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 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其他国家通过进口此 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 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才消失,而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所获 取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会促使其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 开发出新产品,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
A国(创新国)出口 B国(模仿国)进口
第五节 适用技术理论
鉴于中间技术存在理论缺陷,印度经济学家雷迪提出“适 用技术论” 。该理论认为,技术是在一个国家社会体系、
价值体系、技术体系与自认条件的相互关系中产生转移并
被加以利用的,因此,所引进的技术应该能够适应各种社 会条件并能以正确的方式来满足社会有效需求。因此,发 展中国家引进技术应该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选择最适合本 国发展水平的技术。
核心观点
→ wk.baidu.com →
后发国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在自己开始现代化 时对现代化认识丰富得多; 后发者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 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后发国家可以跳越先发国家的一些必经发展阶段,特 别是在技术方面; 国家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
→由于先发国家的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阶段,可使后发
头先后以合资合作、投资建厂等方式进入印度市场 ;
→印度汽车把跨国汽车公司的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作为增 强自己实力的重要途径 ;
→印度的汽车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舍得下工夫,现在有很多
厂家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开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 在竞争力方面逐渐缩小与欧美同行的差距 。
问题:
结合中国的国情,请谈谈印度汽车技术 转移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A国(创新国)出口 B国(模仿国)进口
A国生产
A国出口 ,
0
B国进口
t
t1
t2
t3
B国出口 ,
需求时滞
A国进口
反应时滞 模仿时滞
掌握时滞
B国生产
A国为技术创新国,B国为模仿国。 t0~ t1 ,为需求时滞阶段,B国需求滞后于A国需求的时间; t0~ t2 ,为反应时滞阶段,A国完成技术创新开始生产到B国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 t2~ t3 ,为掌握时滞阶段,B国开始生产该技术产品到停止进口该技术产品; t0~ t3,为模仿时滞阶段, A国完成技术创新开始生产到B国停止从A国进口产品;
模仿时滞概念的实际运用(二)
1966年,盖•瑞•胡佛鲍尔(G..C.Hufbauer)利用模仿时滞的概念,
解释了合成材料产业的贸易模式。 即一个国家在合成材料出口市场
的份额,可以用该国的模仿时滞来解释。当他按照各国的模仿时滞 对国家进行排序时发现,模仿时滞短的国家最新引进新合成材料技
术,并开始生产和向模仿时滞长的国家出口,随着技术的传播,模
适用技术选择的目标
→ 环境目标。适用技术应该能够节约能源,循环使用各种材
料,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 社会目标。适用技术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 提供富有创造性和引人入胜的工作,能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 文化相交融,促进社会和睦并赋予群众较大的自主权。 → 经济目标。适用技术应该能够克服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因素, 广泛提供就业机会,采用地方资源并生产地方消费品,分散 经营。
第四章 技术贸易理论
本章我们介绍解释当代国际技术贸易模式的一些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理论的发展动
态,熟悉相关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你
可以了解:
技术差距论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后发优势理论
中间技术论
适用技术论
第一节 技术差距论
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波斯纳(M.V.Posner) 提出:1961年于《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 核心观点: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它
→先发国家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
后发优势的实际应用 我国西部后发地区的发展
发挥技术性后发优势:研究与开发环节 产品的生产环节 市场环节 发挥制度性后发优势:成本优势 时间优势 经验优势 资本优势
第四节 中间技术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在1973在《小的是美好的》一 书中提出。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需要之一是创 造就业机会,为此,引进技术和生产时应考虑发展中国家 经济贫困、落后的环境,采用容易推广、消化的技术,即 比那些最新最先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更简单、更廉价、更 易于维修,同时又比初级原始技术更优越的适用技术。这 样,既可以回避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和高技术人才匾乏的 难题,又可带来扩大就业和技术易于消化吸收、效益良好 的连锁效应。他称这类技术为“中间技术” 。
用—技术输出。
日本政府的政策
→确立“大量引进技术”的国策; →以政府为核心建立高水平的研究所,鼓励民间企业研究所; →为了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发展高技术产业,日本政府 历来重视通过财政预算拨款对符合政策规定的企业提供财政 补贴 ; →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有计划的进行产业技术的转移,改 变国家的产业结构,例如:电子计算机产业;
场的历史只有6年,创造了印度汽车突飞猛进的奇迹; →塔塔现在不仅占领了印度国内轿车市场16.9%的份额,市 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二位,而且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 区 ;
→该公司生产的汽车90%是自主研发、设计的。汽车的几个
核心部分,如底盘、发动机都是该公司的专利产品;
案例研究二
原因分析
→从1993年开始,印度政府调整了产业政策,有条件地向国 际汽车巨头打开国门,福特、通用、丰田等十多家汽车界巨
模仿时滞概念的实际运用(一)
1963年,哥•登•道格拉斯(GordonDouglas)运用模仿时滞的概念, 解释了美国电影业的出口模式。 即一旦某个国家在给定产品上处於 技术领先的优势,该国将在相关产品上继续保持这种技术领先的优 势。经过分析,道格拉斯认为,美国由于自身信息及处理技术非常 先进,从而使其电影业拥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领先优势,因此, 美国应该选择出口电影产品,这样能使其继续保持对他国技术优势 的同时,获得相当的利益。
案例研究
二战后日本技术转移概况及解析
概况 →二战后—60年代,日本政府把“大量引进技术”作为
国策,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后初期的科技落后局面;
→60—70年代,继续引进技术,注意消化和吸收; →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形势从国际资本的竞争发展到
技术竞争,促使日本开始重视自主开发技术和独立研究;
自此日本又出现了新的发展模式:技术革新—国外推广应
流动就是各种形式的技术在国际间的流动,因此我们可以从
研究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研究技术的生命周期。
一、产品生命周期的三阶段分析
从技术的角度考虑,产品周期理论认为一个 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产品创新阶段 产品成熟阶段 产品标准化阶段
产品创新阶段: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本,面临巨大的市 场、政治、文化风险。而这些只能由发达国家的富裕厂 商来承担。同时发达国家有完善的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降低风险。因此,创新阶段会集中在技术创新多发的 发达国家进行。 产品成熟阶段:随着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其他一些国家 的生产者发现他们自身的要素价格优势使他们可以加入 到新产品的生产行列。但,生产仍需相当的技术投入并 且该产品仍然非常昂贵,此时的生产更多的会在其他发 达国家展开。 产品标准化阶段:随着产品继续被生产,产品逐渐趋于 标准化,技术在生产中的比重下降,劳动力要素比重上 升,生产会转移到劳动力比较丰富的国家进行。
仿时滞长的国家也逐步开始生产这种合成材料,并逐步取代模仿时 滞短的国家的出口地位。
第二节 技术生命周期论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经济学季刊》 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这篇论文。 通过分析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贸易的影响,解释了这一现 象,这一理论就是 “产品生命周期论”。产品在国际间的
A国生产
A国出口 ,
0
B国进口
t
t1
t2
t3
B国出口 ,
需求时滞
A国进口
反应时滞 模仿时滞
掌握时滞
B国生产
A国(创新国)出口 B国(模仿国)进口
A国生产
A国出口 ,
0
B国进口
t
t1
t2
t3
B国出口 ,
需求时滞
A国进口
反应时滞 模仿时滞
掌握时滞
B国生产
A国为技术创新国,B国为模仿国。 t0 点,A国完成技术创新并开始生产该技术产品,技术差距产生; t1点,B国开始对该技术产品产生需求并开始从A国进口; t2点,B国开始生产该技术产品并减少从A国的进口,A国生产量和出口量都下降; t3点,B国停止从A国进口该产品并开始出口,技术差距消失
中间技术的特点
→ 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因此,不需要占用过多资 本,比较适合小型企业,利于就业。 → 中间技术比传统技术的生产率要高得多,与资本 高度密集的现代工业技术相比,又要便宜得多。 → 中间技术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在应用、管理 和维修方面的问题都容易解决。
因此,它是一种适合于在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普 遍推广的技术。
发达国家的汽车技术研发系统
汽车技术研发体系:研发机构设置、研发 人员设置、项目管理; 汽车技术研发投入; 汽车技术研发手段:计算机辅助技术、虚 拟技术; 汽车研发方式:联合开发、加强零部件企 业的合作、研发本土化
合资企业的技术发展
→日本政府和企业间还存在着被称为“业界团体”的中间组 织,这种组织在日本有25000多个,在政府和企业间架起桥 梁。
问题:
1. 上述案例中体现了哪些国际技术贸易 理论? 2 结合中国的国情,请谈谈战后日本的 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案例研究二
印度汽车六年时间创造奇迹
案例描述
→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塔塔汽车集团公司进入轿车生产市
课堂讨论
试从技术转移的角度分析中国的汽车 产业的发展?
分组情况
一组 二组 四组 五组
三组
六组
分组情况
七组 九组
八组
十组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从1885年至1908年福特公司的T型车问世,汽 车工业处于不断探索之中; 第二阶段:以1908年福特的T型车为起点,直到20世纪40 年代,世界汽车工业进入了以大量生产、大量销售为主要 特征的时代,美国占绝对优势; 第三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汽车工业一跃成 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和主导地位,西欧各国汽车工业的 复兴,使美国的竞争优势受到严峻挑战; 第四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综合技术和高科技技术 广泛应用,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形成,韩国等国也进 入较大的汽车生产国之列。
日本政府的政策
→充分利用外资相互竞争的力量牵制,鼓励企业与外国先 进企业合作,不断吸收新技术,例如:日立与美国无线电公 司,东芝与美国通用电器的合作。 →日本政府对市场机制的管理手段,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相 应的采取不同的方法,从战后至今,技术转移管理经历了严 格管理、逐步放松管理、自由化管理、法制制度管理四个阶 段。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从1953年到1986年30多年间,中国汽 车业以引进苏联的技术为起点,在计划体制下的 30年发展,强调自主创新; 第二阶段:1986年到入世前,正式把汽车工业列 为支柱产业,强调产品技术引进; 第三阶段:入世后,外资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政 府激励汽车自主研发,中国汽车产业出现了自主 品牌和自主开发的企业。
三、比较优势的转移导致贸易地位的变化
出 口 t1 t2 t3
中国 t0
西欧
美国
第一阶段:创新 领先国家出口 第二阶段:技术 扩散跟随者出口 第三阶段:技术停 滞欠发达国家出口
进 口
产品生命周期的实际应用
收音机的产生与消亡
最早由美国发明,生产销售面狭窄;
生产和电台网的拓宽,收音机开始出口;
二战后美国控制真空管收音机的国际市场;
日本利用其劳动力优势,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美国开发半导体,日本效仿,亚洲一些国家生产 真空管收音机;
美国开发小型半导体技术,日本再效仿,亚洲国家生产半导体;
美国退出市场
第三节 后发优势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 格申 克龙(Alexander Gerchenkron) 提出:1962年于《经济落后的历史回顾》 一文中提出。 发展:美国社会学家M· 列维从现代化的角 度将后发优势理论具体化。
A国(创新国)出口 B国(模仿国)进口
第五节 适用技术理论
鉴于中间技术存在理论缺陷,印度经济学家雷迪提出“适 用技术论” 。该理论认为,技术是在一个国家社会体系、
价值体系、技术体系与自认条件的相互关系中产生转移并
被加以利用的,因此,所引进的技术应该能够适应各种社 会条件并能以正确的方式来满足社会有效需求。因此,发 展中国家引进技术应该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选择最适合本 国发展水平的技术。
核心观点
→ wk.baidu.com →
后发国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在自己开始现代化 时对现代化认识丰富得多; 后发者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 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后发国家可以跳越先发国家的一些必经发展阶段,特 别是在技术方面; 国家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
→由于先发国家的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阶段,可使后发
头先后以合资合作、投资建厂等方式进入印度市场 ;
→印度汽车把跨国汽车公司的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作为增 强自己实力的重要途径 ;
→印度的汽车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舍得下工夫,现在有很多
厂家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开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 在竞争力方面逐渐缩小与欧美同行的差距 。
问题:
结合中国的国情,请谈谈印度汽车技术 转移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A国(创新国)出口 B国(模仿国)进口
A国生产
A国出口 ,
0
B国进口
t
t1
t2
t3
B国出口 ,
需求时滞
A国进口
反应时滞 模仿时滞
掌握时滞
B国生产
A国为技术创新国,B国为模仿国。 t0~ t1 ,为需求时滞阶段,B国需求滞后于A国需求的时间; t0~ t2 ,为反应时滞阶段,A国完成技术创新开始生产到B国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 t2~ t3 ,为掌握时滞阶段,B国开始生产该技术产品到停止进口该技术产品; t0~ t3,为模仿时滞阶段, A国完成技术创新开始生产到B国停止从A国进口产品;
模仿时滞概念的实际运用(二)
1966年,盖•瑞•胡佛鲍尔(G..C.Hufbauer)利用模仿时滞的概念,
解释了合成材料产业的贸易模式。 即一个国家在合成材料出口市场
的份额,可以用该国的模仿时滞来解释。当他按照各国的模仿时滞 对国家进行排序时发现,模仿时滞短的国家最新引进新合成材料技
术,并开始生产和向模仿时滞长的国家出口,随着技术的传播,模
适用技术选择的目标
→ 环境目标。适用技术应该能够节约能源,循环使用各种材
料,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 社会目标。适用技术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 提供富有创造性和引人入胜的工作,能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 文化相交融,促进社会和睦并赋予群众较大的自主权。 → 经济目标。适用技术应该能够克服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因素, 广泛提供就业机会,采用地方资源并生产地方消费品,分散 经营。
第四章 技术贸易理论
本章我们介绍解释当代国际技术贸易模式的一些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理论的发展动
态,熟悉相关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你
可以了解:
技术差距论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后发优势理论
中间技术论
适用技术论
第一节 技术差距论
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波斯纳(M.V.Posner) 提出:1961年于《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 核心观点: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它
→先发国家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
后发优势的实际应用 我国西部后发地区的发展
发挥技术性后发优势:研究与开发环节 产品的生产环节 市场环节 发挥制度性后发优势:成本优势 时间优势 经验优势 资本优势
第四节 中间技术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在1973在《小的是美好的》一 书中提出。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需要之一是创 造就业机会,为此,引进技术和生产时应考虑发展中国家 经济贫困、落后的环境,采用容易推广、消化的技术,即 比那些最新最先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更简单、更廉价、更 易于维修,同时又比初级原始技术更优越的适用技术。这 样,既可以回避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和高技术人才匾乏的 难题,又可带来扩大就业和技术易于消化吸收、效益良好 的连锁效应。他称这类技术为“中间技术” 。
用—技术输出。
日本政府的政策
→确立“大量引进技术”的国策; →以政府为核心建立高水平的研究所,鼓励民间企业研究所; →为了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发展高技术产业,日本政府 历来重视通过财政预算拨款对符合政策规定的企业提供财政 补贴 ; →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有计划的进行产业技术的转移,改 变国家的产业结构,例如:电子计算机产业;
场的历史只有6年,创造了印度汽车突飞猛进的奇迹; →塔塔现在不仅占领了印度国内轿车市场16.9%的份额,市 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二位,而且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 区 ;
→该公司生产的汽车90%是自主研发、设计的。汽车的几个
核心部分,如底盘、发动机都是该公司的专利产品;
案例研究二
原因分析
→从1993年开始,印度政府调整了产业政策,有条件地向国 际汽车巨头打开国门,福特、通用、丰田等十多家汽车界巨
模仿时滞概念的实际运用(一)
1963年,哥•登•道格拉斯(GordonDouglas)运用模仿时滞的概念, 解释了美国电影业的出口模式。 即一旦某个国家在给定产品上处於 技术领先的优势,该国将在相关产品上继续保持这种技术领先的优 势。经过分析,道格拉斯认为,美国由于自身信息及处理技术非常 先进,从而使其电影业拥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领先优势,因此, 美国应该选择出口电影产品,这样能使其继续保持对他国技术优势 的同时,获得相当的利益。
案例研究
二战后日本技术转移概况及解析
概况 →二战后—60年代,日本政府把“大量引进技术”作为
国策,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后初期的科技落后局面;
→60—70年代,继续引进技术,注意消化和吸收; →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形势从国际资本的竞争发展到
技术竞争,促使日本开始重视自主开发技术和独立研究;
自此日本又出现了新的发展模式:技术革新—国外推广应
流动就是各种形式的技术在国际间的流动,因此我们可以从
研究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研究技术的生命周期。
一、产品生命周期的三阶段分析
从技术的角度考虑,产品周期理论认为一个 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产品创新阶段 产品成熟阶段 产品标准化阶段
产品创新阶段: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本,面临巨大的市 场、政治、文化风险。而这些只能由发达国家的富裕厂 商来承担。同时发达国家有完善的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降低风险。因此,创新阶段会集中在技术创新多发的 发达国家进行。 产品成熟阶段:随着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其他一些国家 的生产者发现他们自身的要素价格优势使他们可以加入 到新产品的生产行列。但,生产仍需相当的技术投入并 且该产品仍然非常昂贵,此时的生产更多的会在其他发 达国家展开。 产品标准化阶段:随着产品继续被生产,产品逐渐趋于 标准化,技术在生产中的比重下降,劳动力要素比重上 升,生产会转移到劳动力比较丰富的国家进行。
仿时滞长的国家也逐步开始生产这种合成材料,并逐步取代模仿时 滞短的国家的出口地位。
第二节 技术生命周期论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经济学季刊》 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这篇论文。 通过分析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贸易的影响,解释了这一现 象,这一理论就是 “产品生命周期论”。产品在国际间的
A国生产
A国出口 ,
0
B国进口
t
t1
t2
t3
B国出口 ,
需求时滞
A国进口
反应时滞 模仿时滞
掌握时滞
B国生产
A国(创新国)出口 B国(模仿国)进口
A国生产
A国出口 ,
0
B国进口
t
t1
t2
t3
B国出口 ,
需求时滞
A国进口
反应时滞 模仿时滞
掌握时滞
B国生产
A国为技术创新国,B国为模仿国。 t0 点,A国完成技术创新并开始生产该技术产品,技术差距产生; t1点,B国开始对该技术产品产生需求并开始从A国进口; t2点,B国开始生产该技术产品并减少从A国的进口,A国生产量和出口量都下降; t3点,B国停止从A国进口该产品并开始出口,技术差距消失
中间技术的特点
→ 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因此,不需要占用过多资 本,比较适合小型企业,利于就业。 → 中间技术比传统技术的生产率要高得多,与资本 高度密集的现代工业技术相比,又要便宜得多。 → 中间技术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在应用、管理 和维修方面的问题都容易解决。
因此,它是一种适合于在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普 遍推广的技术。
发达国家的汽车技术研发系统
汽车技术研发体系:研发机构设置、研发 人员设置、项目管理; 汽车技术研发投入; 汽车技术研发手段:计算机辅助技术、虚 拟技术; 汽车研发方式:联合开发、加强零部件企 业的合作、研发本土化
合资企业的技术发展
→日本政府和企业间还存在着被称为“业界团体”的中间组 织,这种组织在日本有25000多个,在政府和企业间架起桥 梁。
问题:
1. 上述案例中体现了哪些国际技术贸易 理论? 2 结合中国的国情,请谈谈战后日本的 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案例研究二
印度汽车六年时间创造奇迹
案例描述
→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塔塔汽车集团公司进入轿车生产市
课堂讨论
试从技术转移的角度分析中国的汽车 产业的发展?
分组情况
一组 二组 四组 五组
三组
六组
分组情况
七组 九组
八组
十组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从1885年至1908年福特公司的T型车问世,汽 车工业处于不断探索之中; 第二阶段:以1908年福特的T型车为起点,直到20世纪40 年代,世界汽车工业进入了以大量生产、大量销售为主要 特征的时代,美国占绝对优势; 第三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汽车工业一跃成 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和主导地位,西欧各国汽车工业的 复兴,使美国的竞争优势受到严峻挑战; 第四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综合技术和高科技技术 广泛应用,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形成,韩国等国也进 入较大的汽车生产国之列。
日本政府的政策
→充分利用外资相互竞争的力量牵制,鼓励企业与外国先 进企业合作,不断吸收新技术,例如:日立与美国无线电公 司,东芝与美国通用电器的合作。 →日本政府对市场机制的管理手段,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相 应的采取不同的方法,从战后至今,技术转移管理经历了严 格管理、逐步放松管理、自由化管理、法制制度管理四个阶 段。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从1953年到1986年30多年间,中国汽 车业以引进苏联的技术为起点,在计划体制下的 30年发展,强调自主创新; 第二阶段:1986年到入世前,正式把汽车工业列 为支柱产业,强调产品技术引进; 第三阶段:入世后,外资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政 府激励汽车自主研发,中国汽车产业出现了自主 品牌和自主开发的企业。
三、比较优势的转移导致贸易地位的变化
出 口 t1 t2 t3
中国 t0
西欧
美国
第一阶段:创新 领先国家出口 第二阶段:技术 扩散跟随者出口 第三阶段:技术停 滞欠发达国家出口
进 口
产品生命周期的实际应用
收音机的产生与消亡
最早由美国发明,生产销售面狭窄;
生产和电台网的拓宽,收音机开始出口;
二战后美国控制真空管收音机的国际市场;
日本利用其劳动力优势,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美国开发半导体,日本效仿,亚洲一些国家生产 真空管收音机;
美国开发小型半导体技术,日本再效仿,亚洲国家生产半导体;
美国退出市场
第三节 后发优势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 格申 克龙(Alexander Gerchenkron) 提出:1962年于《经济落后的历史回顾》 一文中提出。 发展:美国社会学家M· 列维从现代化的角 度将后发优势理论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