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实证研究_以沈阳市民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卷第4期2009年8月
旅游论坛
Touris m Fo rum
V o l.2N o.4
A ug.,2009
[旅游文化研究]
国内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实证研究
——以沈阳市民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为例Ξ
刘丽华,何军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体现着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构成一个民族、社会、国家的根和源,其保护、传承也因而成为目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立足于遗产的需求主体,通过对沈阳市民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实证研究,调查了民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状况、需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为:沈阳市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整体较低;表现出类别认知不均衡,认知度与民众需求显正相关态,遗产认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等特征;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是市民遗产认知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市民的遗产认知特征,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市民遗产认知度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需求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784(2009)0420611205
一、引言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我国昆曲成功入选,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省、市也随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人类另一半文化遗产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人士的共识,并将继续成为各国未来遗产保护的重头戏。
在政府以外,学界也越来越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学者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1-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体系[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教育的角色和作用[6],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传承团体的保护机制[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8-10]等几个领域。学者提出了诸如活态传承、政策保障、教育延展、旅游利用等传承路径,这些研究观点、成果为遗产保护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以及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
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主体具有二元性,其中民众是遗产的需求主体,在遗产保护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立足于遗产的需求主体,通过实证研究,调查民众的遗产真实认知状况,挖掘认知差异成因,结合认知特征,提出提高民众遗产认知度的对策与建议。
截至2007年11月,辽宁共有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批共114项,就遗产价值、数量、类型以及文化生态环境都具有一定代表性。沈阳是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城市的开放度以及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的发展程度均居全国前列,市民的文化渴求度、认知能力,以及获取信息渠道的特征,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笔者选择沈阳市民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其他地区的遗产认知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问卷设计及调研过程的说明
问卷由3部分构成。第1部分是被调查者的社会人口特征,内容涉及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以及兴趣爱好。第2部分是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考虑到遗产项目数量较多,受试者填答问卷的心理,笔者精选了60项,其中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杂技与竞技9大项,内容选择遵循了代表性、典型性原则,以增加数据的客观性和可信性。第3部分设计了7个题目,包括受
Ξ[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战略研究”(2006B091)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09203229
[作者简介]刘丽华(19752 ),女,黑龙江汤原人,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遗产旅游;何军(19752 ),男,辽宁灯塔人,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试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喜爱、关注、需求类型等的认知。问题的回答选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如针对问题“您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是”,选项分别为“很不了解、不了解、不确定、了解、很了解”,便于认知程度的区分和把握。
问卷发放时间为2007年11月—2008年2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10份,收回有效问卷371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0.5%。本研究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利用SPSS13.0对问卷所获数据进行处理,期望提高研究结果的价值和意义。
三、沈阳市民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现状分析
(一)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本次调查样本构成的基本情况如下:
性别构成:男性41.2%,女性58.8%。
年龄构成:20-30岁52.3%,30-40岁24.0%, 40-50岁12.4%,50-60岁7.0%,60岁以上4.3%。
职业构成:教师24.8%,公务员10.2%,公司职员17.3%,商人1.6%,工人7.0%,学生21.3%,医生318%,其他14.0%。
民族构成:汉族83.6%,满族10.0%,朝鲜族312%,蒙古族1.3%,其他1.9%。
文化程度:大专以下12.1%,大专16.7%,本科52.3%,研究生18.9%。
成长环境:乡村24.6%,小镇16.1%,城市5913%。
爱好构成:看书17.6%,旅游16.3%,运动2019%,音乐17.0%,电影4.2%,网络3.6%,逛街017%,电视3.6%,其他16.0%。
总体来看,样本的年龄、性别构成较为均衡,文化程度、民族及职业构成较为广泛,这使得问卷的覆盖率及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得到了保障。
(二)市民遗产认知特征
1.类别认知不均衡
依据认知率的高低,被试者的遗产类别认知分为4个等级(表1)。认知率最高的是曲艺,在371名被试者中,一个曲艺项目都没听说过的只有20人,351人听说过其中的一些项目,认知率高达94.6%,属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包括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戏剧、民间舞蹈及传统手工技艺。第三等级包括民间音乐和民俗。第四等级仅一类,即杂技与竞技,认知率仅达到33.4%,这大概与备选项目数量少有关。根据遗产需求类型一题的调查,杂技与竞技类在9类备选项目中位居第2,说明市民对这类遗产的观看动机十分强烈。而认知率最高的曲艺类位列第7,观看动机并不强烈。可见,认知率与喜好、观看动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不能完全依据认知率的高低来衡量遗产项目在市民心中的受认可度,深入分析市民的遗产喜爱和观看倾向对于遗产的宣传与管理非常重要。
表1 沈阳市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认知结果
认知等级类别
知道一些一个都不知道样本总人数
N Percent N Percent N Percent
第一级曲艺35194.6%205.4%371100.0%
第二级民间文学32186.5%5013.5%371100.0%民间美术32086.3%5113.7%371100.0%
传统戏剧31384.4%5815.6%371100.0%
民间舞蹈30481.9%6718.1%371100.0%传统手工技艺 29479.2%7720.8%371100.0%
第三级民间音乐25267.9%11932.1%371100.0%民俗23864.2%13335.8%371100.0%
第四级杂技与竞技12433.4%24766.6%371100.0%
资料来源:调查统计
2.认知度与民众需求显正相关态
不考虑类型,仅从具体项目认知数量分析,被试者的认知结果见表2。最大项界定在150人,最小项界定在30人,各取10项。从统计结果看,在最大项中曲艺占3项,传统手工技艺与民间舞蹈各占2项,这一结果与类别认知结果基本一致,可以相互印证。其中铁岭二人转的认知者最多,为286人,这大概与赵本山的名人效应及其影视文化对二人转的传播密不可分。沈阳东北大鼓、鞍山评书的知名度也比较高,这些项目历史悠久,是辽宁特色地域文化,在进入遗产名录体系前就广为人知,有些项目如岫岩玉雕还是辽宁的特色旅游纪念品,游客的传播也进一步提升了它的知名度。
在最小项中,建平十王会和大连新金民歌的认知者最少,均不及20人,二者同属民间音乐类,这再次印证了类别认知结果。而且在遗产需求类型的调查中,民间音乐排在最末位,仅50人有观看动机。最小项中另一组引人关注的数据来自民间文学,其中谭振山民间故事尤为瞩目,认知者为25人,与遗产自身的价值和地位极其不符(该项目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成为国家级遗产之前,谭振山就已经是辽河区域口头文学的代表人),这说明各级名录体系的建立只是遗产传承的基础,进入遗产名录体系也仅仅是保护工作的开始,能否有效传承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民众的了解、热爱及利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