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共50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信息渠道功能
二、网民客户群行为特征分析
76.3%的网民的主要信息渠道是互联网。互联网不仅仅是主要的信息渠道,而且多数网民认 定互联网是最新最快的信息渠道。
网上调查结果显示,90.4%的网民表示,需要信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互联网上寻找;已有 76.3%的网民承认,重大新闻一般都是首先从互联网上看到。
目前P2P Internet TV的主要性能
➢播放的电视节目的码率一般为3-500Kbps,有些频道已经开始提供800Kbps的 码率,DVD的画面质量 ➢在20秒-1分钟左右可以完成数据缓冲,并开始播放,可以给用户提供稳定、清晰 的电视节目,一般不会出现播放停顿的问题 ➢“内网穿越” UPNP功能,保证部分内网的用户使用 ➢有认证计费平台
说明:以上信息数据来源于CNNIC20次互联网调查报告。
三、互联网新业务梳理
基于互联网的现代服务业
博客、播客、视频共享、 RSS 、社交网络、WiKi IM 、网络电视、游戏…
电子商务、物流、ASP、 ERP、CRM 、电子支付 网络银行、企业Web2.0
新媒体/网络媒体
联网的企业
软件和服务体系结构
➢Web2.0人与人之间的社会 网络,用户成为主动的业务参 与者,颠覆传统用户体验。
➢ICT系统集成/宽带连接,在IP 网VPN上提供ICT商业业务。 ERP、CRM、电子商务、现代物 流 RFID、金融等
➢ASP: ERP、CRM 面向中小企业
➢企业Web2.0
➢联网的企业
网络媒体在革命
三、互联网新业务梳理 网络新媒体
互联网生活助手功能
二、网民客户群行为特征分析
中国仅有15%的网民通过网络找工作,25.5%的网民使用网络购物,3.9%的人进行网上旅行 预订。中国网民在生活助手方面应用互联网程度还不深。
由于网络安全性等问题的存在,仅有大约1/5的网民涉足这些应用。另外,因为近期中国的股 票和基金市场较为火爆,很多网民涌去炒股票炒基金,中国网上炒股的比例与互联网普及率高 的美国相当。
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张向龙来自2019年12月内容提要
1
互联网现状梳理
2 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3 创新赢利模式趋势
4 网站盈利专题探索
➢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
仅次于美国2.11亿,新增网民2500万,普及率 偏低,只有12.3%,低于全球17.6%平均水平 。
一、互联网发展现状
➢网民年龄呈年轻化特征
网民年龄结构发展不均衡,25岁以下比例51.2%, 30岁及以下的比例(70.6%)。
动态配置、资源自组织结合、可依赖、减少亲自复杂性
互联网/遍及、可依赖、可信
无所不在、超高容量、全灵活性、自适应故障业务模式
网络新媒体
三、互联网新业务梳理
ICT联网企业
➢移动媒体(手机电视、宽带 无线电接入)互联网电视等 无所不在。
➢P2P下载、流媒体等,越过 传统分发渠道,专业和非专 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互联网娱乐工具功能
二、网民客户群行为特征分析
娱乐功能的应用很普遍,网络音乐、网络影视和网络游戏使用率都很高。
68.5%的网民都收听或下载过网络音乐,玩过网络游戏的网民也已经接近一半,平均每月花 费金额达到84元。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已有一半(51.1%)的网民认为如果没有互联网,娱 乐生活将会非常单调
计算机/机顶盒 家庭网关媒体中心
➢家庭网关:宽带接入互联网/有线电视网、路由器连接WLAN UWB ➢家庭媒体中心:计算机、电视机(机顶盒)、录像机、游戏机功能融合 ➢广播、点播、下载播放、播客 ➢Web2.0 个性化新媒体(RSS、博客、播客、视频共享、社交网络 ….
三、互联网新业务梳理
二、音视频媒体门槛的降低
二、音视频媒体门槛的降低
三、互联网新业务梳理
P2P互联网使用情况
07年3月 网站
PPlive QQlive PPstream
月覆盖人数
2019万人 1796万人 1359万人
有效使用时间
8883万小时 1838万小时 2650万小时
三、人与人的社会网络
三、互联网新业务梳理
博客
博客推进个人网络化
➢随着博客的崛起,超越社会精英概念、真正面向社会每一个个人、以个人为主体的知识过 程开始在互联网中兴起,将为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博客的出现集中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媒体界所体现的商业化垄断与非商业化自由,大众化传 播与个性化表达,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三个基本矛盾、方向和互动。 ➢博客具有五“零”特征,即通过一些软件工具,可以帮助任何一个普通用户实现零体制、 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的网上个人发表。 ➢人人都是知识工作者,人人可以参与知识管理,每一个行业和每一个企业都可以成为知识 型企业,进一步发展知识社会。
在IP网上分发视频内容的两种模式
客户机/ 服务器模式
对等连接-P2P模式
➢内容存储在网站内容服务器中,向客户 机提供 IP网访问服务器下载 ➢视频服务器以流媒体提供多播和单播 ➢采用CDN 在接近用户处设置镜像服务 器
➢每一个客户终端即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 ➢内容分布存储在各个结点的服务中 ➢下载收看、直播、点播三种模式
互联网沟通工具功能
二、网民客户群行为特征分析
中国网民对沟通工具功能的利用深度较好,但普及率还有提高的余地 。
互联网沟通工具功能的发展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即时通信在中国异常发达,7成(69.8%)的 网民都使用网络聊天功能,但是即时通信在美国和韩国的使用率不到50%;
在美国和韩国电子邮件使用率已经超过了90%,但在中国只有一半(55.4%)的网民在用。
三、互联网新业务梳理
一、无所不在特征
手机-手机电视-多媒体 ➢多模:GSM/GPRS/WCDMA/HSPA/WiFi/GPS 个人便携信息娱乐中心 ➢电话、可视电话 ➢便携媒体播放器PMP(MP3, MP4, IPOD ),支持播客 Podcasting ➢手机照相、录像功能的完善-内容创作 ➢上网浏览和游戏(网络游戏) ➢手机电视:广播,点播 ➢移动Web2.0:RSS、博客、播客、共享和P2P的融合
➢高学历特征呈平民化趋势
大专及以上学历仍然超过四成(43.9%),但与 历年相比,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平民化趋势。
➢学生比重很大
达1/3强(36.7%),绝对数量接近6000万,与 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年轻化特点形成相互印证。
互联网应用使用情况
二、网民客户群行为特征分析
互联网功能已经至少拓展到四个方面:信息渠道、沟通、娱乐和生活助手功能。 只有这些层次的互联网应用都深入人们的各种日常活动,才是真正数字时代的来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