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论概述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第一,经学促进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汉 代很多经学家在论述自己的政治学术观点时, 也涉及到文学问题的论述或与文论问题相关。 第二,加强了对儒家经书的训解阐释,促进 了文学阐释之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儒家学说的 普及。 第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 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也就变成了中国古代文学 理论批评的指导思想。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 汉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为从重黄老之学
到独尊儒学,再到儒学与谶纬神学合流而最终衰
落的过程。
黄老之学 “独尊儒术”
儒学与谶纬神学合流 反谶纬思想兴起,谶纬儒学式微
一、 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1、西汉中期以前
• 在政治、经济上都采取了较宽松的政策,
这时统治者主要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提倡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唐朝“九经”之名,但也有不同的说法: • 唐文宗(公元827—835)有“十二经”: • 宋代,理学派又把《孟子》地位提高,朱熹取 《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和 《论语》、《孟子》相配,成为《四书》,自 己“集注”,由此,《孟子》也进入“经”的 行列,就成了“十三经”。
第四章
两汉文论
• 一、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 二、《乐记》的文艺思想 • 三、《诗大序》的文艺思想 • 四、 汉代其他文学批评 • (司马迁、 扬雄、班固、王充)
第一节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 一、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四、两汉文论的总体特征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为什么叫“经”? • “经”作书名,最早见于《国语·吴语》的 “挟经秉桴”。这是讲吴王夫差要与晋国决一 胜负的战前情况。据目前所知文献记载,“经” 名之起,大概起于“墨经”。 • 两汉的经学家以及以后的“今文派”认为只 有孔子所著才能叫“经”,后代把“经书”这 一“经”字神秘化,甚至宗教化,因此,凡佛 所说叫做“佛经”。
“无为而治”。汉初道家文论思想的主要著作 是《淮南子》。
一、 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2、西汉中叶至东汉 • 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 张,正适应了思想转变的需要,并从此使儒家思 想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理论与经学密切相关。汉 代经学的权威地位使“依经立论”成为西汉中后 期人们的基本思想准则,这也影响到了文学批评 领域并成为两汉文论的突出特征。“依经立论”、 “教化”论 。《毛诗序》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儒家的经书,最初只有“六经”,也就“六 艺”,后来,《乐》亡佚了,只剩下“五经”。 • “六经”的次序,是《诗》、《书》、 《礼》、《乐》、《易》、《春秋》。 • 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六艺略》,“六 经”的次序改为《易》、《书》、《诗》、 《礼》、《乐》、《春秋》。 • 许慎《说文解字》以至《十三经》都把《易》 放在第一。
一、 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3、东汉时期
• 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思想与 流行的谶纬迷信结合起来,发展为谶纬神学。 儒学与谶纬之学结合,必然趋于式微。谶纬迷 信思想的流行必然导致反谶纬迷信思想的产生, 王充等即是反谶纬迷信思想的代表。王充在 《论衡》中强调“尚真”,“嫉虚妄”,就是 针对走向神学化的儒学不良倾向而发,也代表 着儒家文学理论批评的积极进步方面。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
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
中,浮游尘埃之外,皎然泥而不滓,推此志,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班固《离骚序》引《离骚传》)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司马迁接受刘安的观点加以张扬,对屈原 的人品和诗品作了更为精当的批评。
• “《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 《离骚》,盖自怨生也”。 • • 司马迁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屈原之 作《离骚》的创作缘由,显然是精到之见。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又提出了著名的 “发愤著书”的著名论题。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一)对《诗经》的研究 • • 《诗大序》是《诗经》研究最有理论价值的 诗学论文。 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是《诗经》研究的著 名学者。他以毛诗为主,兼采三家诗说。代表 作有《毛诗传笺》和《诗普》。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二)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 • • 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屈骚之 辩”,也称为“楚辞学”批评。 汉人之“楚辞学”批评,开始于汉初著名辞 赋家贾谊谪贬长沙而作《吊屈原赋》,借吊念 诗人屈原,以抒怀才不遇之慨。 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即起于淮南王刘安 《离骚传》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文化政策,确立了儒学为统治思想。
• 将儒家经籍《诗》《书》《易》《礼》《春秋》 尊为五经,并由此而兴起一门训解和阐释儒家 经典著作的学问,即“经学”,在以后两千年 的封建社会中“经学”一直流传,并对历代的 思想艺术产生了广泛影响。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 汉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为从重黄老之学
到独尊儒学,再到儒学与谶纬神学合流而最终衰
落的过程。
黄老之学 “独尊儒术”
儒学与谶纬神学合流 反谶纬思想兴起,谶纬儒学式微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1、西汉中期以前 (受道家思想影响) 汉代文论 发展的 历史阶段
2、西汉中叶至东汉
(受经学思想影响) 3、东汉时期 (受谶纬迷信思想影响)
• “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 “五经”即《易》《书》《诗》《礼》《春 秋》。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汉代经学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 • “今文经学”即以汉代流行的隶书抄录成的经 书,“古文经学”即在孔子故宅夹壁中发现的 先秦经卷,用古篆写成。 • 今、古文经学不仅在于文字不同,主要在于文 字的训诂和内容阐释的不同。 • 今文经学。政治视角,讲阴阳灾异,发微言大 义,活泼但流于空疏; • 古文经学。历史视角,讲文字训诂,究典章制 度,求经文本义,朴实但失之繁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