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考试地域文化真题

合集下载

四川电大地域文化(0002)地域文化_0004标准答案

四川电大地域文化(0002)地域文化_0004标准答案

地域文化(0002)地域文化_0004四川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 课程代码:5110002 参考资料、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竹枝词一直在巴人民间流传,但到了唐代,对竹枝词发展成为一种诗歌形式,具有推动意义的诗人是( )。

A. 苏轼B. 黄庭坚C. 刘禹锡D. 杨慎参考答案:C2.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北宋真宗时期,成都十六户富商私造钱券,称为(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 交子B. 硬币C. 货币D. 纸币参考答案:A3.( )的《登幽州台歌》完全摆脱六朝绮靡余风,恢复魏晋风骨。

A. 陈子昂B. 李白C. 杜甫D. 温庭筠参考答案:A4.拥有大量的古代冰川遗迹和现代冰川奇观的巴蜀名山是:( )。

A. 缙云山B. 贡嘎山C. 西岭雪山D. 四姑娘山参考答案:B5.被誉为东方文化的明珠,与云岗、龙门、敦煌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石刻的巴蜀地区著名石刻是:( )。

A. 广元千佛崖B. 重庆大足石刻C. 乐山凌云大佛D. 巴中石刻参考答案:B6.位于今成都市市区的著名景点有:( )。

A. 杜甫草堂B. 红岩革命纪念馆C. 都江堰D. 街子古镇参考答案:A7.1286年,元朝设( ),从此开始了四川独立建省的历史。

A. 陕西四川行中书省B. 四川行中书省C. 四川行省D.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参考答案:D8.四川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历来有“( )、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电大形成性考核《地域文化(本)》

电大形成性考核《地域文化(本)》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陈规发明“木牛流马”B. 陈规反对攻势防御C. 陈规是宋代人D. 《守城录》为陈规所作反馈正确答案是:陈规发明“木牛流马",陈规反对攻势防御题目2题干《六韬》的作者是诸葛亮。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题干墨子思想的核心是()选择一项:A. 兼爱B。

节用C。

尚贤D. 非攻反馈正确答案是:兼爱题目4题干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A。

韩非子B。

孔子C. 孟子D。

墨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孟子题目5题干鲁国的稷下学宫,在齐鲁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题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孙武本为齐国人B。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C.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D. 孙武本姓陈反馈正确答案是:孙武本姓陈, 孙武本为齐国人,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题目7题干下列对鲁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重视工商业B。

地势平坦C。

首都是曲阜D。

土质肥沃反馈正确答案是: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 首都是曲阜题目8题干下列人物中,没有到过“稷下学宫"讲学收徒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老子B. 邹衍C. 孔子D. 荀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孔子, 老子题目9题干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泰山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题干下列典籍中,属于“六经”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尚书》B. 《诗经》C. 《论语》D。

《孟子》反馈正确答案是:《诗经》,《尚书》题目11题干“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选择一项:A. 《墨子》B。

《管子》C。

《公羊传》D。

《论语》反馈正确答案是:《公羊传》题目12题干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 )选择一项:A。

齐宣王C. 齐景公D。

中央电大地域文化相关试题

中央电大地域文化相关试题

中央电大地域文化相关试题一、填空题1、田野考古发现说明,在山东地区存在着后李文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考古谱系,它们的居民应当是同一个民族,即山东地区的土著民族。

2、在用人政策上,齐国遵循“尊贤尚功”,鲁国则遵循(“尊尊而亲亲”)。

3、齐国威、宣之际,(稷下)学宫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孟子和荀子都曾来到这里。

4、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5、(“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影响最大的主张。

6、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

7、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庙东侧,是孔子后世嫡系子孙居住的府第。

8、(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

9、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10、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1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是古代劳动人民和数学家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运用数学知识的结晶。

12、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规模宏大、丰富多彩的(农业)科学专著。

13、李清照的词作,无论内容还是风格,以(靖康)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4、《桃花扇》(四十)出,分上下两本。

剧本借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写南明王朝的覆灭历史。

15、端午节的特色饮食是吃(粽子),山东各地还有吃艾叶煮鸡蛋的习俗。

16、在改革整理传统曲目的基础上,1951年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决定将作家王安友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成吕剧,实验用戏曲形式表现现实生活。

17、很多人把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选择题1、孟子认为士君子修身的关键是(A )。

A 存心养气B 善良仁爱C 持志养气D 刚毅木讷2、司马穰笡治军原则是(A )。

A 以文附众B 视敌而举C 以仁为本D 不历民病3、氾胜之通过数十年指导农业的实践和总结农民经验独创了一种新型的农业耕种方法(D )。

电大考试题库及答案地域文化

电大考试题库及答案地域文化

电大考试题库及答案地域文化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A. 多样性B. 独特性C. 普遍性D. 传承性答案:C2.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地理环境B. 历史传统C. 社会结构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地域文化中,以下哪项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A. 传统手工艺B. 民间艺术C. 现代流行音乐D. 传统节日答案:C4.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增强民族认同感B. 促进经济发展C. 阻碍文化交流D. 丰富社会生活答案:C5. 地域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B. 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C. 增强地区竞争力D. 所有以上目的答案:A6. 地域文化中的方言对于文化传承有何意义?A. 方言是文化传承的障碍B. 方言有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C. 方言会导致文化同质化D. 方言与文化传承无关答案:B7. 地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对当地社会有何影响?A. 促进社会和谐B. 引发社会冲突C. 与社会无关D. 以上都不是答案:A8. 地域文化中的饮食习惯是如何形成的?A. 完全由地理环境决定B. 完全由历史传统决定C. 由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共同影响D. 由个人偏好决定答案:C9. 地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哪些信息?A. 仅反映了当地的技术水平B. 仅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条件C. 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D. 反映了当地的政治制度答案:C10.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主要有哪些形式?A. 绘画和雕塑B. 音乐和舞蹈C. 戏剧和曲艺D. 所有以上形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通常包含哪些元素?A. 特定的日期B. 特定的仪式C. 特定的食物D. 特定的服饰答案:ABCD2.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故事通常具有哪些特点?A. 口头传播B. 具有教育意义C. 反映当地生活D. 具有娱乐性答案:ABCD3. 地域文化中的手工艺品通常具有哪些价值?A. 经济价值B. 文化价值C. 艺术价值D. 历史价值答案:ABCD4.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音乐通常包括哪些类型?A. 民间歌曲B. 民间器乐C. 民间舞蹈音乐D. 民间戏剧音乐答案:ABCD5.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舞蹈通常具有哪些功能?A. 社交功能B. 娱乐功能C. 宗教仪式功能D. 教育功能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电大地域文化试题答案

电大地域文化试题答案

电大地域文化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电力大地域文化的特点?答案:D. 重视个人主义解析:电力大地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地域特色、传统习俗和科技发展。

重视个人主义与电力大地域文化的特点不符。

二、填空题2. 电力大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电力产业为核心,融合了地域特色、传统习俗、科技发展等多种因素的文化现象。

3. 电力大地域文化的核心是电力产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是______。

答案:国家电网公司解析:国家电网公司作为我国电力产业的龙头企业,其在电力大地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简答题4. 简述电力大地域文化的特点。

答案:电力大地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地域特色:电力大地域文化以地域为单位,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的电力大地域文化在民俗风情、传统习俗等方面各具特色。

(2)集体主义:电力大地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倡导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在电力产业中,企业之间、员工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3)传统习俗:电力大地域文化传承了丰富的传统习俗,如祭祀、庆典、技艺传承等,这些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信仰。

(4)科技发展:电力大地域文化注重科技发展,将先进技术引入电力产业,推动产业升级。

同时,科技发展也为电力大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 简述电力大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答案:电力大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具有以下作用:(1)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电力大地域文化以电力产业为核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2)传承地域文化:电力大地域文化传承了丰富的传统习俗和技艺,使地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3)增强民族凝聚力:电力大地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倡导团结协作,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4)提高科技水平:电力大地域文化注重科技发展,推动电力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我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四、论述题6. 论述电力大地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四川电大地域文化(开放本科)地域文化_0003标准答案

四川电大地域文化(开放本科)地域文化_0003标准答案

四川电大地域文化(开放本科)地域文化_0003标准答案、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其特点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A. 禅宗B. 密宗C. 华严宗D. 净土宗参考答案:A2.在播种技术方面,从汉代开始,不属于巴蜀地区的播种方法的是()。

A. 撒播B. 散播C. 点播D. 条播参考答案:B3.在中国民族发展的早期历史上,巴和蜀一样,是一支活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民族。

最早记载巴人事迹的古文献是()。

A. 《诗经》B. 《周易》C. 《巴国志》D.《山海经》参考答案:D4.战国时期绘画中有一件十分值得注意的作品,即四川成都出土的()。

该壶分为三层,描写采桑、宴饮、奏乐、弋射、渔猎、水陆攻占等场面,它几乎囊括了战国时代最重要的社会生活,且采取横式构图,把不同的时空的情节表现在同一画面上,也给汉代绘画以很大影响。

A. 《水陆蟠龙纹壶》B. 《水陆饕餮纹壶》C. 《水陆攻占纹壶》D. 《水陆夔龙纹壶》参考答案:C5.唐贞观九年,四川遂宁(一说在中江县)()的创建,标志着中国教育体制中一种新的办学形式的诞生,据称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书院。

A. 太元书院B. 张九宗书院C. 南阳书院D. 竹林书院参考答案:B6.公元907年,王建在成都建立了()政权。

A. 前蜀B. 成汉C. 蜀汉D. 后蜀参考答案:A7.()的《登幽州台歌》完全摆脱六朝绮靡余风,恢复魏晋风骨。

A. 陈子昂B. 李白C. 杜甫D. 温庭筠参考答案:A8.1835年,在今四川自贡市境内,钻出了井深1001.42米的(),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

A. 焱海井B. 自流井C. 贡井参考答案:D9.1921年,原国民政府四川省省长()卸任回乡办教育,对职业教育起到很好的倡导作用。

A. 吴玉章B. 蔡元培C. 黄复生D. 张澜参考答案:D10.1979年,在()开始试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

2024春期国开河南电大专科《地域文化》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1至3+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pptx

2024春期国开河南电大专科《地域文化》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1至3+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pptx

C华佗 D.李时珍 [答案]A .(选项ABCD随机变化)是中华食文化的鼻祖,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首,是中原菜系创始人。 A.燧人氏 B伊尹 C.神农氏 D.彭祖 [答案]B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的应天书院所在地属于今天河南(选项ABCD随机变化)市内。 A.洛阳 B.郑州 C.商丘 D.南阳
[答案]C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武经七书》的是(选项ABCD随机变化)。 A.《韩非子.五蠹》 B.《孙子兵法》 C.《吴子兵法》 D.《司马兵法》 [答案]A .以下不属于中国八大古都的城市是(选项ABCD随机变化)。 A.洛阳 B郑州 C.开封 D周口 [答案]D .(选项ABCD随机变化)继承了董仲舒以后今文经学神秘的唯心主义思想。它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
[答案]B .书院诞生于中原,是宋以后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选项AB随机变化)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我国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也是中原文化的轴心时代。(选项AB随机变化)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黄帝将〃龙"作为图腾,以龙名设官,肇始了龙文化。(选项AB随机变化)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推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选项AB随机变化)
D.《战国策》 [答案]C .(选项ABCD随机变化)逝世后,被后人尊为"药王",并将其故乡的五台山改为药王山,还为其建庙塑像,树 碑立传。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孙思邈 [答案]D .以下属于中国八大古都的城市是(选项ABCD随机变化)。 A商丘 B周口 C.濮阳 D.郑州 [答案]D
2024春期国开河南电大专科《地域文化》 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1至3+我要考试)试题
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专科《地域文化》无纸化考试 作业练习1至3+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山东电大一网一《地域文化(本)》终结性考试

山东电大一网一《地域文化(本)》终结性考试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1.所谓四诊法是指()A.闻B . 问C .切D .望答案:ABCD2.提倡“大丈夫”精神的一位先秦思想家是()A.老子B. 孟子C. 孔子D.韩非子答案:B3. 下列典籍中,属于“六经”的是()A. 《尚书》B. 《论语》C. 《诗经》D. 《孟子》答案::AC4.齐长城的主体建筑部分是()A.烽火台B. 城墙C. 团城D .关答案:ABCD5.孔庙始建于孔子死后100多年。

答案:错误6.道家的创始人是()A.墨子B. 庄子C. 老子D.孟子答案:C7.山东快书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基本句式为()A.八字句B. 七字句C. 五字句答案::B8.下列学说中,属于孟子创立的是()A.礼治B. 民本主义C.性善论D.有教无类答案::B C9.辛弃疾词的主要内容是()A.收复中原、抗金报国B.嘲讽主和派C.描写农村风光D.表现城市繁华答案:ABC10.四诊法中的“问”就是问病情。

答案:正确11.齐桓公时期的一位著名宰相是()A.周公B. 吕不韦C.管仲D. 晏婴答案:C12.孟子主张“性善论”。

答案:正确1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大汶口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B. 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了文字雏形C.大汶口位于山东泰安市D.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典型答案::ACD14.潍坊风筝讲究“扎、糊、绘、放”,其中的“糊”最能体现其美之所在。

答案:错误15.李攀龙是济南人。

答案:正确16.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B. 齐桓公C.齐威王D.齐宣王答案::B17.民间传说的特点是()A.内容的倾向性B.情节的传奇性C.逻辑的严密性D.结构的完整性答案:ABD18.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

答案:正确19.下列王羲之书法作品中,属于行书的是()A. 《兰亭序》B. 《豹奴帖》C. 《乐毅论》D. 《丧乱帖》答案::AD20.齐鲁文化在形成过程中,融汇、借鉴的主要文化形态是()A.商文化B. 夏文化C. 周文化D. 东夷文化答案:ABCD21.下列李清照词作中,以爱情婚姻为题的是()A.《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B.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C.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D.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答案::AC22.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将全剧人物分为三类( )A.六部B. 五部C. 四部D.三部答案::B23.崂山是我国知名的佛教名山。

电大 地域文化(试题+答案)

电大 地域文化(试题+答案)

地域文化(试题+答案)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历史溶进的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 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癛君。

11. 后世多以的板楯蛮、槃瓠、癝君后裔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

14.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

15.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电大考试题库及答案地域文化

电大考试题库及答案地域文化

电大考试题库及答案地域文化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现象。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的特征?A. 语言多样性B. 风俗习惯C. 宗教信仰D. 气候类型答案:D2. 在中国地域文化中,以下哪个地区以“江南水乡”著称?A. 东北地区B. 西北地区C. 华北地区D. 长江中下游地区答案:D3. 下列哪个节日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A. 春节B. 端午节C. 泼水节D. 圣诞节答案:C4. 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无关?A. 地理环境B. 历史背景C. 经济发展水平D. 外星文明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是地域文化中的饮食文化?A. 京剧B. 粤菜C. 昆曲D. 豫剧答案:B6. 地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哪些因素?A. 社会制度B. 宗教信仰C. 气候条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地域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往往与哪些因素相关?A. 宗教仪式B. 社会庆典C. 农业生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地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气候条件B. 社会地位C. 经济水平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形式通常包括哪些?A. 雕塑B. 绘画C. 手工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地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往往与哪些因素相关?A. 农业生产周期B. 宗教信仰C. 历史事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域文化中的方言和土语反映了哪些特征?A. 语言的多样性B. 历史的沉淀C. 地理环境的影响D. 社会交往的需要答案:ABCD2.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信仰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祖先崇拜B. 自然崇拜C. 英雄崇拜D. 宗教信仰答案:ABCD3. 地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通常具有哪些功能?A. 社会凝聚B. 文化传承C. 经济交流D. 休闲娱乐答案:ABCD4. 地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通常受哪些因素影响?A. 材料的可获得性B. 气候条件C. 技术水平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BCD5.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形式通常包括哪些?A. 民间音乐B. 民间舞蹈C. 民间戏剧D. 民间手工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福建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地域文化作业1

福建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地域文化作业1

福建电大地域文化作业11 . ( 应得2 分,实得 0 分 ) 福建年画产地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福安、福鼎等地,其中以()年画最为有名,它既有北方年画之粗犷,又兼有江苏年画之秀丽。

A . 泉州B . 漳州C . 福安D . 福鼎正确答案:B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在“闽中四先生”中,()最为重要。

A . 陈襄B . 郑穆C . 陈烈D . 周希孟正确答案:A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元代最著名的福建画家是由南宋入元的连江人(),其《墨兰图》画兰而不画土,寓意国土被异族践踏,兰花不愿生长其上。

“露根兰”由此成为一种绘画流派,在福建一直盛行到清末。

A . 郑思肖B . 林希逸C . 章友直D . 吴激正确答案:A .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莆田人()善画人物,美国哈佛大学高居翰教授将他的一些作品与十七世纪初传到中国的一些西洋版画对照,认为他的画必然受到西洋画的影响,其作品如《仙山高士图》、《文杏双禽图》等。

A . 边景昭B . 李在C . 吴彬D . 宋钰正确答案:C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将其离经叛道思想引进史学研究中,其《藏书》、《续藏书》、《史纲评要》等史学著作,表现出力主解放,不囿传统的史学观。

A . 李贽B . 谢肇淛C . 曹学佺D . 赵弼正确答案:A .6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傩舞是一种()表演的舞蹈,流行于闽北地区。

A . 宗教B . 手持藤牌C . 甩彩球D . 头戴面具正确答案:D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北宋时,()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A . 福州B . 漳州C . 泉州D . 厦门正确答案:C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统治者厉行海禁二百年之久,但位于( )的月港依然帆樯如栉,海外客商汇聚,成为全国最大的走私港。

福建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地域文化作业2

福建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地域文化作业2

福建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地域文化作业2第 1 大题: ( 得 38 分 ) 单项选择题1 . ( 应得2 分,实得 2 分 )在“闽中四先生”中,()最为重要。

A . 陈襄B . 郑穆C . 陈烈D . 周希孟正确答案:A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宋代蔡襄撰写的( )不仅为我国第一部果树志专著,也是流传下来的世界上最早一部果树栽培学著作。

A . 《荔谱》B . 《荔枝话》C . 《茶录》D . 《荔枝谱》正确答案:D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宋代( )与丁度等人奉敕修撰的《武经总要》,是我国古代一部军事科学的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军事著作之一。

A . 李宏B . 何去非C . 李迅D . 曾公亮正确答案:D .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山区被大规模开发,农业上实行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麻、甘庶、茶、荔枝等都得以大规模种植;手工业中,以造船业、制瓷业为最。

A . 唐末五代B . 宋代C . 元代D . 明代正确答案:B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爱唱山歌,因此其婚嫁也离不开唱歌,如“作表姐”“亲家伯”都是男女双方表现唱歌水平的活动。

A . 闽西客家B . 闽南回族C . 福州蒙古族D . 闽东畲族正确答案:D .6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在闽南生育习俗中,请有“福气”老人为孩子摸摸头,说些吉利祝贺话,再背孩子到大路上走,叫()。

A . “三段”B . “汤饼会”C . “游大街”D . “枕头包”正确答案:C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泉州( )长811丈(约2300米),把闽南的安海和水头之间原来以舟渡往来的五里海湾连接起来,被认为“天下无桥长此桥”。

A . 洛阳桥B . 安平桥C . 镇安桥D . 虎渡桥正确答案:B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明代晋江人( )的《国史唯疑》,通记历朝人物遗事,后半卷专记闽事,可补史传不足。

河南电大《地域文化》复习考试参考答案(试题)

河南电大《地域文化》复习考试参考答案(试题)

河南电大《地域文化》复习考试参考答案(试题)中原文化概论试题(A)(开卷)一、填空题(共24分)1.中原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根源性、核心性、丰富性、人文性、散播性等一系列特点。

2.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的典型区域,即嵩山文化区、河洛文化区、黄淮文化区、汉淮文化区、河内文化区。

3.豫中文化区的中心城市为新郑、平顶山、郑州和许昌。

4.南北朝时期,就诗人来说,有著名的“三大家族”,即谢氏家族、江氏家族和庾氏家族。

5.在中国书坛上,被称为“北方书圣”的是北魏时期的郑道昭。

6.在先秦时期,中原的道家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庄子、关尹和列子。

7.儒家文化在中原的传播和发展有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东汉,一个是北宋。

8.被孔子赞为“古之遗爱”的人物是春秋时期的郑国子产。

9.佛教在中原的繁荣阶段是在我国的唐朝时期。

10.墨家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方面。

11.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许行。

12.中原有两处著名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一是安阳殷墟,一是洛阳龙门石窟。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20分)1.郑韩文化属于( B )A.豫东文化区B.豫中文化区C.豫西文化区D.豫北文化区2.被书坛誉为“行书鼻祖”的是( B )A.钟繇B.刘德昇C.蔡邕D.褚遂良3.“画圣”吴道子为( A )A.唐阳翟人B.晋涅阳人C.隋汝南人D.宋白波人4.下列剧目属于清官公案之类的是( B )A.《秦香莲》B.《抱烙柱》C.《蝴蝶杯》D.《反五关》5.有“我以不贪为宝”之美誉的人物是( B )A.商鞅B.子罕C.许衡D.程颢6.在《灵宪》中正确解释月食原理的是( D )A.张遂B.李诫C.玄奘D.张衡7.“医圣”张仲景为( A )A.东汉时期人B.西晋时期人C.隋代时期人D.唐代时期人8.下列礼节不属于婚日礼的是( D )A.添箱B.暖房C.送贺D.合婚9.名剎“少林寺”始建于( C )A.西晋时期B.唐代时期C.北魏时期D.五代时期10.下列书院不属于中原的是( B )A.应天府书院B.白鹿洞书院C.伊皋书院D.紫阳书院三、名词解释(12分)1.中原物态文化:是指中原地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观看和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中央电大地域文化试题

中央电大地域文化试题

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春秋时期,鲁成为当时的大国,其控制范围基本囊括了汶河流域和泗河的中上游地区。

2、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沂源猿人。

3、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姜尚,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

4、鲁国的首都是曲阜。

5、在政治上,齐国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鲁国采取了“ 变其俗,革其礼”的政策。

6、在用人上,齐国遵循“尊贤尚功”,鲁国遵循“ 尊尊而亲亲”。

7、齐国威、宣之际,稷下学宫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在儒学中卓有影响的孟子和荀子都曾来到这里。

8、在战国时期,黄老之学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处于江汉流域的楚国,这里是道家学派的原生地;一是齐国的稷下,是道家学派在北方的代表。

9、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0、东汉后期,出现了道教的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太平经》。

11、孔子的思想、言论、行为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论语》一书中。

12、“礼”是调谐、稳定社会伦理秩序的规范制度,人的真挚情感是其根本。

13、“ 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影响最大的主张。

14、孟子首先要完成的使命是确立对人的信心。

为此他提出了“人性善”的观点。

这也是孟子儒学的理论基石。

15、孟子承担起的一个重要政治使命是重新确立社会统治的秩序,也就是孟子理想中的“ 王道”。

16、邹衍,也作驺衍,战国末期思想家,阴阳五行学派的代表人物,齐国人。

17、五德终始学说的可操作性体现在邹衍为统治者设计的一套“ 以德配天”的制度上。

18、如果说“五德终始说”体现的是邹衍的时间观念,那么“ 大九州说”则体现了他的空间观念。

19、姜尚封齐后,定都营丘。

20、姜太公除了拥有赫赫战功外,还有军事著作《六韬》流传于世。

21、司马穰苴“ 以仁为本为本”的战争观,实际上是从政治的角度来把握军事,比一般军事战术理论更高出一筹。

22、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1月期末考试1.文献记载伏羲的主要贡献有:ABC A.始作八卦,创造书契。

B.结网罟,教民渔猎。

C.养牺牲以充庖厨。

D.尝百草,播五谷。

2.马家窑类型彩陶:ABA.贮藏器瓮、罐逐渐增多。

B.多采用曲线构图。

C.非常盛行锯齿纹。

D.鸟形壶开始出现。

3.丝绸之路:ABCA.因张骞出使西域而开辟。

B.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商旅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

C.沿线重要都市都有不少胡商。

D.基本走向奠定于隋唐时期。

4.丝路重镇张掖:BCDA.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城。

B.隋代已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

C.元代为甘肃行省省会。

D.有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

5.甘肃境内的明长城:ABDA.大部分是1522年以后修起来的。

B.主干线西起嘉峪关。

C.在金塔县至敦煌的长城史称“令居塞”。

D.在甘肃境内足有2000公里。

6.麦积山石窟:ABCDA.在北魏时期已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佛教艺术胜地。

B.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C.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D.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

7.莫高窟壁画中:ABCDA.绘制的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

B.有因缘故事画、佛传故事画。

C.早期壁画流行说法图。

D.本生故事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堪称艺术精品。

8.河陇学术人物中:ABA.王符是东汉后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B.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医学史上不朽的经典巨著。

C.王符《潜夫论》提出“中和之气”是万物的本源。

D.张澍“精通天文地舆之学”。

9.敦煌藏经洞文献:ABCA.大约百分之九十是佛教文献。

B.保存的诗歌数量很多,价值很高。

C.保存了有关摩尼教、景教文献。

D.保存了大量元、明时期的公私文书。

10.环县道情皮影:ABDA.是道情与皮影相互结合的产物。

B.表演特点是唱念做打,一人包揽。

C.人物造型风格粗犷浑厚,粗中见细,名曰“寸线”。

D.传统表演分为大本戏、小本戏和神戏。

1.临夏砖雕有什么特点?临夏砖雕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可分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几类。

其砖雕的图案主要有吉祥纹样和吉祥主题。

常见的吉祥纹样有:代表尊贵的龙纹、凤纹图案;代表威严的狮虎图案;代表静土的莲花纹图案;代表富贵的牡丹纹图案;代表祥和的祥云纹图案。

经常制作的吉祥主题有松鹤延年图、五福捧寿图、石榴双喜图、碧波荷花图、富贵寿考图案等。

在发展过程中,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国画、书法、印章、诗文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起来,形成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

临夏砖雕多为仿木结构,采用镂空和雕刻相结合,并融入高浮雕的手法来展现画面意境。

画面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

一幅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外呼应,浑然一体。

总之,临夏砖雕汇集了多门艺术的技法,融汇多民族的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2.半山类型彩陶有哪些特点?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

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型。

鸟形壶开始出现,后期有所增多。

半山类型的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鼎盛时期。

彩陶色彩鲜艳亮丽,图案繁缛。

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葫芦形网纹、菱格纹为主。

还有圆形纹、叶形纹、贝形纹、神人纹等,其中非常盛行的锯齿纹是半山类型彩陶的一个最主要特征。

彩陶纹饰一般装饰于陶器上腹。

半山晚期,旋纹、锯齿纹逐渐消失,旋纹演变为四大圆圈纹。

旋纹、锯齿纹的消失,是半山类型结束的标志,也是彩陶文化由繁盛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丝绸之路对沿途生产力的提高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繁荣。

以丝绸为引领,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的贡献应首推生产技术的输入。

如,冶铁炼钢、水利灌溉技术、先进的农耕经验等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使沿途各绿州国的农业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

随着贸易的发展,中国大批商人、工匠前往西方,把许多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如天文、历法、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等。

西方一些物产和珍禽异兽通过丝路贸易也传入中国。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一些中原没有的物种,其中以葡萄、苜蓿最为知名,此外还有安石榴、黄蓝等。

此外,当时还出现了许多带有“胡”字的农作物,如胡麻、胡桃、胡豆、胡瓜、胡蒜等,都是从西域输入的。

从西域传来的香料也很多,如印度的胡椒、姜,阿拉伯的乳香等。

同时玉米、占城稻、花生、向日葵、土豆、西红柿等农作物传人中原,丰富了农作物的品种,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华夏民族的饮食结构。

另外,大批珍禽异兽从西域和中亚输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的畜牧业发展和牲畜品种的改良。

2.怎样理解莫高窟壁画的飞天形象?飞天这一形象伴随着佛教艺术传入中国。

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种种因素,飞天的艺术形象和风格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为我们留下了各具特色的飞天,并成为莫高窟壁画中的典型艺术形象。

北凉、北魏时期的飞天形体较短,受西域风格影响,身体呈“V”字形,转折强烈。

西魏以后,中原式的飞天开始在洞窟中流行起来,这些飞天束发,身材苗条,但又不过分修长,细细的飘带随风舞动。

隋朝飞天造像一扫呆板与拘谨的姿态,身姿与飘带完全伸展,体态轻盈、流畅和自如。

唐代是敦煌飞天艺术的最高峰,也是其定型化的时代,完成了中国化、世俗化、歌舞化的里程。

从艺术形象上说,敦煌飞天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7月期末考试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司马贞《三皇本纪》记述:ABCD A.伏羲第一个画出了八卦。

B.伏羲制作渔网,教导人们狩猎,并驯化野兽,所以又称为“伏牺氏”。

C.伏羲驯养动物成为厨房制作的主要食品,所以名号“庖牺”。

D.伏羲建都在陈邑。

2.马厂类型彩陶:AB A.纹饰以黑彩为主。

B.重要特征为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

C.多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

D.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

3.大地湾遗址文化:ABCDA.根据时间的早晚,共分5期类型。

B.第一期类型是迄今为止在渭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C.第一期类型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彩陶。

D.第二期类型揭露出可称为“陇原第一村”的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

4.张掖大佛寺:BCDA.保存有全国最大的唐代佛教大佛殿。

B.保存有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大明三藏圣教北藏》。

C.大佛殿内塑木胎泥塑卧佛像,造像身长34.5米。

D.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

5.莫高窟壁画的飞天:ABD A.从十六国开始,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

B.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交汇融合而成的。

C.借助于羽毛与翅膀凌空腾飞。

D.在唐代完成了中国化、世俗化、歌舞化的里程。

6.莫高窟艺术:ABCDA.是中国艺术与西域艺术往来交流的历史记载。

B.展示了一部佛教美术艺术史及其中国化的渐进历程。

C.有宋代以前丰富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实例。

D.有丰富的音乐图像数据。

7.甘肃境内汉长城:ABCA.大体以酒泉和敦煌为界,分为东、中、西三段。

B.修筑最早的一段,是令居以西至酒泉段。

C.中段的东端在今金塔县境与“令居塞”衔接。

D.至河口后沿黄河进入兰州市区,过桑园峡。

8.炳灵寺石窟:ABCA.第169窟最早又最有价值,为西秦所开创。

B.第169窟造像手法简练、造型优美。

C.高27米的唐代摩崖大佛,上半身用石雕成。

D.最值得称道的是窟门南侧的骑象菩萨。

9.临夏砖雕:ABCDA.经常制作的吉祥主题有松鹤延年图、石榴双喜图、碧波荷花图等。

B.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

C.采用镂空和雕刻相结合,并融入高浮雕的手法来展现画面意境。

D.画面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

10.居延汉简:ABA.是国内简牍出土的最大宗。

B.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与文物价值。

C.大多发掘于敦煌汉代烽燧遗址。

D.绝大多数是竹简。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玉门关遗址的情况是怎样的?玉门关故址俗称小方盘城,位于今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的戈壁上,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必经关口,相传因西域输入的和田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玉门关的城堡呈方形,均为黄土夯筑而成。

四垣完整,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垣高9.7米。

堡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630余平方米。

西汉时为玉门都尉的治所,是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

今日登上玉门关,由城堡西北瞭望,汉长城烽燧遗址如龙游瀚海,沙山戈壁一望无际,犹可领略汉唐西塞雄伟景观。

2.庆阳香包刺绣有些什么特点?庆阳香包以其古拙质朴、富有原始文化遗存和手法奇特而区别于国内其他香包,其显著特点有四:一是原始生态文化味厚。

很多香包中渗透着巫神文化和古代阴阳平衡的哲学观念。

二是表现手法奇异多样。

庆阳香包刺绣手法多变,不讲透视,不求比例,不讲形象,只求神似,夸张变形,突出头身。

三是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祛邪祈福是庆阳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题,以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则是庆阳香包的主要表现手法。

四是审美观点独特。

从意念出发,采用意象手法夸张造型,幻化姿态,随意创作。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怎样理解丝绸之路河陇段文化遗存的重要意义?自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以来,河陇便在天然地理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东向西的交通干线。

作为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中枢地段,古代东西方文化、艺术和多种宗教在这里接触、碰撞。

作为民族迁徙的走廊,各民族之间的征战、迁徙、兴衰构成了壮丽多彩的历史画卷。

各民族在创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汲取了许多外来文化的精粹,创造出了独具特色、极其灿烂的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孕育了河陇特有的历史文明,有些物质文化又为特殊的地理条件所涵存,各时代积累、保存至今的各类文化遗产完整丰富,堪称古代东西方经济交换、文化传播、相互交流的生动环节和真实样态。

2. 怎样认识莫高窟艺术的历史价值?莫高窟有众多的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

供养人像和题记,真实地提供了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弥勒经变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经济生活的状况。

法华经变、涅槃经变则提供了古代军队操练、出征、征伐、攻守的作战图,以及兵器装备的宝贵形象资料。

莫高窟壁画中描绘了中原与西域商人在丝绸之路上东来西往,相望于道的景象。

另外,古代社会生活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民情风俗场景在莫高窟壁画中有很多反映。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1月期末考试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说明:从下列小题中选出2-4项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