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工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
如果在同一图上表示上述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象,就出 现了高度为OP(CIW)的水平型劳动力供给工资曲线。相对 于工业的总产量OQP0L0,支付工资的部分为OPP0L0,产生的 利润是PQP0。通过利润的再投资,资本额增加,劳动力供给 函数移到M1的位置,其结果,吸收了农业部门更多的劳动力, 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农业部门的商品化点来临,工资就会随 着就业量的增大而上升。
第三节 二元经济理论
库兹涅兹、配蒂等通过观察,发现人 均国民收入之所以增加是由于经济活动 的重心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商业、服务 业而引起的,于是为了分析产业结构的 变化和人均国民收入上升的机制就出现 了二元理论。 二元理论认为,经济是由农业和工业两个 部门构成的。工业部门的比重在这两个 部门中的增大过程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 工业化引起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
二、新古典学派的增长模型 (一)新古典经济模型的假定 1.假定有资本和劳动力两个生产要素,这 两个要素是能互相替换的,即能以可变 的比例组合。 2.假定在任何时候,劳动力和资本都可以 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生产要素的闲置。 3.假定经济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本和 劳动力都按照各自的边际生产力而分得 相应的产量。
第五章 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第一节 总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 G=s/C I=S 为凯恩斯的投资等于储蓄公式。
(二)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 多马模型与哈罗德模型基本相同,区别仅 在于用资本生产率来代替资本-产量比率 C。 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为: G=sδ 式中:G为收入增长率;s为储蓄率; δ为资本生产率亦称投资效率 I=S 为凯恩斯的投资等于储蓄公式。
左边指国民收入增长率减去劳动力增长率, 即平均每人的收 入增长率。 公式右端(ΔK/K- Δ L/L)指资本增长率减 去劳动力增长率,即平均每个工人使用的资本 的增长率。 如果把一定的经济增长率ΔY/Y作为目标, 要么控制劳动力 认输的增长率Δ L/L,要么提 高资本生产率,否则就只好降低平均每人的消 费水平。
(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和农业剩余的产 生 在制度性固定工资和同等的低工资水平 下,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输出大量的剩 余劳动力,只要农业人口不少于OQ,农 业总产量就不会改变。如果有QP的农业 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那么农业的边际 生产力便由零变为正,但直到R点,边际 生产力还是比制度性固定工资小。因此, 在农业部门人口还未减少到OS时,农业 部门依然在制度性固定工资水平下无限 制地向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一)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划分 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其中 属于生产要素投入量方面的有: 1.劳动力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 2.资本(包括土地)在数量上的增加; 属于生产要素生产率方面的有: 3.资源配置的改善; 4.规模的节约; 5.知识进展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
(三)两个转换点 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从OP减少到OQ之前,边 际生产力为零,平均农业剩余量等于制度性固 定工资,因此能保证向流入工业部门的人们提 供制度性固定工资和同等的粮食。拉尼斯-费 景汉把这一时期叫做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 。 图上的N点是边际生产力从零到正的分界点, 平均农业剩余量开始小于制度性固定工资,因 此,工业部门的人均粮食消费开始出现不足, 拉尼斯-费景汉称N点为粮食不足点,在未达到 R点时,边际生产力还是比制度性固定工资小, 因此劳动力无限供给仍然继续,这个时期为经 济发展的第二阶段。
一、刘易斯的二元理论 刘易斯的二元理论包括“最低生存费部门” 和“先进部门”,这一理论准确地表示了工业 化产生、发展的条件。认为不发达部门(最低 生存费部门)才是产生过剩劳动力的根源,不 发达部门向先进部门提供廉价、丰富的劳动力 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一)刘易斯理论的概要 刘易斯(W.A.Lewis)把不发达部门叫做“最 低生存费部门”,他把最低生存费叫“传统的 工资”。刘易斯认为,最低生存费部门的实体 是农业部门。农业的边际生产力为零或近乎于 零,构成这个部门的成员享受平均的收入分配, 与边际生产力无关。
第四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肯德里克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确定经济增长中来自于生产率的提高和来源 于投入量的增加占多大比重,以考察生产率的 提高(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 肯德里克用的是全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即 产量和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部要素投入量 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三大类 。 肯德里克也分析了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因素, 主要有:无形投资(对研究、发展、教育、训 练的投资)的增加,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及其适 应经济变化的速度,技术革新的扩散程度,生 产规模的变动,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固有的质 量等。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具体分析 1.劳动力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 2.资本(包括土地)在数量上的增加。 3.资源配置的改善。 4.规模的节约。
源自文库
(一)农业部门的性质
拉尼斯-费景汉理论假定农业部门不使用资本,而是以劳 动力和土地为主要投入要素进行生产。他们假想农业劳动 的总生产力曲线的形状如图5-4的OM曲线所示。 劳动力投 入在OQ以下时,边际生产力为正,一旦劳动力投入量超过 OQ,边际生产力便为零,即QP的劳动力对生产毫无贡献。 从这一意义出发,他们叫做剩余劳动力。图上S点右侧的劳 动力,其边际收入小于平均生产力,这部分劳动力总称为 过剩劳动力。在此,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即最低生存费, 其值为斜率PM/OP,称其为制度性固定工资水平。
(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含义 由哈罗德-多马模型出发,可以推论出下述 三点: 1.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Gw= sa/ Cr Gw是有保证的增长率,即能使投资者感到 满意并准备继续维持下去的产量增长率; sa为合意的储蓄率; Cr为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
2. 经济中短期波动的原因。经济中短期波 动的原因在于实际收入增长率不等于有 保证的增长率。如果实际的增长率不等 于有保证的增长率,经济中就会出现波 动。如果G<Gw,就意味着实际储蓄率 低于合意储蓄率,形成累积性的投资缩 减引起经济收缩;如果G>Gw,就意味 着实际投资率大于合意储蓄率,形成累 积性的经济扩张 。
(三)二元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资本增长率,劳动力 增长率,而且还取决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 以体现于物质资本之上,也可以体现于劳动者 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只要技术进步是正数,它 对经济增长总是有利的。 三、新剑桥增长模型 通过增加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减少 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来提高储蓄率。反之, 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则可以 通过减少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增加工资 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来减少储蓄率。
3.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 哈罗德在论述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 又引进了劳动力增长与技术进步两因素, 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及 其原因,在分析这一问题时,提出自然 增长率Gn。 所谓自然增长率是指人口增长和技术 进步所允许达到的长期最大增长率 。一 般有三种可能:第一,Gw>Gn,出现长 期停滞趋势。第二, Gw<Gn,出现长期 繁荣的趋势。第三,Gw=Gn,这表明社 会全部劳动力和生产设备在既定的技术 水平下得到充分利用。
二、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理论 拉尼斯-费景汉(G.Ranis and J.Fei) 的二元理论是对刘易斯理论的改良精确 化。拉尼斯-费景汉的两部门概念由最低 生存费部门和资本主义部门构成(以下 分别简称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他 们指出,发展中经济的特征就在于广大 的农业与小而有希望的工业并存。农业 人口的增长率大,劳动力大量过剩。于 是那些过剩劳动力便从农村流向城市, 由此而引起的经济重心的移动——工业 化就是经济的发展。
(五)农工部门的相互关系
在图5-6(b)上,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流 出量AD,在达到粮食不足点之前的第一 阶段,劳动力供给工资是制度性固定工资, (CIW=AX/OA),在图5-6(a)上, CIW=OS,在从粮食不足点(图5-6(b) 的C点)到商品化点(图5-6(b)的R点) 的第二阶段,农业边际生产力为正,但比 CIW小,劳动力供给价格为CIW。但是, 因为农产品的相对价格由于粮食供给的不 足而上涨,所以用农产品评价的工业的实 际工资上涨。在图5-6(b)上,一旦农业 劳动力流出AP,进入第三阶段,来自农业 的劳动力的供给价格就由农业的边际生产 力决定,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拉尼斯-费景汉理论是用劳动力需求 曲线不变动来表示工业化程度的,而工业 化程度是由技术进步决定的。由此可以推 出,工业化成功的条件是高速增加工业劳 动力需求。
刘易斯认为,在这种“传统的工资”水平 下,无论多少劳动力,最低生存费部门 都能提供。以图5-3的曲线WP表示劳动力 供给,即在传统的工资率为OW的水平下, 无论多少劳动力,农业部门都能提供。
(二)刘易斯的两部门概念
他关于两部门发展理论为了追求理论 的明确性,采用的是农业和工业两概念, 因为农业和工业在经济理论上的特征比 农村和城市更清楚。但在劳动力转移问 题上,刘易斯本人明确地划分为农村部 门和城市部门。就是说,他已注意到了 农村与城市间的劳动力转移,不同于农 业和工业间的劳动力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