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截获概率雷达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截获概率雷达综述
早期的低截获概率雷达是尽量压缩旁瓣电平,减少旁瓣被截获的概率。
而目前新的低截获概率雷达,可以“隐藏”自己的主瓣,最大限度降低对方的告警接收机做出反应的距离,甚至使之无法做出告警。
简而言之,这种低截获概率雷达,就是不容易被对方电子侦察装置、雷达告警器截获信号的雷达,使得己方雷达探测到敌方目标的距离,远远大于敌方雷达告警或者电子侦察系统的截获接收机侦测到信号的距离。
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误区。
很多人认为,战斗机雷达一开机,就如同漆黑的夜晚打开一个手电筒,它首先会被身处暗处的人发现。
严格来说,这种比喻是经不住推敲的。
夜晚中打手电筒的人发现暗处人员的距离要远远小于对方发现手电筒的距离,这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打手电的人需要看到对方人员反射的光,这个光的强度非常微弱,而对方可以看到手电筒的直射光,这个光的强度非常高。
第二个原因,打手电筒的人处于强光环境下,瞳孔收缩,对光的敏感程度下降。
身处黑暗的人则瞳孔放大,对光的敏感程度提高。
而对于雷达和雷达告警接收机来说,就未必是如此了。
当然,雷达接收到的也是强度很弱的反射波,而雷达告警接收机接收的是直射波这一点非常相似。
但是雷达接收机的敏感程度,通常是远远大于告警机的敏感程度的。
一半而言,目前雷达接收机的灵敏度为-160分贝左右,而三代机上采用的告警接收机的灵敏度只有-65分贝左右。
他们之间查了很多数量级。
不是截获接收机做不了那么灵敏,而是如果太灵敏了,那告警器将充满噪声!
当然,在三代机上,告警接收机通常能在对方雷达探测距离的1.5倍距离以上对雷达波做出告警。
但是,对于采用低截获概率技术的四代机雷达而言,三代机的雷达告警器,就有些形同虚设了。
实际上,低截获概率雷达不是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技术,只不过之前先进国家都高度保密,它的作用并不亚于隐身技术。
俄罗斯也在低截获概率雷达方面投入不少。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就开始了低截获概率雷达的理论探索。
1979年,Robert.G.Siefker发表了文章《隐身雷达的截获》。
同一时期,美国海军首先敏锐地认识到低截获概率雷达的作用,与西屋公司联合开展了世界上首个关于地截获概率雷达的相关技术的演示验证项目“Sneaker program”。
而第一个系统性的低截获概率雷达试验项目LPIR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DARPA、美国空军和海军发起,休斯飞机公司为主要承包商。
该项目对低截获概率技术在机载武器系统中的可用性给出了结论性的演示。
第一架机载LPIR系统的飞行试验在1979年和1980年完成。
该系统对麦克莱伦空军基地装备了AN/ALR-62雷达告警接收机的F-111飞机进行了57次飞行对抗试验。
ALR-62在宽频率范围内具有360°的覆盖,其灵敏度为-65dBm,并且在这些测试中使用的ALR-62都具有检测和识别试验用的低截获概率雷达波形的能力,但关键是截获距离。
低截获概率雷达最基本的特征是要有极低的旁瓣。
在1979年11的空空试验中,LPI雷达系统可以在40km对F-111飞机探测和跟踪而不被ALR-62发现。
这能带来什么优势呢?这将极大地提高具有地截获概率雷达一方的导弹命中率。
之前中距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命中率不够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方实施的反雷达机动和电子战措施。
而进行反雷达机动和电子战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知道己方被瞄准,了解对方雷达的频率等特征,才能适时采取行动。
而采用了低截获概率技术之后,一方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可能无法做出任何反应,这时候,战机恐怕就是待宰的羔羊了。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四代机在于三代机的模拟空战中取得高交换比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反,如果四代机的雷达没有这项技术,那在对抗环境中,其超视距导弹的命中率可能会大大降低,整体作战效能将会大打折扣。
所以说,这项技术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隐身战斗机的作战效能。
由于低截获概率雷达的发展,截获接收机受到了巨大挑战。
不过也带来了发展动力。
F-35的航电验证机CATBird就曾在空中对抗中成功截获F-22战斗机的雷达信号,并实施了有效干扰。
最近,很多军迷的朋友圈被一则F-35完虐F-16的视频刷了屏。
视频网上很多,这里用张图示意一下。
一名记者拿着摄像机坐进了F-16的座舱,亲身感受F-16与F-35的“对抗”。
结果,F-16用尽了各种手段,都没能发现F-35。
F-35飞行员还通过无线电告诉F-16飞行员,他已经被瞄准了,这时候F-16的飞行员和记者仍然对F-35遍寻不见。
最终,在视频里,F-35突然出现在了F-16的侧后方。
在视频中,记者问F-16飞行员是否使用了雷达,F-16的飞官很不耐烦地说,是的,我会使用……
其实对这一幕,很多朋友并不感到惊讶。
毕竟,F-35战斗机是隐身飞机嘛。
F-16的雷达找不到F-35也很正常。
B-2实际上就使用了低截获概率对地雷达。
不过较真的朋友可能会问了,F-16看不到F-35很正常,为什么F-35瞄准、锁定了F-16,F-16的告警器为什么不告警,其电子战系统为什么不对抗?是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这之前,美国的F-22也好,F-35也罢,在空战训练中对三代机的交换比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往往是击落数十架、上百架三代机,才会损失一架四代机。
这种攻击大多数是在超视距完成的,而且能够获得非常高的命中率。
而二代机、三代机的超视距导弹,却很少能获得那么高的命中率。
F-35使用的AN/AGP-81有源相控阵雷达,通过采用功率控制、捷变频、大带宽等技术,使其信号很难被传统的截获接收机侦察。
这源自于美国四代机雷达普遍采用的一项关键技术——低截获概率技术,俗称隐身雷达(可不是反隐身雷达哦)。
当然,在如此大的压力下,雷达告警接收机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F-22和F-35的雷达告警系统实际上是一套精密的无源雷达了。
在F-35研发过程中,其航电验证机CATBird在与F-22的对抗中,就成功截获了其AN/APG-77雷达信号,并实施了有效干扰。
中国空军歼-20战斗机的雷达是否采用该技术,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其有源相控阵雷达为采用低截获概率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源相控阵雷达通过计算机控制收发单元功率,可以实现雷达的功率控制。
它可以一点点的增加功率,可以做到我恰好能探测到你,而你还感觉不到我的存在。
即便歼-20目前不具备这项能力,未来升级后具备这项能力也是非常可能的。
具备低截获概率雷达技术的歼-20,将可完虐任何三代机和三代半战机。
如果歼-10C、歼-16等机具备这项功能,也能对周边国家战机获得杀敌于无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