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重点归纳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974d7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9.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重点归纳学前儿童是社会中的宝贵资源,其健康和保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预防疾病,提高抵抗力,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素养。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归纳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重点。
1. 饮食与营养学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良好的饮食与营养摄入对其发育至关重要。
应注重以下几点: - 合理膳食搭配,保证各类营养素的摄入; - 避免过多食用油腻、甜食,防止肥胖等问题; - 定期关注食品安全,确保食物新鲜卫生。
2. 疾病预防学前儿童易感染各类传染病,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应当注意: - 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多通风;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
3. 睡眠与休息充足的睡眠是学前儿童健康的重要保障,应确保: - 每天有规律的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 睡前营造适合安静、舒适的环境; - 合理规划午休时间,避免疲劳。
4. 情绪与心理健康学前儿童的情绪与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家长和教师应关注:- 鼓励儿童表达情感,建立亲密关系; - 创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避免过度竞争; - 注意儿童的情绪波动,及时调整。
5. 日常生活环境学前儿童的生活环境对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注意:- 保持家庭和幼儿园的清洁卫生; - 避免使用含有有毒物质的化妆品、清洁用品等; - 提供安全、舒适的活动场所。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关注多个方面的重点,才能全面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愿每一个学前儿童都能茁壮成长,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e8083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1.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具备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幼儿教师,使学生能够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了解儿童营养、疾病预防、意外伤害等方面的知识,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儿童生长发育与卫生保健:介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包括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行为发育等方面,以及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保健要求。
2.营养与健康:介绍儿童营养需求和膳食搭配原则,包括营养素的作用、食品选择、饮食卫生等方面,以及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3.疾病预防与处理:了解常见儿童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应对儿童疾病的意识和能力。
4.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介绍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类型、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以及意外伤害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方法。
5.健康教育: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将卫生保健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提高儿童健康教育水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儿童卫生保健的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制作儿童营养食谱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分享经验和心得,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方面,占总评成绩的30%。
2.考试成绩:通过笔试和操作考试等方式,考查学生对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70%。
3.实践活动成果:要求学生提交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或照片等,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占总评成绩的10%。
五、教学资源和设备1.教学资源:提供相关的教学课件、案例分析、图片、视频等资料,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同时,定期更新教学资源,保持教学资料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ca7d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3.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1. 简介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一门旨在教育学前阶段儿童家长、教师和保育人员提供儿童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大家可以了解和掌握一些关于儿童健康的重要知识,从而为儿童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2. 儿童卫生基础知识2.1 儿童身体发育•身高和体重发展曲线•婴幼儿喂养指南•儿童常见生长与发育问题2.2 儿童常见疾病预防•儿童疫苗接种•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儿童生活习惯养成3. 儿童日常保健技巧3.1 儿童口腔保健•正确刷牙方法•预防口腔疾病的注意事项•儿童口腔保健常见问题解答3.2 儿童饮食和营养•儿童饮食营养需求•儿童常见饮食问题及解决方法•儿童吃饭技巧培养3.3 儿童安全教育•儿童日常安全注意事项•儿童常见意外事故预防•安全教育与孩子的沟通技巧4. 儿童心理健康指导4.1 儿童情绪管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儿童情绪管理技巧•儿童情绪问题的预防与干预4.2 儿童行为问题•儿童常见行为问题解读•行为问题的原因分析•儿童行为问题的处理方法4.3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心理素质的方法•儿童心理成长特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5. 家长与学校合作5.1 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家长、教师和保育人员的沟通方式•家庭与学校的协同育儿•学校与社区合作模式5.2 家庭温馨环境建设•家庭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家庭生活规律和饮食规律的管理•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与作用6.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教学模式6.1 课堂教学模式•线下面授教学•互动讨论与案例分析•实践操作与技能培训6.2 在线教学模式•线上直播授课•互联网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个别辅导与答疑解惑7. 总结通过学习本课程,大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要求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7272e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1.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要求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卫生与保健至关重要。
保障学前儿童的健康,不仅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
本文将介绍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有效地保障学前儿童的健康。
1. 环境卫生要求学前儿童所处的环境卫生是影响其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应确保以下环境卫生的要求:•教室、操场和卫生间等公共区域保持清洁干净,定期开窗通风。
•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和健康的饮食,定期清洁餐具和厨房设备。
•安排定期的卫生检查和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学前教育机构应具备必要的应急处理设施,如急救箱等。
2. 个人卫生要求除了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对学前儿童的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机构和家长应注意以下个人卫生的要求:•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定期洗澡、保持口腔卫生等。
•教育儿童正确使用纸巾、餐巾纸等卫生用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定期进行体检,确保儿童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3. 预防接种与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是保障学前儿童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
学前教育机构和家长应:•遵循国家卫生部门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儿童按时接种必要的疫苗。
•提供健康教育,教育儿童和家长正确的卫生保健知识,如避免传染病的发生、正确使用药物等。
结语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是保障其健康和幸福成长的重要基础。
学前教育机构、家长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关注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需求,为他们创造健康、安全和幸福的成长环境。
只有引导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供良好的健康保障,才能有效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b519801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9.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指对年龄在0-6岁之间的儿童进行健康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学前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保障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有益,也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免疫系统还不完善,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
因此,对于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家庭、幼儿园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
首先,每个家庭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给孩子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食油腻和高糖食物,定期检查食品的质量和卫生状况。
同时,要保证孩子每天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其次,幼儿园应该建立完备的卫生保健制度,定期进行幼儿体检,加强个人卫生教育,建立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充分消毒和清洁玩具、床上用品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再次,社会应该加强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保健知识水平。
保障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不仅仅是预防医学的措施,还涉及到环境卫生、营养健康、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所以,家庭、幼儿园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卫生与保健条件。
首先,学前儿童的环境卫生是保障卫生与保健的重要基础。
幼儿园应该建立健全的清洁卫生制度,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整洁。
定期对幼儿园进行消毒,加强对空气质量和水质的监测,确保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环境。
同时,家庭也要注意家居环境的清洁,避免儿童接触到有害物质和细菌。
其次,学前儿童的饮食卫生是保证他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家庭和幼儿园应该给予儿童均衡营养的饮食,提供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避免过多的垃圾食品。
幼儿园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定期检查供应商的食品质量和卫生情况。
此外,学前儿童的个人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前儿童的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感染。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期末复习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期末复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a694c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3.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期末复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B.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C.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D. 以上都是2. 学前儿童每日所需的睡眠时间大约为:A. 8-10小时B. 10-12小时C. 12-14小时D. 14-16小时3. 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工作,以下哪种方法最为常用?A. 高压蒸汽灭菌B. 紫外线照射C. 漂白粉消毒D. 煮沸消毒4. 学前儿童营养中,以下哪种营养素被称为“脑黄金”?A. 蛋白质B. 脂肪C. 维生素DD. DHA5. 幼儿园环境中,以下哪种行为属于不安全行为?A. 按时参加户外活动B. 拥挤在走廊或楼梯上C. 遵守交通规则D. 遵守幼儿园安全规定6. 学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A. 家庭B. 学校C. 社区D. 托幼机构7. 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时,以下哪种方法最为有效?A. 课堂讲授B. 角色扮演C. 观看视频D. 读写练习8.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是:A. 疫苗接种B. 加强体育锻炼C. 增强营养D. 消毒与隔离9.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以下哪个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A. 0-1岁B. 1-3岁C. 3-6岁D. 6-12岁10.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中,以下哪种疾病属于传染性疾病?A. 感冒B. 肺炎C. 肾炎D. 脑炎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包括:A. 连续性和阶段性B. 程序性C. 不均衡性D. 个体差异性E. 相互关联性2. 学前儿童营养中,以下哪些营养素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A. 蛋白质B. 脂肪C. 维生素DD. DHAE. 碳水化合物3. 幼儿园环境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预防传染病?A. 疫苗接种B. 加强体育锻炼C. 增强营养D. 消毒与隔离E.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包括:A. 情绪稳定B. 自信心强C. 社交能力强D. 自我控制能力强E. 学习能力好5.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主要内容包括:A. 生长发育B. 营养与饮食C. 心理健康D. 传染病预防E. 环境卫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2024年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2024年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完整全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d69e7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c.png)
2024年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完整全套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三章:儿童生长发育特点与规律,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解析。
2. 第四章:营养基础知识,儿童饮食需求与搭配,营养性疾病预防。
3. 第五章: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如洗手、刷牙、洗澡等,以及日常卫生注意事项。
4. 第六章: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如感冒、腹泻、手足口病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掌握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的正常范围。
2. 学会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4. 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降低发病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童营养需求与搭配,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2. 教学重点:生长发育规律,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营养饮食安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生长发育曲线图、食物模型、疾病预防宣传册。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色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儿童生长发育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生长发育的规律。
2. 新课内容:(1)第三章:讲解儿童生长发育特点与规律,引导学生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
(2)第四章:介绍营养基础知识,展示食物模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饮食搭配。
(3)第五章:演示生活卫生习惯的正确方法,如洗手、刷牙等,并进行随堂练习。
(4)第六章: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预防意识。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长指标:身高、体重、头围等。
2. 营养饮食:食物种类、搭配原则、营养性疾病预防。
3. 生活卫生:洗手、刷牙、洗澡等。
4. 疾病预防:感冒、腹泻、手足口病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记录本周自己的身高、体重,并与上个月进行比较,分析生长发育情况。
(2)设计一份符合儿童营养需求的午餐食谱。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电子书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电子书](https://img.taocdn.com/s3/m/ff9e7d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7.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电子书
第一章:学前儿童卫生重要性
学前儿童的健康与卫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卫生保健对其影响深远,而建立正确的卫生习惯和保健意识则至关重要。
第二章:学前儿童卫生常见问题
1.常见疾病: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及时干预和治疗。
2.饮食营养:学习如何合理搭配儿童的饮食,确保其
获得足够的营养。
3.疫苗接种:了解学前儿童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时
间安排,提高免疫能力。
第三章:学前儿童儿童卫生与保健实操
1.日常卫生:如何正确洗手、刷牙、洗澡等日常卫生
习惯的培养。
2.安全防护:学习防止儿童意外伤害的方法,如何避
免烫伤、摔伤等事故。
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卫生
1.心理健康重要性: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对其成长
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关注和保护其心理健康。
2.情绪管理: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认识、表达和调节情
绪,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
结语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每位家长和教育者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只有注重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才能保障他们健康、
快乐地成长。
希望这本电子书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知识,共同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
![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2fc2ed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1.png)
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在学前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卫生保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学前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保障他们的卫生健康是确保他们良好发展的关键。
首先,要注意学前儿童的饮食卫生。
饮食是儿童获得营养的重要途径。
父母和学校都应重视儿童的饮食健康,提供均衡的膳食。
餐具要进行彻底清洁,以杀灭病菌,避免传播疾病。
另外,要保证食物的新鲜和卫生,避免儿童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
此外,要特别注意儿童是否过量食用垃圾食品,这对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都是有害的。
其次,学前儿童的个人卫生也需要得到重视。
教育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刷牙、洁净身体等,可以帮助他们预防许多传染病。
父母和教师应该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此外,要为儿童提供清洁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病菌的滋生。
孩子们的皮肤容易敏感,容易感染和过敏,所以保持学前儿童的皮肤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洗澡时,要使用温和的洗浴用品,并确保干净的毛巾和床铺。
每天更换衣物来保持清洁,并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不透气的衣服。
此外还要注意季节性的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过度或不足。
对于学前儿童的牙齿保健也十分重要。
早期养成刷牙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刷牙的技巧,并定期带孩子去牙医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牙齿问题。
此外,要避免孩子食用过多含糖食物,以防止龋齿的发生。
最后,学前儿童应该保持适度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保持适度的锻炼。
然而,在进行户外活动时,也要注意天气的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
总的来说,在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中,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皮肤卫生、牙齿保健以及适度运动是关键要素。
通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提供适宜的环境,我们可以确保学前儿童的健康,并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9230c46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a.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工作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未来。
一、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一)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学前儿童的身体各器官和系统仍在不断发育和完善中。
例如,他们的骨骼柔软,容易变形;肌肉力量较弱,耐力不足;心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不能承受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二)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学前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较大的时候,更容易生病。
(三)消化能力有限学前儿童的消化系统还不够完善,牙齿咀嚼能力较弱,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也不足。
因此,他们的饮食需要特别注意,要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二、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一)蛋白质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对于身体组织的修复和生长起着关键作用。
学前儿童应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奶、豆类等。
(二)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但应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蔬菜等,避免过多摄入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糖果、饮料等。
(三)脂肪适量的脂肪对于儿童的大脑发育和身体健康也很重要,但应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
(四)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例如,维生素 D 有助于钙的吸收,促进骨骼发育;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预防贫血;锌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三、学前儿童的饮食卫生(一)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教导儿童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
(二)注意饮食安全食物要新鲜、干净,避免食用变质、过期的食物。
烹饪过程要卫生,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
(三)合理安排饮食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活动量,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和点心。
早餐要营养丰富,午餐要丰盛,晚餐要适量。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c63d91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0.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名词解释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听起来好像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咱们就可以把它当成小朋友健康快乐成长的秘密武器。
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些简单易懂的概念吧,毕竟,关心孩子的健康可不是一件小事,咱们可得重视哦!1. 什么是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1.1 概念解析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3到6岁的小朋友身体健康、快乐成长而做的一系列工作。
你想想,这个阶段的小朋友就像是小花儿,得好好浇水、施肥,才能茁壮成长呀!这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
1.2 重要性而且,卫生与保健不仅仅是让小朋友不生病那么简单,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说,定期洗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这些都能给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习惯一旦形成,那就是一生的财富呀!2.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主要内容2.1 饮食卫生说到饮食卫生,咱们可得认真对待。
小朋友的饮食得丰富多样,不能光吃糖果哦,不然小肚子可就受不了啦!蔬菜、水果、肉类、谷物,样样都不能少。
家长们可以像大厨一样,做一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让孩子们在吃饭时也能乐开花。
2.2 运动保健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小朋友天生就像小小风筝,精力充沛得很。
每天至少要有一小时的运动时间,可以是跑、跳、玩,甚至是一场热闹的捉迷藏。
运动不仅能让他们强身健体,还能提升免疫力呢!所以,家长们,快带着孩子们出去撒欢吧!3. 心理健康3.1 情感关怀别忘了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哦!小朋友也会有情绪波动,有时候高兴,有时候难过。
作为家长,咱们得多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支持和理解。
像温暖的阳光一样,照亮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力量。
3.2 社交能力再来就是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小朋友在和同伴互动中学习很多东西,比如分享、合作、解决问题等等。
家长可以安排一些小型的聚会,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建立友谊,锻炼社交能力。
人际关系处理得当,孩子的未来可就光明无限啦!4. 家庭的角色4.1 家长的责任家长在孩子的卫生与保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您就是那把“钥匙”,打开孩子健康生活的大门。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fe99113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6.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至关重要的。
学前儿童是指年龄在0-6岁之间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他们免疫系统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保持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健康生活习惯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儿童卫生儿童卫生是指保护和促进儿童健康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首先要保证儿童的饮食均衡,提供充足的营养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关注儿童的饮食,减少食品中的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膳食的多样性。
其次,要保持儿童的个人卫生,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儿童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洗澡等,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另外,保持儿童的环境卫生也是卫生保健的重要方面,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整洁和清洁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儿童保健儿童保健是指通过监测、预防和干预措施来保护和促进儿童的健康。
首先,要保证儿童接种疫苗,及时完成预防接种程序,提高他们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此外,定期体检也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除此之外,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是需要重视的方面。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学龄前儿童往往面临各种压力,父母和老师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培养他们的自信和独立性。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儿童健康的基础,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只有如此,我们的下一代才能茁壮成长,健康快乐地生活。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二版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a400c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b.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二版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2.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主要内容
3.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实施方法
4.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现状与挑战
5.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未来发展
正文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
学前儿童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卫生与保健工作对于预防疾病、保障儿童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主要内容】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检查、健康教育、环境卫生、营养卫生、疾病预防和控制、心理卫生等。
这些内容旨在保障学前儿
童的身体健康,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实施方法】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定期的健康检查,提供健康教育,保持环境卫生,保证营养均衡,预防和控制疾病,关注心理健康等。
这些方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全面的卫生与保健网络。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现状与挑战】
我国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现状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卫生习惯的养成、环境卫生的保持、疾病预防和控制、心理健康等方面。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解决。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和全面化。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重点笔记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d0038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d.png)
学前儿童防溺水教育
溺水原因: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玩水失足等 防溺水教育的重要性: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保障儿童生命安全 教育内容:学习游泳技能、了解水性、掌握自救方法等 教育方式: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加强宣传和监管
学前儿童防触电教育
什么是触电: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的现象 防触电教育的重要性:降低意外伤害,保障儿童安全 教育内容:认识电源、电器安全、不私拉乱接电线等 教育方式:家长引导、幼儿园教育、安全宣传画册等
培养协调能力:运动能够锻炼学 前儿童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增强体质:运动能够提高学前儿 童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促进心理健康:运动能够释放压 力,增强学前儿童的自信心和社 交能力,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 状态。
学前儿童适宜的运动项目
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玩球 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潜在危险
舒适性:提供 适宜的温度、 湿度和照明, 保证儿童舒适
运动
多样性:设置 多种运动设施, 满足儿童不同
需求和兴趣
针对性:根据 儿童年龄和身 体发展阶段, 选择适合的运 动设施和活动
05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
学前儿童安全意识培养
培养孩子对危险的预知能力 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会孩子基本的安全知识 培养孩子的安全习惯和规则意识
舞蹈和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孩子 的节奏感和协调性,增强自信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体育游戏:如攀爬、追逐、躲猫 猫等,可以促进身体协调和反应 能力。
游泳和水上活动:有助于提高身 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同时增强 心肺功能。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679f46d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5.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学前儿童都是无比珍贵的宝贝。
他们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和心理都非常稚嫩,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和照顾。
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学前儿童在身体各器官的发育上,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他们的骨骼还在不断生长,骨骼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使得骨骼具有较大的弹性,但硬度不足,容易变形。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儿童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压迫骨骼,影响其正常发育。
其次,学前儿童的肌肉力量较弱,耐力不足。
在安排活动时,要注意控制活动的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再者,他们的心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心肺的储备能力有限。
所以,不宜进行过于剧烈和长时间的运动。
另外,学前儿童的消化系统还不够完善,消化能力较弱。
这就要求我们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提供易于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
二、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学前儿童需要充足而均衡的营养来支持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优质蛋白质可以从蛋类、奶类、肉类、鱼类等食物中获取。
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如谷类、薯类等。
但要注意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避免过多摄入简单糖。
脂肪也是不可或缺的,但应选择健康的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儿童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力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维生素 C 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铁有助于预防贫血,钙有助于骨骼发育等。
可以通过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等食物来获取。
此外,还要保证儿童摄入足够的水分,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三、学前儿童的饮食卫生在为学前儿童准备食物时,要确保食物的安全和卫生。
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材,严格遵守食品加工和烹饪的卫生要求。
餐具要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如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等。
要注意避免给儿童食用过多的零食和饮料,尤其是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品,以免影响正常的食欲和健康。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PPT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1e52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a.png)
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家园沟通与合作的方式方法
家长会议
家园联系册
定期举行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幼儿 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安排,听取 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园之间的 沟通和合作。
建立家园联系册,记录儿童在幼儿园 和家庭中的表现和进步,及时反馈问 题和不足,促进家园之间的沟通和合 作。
家访
幼儿园老师可以定期进行家访,了解 儿童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和卫生习惯 ,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
预防疾病和意外伤害
家长应该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和意 外伤害。同时,还应该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如定期接种 疫苗、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等。
06
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与回顾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强调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对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基 础性作用。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PPT课件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保健 • 学前儿童心理特点及保健 •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及防范措施 • 家园合作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 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通过卫生保健措施,预防 疾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发展。
制定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教职工和儿童的应对能力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联系和合作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05
家园合作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家长参与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
01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参与卫生保健工作,可以更加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解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要点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927c6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e.png)
中毒
常见原因:误食有毒物质、吸入有毒气体等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存放有毒物质要远离儿童、定期检查家庭用品等 处理方法:尽快就医、根据中毒程度采取相应急救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注意事项:避免恐慌、冷静处理、及时就医
学前儿童心理健 康的关注与维护
情绪管理
学前儿童常见情绪问题及原 因
学前儿童情绪管理的有效方 法
学前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家长在情绪管理中的角色与 责任
行为问题处理
沟通交流:与儿童建立信任 关系,了解其内心需求
寻求专业帮助:如有需要, 寻求心理医生或儿童心理专
家的帮助
识别问题:观察儿童行为, 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家庭支持:为儿童创造一个 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
社交能力的培养
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互动,培养合作精神 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引导 培养孩子的沟通技巧,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
预防措施:合理安 排饮食,保证营养 均衡;培养良好的 饮食习惯;适当运 动等。
近视
近视的定义:近视是指眼睛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形成的 焦点在视网膜之前,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光环,所以看远处目标模糊不清的现象。
近视的分类:根据近视度数可分为轻度近视(≤-3.00D)、中度近视(﹣3.25~﹣6.00D) 和高度近视(>﹣6.00D)。
摔伤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玩 耍,注意看护和监护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处理方法:检查伤口,止血,清洁 伤口,必要时就医
预防教育:教育孩子注意安全,增 强自我保护意识
窒息
窒息的原因:异物阻塞呼吸道 窒息的症状: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咳嗽无力 窒息的急救措施:迅速清除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 预防措施:教育儿童不要将异物放入口中或鼻腔中,注意玩具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学前教育本)2012年05月04日张亚丽《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终稿)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性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以卫生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原理为指导,研究托幼机构的保健问题,旨在使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它不仅注重儿童的现实保健问题,更注重儿童的健康行为的养成;不仅注重托幼机构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也强调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保教的过程中对儿童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该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包含了解剖生理学、心理卫生学、预防医学、学前教育学等学科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二)任务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心理卫生、营养、环境创设、疾病预防等基本保健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学员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升在工作中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意识,形成维护和增进儿童健康的技能技巧,以便有效开展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等工作。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本课程重在介绍儿童卫生和保健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任,对于后续课程具有指导性、基础性。
后续课程包括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和专业选修课《学前儿童健康与体育活动专题》、《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都是本课程在各具体或专门领域的拓展和应用。
因此,《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教和学必须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的融会贯通,避免和后续课程的简单重复。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门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求学员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相关儿童保健知识,还要实际运用,能够在保教工作中维护和促进儿童的健康。
具体要求如下:1.按照科学、简明、实用的要求,讲授学前儿童卫生和保健基础知识,使学员熟悉和了解有关知识概念,明确事实,获得开展学前儿童保健和教育工作的必要储备。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深入幼儿教育的真实情境或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培养学员卫生保健工作的实践能力。
3.结合幼儿园的现实,增加案例教学比重,让学员了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问题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采取“文字教材+录像课+IP课件+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互动”的资源建设和学习模式。
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接受面授辅导,观摩电视课和网络课件,参加网络自主学习、网上讨论与答疑,并完成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面授辅导不仅要包含基础知识、原理和技能的重点讲授、演示和答疑,自学方法的介绍,还要重视结合本地区特点向学员提供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适时进行情景模拟训练。
注意安排落实实践教学。
重视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和实践获得的学习体验,充分利用当地学前教育机构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本课程教学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基于行动导向,根据每一章节的内容特点和教学要求,有针对性的灵活采用相应教学方法。
除了综合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还应积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角色扮演、问题教学、启发引导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教学要求中,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了解”即要知道的内容,多为资料性内容,一般考核涉及较少,占分数比例不大;“掌握”即要清楚理解掌握的内容,多为基本概念和知识,涉及的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或简答题等题型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即要求非常清楚地理解和把握的内容,多为重点原理、方法等,要求能够清楚记忆并熟练运用,一般以简答题、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等题型进行考核。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程4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根据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选择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教材、IP及网上资源为辅助教学媒体。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是学习者主要的学习资源,是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它实现基本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提供自学的基础内容。
文字教材的编制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体现助学和导学的功能,融合教学设计其中。
文字教材为合一型,版式生动、活泼,突出主题和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担,帮助学习者更快、更准确地获取内容要点。
2.录像教材录像教材是辅助资源,可采取专家讲座、案例分析、演示操作等方式。
录像教材在提升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同时,着重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指导。
本课程由王雁教授等担任主讲,录像教材由 22个专题内容构成,每个专题50分钟。
3.IP课件IP课件是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媒体之一。
在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的模式下,充分发挥IP课件的教学内容可选性和补充更换方便的特点,为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提供更方便的教学资源,IP课可采取专题讲座和辅导、作业讲评等方式。
4. 网上资源基于“电大在线”网站上的“学前卫生与保健”网上教学平台,展开浏览各种文本的学习资料与教学信息、收看带声音图像的流媒体学习资料、进行各种训练与测试以及讨论的实时与非实时的远程教学活动。
在课程资源建设成熟后还还可以开发和使用网络课程供学员自学使用。
三.教学环节1.教学环境使用培训及教学计划说明教学环境使用培训主要是帮助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和学生熟悉教学环境,更好地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等。
此外,在课程开始之前,需要将整个课程的教学计划及各个阶段的教学计划公布在网络教学平台上。
2.在线自主学习辅导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推进,随时调整网络教学平台上呈现给学生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或教学活动等,促进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
除了教材内容,教师还可以自己提供或发动学生提供课程的扩展资源,帮助学生发现新的思想和观点,探索和体验更为广阔的知识空间。
3.面授辅导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开展一定的面授辅导课,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面对面讨论、收看录像课和直播课等,这部分的课时计算在自学和辅导课的课时中。
4.在线答疑与讨论网络教学采用的异步交互,可以支持学生对某一个论题进行深入讨论,弥补面对面讨论因时间有限造成的浮于表面层次、感性成分居多、难以深入等缺陷。
此外,依据教学平台上的讨论交流记录,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情况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此外,还可将学生遇到的常见问题作为资源整理到答疑中心中,提高问题解答的效益和效率。
5.在线个别辅导利用在线网络教学平台的统计与分析功能,辅导教师通过在线查看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历史记录、学习活动记录、学习成绩记录等,对学生进行诊断和了解,以此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或辅导。
6.作业与考试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它可以巩固所学、促进反思、检验目标达成情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加深对婴幼儿卫生保健及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理解,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作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以一定方式提交作业等;(2)完成教材上的练习及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的各章节在线练习题等。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为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卫生【教学要求】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的组成;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
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各系统的卫生保健措施。
【教学内容】1.1 妙不可言的人体1.2调控身体的神经与内分泌1.2.1 神秘的脑与神经1.2.2 化学信使-内分泌系统1.3 感觉与运动1.3.1 “看与听”的感觉器官1.3.2 动作执行者-运动系统1.4身体的“城墙与卫队”1.4.1 身体的“城墙”-皮肤1.4.2 身体的“卫队”-免疫系统1.5 呼吸与消化1.5.1 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1.5.2 营养汲取处-消化系统1.6血液与循环1.6.1 川流不息的血液1.6.2 物质传送带-循环系统1.7泌尿与生殖1.7.1 “城市下水道”-泌尿系统1.7.2 幼稚的生殖系统【教学重点或难点】教学重点:依据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而提出的各系统的卫生保健措施。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的特点。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评价【教学要求】了解:儿童年龄分期及发育特点;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掌握: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形态评价指标。
重点掌握:等级评价法及形态指标实操。
【教学内容】2.1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2.1.1 儿童的年龄分期及发育特点包括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前期、学龄前期等的发育特点。
2.1.2 生长发育的规律包括生长、发育、成熟、生长关键期、生长发育长期趋势等概念;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2.1.3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2.2 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及实操2.2.1 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包括形态指标、生理功能指标。
2.2.2 生长发育评价方法包括生长发育的标准及评价方法。
2.2.3 形态指标的实操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及头围的测量。
【教学重点或难点】教学难点: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教学要求】了解:学期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特征;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及一般矫治方法;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治。
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心理保健措施。
【教学内容】3.1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一般问题3.1.1 心理健康概述包括概念、心理健康特征3.1.2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情绪发展、人格与社会性发展3.2学前儿童心理保健3.2.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3.2.2 学前儿童心理保健措施3.3 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鉴别3.3.1 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3.3.2 几种主要的测评工具3.4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与矫治3.4.1 常见心理问题的一般矫治方法包括行为治疗、游戏治疗及家庭治疗3.4.2 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与矫治包括吮吸手指、咬指甲、分离焦虑等【教学重点或难点】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心理保健措施。
第四章学前儿童生活与教育过程卫生【教学要求】了解:学习的生理基础;疲劳、疲倦和过度疲劳;体育锻炼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掌握:制定生活作息制度的依据;体育锻炼的原则;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途径。
重点掌握:学前儿童的用脑卫生;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各环节卫生;学前儿童体育锻炼卫生。
【教学内容】4.1 学前儿童生活与教育过程的卫生原理4.1.1 学习的生理基础4.1.2 学前儿童的用脑卫生4.1.3 疲劳、疲倦和过度疲劳4.2幼儿园生活制度的卫生4.2.1 制定生活作息制度的意义和依据4.2.2 幼儿园生活制度的卫生4.3学前儿童体育锻炼卫生4.3.1 体育锻炼对学前儿童的影响4.3.2 体育锻炼的卫生原则4.3.3 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途径及卫生要求【教学重点或难点】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用脑卫生;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各环节卫生;学前儿童体育锻炼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