过敏原及污染物接触。 • 3.减少运动量。 • 4.心理教育。 • 5.防止食物过敏。 • 6.禁用某些致敏药物。
【概述】
青春期以后患者男女之比为2:1 。 预后:预防、治疗,年长后痊愈;发作频繁,长期反复不愈者
,则可成为终身痼疾。 死亡率:我国缺乏详细资料;
美国由80年的0.26/105→91年的0.49/105; 巴西0~4岁组80年3.54/105→91年1.1/105。
【概述】
古代医籍:金元之前多列入喘门。 首先命名—《丹溪心法.喘论》—“哮喘”,提出“哮喘专主于
大青龙汤加减
肺实肾虚
正虚邪恋
喘促胸满 动则尤甚 畏寒肢冷 神疲纳呆
泻肺补肾 标本兼顾 苏子降气汤 都气丸合射干 麻黄汤加减
缓解期 肺之气 阴耗伤
脾之气 阳受损
肾之阴 阳亏虚
痰饮流伏未动
肺脾气虚
肺卫不固 脾运失健
多汗 易感冒 气短 咳无力 纳差 便溏
健脾益气 补肺固表
人参五味子汤 合玉屏风散加减
脾肾阳虚
引饮,舌红,苔黄。
【辨证论治】
2.治疗原则 发作期—攻邪以治其标,治肺为主,并分辨寒
热,随证施治; 缓解期—补肺固表,扶脾益肾,调其脏腑功能,
消除伏痰夙根。 若虚中有实,虚实夹杂——则宜扶正祛邪,标
本兼顾,肺脾肾并调。 综合疗法——口服、雾化、吸入、敷贴、针灸、
环境疗法、心身疗法。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发作期 (2)缓解期
病久阴亏——肝肾阴虚
【诊断】
l.常突然发病,发作之前,多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发作 时喘促,气急,喉间痰鸣,咳嗽振作,甚至不能平卧,烦躁 不安,口唇青紫。
2.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发作多与某些诱发因素有关,如气候转 变,受凉受热,进食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
【诊断】
3.多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哮喘史。 4.肺部听诊 发作时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延长。哮喘如有继
【预防与调摄】
1.预防—避免诱发因素 (1) 锻炼增强体质。 (2) 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及时治疗外感病证。 (3) 勿活动过度和情绪激动。
预防
哮喘患儿的气道持续存在过敏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 即使轻度哮喘或缓解期也存在此改变。当患儿接触到一些轻 微刺激时就会激发哮喘发作。
随着哮喘的反复发作,上述病变逐渐加重,甚至形成不 可逆的改变,贻害终身。
哮喘病因病机示意图
肺脾肾不足 内 因 伏痰留饮
内有壅塞之气 外有非时之感 膈有胶固之痰
寒温失调
引动伏痰,痰阻气道
肺失肃降,气逆痰动

接触异物
邪 入

饮食不当 肺 经
情志劳倦
发 作 期


缓 解 期
外寒内饮---寒性哮喘 痰热交阻---热性哮喘 痰热感寒---外寒内热 正虚邪恋---肺实肾虚
肺卫不固 脾运失健——肺脾气虚 纳摄无权——脾肾阳虚
痰”,并有哮证已发,攻邪为主,未发则以扶正为要之说。 儿科医籍首见于《幼科发挥.喘嗽》说:“或有喘病,遇寒冷而
发,发则连绵不已,发过如常,有时复发,此为宿疾,不可 除也。”—已认识到本病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
【概述】
• 近代医家强调发病与体质因素以及调护不当有关。 • 西医学的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可参照本节治疗。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辨虚实 哮喘一证,本虚标实 发作时哮吼痰鸣,喘急倚息,以邪实为主; 缓解期哮喘已平,出现肺、脾、肾三脏不足,则
以正虚为主 可从病程长短及全身症状轻重辨别哮喘虚实。 辨寒热 寒喘—咳嗽气喘,咯出白稀痰,泡沫痰,形源自文库肢
冷,舌淡,苔薄或白腻; 热喘—咳嗽气喘,咯出黄粘痰,身热面赤,口渴
中医儿科学
第五节 哮喘
【概述】
定义: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病。临床以发作性喘 息气急,喉间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 ,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为特征。常在清晨或夜间 发作或加剧。
【概述】
发病季节:四季,冬季及气候多变时易于发作。
诱因:遗传夙根或过敏体质者→气候骤变,寒温 失常、鱼腥发物、花粉、绒毛及特殊气味。
发感染或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可闻及湿罗音。 5.血象 支气管哮喘,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粒细胞可增高;
伴肺部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类证鉴别】
(1)肺炎: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临床特征。肺部听诊 有湿啰音,一般没有哮鸣音。
(2)咳嗽:以咳嗽为主症,无哮鸣气促、呼气延长等呼吸困难 的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