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指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中性粒细胞
正常值占白细胞50-70% •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 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 中性粒细胞增多 1)急性感染 或炎症 2)广泛组织损伤或坏 死3)急性溶血 4)急性失血5) 急性中毒6)恶性肿瘤 • 中性粒细胞减少 1)革兰阴性 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 2)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 毒; 3)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等血液病
糖化血红蛋白
观测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30
糖化血红蛋白
正常值3%-6% •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 产物 ,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 • • • • •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 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 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 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12
13
淋巴细胞
正常值(20-30)% • 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 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 •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 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降低: 免疫缺陷、放射病
14
正常值(0.5%-5%)
嗜酸细胞
• 1.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2.参 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 嗜酸细胞增多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 敏、荨麻疹、食物过敏 2)寄生虫病:血吸虫病、3) 皮肤病 4)血液病 5)某些恶性肿瘤 • 嗜酸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 烧伤等应激状态
33
注意事项
• • • • • 1. 非应激状态。 2. 试验前3天每天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200克以上。 3. 胃肠功能正常,禁食至少10小时。戒烟。 4. 不应绝对卧床,也不宜剧烈运动。 5. 务必在上午进行。排除药物影响(如避孕药、利尿 剂、苯妥英钠)
34



35
白细胞
血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 粒细胞,淋巴细胞,嗜 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 单核细胞)
5
各细胞的细小分类:
中性粒细胞
红细胞
嗜酸性细胞
淋巴细胞
红细胞计数
白细胞
血红蛋白浓度
平均血红蛋白 体积 红细胞压积 平均血红蛋白量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血小板
嗜碱性细胞 白细胞计数
单核细胞
血小板计数
8
血红蛋白 Hb 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
×g/L
成年女性(110-150)
新生儿 (170-200)
×g/L

•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 贫血的分级 • 减少:各原因引起的贫血,出血。
血红蛋白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度
110g/L —90g/L 90g/L —60g/L 60g/L —30g/L <30g/L
血小板比积
平均血小板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6
让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作用?
红细胞系统: 红细胞在身体里主要是携带氧, 如红细胞,血红蛋白低提示有贫血 , 出血 白细胞系统: 在人体内主要是杀菌的作用,白 细胞总数过高疑有感染且多为细菌性, 过低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 血小板: 主要负责人体的凝血功能,过低 可能有出血倾向。
血小板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脾切除术后(2月内)、急性风湿热、类风湿 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 后(2W内)等。 血小板减少:遗传性疾病,获得性疾病,免疫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 贫血。 以及脾、肾、肝、心脏疾患,另有阿斯匹林、 抗生素药物过敏等。
21
凝血酶时间(TT)
正常值11-17s • 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 延长见于 ; DIC先容亢进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 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高,
降低无临床意义
2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正常值25.1-36.5s 反映内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 进行监控。 延长见于: a、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缺乏 b、凝血因子Ⅱ、Ⅴ、Ⅹ及纤维蛋白原减少 c、有肝素等抗凝物质存在 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e、DIC
7
参考值:成年男性(4.0-5.5)×10^12/L
12/L
新生儿(6.0-7.0)×10^
成年女性(3.5-5.0)×10^
红细胞RBC的计数
12/L
RBC↑,相对增多多因血浆容量减少,见于严 重呕吐,腹泻等; 绝对增多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 烧伤、休克、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一氧化碳中毒、剧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 等。 RBC↓,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 出血,重症寄生虫病,妊娠等
18
凝血六项
反应患者凝血功能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9
凝血六项包括: • 凝血酶原时间(PT) • 凝血酶时间(TT)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 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 • 纤维蛋白原(FIB) • 国际化标准值 •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 D-二聚体
20
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值9.9-12.8s • PT是DIC及肝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作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 试验,也是临床口服抗凝治疗剂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 延长见于 ; a、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主要由于凝血酶原及有 关各凝血因子生成障碍。 b、VitK不足,合成Ⅱ、Ⅶ、Ⅸ、Ⅹ因子均需VitK。 c、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因广泛微血管血栓而消耗 大量凝血因子。 d、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抗凝治疗。 • 缩短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时、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心 梗、脑血栓形成
正常值(0.5%-5%)
• 1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白细胞 • 增加 见于骨髓单核细胞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和单核细胞增减少 见于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和全骨髓功能不全。 • 减少 见于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全骨髓功能不 全。
17
血小板计数PLT
参考值:( 100-300) ×10^9/L
常用化验指标临床意义
1
• • • • •
血常规 凝血六项 血沉 糖化血红蛋白 糖耐量实验
2
血常规
贫血,血液系统疾病,反应
骨髓的造血功能
3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血液
的组成
血液的成份: 血浆和血细胞 血细胞的成份: • 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小板
4
血常规
主要内容:
红细胞的计数 白细胞的计数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血小板的计数
11
轻度感染,WBC可正常,但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增高;中度感染,WBC可达(10~20)×10 9/L,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并伴有核左移;严重 感染(如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WBC明 显增高可达(20~30)×10 9/L,中性粒细胞百 分率明显增高,并伴明显核左移和中毒改变; 上述情况说明机体反应良好。如感染过重, WBC不高,但核左移明显,患者可能处于中毒 性休克状态
23
缩短见于 • a) • 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及 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b)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 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 • c)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24
国际化标准值
正常值0.8-1.1
INR可有效监测使用抗凝(“血液稀释”)药物的效果, 例如华法林。通常使用抗凝治疗预防有心房纤维性颤 动的患者的中风;也用来预防静脉血栓的复发。但是, 一旦使用华法林,就应规律性的监测INR。如同患者 应该知道他们的血压值一样,他们也应该知道自己的 华法林用量及INR值。 静脉血栓及房颤者当INR值高于4.0时,提示血液凝固 需要很长时间,这可能引起无法控制的出血,甚至死 亡。而INR低于2.0不能提供有效的抗凝。
27
动态红细胞沉降率
血红细胞在1小时内沉降的速率
28
血沉
正常值0-15mm/h
• 是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测量指标 血沉增快 ①各种炎症 ②组织损伤及坏死 ③恶性肿瘤 ④各种原因 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 ⑤贫血:轻度贫血对血沉尚无影 响,若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血沉可因而增快,贫 血越严重,血沉增快越明显 ⑥高胆固醇积压症:特别 是动脉粥样硬化血胆固醇明显增高者,血沉每见增快。 血沉减慢意义较小,可因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 白原含量严重减低所致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脱水血浓 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29
15
正常值(0.0%-1%)
嗜碱细胞
• 嗜碱粒细胞的作用不详,当受一定刺激时引起哮喘、 荨麻疹、食物过敏等各种过敏反应的症状, • 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偏高,这可有多种原因引起,比如过 敏性疾病如药物,食物等超敏反应;已经其他的血液病, 肿瘤,糖尿病,传染病如流感等均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 多
16
单核细胞
25
D-二聚体
正常值0-500ug/l
•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只有在 血栓形成后才会在血浆中增高,所以它是诊断血栓形 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 增高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DIC继发性纤溶 亢进等疾病。
26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正常值2.0-4.0g/l
增高: 烧伤、糖尿病、急性感染、急性肺结核、癌肿、亚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妊娠、肺炎、胆囊炎、心包炎、 败血症、肾病综合症、尿毒症、急性心肌梗塞后 减少: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严重 肝脏疾病
31
糖耐量实验
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
32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迅速由胃肠道吸收入血,30-60分钟时血 糖值达高峰,但一般不超过8.9mmol/l(160mg/l)。这是由 于血糖升高迅速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迅速下降,2小 时血糖接近正常,3小时恢复空腹正常水平。而糖尿病患者则 不同,始终为高峰值,持续时间过长。 能发现哪些空腹或餐后血糖高于正常而达不到诊断标准的糖尿病 病人,可尽早发现轻型糖尿病病人。
9
白细胞的计数WBC
参考值:(4-10)×10^9/L
白细胞又称白血球,是血液里的免疫 性细胞,在人体内主要是杀菌的作用, 对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 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增多:常见于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 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减少:感冒、麻疹、伤寒、疟疾、粟 粒性结核、严重感染、败血症、恶性 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夜间 血红蛋白尿症、脾功能亢进、急性粒 细胞减少症、肿瘤化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