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齐鲁名家谈方论药》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齐鲁名家谈方论药》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齐鲁名家谈方论药》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齐鲁名家谈方论药》章节测试答案绪论

1、《新华字典》解释“齐”是指除哪个地方外的周代诸侯国名?()A: 山东省北部

B:山东省东部

C:河南省东南部

D:河北省东北部

答案: 河北省东北部

2、《齐鲁文化与中医学》这篇文章是哪位专家撰写的?()

A:周凤梧

B:刘更生

C:刘惠民

D:朱良春

答案: 刘更生

3、中医学的学术定位是()

A:精气为本

B:以和为贵

C:医乃仁术

D:阴阳五行

答案: 医乃仁术

4、正史中入传的第一位医家是()

A:秦越人

B:淳于意

C:张介宾

D:华佗

答案: 秦越人

5、山东省中医医院第一任院长是哪位?( )

A:张灿玾

B:周凤梧

C:李克绍

D:刘惠民

答案: 刘惠民

6、齐鲁大地中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有:( )

A:孟子

B:管子

C:曾子

D:孙子

答案: 孟子,管子,曾子,孙子

7、齐鲁文化中的哪些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医学伦理思想中最核心的观念:( ) A:仁爱

B:修身

C:孝亲

D:利泽生民

答案: 仁爱,修身,孝亲,利泽生民

8、哪些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

A: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建立的阴阳五行学说

B:《管子》提出的“精气”学说

C:孔子的“中庸”思想

D:庄子的道家思想

答案: 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建立的阴阳五行学说 ,《管子》提出的“精气”学说9、下列哪些是古代齐鲁名医? ( )

A:淳于意

B:张景岳

C:钱乙

D:成无己

答案: 淳于意,钱乙,成无己

10、山东中医药大学建校“八大元老”包括以下哪些专家?( )

A:徐国仟

B:张珍玉

C:刘献琳

D:刘惠民

答案: 徐国仟,张珍玉,刘献琳

第一章

1、最能体现刘惠民先生医疗特点和风格的著作是()。

A:《中医伤寒病学选要》

B:《与张锡纯先生的通信》

C:《刘惠民医案选》

D:《麻疹和肺炎的防治》

答案: 《刘惠民医案选》

2、刘惠民先生所用发汗之剂,每多嘱病者何时服药。()

A:不拘时

B:早晨

C:早晚

D:晚间

答案: 晚间

3、刘惠民先生治疗外感热病,秉承仲景的六经辨证,以治何经病为主。()A:太阳经病

B:少阳经病

C:阳明经病

D:太阴经病

答案: 太阳经病

4、秋季用解表方剂后,刘惠民先生常嘱患者盖被以取()。

A:小汗

B:中汗

C:大汗

D:无汗

答案: 中汗

5、刘惠民先生治疗外感热病善用生石膏,是受到哪位医家的影响。()

A:张仲景

B:张景岳

C:丁福保

D:张锡纯

答案: 张锡纯

6、治疗胃痛时,刘惠民先生创立汤剂与()并用的方法。

A:酒剂

B:丸剂

C:药粉方

D:膏剂

答案: 药粉方

7、刘惠民先生临床善用酸枣仁,一般成人一次剂量大多是()。A:小于9g

B:9~15g

C:15~30g

D:30~50g

答案: 30~50g

8、下列关于马钱子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有大毒

B:味苦性寒

C:内服多生用

D:具有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之功

答案: 内服多生用

9、刘惠民先生在治疗痿证时,善用的药物是()。A:精制马钱子粉

B:人参

C:白术

D:葛根

答案: 精制马钱子粉

10、大青龙汤的组成是()。

A: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B:麻黄、桂枝、白芍、甘草、半夏、细辛、五味子

C:麻黄、白芍、石膏、杏仁、甘草、干姜、大枣

D:麻黄、桂枝、白芍、石膏、甘草、生姜、大枣

答案: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11、刘惠民先生的加减葛根汤中不含有的药物是()。A:知母

B:生石膏

C:柴胡

D:升麻

答案: 柴胡

12、刘惠民先生强调医药护三者要并重。()

A:对

B:错

答案: 对

13、刘惠民先生治疗外感热病善用发汗平缓之剂。()

A:对

B:错

答案: 错

14、加减桂枝汤、加减麻黄汤、加减葛根汤中都是麻黄与桂枝合用,又配伍生石膏。()A:对

B:错

答案: 对

15、刘惠民先生临床所用方剂一般药味较少。()

A:对

B:错

答案: 错

16、刘惠民先生善用酸枣仁,主张用量宜小,且要生熟并用。()

A:对

B:错

答案: 错

17、刘惠民先生夏季解表只用香薷、浮萍等药。()

A:对

B:错

答案: 错

18、刘惠民先生治疗外感热病强调表里双解。()

A:对

B:错

答案: 对

19、刘惠民先生认为北方人腠理致密,必用麻黄,且用量多在6g以下。()

A:对

B:错

答案: 错

20、刘惠民先生治疗外感热病最常用的方法是解表清里。()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校注妇人良方》所载之“独参汤”与《辨证录》之“独参汤”哪些方面是相同的?()A:方名

B:用量

C:主治证

D:组成药物

答案: 方名

2、《医方类聚》玉屏风散药物组成是()

A:黄芪二两,白术二两,防风一两

B:黄芪二两,白术一两,防风二两

C:黄芪一两,白术二两,防风一两

D:黄芪一两,白术一两,防风二两

答案: 黄芪二两,白术二两,防风一两

3、疏肝类方剂的基础方是()

A:四逆散

B:柴胡疏肝散

C:一贯煎

D:逍遥散

答案: 四逆散

4、选方的安全性要求是( )

A:识病明证

B:深识方义

C:方证对应

D:对证不伤人,蠲疾不损正

答案: 对证不伤人,蠲疾不损正

5、除下列哪项外,都属于中医处方的基本要求( ) A:理明

B:法合

C:方效

D:药当

答案: 方效

6、炒乳香的目的是:( )

A:引药归经

B:消除杂质

C:减少刺激性

D:便于制剂储藏

答案: 减少刺激性

7、以下药物需要包煎的是:( )

A:三七

B:蒲黄

C:水蛭

D:龟甲胶

答案: 蒲黄

8、除下列哪项外,均为胃病吐酸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 )

A:山楂

B:陈皮

C:天山雪莲

D:乌梅

答案: 天山雪莲

9、三七口服过量或服用时间过长容易引起除下列哪项以外的不良反应()A:脉律不齐

B:过敏

C:水肿

D:口干

答案: 脉律不齐

10、《名医别录》记载黄芪具有下列哪种功效?()

A:降气散血

B:逐脏间恶血

C:主胸胁痛如刀割

D:安神益智

答案: 逐脏间恶血

第三章

1、以下哪一部书是李克绍先生的学术代表作 ( )

A:《胃肠病漫话》

B:《伤寒论串讲》

C:《伤寒解惑论》

D:《伤寒论语释》

答案: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伤寒解惑论》中提出九种治学方法。( )

A:关于“要正确理解当时医学上的名词术语”

B:关于“读于无字处和语法上的一些问题”

C:关于“内容不同的条文要有不同的阅读法”

D:关于“要正确理解寒温之争”

答案:

3、丁元庆教授认为,《伤寒解惑论》中提出的哪一项既是标准也是方向?( ) A:关于“要和《内经》《本草经》《金匮要略》结合起来”

B:关于“要与临床相结合”

C:关于“对传统的错误看法要敢破敢立”

D:关于“对原文要一分为二”

答案:

4、以下哪段话是李克绍先生所说:( )

A:“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始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作古文疏注。”

B:“能否理论联系实际,在临床医疗中能否灵活运用,这是检验学习《伤寒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C:“《伤寒论》言证候不谈病机,述病理而少及生理,出方剂而不言药理”

D:“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答案:

5、以下哪段话,是湖北叶发正研究员在《伤寒学术史》中对李克绍先生的评价:( )

A:“他的论著享誉海内外,称得起现代的伤寒著名学家。”

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他对《伤寒论》的研究创当代《伤寒论》注疏之新风,其见解独特、基于临床、前后呼应、逻辑严密;他活泼泼地注疏通解了活泼泼的《伤寒论》。”

D:“先生最反对学术上人云亦云,不求甚解,认为这是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先生读书也看前人注解,但决不盲从。”

答案:

6、以下哪一项,不是丁元庆教授对急性口僻的辨治分析:( )

A:口僻发生在面部,表现为口眼歪斜。面部是足阳明胃经循行之地。

B:阳明火热内盛,炙灼足阳明人迎脉,形成人迎脉积。

C:足阳明经脉受邪,累及经筋,口目为僻。

D:将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用于急性口僻治疗。

答案:

7、以下哪一项,不是丁元庆教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辨治分析( )

A: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B:阳明火热内盛,炙灼足阳明人迎脉,形成人迎脉积,成为火热致中的中间环节。C:足阳明经脉受邪,累及经筋,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D:提出用葛根芩连汤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形成的研究方法。

答案:

8、以下用到桔梗的经方,不是出自《伤寒论》的是 ( )

A:三物白散

B:桔梗汤

C:排脓散

D:通脉四逆汤加减方

答案:

9、以下哪首《中医内科学》常用方中没有用到桔梗?()

A:天王补心丹

B:血府逐瘀汤

C:逍遥散

D:沙参清肺汤

答案:

10、丁元庆老师将桔梗的功效总结为6个方面,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B:消食化积

C:宣肺气,化湿邪调畅气机,行气活血

D:止惊悸安心神

答案:

11、关于李克绍先生的《中药辑要》的主要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收录了常用中药487种,辑录的书籍有本草学著作、古今医案集、专科医著等。

B:内容有:医家的用药经验;本草著述有关药性、药效、使用方法、炮制方法的记述;验案。C:体例规范,结合个人心得体会。

D:有名家、名著,也有当代临床医师发表在杂志上的用药经验。

答案:

12、以下对玄参的功效的认识,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养阴之品

B:是清热要药

C:不可应用于外感病

D:善治风热外感、火热上扰诸病证

答案:

13、以下对青蒿的功效的认识,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能清透气分

B:有寒凝之弊

C:善清血分热邪

D:善于除湿、醒脾、化浊、解暑

答案:

14、以下对白薇的功效的认识,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用于阴虚外感风寒

B:清退阴虚之内热

C:能清泻外感之风热

D: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之功

答案:

15、以下关于《胃肠病漫话》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全书一共记载了15种脾胃病证及其辨证治疗。

B:《胃肠病漫话》分为七章,全部疾病均以症状命名。

C:收录的方子必须是出自《伤寒杂病论》的经方。

D:收录的方子都经过历代医家和李老自身临床实践的验证。

答案:

16、以下关于五更泻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五更泻是根据泄泻发作的时间特点命名的

B:五更泻都属于肾泻

C:五更泻需以四神丸治疗

D:五更泻都属于虚证

答案:

17、关于脾湿内盛导致的晨起腹泻,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白天还好,一到傍晚就肚腹膨胀,一夜不安,在天将明时,腹泻一次,泻后症状减轻B:没有手足发凉,精神疲惫等肾阳虚的症状

C:大便鸭溏

D:可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理苓汤加木香。

18、关于酒积引起的腹泻特点,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大便溏粘,或夹杂粪块,午后可泻下正常形质的大便。

B:可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理苓汤加木香。

C:常常在早晨还没有起床就想大便

D:没有手足发凉,脐下冷等肾阳虚的症状

答案:

19、关于便秘,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

B:便秘,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

C:滋燥养荣方用于治疗肠燥便秘,特别是伴有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D:便秘有实证,也有虚证。

答案:

20、关于便秘的加减用药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秘:治以黄连、黄芩、山栀苦寒药;

B:寒凝:治以附子、肉桂、硫黄等温通药;

C:气滞:治以槟榔、枳壳、枳实、乌药等开郁导滞药;

D:凡便秘必以大黄、芒硝等泻下药为主组方。

答案:

第四章

1、1941年徐国仟先生考入了由谁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

A:施今墨

C:蒲辅周

D:冉雪峰

答案:

2、1958年山东中医学院成立后,徐国仟先生先后担任过多个职务,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A:热病教研组主任

B:中医文献研究组负责人

C:中医文献研究室主任

D:中医文献所所长

答案:

3、徐国仟先生参与编著了多部著作,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A:《伤寒论讲义》《中医文献学》

B:《金匮要略讲义》

C:《灵枢经语释》《针灸甲乙经校释》

D:《黄帝内经白话解》《黄帝内经素问校释》

答案:

4、以下哪一项,不是徐国仟先生治学特点。()

A:穷尽两极,归于中和

B:博览群书,兼容并蓄

C: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D:百家争鸣,独立思考

答案:

5、徐国仟先生对于《伤寒论》学习有个人看法,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A:于无字处读出医理

B:学《伤寒论》就是要背熟原文,照猫画虎。

C:研究《伤寒论》强调要结合临床、博学慎思。

D:《伤寒论》的产生必受先秦医著的影响。要读懂《伤寒论》,要探索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追溯其学术渊源。

答案:

6、关于姜建国教授对《伤寒论》原文28条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说明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考查原文,证明是否传抄有误。

B:跳出本条去分析理解

C:从常变观、历史观、矛盾观、系统观以及源流观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D:结合桂枝、芍药的药用来分析

答案:

7、徐国仟先生运用文献考据的方法,对许多争论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A:结合《易经》解读六经欲解时;

B:考察上下二千年的中医学发展脉络,纵横研究大量伤寒、温病论著之后,讨论寒温之争;

C:考查伤寒版本,探讨错简重订与维护旧论派之争;

D:考查史书,证明张仲景的生卒年代。

答案:

8、桂枝汤被称之为“仲景群方之冠”,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专方。

B:辨证施用桂枝汤,病人必然表现有汗出。

C:以桂枝汤辨治外感病,不可拘泥于汗出一症。无汗出者,也可用桂枝汤。

D:临床上用桂枝汤必须用原方原量,不可随意加减。

答案:

9、关于麻黄汤的功效主治,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此方治疗是太阳伤寒证的专方。

B:此方为辛温发汗的峻剂,现在临床很少用到。

C:此方起效慢,只能用于轻证。

D:此方可取其“开提肺气,通调水道”的作用,治疗下肢水肿。

答案:

10、以下哪一种说法,是姜建国教授对《伤寒论》的认识:( )

A:《伤寒论》为论述外感病的专书

B: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辨证、三焦辨证并列,为中医外感病辨证的三大纲领。

C:六经均有外感表证,《伤寒论》的绝大部分内容讲的是外感伤寒病

D:《伤寒论》是一部以外感病为契机论述疾病辨证论治的医书。

答案:

11、关于姜建国教授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特色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方组方简捷,疗效确切,

B:《伤寒论》是一本验方之书

C:《伤寒论》对中医学的巨大贡献应该六经辨证所涵示的复杂性辨证思维。

D:学《伤寒论》是为了“有是证便用是方”

答案:

12、对以温胆汤治疗食道癌病案分析,以下不正确的说法是:( )

A:以严用和《济生方》提出的“调顺阴阳,化痰下气”为原则

B:癌症治疗不可一味应用具有抗癌作用的解毒药

C:癌症治疗只要调理正气即可

D:“人瘤共存”是中医中医治癌的原则之一。

答案:

13、关于徐国仟先生以健脾法治疗臌胀的主要依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B:臌胀早期肋下痞块尚柔软,以乏力为主,脾气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C:只有补气健脾促使脾功能恢复,肿大的包块才会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

D: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理论的具体应用

答案:

14、姜建国教授认为小柴胡汤方中用参、草、枣三味补虚药物的根据是( ) A:有“不欲饮食”提示正气虚

B:根据肝脾之间的脏腑关系。

C:少阳位于半表半里、主持枢机,正邪分争,以补为泻。

D:司外揣内

答案:

15、麻黄细辛附子汤用于治疗下肢水肿症,是因为()

A:此方在《伤寒论》中主治少阴表证

B:下肢水肿属于水气在下

C:麻黄主要是开提发散肺水

D:病机属于肾阳不足寒湿太重,用此方加利水药温暖肾阳开提上焦通利水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