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报告体会101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于永正老师的为师之道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的报告,参会的除了国培学员外,还有慕名而来的附近几所学校的老师,整个会场座无虚席,大家都热切地盼望一睹大师的风范。

怎样的老师才能让学生喜欢?于老师给出了我们答案,就是以所有教过自己的老师为镜,按照自己喜欢的、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

于老师被同事称为性温、味甘的“甘草”。温在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五大美德中居首位,做甘草就是做好老师、做好人。于老师说到,以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优点;以挑剔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缺点。我想,正因为有如此的胸怀和人品才成就了今天的于永正!

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于老师借用托德的那句话:“不强求你喜欢每一个学生,但是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老师喜欢他,无论你是否真的从内心喜欢,但是你的行为却对孩子来讲是很重要的。老师的一个小小动作、一个微笑、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件小小的礼品,都是喜欢的方式,这些细节,体现的不只是一个老师对孩子的爱,更多的是一个老师人格魅力的外在显现。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我们也曾经年少,自己也曾经犯过错,我们渴望怎样的对待,现在的孩子也一样。

于老师说,课堂上我们应该是老师又不是老师,是上课又不像上课。这话是一种境界。意思是说,我们不要总是端着老师的架子,高

高在上,更不要总是把课堂搞得那么严肃。课堂上老师应该是和孩子平等的,应该是亲切的,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蹲下来看孩子,消除恐惧感,让课堂多一些欢笑与快乐。于老师的观点是:少一些包办,多一些自主;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引导;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情趣。此消彼长,则理自然就在情中了。于老师无论是课堂还是和学生的交流都注重情感的投入,他的一句名言这样说:岁月的刻刀能在我的脸上刻上深深地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我的心上。这就让我看到了于老师不眠的童心,一颗真正贴近孩子的心。越来越像一个孩子,用于老师的话说自己就是“老顽童”。这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

最后,于老师告诫大家:“教师首先要写好自己这本书。”作为语文老师要教书,你本身就应该是一本精彩的书,不但学生要读,自己也要读,但首先是自己要把这本书写好,每天看到的才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体验,才会避免枯燥和重复的教学,才会让学生不断有新鲜感,有不断发现的精彩与神奇。而这本书来自于老师的衣着、写字、说话、课堂、学习以及各个细节。老师应该有追求、有理想,要不断地修炼、提升,努力使自己成为文化人。

与大师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聆听大师,可以让我们迅速成长;聆听大师,可以让我们感悟人生!在大师的引领下,我们将继续探索,前行,成就自己明天的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