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山区乡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推进山区乡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北五十家子村地处老哈河东北岸,面河背山,全村1683口人、985亩耕地,是孙营子镇人口少、耕地少、基础条件较差的村。
近两年来,这个村开始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
特别是去年“8.12”特大洪灾之后,他们按照“救灾、扶贫、开发、建设”的方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正走出一条依靠现有农业资源,梯次推进,立体开发,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特色之路。
目前,该村对近60亩水面正在酝酿着畜禽养殖的规划; 300多亩被洪水吞噬的河川地已经恢复成稻田;140多亩坡梯耕地去秋已全部建成温室大棚,年产蔬菜可达70万公斤,总收入达100万元,人均纯收入可超1000元; 210 多亩丘陵地已发展成遍地林荫的果园。
一幅果、菜、稻、禽全面发展,立体开发,梯次推进的农村经济格局,展现在人们面前。
一、谋划新思路
到2017年底实现小康村目标激励着北五十家子村的千部群众,但是这个2013年人均纯收入仅有697元的村,距离3600元的小康目标,还相差一个不小的数字,人均纯收入必须年递增14.5%。
“天有不测风云”,2014 年8月12日的一场洪水卷走了北五十家子村300多亩稻田,全村经济损
失达50多万元。
面对3年内实现小康村和尽快重建家园、生产自救的艰巨任务,怎么办?村班子一班人组织召开了不同层次的讨论会,寻找门路、选择途径....发展乡镇企业是条出路,但北五十家子有过“伤疤”,2007年办起的塑编厂、杏仁厂因人才技术缺况,再加上被骗,亏损10多万元,不得不下马。
出来想去,村班子一班人认识到,最终还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出有资源,在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上做文章,找出路。
北五十家子村有着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村南近靠源源不断的老哈河,水资源丰富;河北岸与村庄之间是大片的河川地;村后是60年代建起的坡地梯田,背风朝阳;山上丘陵地是2万多棵苹果、红果、梨、板栗、核桃等各种干鲜果树。
充分利用、开发这些现有的资源优势,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两高一优”农业发展之路,村班子一班人形成了共识。
几经村支委扩大会、党员大会、群众会酝酿讨论,并请县农业局等部门帮助勘察、论证,构筑出北五十家子村农业资源梯次推进、立体开爱的框架,确立了四大产业格局的发展思路。
一是利用充裕的水资源和饲草资源,发展畜禽业;二是利用水资源和300多亩河川地发展水稻生产,并推广稻麦、稻菜连作;三是利用村后140多亩坡地梯田背风朝阳的优点,规模发展温室蔬菜大棚;四是利用丘陵山地已栽的2万多棵果树资源,实行专业化生产,建成果品生产基地。
二、选准突破口
思路决定出路,想通了就干。
面对调整土地,重新发包等方面工作难度大的现实问题,四个产业不能同时并进,并且面临着生产自救、尽快解决群众生活出路的艰巨任务,以什么为突破口? 2014年秋,村班子权衡后决定以先发展温室蔬菜大棚为突破口,抓好这个“龙头”,其他3个层次的发展将顺势而成,村班子分析到,发展温室蔬菜的有利条件有三:一是周期短、见效快,秋季投入、冬季见效;二是村里有发展蔬菜的历史和靠发展棚菜致富的典型,“眼见为实”便于做群众发动工作;三是村距县城近,棚菜销路没问题。
突破口确定了,但具体实施并非易事,140多亩的坡地梯田,除了自留地就是责任田,涉及全村183户,七零八落,怎么建?村班子从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思路出发,决定彻底打破原土地承包界限,实行统一使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发展规模温室大棚。
村班子想方设法解决了建棚的一系列问题,去年秋全村很快建起了82个温室大棚,加上原有的达到116个,春节前全村仅温室蔬菜一项收入达50多万元,弥补了洪灾冲毁稻田造成的经济损失,创造了大灾之年全村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纯收入“两个不减”的奇迹。
三、持续的推进
北五十家子村按照农业资源梯次推进、立体开发的方
略,在2014年秋冬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
关于后续发展,村支部书记赵铁军自信的说:利用水资源和饲草资源的优势发展畜禽的计划已定,外进优良品种、改革饲养方式的措施正在组织实施,今秋在猪、牛、鸡、鸭、鹅等畜禽发展上将会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全村畜禽出、存栏数将比2014年翻一番,利用河川地发展稻田,并通过适当调整,向种稻能手集中,走专业化生产之路。
借助原有的2万多株果树资源,今秋通过分户核定果树株数等,村里统一收回,重新发包,以股份合作制形式由果树经营能手规模化经营,近一两年内,全村将形成畜禽、水稻、蔬菜、果品四大产业格局,形成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探索农产品销售的服务体系,形成种、养、销一体化的经营路子,向市场农业迈进。
四、四点启示
北五十家子村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之路,给人们的启示有四点:
启示之一,发展农村经济要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走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之路。
水、田、林、果、区位等资源优势,有些乡村均具备,有些乡村则部分占有。
而关键在于是否认清乡情、村情,是否找准优势。
只有在充分发挥优势上,综合利用,立体开发,才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村经济。
启示之二,发展农村经济要选准突破口,确立主导产业,以此带动其他各业发展。
农村各业林立,各种优势很多,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选准突破口,先搞一个主导产业,以此为基础,滚动发展,全面推进,才能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启示之三,发展农村经济要科学地调整农业结构,解决好规模经营与土地零散的矛盾。
市场需求及相关产业的延伸,对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散在千家万户的零散地块是突出矛盾。
在尊重多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从有利于集约经营出发,本着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允许大户承包,为实现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启示之四,发展农村经济要以短补长,解决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
只有抓好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大的短平快项目,以此壮大经济实力,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推进其他优势的开发和其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