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调查报告

名著阅读调查报告
名著阅读调查报告

名著阅读调查报告

昆明行知中学王柔

文学名著与经典是公认最好的文学作品,它们是经过历史沉淀岁月淘洗出来的精华,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琢磨与探究,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保证质与量地接触到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以平等的姿态与伟人对话交流,得到心灵、思维的熏陶。但是当下我们的名著阅读教学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学生不喜欢甚至畏惧、老师不重视、阅读功利化、形式化等等。为了了解目前本校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洞悉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让学生真实阅读,真正有收获,特对本校高一年级24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的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部分:读名著兴趣调查

1.阅读兴趣

从数据来看,40.08%学生还是比较喜欢阅读名著的,一般喜欢的学生占比为38.02%,非常喜欢的只有19.42%,我们还可以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方面做工作。

2.阅读背景

53.31%学生主动阅读,46.28%的学生是老师要求,不难看出其实大多数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还是高的,他们对古代传统文化、时代文学等的渴望在督促我们老师要发挥好模范作用。

3.闲暇之余阅读名著的概率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文学盛行的的今天,闲暇之余,面对繁多的选择,大部分学生不会选择阅读名著,阅读时间仅限于学校甚至课内。

4.阅读偏好

对于名著阅读的类型,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多达54.13%学生喜欢中国现当代文学,人生哲学类以51.24%的占比紧跟其后,其后依次是:中国古典名著类(48.76%)、科普类(45.45%)、外国文学类(36.78%),医学类的占比最低(14.05%),“术业有专攻”,对于学术性强一点的名著,学生阅读起来,困难较大,而对于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名著,学生的阅读兴趣相对来说要高。

5.阅读情绪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60.33%的学生在阅读名著是还是比较积极的,内心充满了挖掘、探究的渴望,但是觉得无所谓的占比达到36.78%,说明很多学生其实在阅读的时候并没有做到“心随书动”,可能存在虚假阅读的情况,没有规划,没有目标,没有收获。

6.阅读目的

95.04%的学生还是乐意通过阅读名著了解更多有趣的人和事,开拓自己的视野的,说明最起码他们对阅读主体地位的认知还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第二部分:读名著方式调查

1.阅读任务完成度

从数据来看,目前我们的阅读课创设的学习任务,69.83%学生能够完成阅读任务,25.21%的学生有时能够完成阅读任务,我们不能忽略有时能完成阅读任务的比率,这在提示我们,我们应该关注这部分同学,一旦他们一节阅读课没有收获,觉得自己存在的疑问没有得到关注,没有解决,他们就会对阅读课产生“倦怠”心理,长此以往,于他们而言,阅读课就会形同虚设,我们应该和他们沟通,洞悉他们为什么会读不完,引导他们于自身而言,确立能切实可行的阅读任务。

2.阅读速度

67.77%学生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调整阅读的速度,及时调整,而依旧有23.55%的学生有时能根据内容来调整阅读速度,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相对应地给予阅读提示,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阅读习惯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仅有33.88%学生养成了边读文边勾画边思考边标注疑问的阅读大部分习惯,立足于新课标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所有学习活动的基础。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致于读文慢,获取信息的速度慢、效率不高,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提高对学生的阅读要求,读文训练。

4.阅读形式

60.74%学生喜欢自己读,11.98%学生喜欢精读,其后依次是:通读(7.44%),泛读(7.02%),速读(4.55%),选读(3.31%),跳读(2.89%),而对于小组合作分享这样的阅读形式仅有2.07%学生喜欢。数据在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学生其实很珍惜阅读的机会,他们更倾向于自己阅读,自己思考,慢慢地读。

5.阅读效果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64.05%学生每次阅读都会有收获,32.64%学生有时有收获,我们应该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有时有收获,他们是存在阅读困难,还是阅读兴趣使然,阅读任务安排是否合理等等。

第三部分:读名著习惯调查

1.阅读辅助工具使用

仅有30.17%学生能够利用词典、名著解读等工具帮助阅读,53.31%学生有时能利用其来帮助阅读,16.53%学生不能利用词典、名著解读等工具来辅助阅读,我们应该去挖掘这个现象背后的问题:会利用的学生真的有收获吗?不能利用的学生存在的疑问解决了没有,还是不需要?

2.阅读收获交流

从数据来看,40.91%能经常和别人谈论甚至争论名著中看到的人和事,说明他们真的对阅读的内容感兴趣,有收获。同时也存在51.24%学生有时能和别人争论属于正常现象,7.85%学生不能和别人争论,其实也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一样,部分学生可能更喜欢自己思考,自己探索,但是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疑问得不到解决,一直堆积。

3.阅读质疑

在阅读过程中,只有38.02%学生能够对文章中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2.07%学生有时能,9.92%学生不能,我们应该关注这个现象,“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存在的疑问,只有把疑问说出来,别人才知道你的想法,才能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

4.阅读积累

几乎很多老师在学生阅读时都会指导学生要学会积累文中的一些字词句段,从调查我们也能看出有52.89%学生能够做到,42.15%学生有时能,其实我们应该思考,做了笔记的学生真的有收获吗?没有做笔记的学生真的没有收获吗?但是“站在岸上的人永远学不会游泳”,只有主动记,你的印象才会更加深刻。

5.阅读意识

大部分学生读课外名著时摘抄好词佳句的比率(45.45%)大于圈圈点点,写批注(23.55%),摘抄好词佳句思考的程度没有写批注的思考程度深,甚至有24.79%学生不喜欢动笔,很容易将读过的内容忘记,而写读后感这样传统的积累方式,学生喜欢的程度非常低。其实我们应该思考该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主要是大脑动起来,只有真实思考才能真实学习。

6.阅读收藏

53.72%学生有时能够收藏名著藉,并能够与同学交流名著资料,34.3%学生能够收藏名著藉,并能够与同学交流名著资料,11.98%学生不能,这些都会属于正常现象,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背景不一样,阅读主动性参差不齐,阅读偏好不一样。

7.固定的阅读时间

从数据中其实不难看出,其实很多学生除了统一的阅读时间外,每周都没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读名著(没有相对应的规划),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时变化。

8.阅读计划落实

对于年级推荐阅读的数目,有14.46%学生没有读完所有,读完1——4本的居多(42.15%),其次是5——7本(36.78%),读完8本及其以上的学生非常少,只有6.61%,其实很多学生都没有按照阅读计划来阅读所推荐的数目,原因有很多,例如:交换阅读的时间不够,阅读内容不感兴趣,阅读时间缺失等等。

第四部分:名著来源调查

自己购买成为学生阅读名著的主要方式。

第五部分:阅读环境调查

1.阅读环境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其实多数学生(69.83%)喜欢安静的阅读环境,24.38%学生喜欢比较安静的阅读环境,只有5.37%学生无所谓,静心阅读,是一种态度,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够让人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

2.阅读交流活动开展频次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其实很多班级还是注重阅读交流活动的(61.57%),有阅读就会有分享,有时会有阅读交流活动的占比有31.82%,属于正常现象。

3.图书名著角

班上有图书角的是51.65%,没有图书角的占比是48.35%,其实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班级的阅读氛围息息相关。

4.影响名著阅读因素

其实很多学生阅读名著受老师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同学、伙伴,也有经过网评推荐、公众号推荐阅读等等,而受父母的影响最小,很多家庭都没有阅读的习惯,更不要说阅读的氛围,在“低头族”盛行的今天,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很难“言传身教”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

第六部分:阅读收获、效果调查

1.读名著的意义

65.29%学生认为阅读名著对自己的学习有些帮助,30.17%学生认为帮助很大,只有4.55%学生认为没有帮助,不难看出很多学生其实还是有收获的,部分同学还能够立足实际,将阅读的内容内化吸收,为己所用。

2.读名著的收获

对于学生而言,阅读名著的收获最主要就是能够扩大知识面(90.08%),其次是能够通过阅读名著积累优美词句(79.34%),紧随其后的是阅读名著能够修身养性(75.62%),觉

得名著能够传承前人的智慧的占比达到61.16%,最后是因为觉得名著有趣才读的达到59.5%,不难看出其实很多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已经能够尝试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地挖掘,比如文本蕴含的人生哲理。

3.阅读落实

从数据不难看出多达54.55%学生喜欢阅读完名著之后,将自己的收获说给别人听,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满足感,27.69%学生会做读书笔记,而对于写读后感这样传统的方式,仅仅有8.68%学生会去做,其实很多学生不喜欢写空而无用,没有评价、没有落实,更没有收获感的读后感,甚至出现了9.09%学生看过之后就算了,阅读之后没有反馈,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4.年级推荐阅读数目的意义

60.33%学生觉得年级推荐的阅读数目对自己而言是有用的,35.95%学生觉得有时有用,虽然个体存在差异性,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立足于新课标以及《指导目录》的指导,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数目,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5.收获最大的一本书

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收获最大的书依次是:

《红楼梦》《三国演义》《肖申克的救赎》《文化苦旅》《沉思录》《西游记》《基督山伯爵》《茶花女》《摆渡人》《苏东坡传》《百年孤独》《活着》《老人与海》《傅雷家书》《追风筝的人》《巴黎圣母院》

6.最没有收获一本书

《了不起的盖茨比》《乡土中国》《麦田的守望者》《月亮与六便士》

其他

1.知道的中外名著

2.四大名著阅读情况

从学生回答的情况来看,多达64.05%学生都读过四大名著,14.05%学生只读过《西游记》和《红楼梦》,10.33%学生只读过《西游记》,7.85%学生读过三本《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立足于名著的类别和内容,学生的阅读兴趣相对应地就会受到影响。

3.最喜欢看的6本名著(按喜欢程序排列)。

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比较喜欢的6本书依次是:《肖申克的救赎》《三国演义》《了不起的盖茨比》《平凡的世界》《追风筝的人》《投影子的人》

4.读名著收效最大的方式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认为自己安安静静地读,自己思考,读名著收获最大

5.喜欢读的名著的内涵

有文化底蕴、有历史感、使人豁达、人生哲学类、历史文化类、推理类(思考内容不深,内容简单,好理解,反映现实)、有人生哲理,不枯燥也不不失本真、内容有趣、内容有趣、有意义,实用,能提升自己……,以上反映出其实大部分学生还是对自己阅读哪些类型的书有定位的(有历史感、有文化底蕴),只不过部分学生只是立足于书本的故事情节。

6.班上目前的阅读课存在的问题

(1)阅读课不够安静,纪律不好,班级阅读氛围缺失;

(2)老师话太多,进行指导的时候会中途打岔,影响学生阅读的整体性;

(3)读书笔记流于形式化,没有评价没有反馈,写读书感悟的时间比真实阅读的时间多,导致阅读时间短;

(4)阅读课总被占用,阅读效果无法确保:

(5)学习任务重,阅读成了应付:

(6)没有立足学生实际,对阅读的数目兴趣不大:

(7)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边读边做批注的习惯:

(8)对于历史意味比较深重、思维量比较大的数目,很多学生处于“静止”状态。

对于学生反馈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重视,“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注,你的指导,要让阅读课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有收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