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给力中原崛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给力中原崛起
徐景霞郑州大学商学院
【摘要】“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引起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和关注。中原要崛起,面临的首要难题是河南就业问题。目前河南就业矛盾突出,解决就业矛盾有利于河南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本文通过对河南促进就业的意义探讨和河南就业不足的剖析,提出扩大就业的解决方法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就业政策中原崛起促进就业
一、促进就业的意义从社会政治角度,促进就业有利于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人们通过就业获取劳动报酬,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从经济增长角度,促进就业可以增加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奥肯定律”,正是描述两者关系的杰作。这一定律认为,GD。
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的关系,即GD。
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著名的“索罗模型”也指出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劳动力增加,同时经济增长推动就业相应增长。王雷(2009)、姜蕾(2011)基于索洛增长模型理论用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向变动,但就业变动对于经济增长变动的反映比较迟缓。曲从新(2011)直接从劳动人数的角度,实证得出虽然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步减弱,但我国GD。
增长决定了就业总量的增长。在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
正相关关系,已经得到了证实。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无论是从战略地位还是从规划上来看,河南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河南的经济发展决定了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未来。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2010河南人口已经突破了一亿,但是河南国有企业占比重,下岗职工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就业形势严峻。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是经济增长,而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就业是其基础要素。就业政策是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纽带,维持着二者之间的和谐持续发展。因此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对河南、对中原经济区都至关重要。
二、河南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河南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并且河南省政府在促进就业的过程中。
确实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由于河南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不平衡。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河南严重的就业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减少。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增长,总体来说,二者保持着正相关的关系,但是二者的偏离也是明显的。1980-1985河南就业弹性系数为0.3,1985-1990最高为0.57,之后就业弹性系数降低。河南就业弹性呈“V”字形变化。总体看,河南省就业弹性长期呈下降趋势,但是长期以来除了个别年份外均为正值。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的程度在减弱。这主要是因为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2.失业率高居不下。2006年至2010年分别为3.5%、3.4%、3.4%、3.5%、3.4%。造成失业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就业人数供大于求。河南2011年GD。
增速为11.7%,如果按照河南GD。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创造9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全年全省所就业岗位约为100万个,但是每年约有200万人需要就业。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大。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占80%。农民人均收入偏低,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巨大。而这部分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缺乏职业技能,属于就业的弱势群体,进城后很难找到工作3.就业结构失调。就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优化就业结构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对河南省国民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然而,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却与之相反,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最多,占总就业人数的60%左右,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不到20%。各产业的产业份额为“二三一”,说明河南还处在工业化中前期。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种,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供给滞后型致结构性失业突出。从劳动力需求方面,变动型结构性失业突出。劳动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劳动者职业不断进行培训,提高技能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三、方法和政策建议面对目前河南省就业现状,政府应该发挥其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主导力量,运用合理的政策促进就业和经济相协
调、相适应,推动中原经济发展,给力中原崛起。
1.发展优势产业,提升经济实力。河南的第二产业是基础相对雄厚的产业。在第二产业中进行技术的改造和创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对现有企业应用税费减免、技术融资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改革,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对于刚起步高新企业,要实行“孵化”政策,对其进行帮扶,以尽快使其发展,创造就业岗位。
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是就业弹性系数高达0.7,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强。河南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产业,并且发展潜力大。并且旅游业投资小,见效快,同时也是“无烟产业”。从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双重层面考虑,都应该积极发展旅游业,以其充分发挥其产业的链带效应。
增加就业岗位。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并举。河南大部分剩余劳动力集中在农村,对于这部分劳动力,可以采取转移和劳安置两种途径解决。其中转移主要是就地转移和劳务输出。首先尽力消除当地的歧视政策。
当地城市尽可能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次,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建立农产品加工工业,创造就业岗位。同时,建立覆盖面更广的公共政策服务机
构,为未能接受就地转业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政府应帮其建立劳务输出理念,鼓励发展劳务输出产业,树立劳务输出品牌,解决就业问题。
对于就业困难的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安置就业困难的群众,同时帮其建立起就业信息,对其进行就业培训,加强其生存能力。
3.打造不同层次的劳动力供给。首先建立对正在从业的人员的职业再培训机制。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出资建立职业培训机构。政府可以按照个人收入0.5%低税率征收职业再培训费用,建立职业再培训基金,激励大家进行提升,以适应职业需求。其次规范规范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制度,把考试与实践相联系。现在很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仅限于笔试,没有实践操作环节。证书是可以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拿到,可是实践操作不是学习知识就足够的。加强职业教育,把实践和学历相结合。最后打造创业型大学,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河南的高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是一支拥有强大生产力的队伍,应鼓励河南高校进行学术的创业化和知识的资本化。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仅要创造知识、转让技术,而且要直接参与服务创业活动。
4.规范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政府部门应集中精力考虑市场建设的战略、法制等问题。完善劳动力市场的配套法规,保障劳动者权益。完善社区、街道等基层就业组织的各项管理制度,方便群众,形成服务网络。规范与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相关的服务和培训实体,加快服