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题的改编与变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题的改编与变式
普陀二中 张杰 题1、【原题出处1】(2007·常州)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菱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G 、H 分别在正方形ABCD 边AB 、CD 、DA 上,AH =2,连接CF .
(1)当DG =2时,求△FCG 的面积;
(2)设DG =x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FCG 的面积; (3)判断△FCG 的面积能否等于1,并说明理由. 【原题出处2】(慈溪中学2008年保送生招生考试第14题)
已知,如图,矩形ABCD 中,AD=6,DC=7,菱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G ,H 分别在矩形ABCD 的边AB ,CD 上,AH=2,连接CF . (1)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DG 的长; (2)当△FCG 的面积为1时,求DG 的长; (3)当△FCG 的面积最小时,求DG 的长.
【原题解析】:本题的设计的意图是考察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核心思想“特殊~一般~特殊”,第(1)问中“DG =2”寓意于DG =AH ,即△HAE ≌△GDH ,且∠GHE =90°.四边形(菱形)EFGH 已特殊化为正方形。
第(2)问中“DG =x ”是让菱形EFGH 一般化.由于可推知△FCG 中,CG =6-x ,所以,作出CG 边上的高FM 就成为一种必然,再连接GE ,通过证明△HAE ≌△FMG ,得FM =AH =2.
第(3)问是借助试题中“菱形E F G H 的三个顶点E 、G 分别在正方形A B C D 边A B 、C D 上”的限制作用.由第(2)问可知,FM =AH =2,是一个定值,则x 的大小就限制了△FCG 的面积.因为HD >AH ,所以HC >HB ,即①点E 不可能与点A 重合(x 的最小值为0,即HG 的最小值等于HD )②点G 不能与点C 重合(即HG 的最大值等于HB ).这样通过求出x 的值并由此求出HG (或AE )的值就可以正确判断△FCG 的面积能否等于1了.
A
B
C
D E
F
G
H M H G
F
E
B
A
D
C
改编题: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以直线AB为x轴、AD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菱形EFGH的三个顶点H、E、G分别在正方形ABCD边DA、AB、CD上,已知AH=2.
(1)如图甲,当点F在边BC上时,求点F的坐标;
(2)设DG=x.请在图乙中探索: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点F的坐标;
(3)设点F的横坐标为m.问:m有无最大值和最小值?若有,请求出;若无,请直接作否定的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改编意图说明】:
本题的关键点F的位置,在边B C上,是它的一种特殊情形,我设计改编的意图是以探究动态菱形E F G H中,点F的位置变化为主线而展开。
从易到难的策略,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再辅于整体感知、逆向思维等方法,来考察学生的思维。
解:(1)如图甲,连接GE.
∵DG∥BE,∴∠DGE=∠BEG,
∵HG∥EF,∴∠HGE=∠FEG,
∴∠DGH=∠BEF.
在△HDG与△FBE中,
90,
,
,
HDG
DGH
HG
FBE
BEF
FE
⎧∠=∠=
⎪
∠=∠
⎨
⎪=
⎩
∴△HDG≌△FBE,
∴FB=
HD=AD-AH=6-2=4,
∴点F的坐标为(6,4).
(2)如图乙,连接GE,作FM⊥x轴,垂足为点M. 同理可证,△HDG≌△FME,
∴ME=DG=x,FM=HD=4.
在Rt△HDG中,HG2=42+x2=16+x2,
∵HG=HE,∴HE2=HG2=16+x2.
在Rt△HAE中,
AE=
∴AM=AE+EM
x,
∴点F
x,4).
(3)依题意,可知HD>HA.即:
①当点G与点D重合时,m最小,此时x=0,
∴m
x
=.
②当点E与点B重合时,m最大,此时HG2=HB2=22+62=40,
∴DG=x
==
∴m
x
6
=+
题2、【原题出处】(2007年.江西)
如图,已知∠AOB,OA=OB,点E在OB边上,四边形
AEBF是矩形,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中画出∠AOB的
平分线(保留画图痕迹).
图1
【原题解析】:本题以一道作图题的形式出现,打破了以往作
图题的范畴,它强调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中画出∠AOB的平分线,使得此题不是纯粹的作图题,实际上是一道几何的证明题,它需要综合运用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角互相平分”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才能完成。
只有知道AB和EF 的交点在等腰△AOB的顶角平分线上,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改编意图说明】:孙维刚老师提出:要站在知识系统的高度来进行数学教学,做到多题归一、一题多解。
本题组的设计,就是“多题归一”的一个体现。
我将原题中的矩形分别改换成圆、菱形、平行四边形,不同图形的出现与变化,形式上变了,但本题的解题思路一样,实质没有变化。
只要大家掌握了解决原题的方法,就能很快找到其解决办法。
虽然它们各自用不同知识解决同一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
改编1、如图9,已知∠AOB,⊙P与∠AOB的两边相切,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中画出∠AOB的平分线(保留画图痕迹).
改编2.如图10,已知∠AOB,E、F分别在OA、OB上,四边形EOFP是菱形,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中画出∠AOB的平分线(保留画图痕迹).
改编3.如图11,已知∠AOB,OA=OB,点E在OB边上,四边形AEBF是平行四边形,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中画出∠AOB的平分线(保留画图痕迹).
图3 图4
图2
题3、【原题出处】(2006年佛山市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第24题)
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B =1,E 、F 、G 、H 分别时AB 、BC 、CD 、DA 上的点,且AE =BF =CG =DH 。
设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S ,AE =x (0≤x ≤1)。
(1)如图①,当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时,
<1>求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求S 的最小值S 0;
<2>在图②中画出<1>中函数的草图,并估计S =0.6时x 的近似值(精确到0.01); (2)如图③,当四边形ABCD 为菱形,且∠A =30°时,四边形EFGH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原题解析】:此题是一道几何与函数的相结合的运动综合题,意图是考查迅速对数形结合、函数思想的应用能力。
试题让学生在运动变化中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去发现变量之间互相依存的函数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试题第(1)问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几何知识给予解答;第(2)问根据图形的面积关系,运用勾股定理列出函数关系式,然后用配方法求最值;第(3)问已知函数值S ,求对应的自变量t 的值。
改编1:在边长为1cm 的正方形ABCD 中,点E F G H ,,,分
别按A B B C →→,,
C D →,D A →的方向同时出发,以1cm/s 的
A D
G
C
(第24题图①
) (第24题图③)
C
速度匀速运动.
(1)在运动中,点E F G H ,,,所形成的四边形EFGH 为(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2)当点E F G H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EFGH 的面积最小?并说明理由。
(3)当运动时间t 等于多少秒时,四边形EFGH 的面积S 是正方形ABCD 面积的
58?
【改编意图说明】:
① 把原题改编成图形运动类试题,使得试题比较灵活,展现形式活泼、新颖; ② 增加第一问,并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样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使试题的难度降低了;
③ 删除原题的第二问,另外设置一个与前二问有关联的问题,形成递进关系。
同时,这一问又可考查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掌握情况。
改编2:在边长为4cm 的正方形A B C D 中,点E F
G H ,,,分别按A B B C →→,,C D →,D A →的方向同时出发,以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在运动
过程中,设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2
(cm )S ,运动时间为(s)t . (1)试证明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
(2)写出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运动几秒钟时,面积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与正
方形ABCD 的面积比是5:8?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改编意图说明】:
① 把“边长为1cm ”改成“边长为4cm ”,这样便于学生计算,在配方时尽可能地不出现分数;
② 把原来的选择题设计成一道几何证明题,这取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目的在于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材,注意课本的典型例题及其解法。
这不但可以考查几何演绎推理能力,而且为第二问的解答作铺垫;
G
③ 第二问改编后,使得问题更加简明,目的性更强,便于学生理解和解答; ④ 将第三问改编成存在型问题,同样使试题形式活泼、新颖,同时还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索创新能力。
改编3:
变式1:在试题的基础上还可以追加一问:
(4)若将条件“以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改为“点E 、G 以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点F 、H 以2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那么四边形EFGH 的面积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吗?若有,请求出这个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变式2:还提出下面一个问题:
(5)在运动过程中,连结EG ,试猜想线段EG 一定会经过哪一点,并说明理由。
变式3:已知,如图①,E 、F 、G 、H 按照AE =CG ,BF =
DH ,BF =nAE (n 是正整数)的关系,分别在两邻边长为a ,na 的矩形ABCD 各边上运动,设AE =x ,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S 。
(1)当n =1,2时,如图②,如图③,观察运动情况,写出四边形EFGH 各顶点
运动到何位置,使
1
?2S S =
矩形ABCD
(2)当n =3时,如图④,求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探索S 随x 增大而变化的规律,猜想四边形EFGH 各顶点运动到何位置使
1
?2S S =
矩形ABCD
G A H D E
G
B F C
①
A H D A H D
E G E G
B F
C B F C
② ③
A H D
E G
(3)当n=k(k≥1)时,你所得到的规律和猜想是否成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